赵海梅
目的:观察持续护理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妊娠结局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2月期间接收的82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作为护理服务对象,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82例产妇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41例产妇均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41例产妇均给予持续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产妇妊娠结局差异.结果:经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41例产妇的空腹血糖水平(FPG)、餐后2h血糖水平(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值(HBA1c),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41例产妇,且组内产妇的妊娠结局相应较好,剖宫产率及不良情况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实施持续性护理模式,可确保产妇血糖水平趋于合理范围同时,切实优化妊娠结局,避免分娩不良情况发生,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作者:马世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医学影像物理学作为一门医学影像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学科中发展十分迅速,在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中占据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医学影像物理学的课程特点,对其在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以提高医学影像整体教学水平.
作者:黄凌云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对比超声与C T诊断小儿急慢性阑尾炎的准确率.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急慢性阑尾炎患儿,所有患儿均进行超声检查及CT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率.结果:对比超声诊断及CT诊断两种诊断方法急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62.5%VS82.5%),差异明显(P<0.05);对比超声诊断及CT诊断方法慢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46%VS58%),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略高于CT,考虑到CT对人体的辐射危害,应将超声诊断作为首选,必要时行CT诊断.
作者:王宁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肺癌影像引导放疗图像配准标记点.方法:利用影像引导技术对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三维适形放疗,放疗前利用锥形束C T进行扫描,并将其与计划C T图像以其分别匹配图像,标记点选取的是胸椎、肿块和隆突,治疗床以配准为依据进行科学调整,在此基础上将各个方向上的平移矢量分别记录下来,并对摆位失误进行客观分析.结果:在X轴、Y轴和Z轴上不同标记点摆位误差小的胸椎、其次为隆突,大的为肿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于肺癌影像引导放疗图像配准的标记点,可以选择胸椎与隆突,肿块不建议使用.
作者:马国栋;刘炎芳;李惠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对糖尿病(D M)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特征进行研究.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诊治的27例D M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诊治的30例单纯性冠心病患者作为对比组,均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护,对比分析两组ST-T变化及心率变异(HRV)时域指标.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整体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而缺血性ST-T改变无明显性差异(P>0.05);观察组HRV时域指标(AVGHR、SDNN、RMSSD及PNN50)均与对比组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DM会加重冠心病,更易引起心律失常,在治疗中应加强心电图监测.
作者:谭春奇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评价多种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并植入产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43例超声诊断为凶险型前置胎盘伴植入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患者当时情况应用普通经腹+经会阴+高频浅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应用普通经腹+经阴道+高频浅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较好诊断效果.结论:多种超声检查方法的联合应用提高凶险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准确诊断率,在临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欣华;张军辉;姜群英;王丽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胸腔闭式引流的系统性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在本科室住院的186例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性护理从引流管、引流瓶、拔管、并发症等多个方面进行.结果:186例患者在整个胸腔闭式引流当中,出现并发症者15例,13例皮下气肿,2例感染,经过紧急处理后均得到了好转.结论:系统性护理在胸腔闭式引流中有着积极作用.
作者:龚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评价输卵管通畅性在女性不孕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不孕症患者,以SonoVue为超声造影剂,经阴道超声造影实时动态观察造影剂在输卵管内充盈及盆腔弥散情况,并采用经阴道三维超声造影重建技术评估输卵管的通畅性.患者中有20例因宫外孕切除一条输卵管,5例有宫外孕保守治疗史.结果:100例患者180条输卵管经阴道超声三维重建显示,输卵管通畅151条,输卵管通而不畅18条,输卵管阻塞11条.结论:经阴道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可以更加直观的、全面的地显示输卵管的空间走向,能快速、准确地判断输卵管的通畅性,并且安全、易操作,可作为评价不孕症患者输卵管通畅性的首选检查.
作者:沈翠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对抗生素药物临床应用中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5年—2016年间治疗的应用抗生素的患者1108例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108例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中出现109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过敏性休克、皮疹、体温升高、恶心或呕吐、寒战、呼吸不顺、血压升高、咽喉水肿,导致不良反应的主要药物为:青霉素、头孢曲松钠、头孢拉啶、头孢唑林钠、哌拉西林钠、头孢地嗪钠.结论:抗生素药物临床应用中会存在多种不良反应,对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后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科行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的患者3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心肺复苏后护理经验.结果:全组患者护理后心率、动脉压及心理状况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各项观察指标明显改善,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复苏后及时的心里护理、脑部保护和严密生命体征观察一系列护理措施有助于心肺复苏后患者生命质量的提高,对病人尽早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赵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吻合口大小和血流量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行动静脉内瘘手术的M H D患者50例,根据原发病是/否为糖尿病肾病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内瘘的情况,并比较术后1d、15d、30d、180d时两组患者吻合口大小和血流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M H D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均可触及搏动和震颤,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桡动脉血为红色搏动血流,吻合口处为红蓝混合的血流;术后1d和15d时两组患者吻合口大小和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0d和180d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吻合口大小和血流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MHD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的吻合口大小和血流量,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的MHD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的吻合口大小和血流量均显著小于其他非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这可能与糖尿病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血管并发症较多和内瘘血管成熟缓慢有关.
作者:陈志伟;钱慕周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究卵巢囊肿患者实施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收集58例卵巢囊肿患者,所有患者均于2014年7月—20717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通过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9例,研究组29例,分别行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围手术期指标,以及治疗前后卵巢功能进行比较.结果:经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围手术期指标数据差异显著,研究组患者的效果更确切(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卵巢功能无明显差异,经治疗后研究组卵巢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囊肿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开腹手术,且可有效促进患者卵巢功能的恢复,因此该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利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患者,男,67岁.发现后背部肿物半年,近来自觉肿块逐渐变大而前来我院就诊.肿物部位没有发热、疼痛及其它不适感.近阶段没有明确发热病史.检查:后背部触及肿物,深度较浅,局部有隆起,大小约3c m×2c m,质地较硬,边界欠清,没有明显的压痛感,表面皮肤未见红肿.
作者:李娜;钱斌;李明;陈雷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结肠癌诊断中应用低剂量C T结肠成像结合增强扫描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门诊接待的诊查疑似结肠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象愿意配合本研究,有完整资料,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剂量C T结肠成像诊断,研究组接受低剂量C T结肠成像诊断,并根据情况结合增强扫描,将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与统计两组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及约登指数,并记录两组的辐射剂量情况,利用统计学软件S P S S20.0处理.结果:对照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约登指数依次为96.88%、94.44%、0.92,研究组则依次为100.00%、88.89%、0.8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 T扫描有效辐射剂量为15.18±4.22msv,对照组则为22.38±5.27msv,同时研究组放射剂量长度乘积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 T结肠成像结合增强扫描诊断结肠癌在特异性、敏感性及约登指数上可取得与常规剂量CT扫描相似的效果,但可以更好地减少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安全性更好,值得借鉴.
作者:蒋永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肝病患者的AFP、TP、ALB、SOD检测的临床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50例肝病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50例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AFP(甲胎蛋白)、TP(血清总蛋白)、ALB(白蛋白)、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检测,对比这四个指标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肝病患者及肝癌患者之间及对肝病检测的敏感度.结果:对照组和肝硬化组、肝癌组患者的AFP、TP、ALB、SOD检测结果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肝炎组患者的AFP、ALB、SOD检测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TP检测无明显差异(P>0.05);肝癌组和肝硬化组AFP、SOD检测结果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TP、SOD检测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肝病患者AFP、TP、ALB、SOD检测和健康人员具有显著性差异,并且在病情不断加重的而过程中,其检出率的异常值也在不断的增加,从而表示其能够成为肝病患者病情检测的指标.
作者:庹晓彬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钼靶X线术前定位在触诊阴性乳腺病变定性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进行触诊阴性乳腺病变患者120例,均进行钼靶X线检查,发现异常部位后对病灶部位进行术前定位,置入乳腺定位针,行手术治疗,术中将切片进行检查,良性患者行单纯病灶切除治疗,恶性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者保乳手术治疗,分析钼靶X线术前定位在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结果:本组120例患者,单纯钙化60例(50.00%),肿块合并钙化29例(24.17%),结节样高密度影31例(25.83%).乳癌38例(31.67%),其中黏液癌患者3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35例;不典型增生患者4例(3.33%),导管内癌患者11例(9.17%),剩余均为良性肿瘤.一次性切取标本活检成功患者113例,剩余7例患者在钼靶协助下,第2次切取成功,成功率100.00%.手术治疗均成功,给予出院指导后,成功出院,出院率100.00%,无死亡发生.结论:钼靶X线术前定位在触诊阴性乳腺病变定性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顾慷;赵玉年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及其分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于2016年12月—2017年6月收治的538例孕妇行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被诊断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52例,胎儿出生半年后行超声复查.结果:52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中,42例引产,被诊断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34例,其中单心室12例,右室双出口6例,房室间隔缺损3例,法洛四联症或者五联症4例,永存动脉2例,完全性大血管转位3例,右心发育不良综合征4例.结论: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及其分型,诊出率为9.67%,其中复杂性心脏病占65.39%.
作者:许风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对比种植修复和残根保存修复治疗牙齿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给治疗牙齿缺损患者的治疗提供良好的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338例牙齿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9例.其中对照组使用种植修复治疗方式,观察组使用残根保存修复治疗方式.结果:修复时长六个月,对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种植修复与残根保存修复治疗牙齿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残根保存修复方法效果更加显著,临床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逄廷洲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妊娠11~13+6周孕妇子宫螺旋动脉(UtS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妊娠11~13+6周行NT检查的孕妇160例,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其子宫螺旋动脉RI、PI、S/D值,根据妊娠结局分成FGR组及正常妊娠组,比较两组间各项数据的差异.结果:FGR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年龄、BMI两组间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分娩孕周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01);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RI、PI、S/D值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妊娠11-13+6周孕妇子宫螺旋动脉RI、PI、S/D值,对于预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邱燕生;毛羡仪;朱艳芳;杜燕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高频彩超在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接受甲状腺微小结节检查的36例患者,所有患者接受高频彩超检查评定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然后经病理检查法评定作为参照依据,判定高频彩超鉴别诊断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的价值.结果:病理诊断1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当中高频彩超诊断为18例,诊断吻合率94.74%;9例病理诊断甲状腺腺瘤当中高频彩超为8例,诊断吻合率88.89%;6例病理诊断甲状腺腺癌当中高频彩超为5例,诊断吻合率83.33%;2例病理诊断局限性桥本氏病当中高频彩超为2例,诊断吻合率100%;高频彩超诊断微小甲状腺结节的灵敏度是83.33%,特异度计算是96.67%,准确率为94.44%.结论:高频彩超诊断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具有较高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健 刊期: 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