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钱斌;李明;陈雷
目的:探究临床路径治疗方案对恢复脑卒中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和运动能力的作用.方法:根据患者自由选择,将患者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和常规康复组,分别于入组前和研究结束时记录患者的改良Barthel 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和根据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 scale, FMA)评估的分值.结果:与常规康复组比较,临床路径组的MBI评分差值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MA评分的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治疗方案对脑卒中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提高作用显著,但对运动能力的提高效果不明显.
作者:康晓平;苏婷婷;刘远志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区淋巴结穿刺活检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29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本研究对象,进行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区淋巴结穿刺活检,观察并对比临床诊断结果和穿刺活检结果、淋巴结大小以及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区淋巴结穿刺活检的阴阳性预测值、特异度、敏感度及准确性.结果:293例患者超声引导下锁骨上淋巴结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未能诊断6例(2.05%),阴性15例(5.12%),阳性272例(92.83%),穿刺活检准确率为97.95%.287例首次穿刺后病理诊断结果中,阳性预测值100.00%(272/272),阴性预测值93.33%(14/15),特异度100.00%(14/14),敏感度99.63%(272/273).293例患者中20例患者在入院检查时未见锁骨上淋巴结,但术前影像学检查锁骨上区可疑淋巴结,故而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其中3例阴性,17例阳性,阴性患者改用其他治疗方法,阳性患者继续手术治疗.结论: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区淋巴结穿刺活检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检查方法,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的可靠手段.
作者:郑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为了对比X线与CT影像在糖尿病足手术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一步完善院内糖尿病足病理诊断方法.方法:根据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所收治的132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对全部病患均进行X线诊断和CT诊断,设对照组A为X线诊断结果,设对照组B为CT诊断结果,对比种诊断方法的差异和各自特点.结果:对照组B对足底、足背血管狭窄>50%、小腿动脉狭窄>50%、股动脉狭窄>50%的病灶检测结果优于对照组A,其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B对足底、足背、小腿、大腿处骨质改变的检测结果优于对照组A,其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与C T是临床常用的两种糖尿病足的诊断方法,对糖尿病足的确诊、手术病理诊断、病情确定等方面均具有显著意义,但CT诊断在影像清晰度上要优于X线诊断,尤其是在对足部、腿部血管、骨质、软组织病变和改变的诊断上要优于X线,临床应视情况选择诊断方法.
作者:李国恒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经阴道超声及经腹部超声对不同大小包块宫外孕的诊断能力.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5日—2017年3月6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宫外孕患者,在术前54例患者分别进行经阴道超声、经腹部超声,将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比对.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在<3c m、≥3c m时的阳性检出率(88.24% %、93.70%)以及总阳性检出率(94.44%)均比经腹部超声检查(47.06%、78.38%、68.52%)高(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在诊断宫外孕方面的诊断能力优于经腹部超声,且对较小的包块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郭晓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病种分值结算方式对医院管理产生的影响.方法:我院从2014年1月开始使用按病种分值结算方式,在2014年1月之前均采用按总额预付制,分别在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观察组,按病种分值结算方式实施后)与2013年1月—2013年12月(对照组,按病种分值结算方式实施前)收治的阑尾炎、老年白内障、腹股沟疝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医疗费用、次均药品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阑尾炎、老年白内障、腹股沟疝的占药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种分值结算方式能够提高医院管理质量.
作者:郑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特征对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 T 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方法:研究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行甲状腺切除+颈部淋巴结清扫术33例P T C患者,共36例结节,术前均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将此36例结节按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成两组,颈部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然后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两组的常规超声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颈部淋巴结转移组所有结节内部均存在微钙化,无淋巴结转移组58.82%(10/17)例结节内存在微钙化,两组间结节内微钙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结节存在的位置、结节的大小、结节内部回声、内部回声均匀性、结节的血流信号、结节形态、结节包膜、结节边界、结节声晕及结节纵横比等常规超声特征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 T C结节内微钙化对预测其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帮助,可指导临床术前采取合适的手术方案,避免过度治疗或延误病情.
作者:程红;戚庭月;孙红光;李念芬;张文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心电监护时候出现的问题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在心电监护仪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18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题的识别,找到其原因,并根据原因进行正确处置.结果:189例患者均得到了正确处置,无一例延缓患者的病况.结论:正确的护理干预可以防治心电监护中出现的问题.
作者:黄露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不同排牙法形成全口义齿X线投影.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无牙颌患者20例,选取同期牙齿健康人群20例,作为对照组;按照三种排牙法分别为每位无牙颌患者制作3副全口义齿,测量并对比三种排牙法与有牙颌的 FH-OP角、MP-OP角、PP-OP角等.结果:上颌法排牙与有牙颌的FH-OP角、MP-OP角、PP-OP角相差较大,综合法与有牙颌MP-OP角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下颌排牙法及综合排牙法更接近天然牙列.
作者:丁立元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呼吸内科患者中存在慢性咳嗽症状的患者临床特点,并探讨有效的治疗方式.方法:从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74例慢性咳嗽的患者,对全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慢性咳嗽疾病的特点以及有效的治疗方式进行探讨.结果:研究显示慢性咳嗽症状的特点主要是反流、喘息、咽部发痒、咳痰,在经过针对性的治疗之后,患者的症状均获得了很大程度的好转,其中喘息症状的治疗效果相比其他症状较低(P<0.05).结论:临床上呼吸内科慢性咳嗽患者临床特征表现集中为反流、喘息、咽部发痒、咳痰,根据患者的特点针对性开展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显著的改善患者的症状.
作者:高翠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比较常规盲视下无痛人流与超导可视下无痛人流的应用价值以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纳入的样本均选自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参与诊治的104例行无痛人流患者,依据人流术的不同进行平均分组,为参照组(n=52例)与实验组(n=52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盲视下无痛人流,实验组患者予以超导可视下无痛人流,分析对比两组行无痛人流患者的组间差异.结果:实验组无痛人流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吸管进出宫次数、阴道流血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参照组数据比较P<0.05,统计学意义显著.结论:将常规盲视下无痛人流与超导可视下无痛人流应用在行无痛人流患者中均可获得一定效果,但超导可视下无痛人流更具优势.
作者:金培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本文梳理和总结了扁平足的定义、临床表现和评价方法.着重从临床治疗选择及效果评价方法阐述矫形鞋垫在扁平足保守治疗中的应用.后,从临床研究出发证明了矫形鞋垫对扁平足治疗的有效性,并对未来形成一个规范有效的评价体系进行了展望.
作者:曹萍;汪波;丛燕;徐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M R I与C 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方法:将2015年—2016年于我院接受治疗100例被确诊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100例患者做MRI与CT诊断.结果:MRI诊断率94.0%,CT诊断率82.0%,组间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CT诊断相对比,MRI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优势更为突出,临床诊断过程中可根据患者情况,将两种诊断方式结合应用,提升诊断准确率,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正确的治疗根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江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究并比较膝关节色素性绒毛结节滑膜炎的M R I与病理诊断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5月,我院接收诊治的膝关节色素性绒毛结节滑膜炎患者10例作为研究样本,均为我院依据相关标准确诊的膝关节色素性绒毛结节滑膜炎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诊断相关资料并对资料展开回顾性整合、分析,观察并比较膝关节色素性绒毛结节滑膜炎患者的MRI信号特征、关节内外组织侵犯情况、骨质侵蚀情况等.结果:本次研究选取的10例膝关节色素性绒毛结节滑膜炎患者中包含8例典型的含铁血黄素沉着患者,MRI在骨质侵蚀范围、关节内软骨及韧带侵蚀范围、关节外侵蚀范围的诊断方面显著优于X线片.膝关节色素性绒毛结节滑膜炎的MRI信号包含三种强度,一型:T1WI表现为高信号, T2WI表现为高信号或等信号;二型:T1WI表现为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表现为低信号;三型:T1WI表现为低信号或等信号, T2WI表现为高信号.其中一型与病理诊断中的早期表现具有一致性,二型与病理诊断中的中期表现具有一致性,三型与病理诊断中的晚期表现具有一致性.结论:对膝关节色素性绒毛结节滑膜炎患者应用MRI诊断技术实现诊断过程,具有显著诊断价值,特征性变化为患者存在含铁血黄素沉着情形,T1WI表现为低信号,同时T2WI表现为低信号.
作者:李向群;曲红道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研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从我院2015年8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用随机数字法分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治疗状况,如疼痛状况、手术时间、伤椎高度等,并对比.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VAS评分,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伤椎高度,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疾病可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伤椎高度恢复明显,疼痛低,对术后恢复作用明显,值得应用.
作者:李联奎;文坤树;蔡勇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血管内皮抑制素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2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取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血管内皮抑制素介入治疗方式治疗,治疗后1周,根据NCI通用毒性标准3.0评价患者不良反应,包含有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电解质等方面内容,通过不良反应评价治疗安全性.治疗后4~8周,评价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不良反应方面,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包含有血液系统不良反应以及肝功能变化两个方面,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和33.3%,主要以骨髓抑制以及谷丙转氨酶升高为主,患者不存在有严重不良反应;在治疗效果方面,经过治疗,14例患者病情得到明显的缓解,156例患者病情稳定,30例患者病情发展,疾病控制率85%.结论:针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采取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血管内皮抑制素介入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胡晓恒;陈万海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对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成人疝气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成人疝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电脑随机分配方式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其对照组采取的治疗方式为传统疝气修补术.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间虽高于研究组,但总的来说两组数据并无明显差异.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治疗成人疝气效果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复发率,促进患者能够尽快的恢复健康.
作者:曲良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究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开腹手术治疗,给予实验组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进行时间等手术指标,并查看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进行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的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患者均要短.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产生概率较低.结论: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发生概率低的优点,值得推广运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曲良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分析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4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2例)、对照组(5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观察组给予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观察、比较两组治疗临床疗效和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LVEF、LVEDD、LVESD和SV等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临床疗效较好,心功能指标明显改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于天宇;吴永全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及血清铁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 43例儿童初发 ALL患者血清LDH及血清铁蛋白.结果:儿童ALL患者LDH及血清铁蛋白较正常人明显升高(P<O.001).结论:LDH 及血清铁蛋白检测可作为白血病辅助诊断指标.
作者:王辛;马兰;杨宗明;曹海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调查分析重庆市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现状及需求,为今后制定和完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标准化体系建设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年7月采用质性分析的方法对重庆市6名社区护士进行访谈.结果:岗位培训形式欠丰富,内容需求多,缺乏系统、规范的培训,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结论:岗位培训组织者应根据社区护士岗位培训需求,根据社区护士的具体工作需求,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安排有针对性的岗位培训,提高社区护士的岗位任职能力和参与岗位培训的积极性.
作者:任为;吴燕;张索飞 刊期: 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