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载药超声微泡造影剂研究进展

李惠

关键词:超声微泡造影剂, 载药, 靶向性, 抗肿瘤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微泡造影剂作为新型药物载体传输药物的原理、特点、制备方法和应用前景等.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其原理、特点、制备方法和应用前景等.结果:微泡超声造影剂作为一种新型的体内药物载体,具有安全、高效、靶向性好、可控性强等优点.在抗肿瘤等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结论:随着国内外对载药超声微泡造影剂研究的不断深入,必将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安全、有效、无创的超声介导靶向传输及治疗系统.现就超声微泡造影剂作为药物载体的原理、特点、制备方法和应用前景等做一综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背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患者,男,67岁.发现后背部肿物半年,近来自觉肿块逐渐变大而前来我院就诊.肿物部位没有发热、疼痛及其它不适感.近阶段没有明确发热病史.检查:后背部触及肿物,深度较浅,局部有隆起,大小约3c m×2c m,质地较硬,边界欠清,没有明显的压痛感,表面皮肤未见红肿.

    作者:李娜;钱斌;李明;陈雷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超声改变分析

    目的:探析超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改变的价值.方法:将2014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接收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纳为参研的样本,将其作为试验组;同期选取50例本院常规体检健康志愿者作为参照组,两组均采取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的结果.结果:两组检查各项指标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能够将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胰岛素抵抗等情况检出,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黄格会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部占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探析

    目的:探析C 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部占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在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肺部占位病变患者,给予患者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患者的病变诊断准确性、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行C 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后,患者的穿刺成功率为100%、病变诊断准确性为91.11%,并发症发生率为27.77%.结论:对肺部占位病变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准确性,且操作比较简单,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比较小,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柯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中医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探析

    目的:探究中医骨伤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9月在我院中骨伤科接受康复治疗的老年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共110例,随即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的方法进行治疗,针对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注射医用的透明质酸钠,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患者46例,有效患者7例,无效患者2例,总效效率96.36%,对照组55例有20例效果显著,16例无效,有效率是70.91%;两组数据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结合中西医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安全性,进一步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

    作者:刘慧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抗生素药物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对抗生素药物临床应用中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5年—2016年间治疗的应用抗生素的患者1108例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108例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中出现109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过敏性休克、皮疹、体温升高、恶心或呕吐、寒战、呼吸不顺、血压升高、咽喉水肿,导致不良反应的主要药物为:青霉素、头孢曲松钠、头孢拉啶、头孢唑林钠、哌拉西林钠、头孢地嗪钠.结论:抗生素药物临床应用中会存在多种不良反应,对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儿童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预见性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儿童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预见性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泌尿外科行尿道下裂手术治疗的患儿34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预见性护理.结果:34例患儿中5例发生尿瘘,发生率14.71%,其中小尿瘘(<0.3c m)2例(5.88%),大尿瘘3例(8.82%),均行再次尿瘘修补术后痊愈.术后首次排便时间(30.50±10.62)h,10d内排便次数(8.90±2.67)次.结论:儿童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预见性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黄凤荣;周红梅;韦建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关节活动训练对烧伤康复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关节活动训练对烧伤康复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017年在本院进行康复诊治80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号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着重强调关节活动训练.为期4周的治疗后对两组进行烧伤健康专用量表(BSHS-A)测定.结果:实验组在躯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状态、一般健康状态、总评分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活动训练可以提高烧伤康复期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丽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间在笔者所在医院口腔科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分析组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正畸治疗,分析组行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分析组磨牙位置、上中切牙倾角情况、上中切牙凸距差等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分析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1%(4/47)明显低于对照组27.66%(13/47) (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应用于口腔正畸治疗中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刘银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PONV的研究进展

    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可以影响患者手术后舒适度和早期康复.本文简单介绍了PONV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评分,并回顾了PONV诊疗进展.

    作者:刘虎;吕静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基于多元化的医学影像物理学教学改革探索

    医学影像物理学作为一门医学影像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学科中发展十分迅速,在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中占据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医学影像物理学的课程特点,对其在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以提高医学影像整体教学水平.

    作者:黄凌云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骨质疏松诊断中骨密度检查与X线检查的必要性分析

    目的:分析在诊断骨质疏松时,应用X线检查和骨密度检查的必要性.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50例骨质疏松患者作为对象,均接受X线检查和骨密度检查.对比各项检查方法的疾病检出率.结果:X线检查单纯应用的检出率为80.00%,骨密度检查单纯应用的检出率为82.00%,联合检查得到的检出率为98.00%,联合检查的检出率高于单纯检查(P<0.05).结论:X线检查、骨密度检查同时应用在骨质疏松诊断中价值较高且十分必要.

    作者:施秦利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孟鲁司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的对象,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给予孟鲁司特治疗.分析两组对象治疗前后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情况的不同.结果:经过治疗后发现观察组的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气分析情况优于对照组,PaO2明显升高,PaCO2有所降低,有差异(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孟鲁司特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情况,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正兴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枫糖尿病1例磁共振影像表现

    枫糖尿病又称支链酮酸尿症,是一种遗传性支链氨基酸代谢障碍的单基因缺陷疾病.枫糖尿病出生后即可发病,患者以尿、耵聍中有枫糖臭味,婴儿期喂食困难、中枢神经受损、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症状表现,新生儿发生率约为1/15万~20万.枫糖尿病危害极大,因发生率较低,容易被忽视.枫糖尿病的预后较差,及早诊断非常必要,有必要总结诊治经验.

    作者:孙磊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MRI与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M R I与C 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方法:将2015年—2016年于我院接受治疗100例被确诊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100例患者做MRI与CT诊断.结果:MRI诊断率94.0%,CT诊断率82.0%,组间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CT诊断相对比,MRI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优势更为突出,临床诊断过程中可根据患者情况,将两种诊断方式结合应用,提升诊断准确率,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正确的治疗根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江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浅谈子宫肌瘤的超声诊断

    目的:对子宫肌瘤的超声影像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子宫肌瘤的B超诊断和鉴别效果.方法:对182例子宫肌瘤患者的超声诊断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超声影像特征进行观察,并分析其超声图像.结果:全部患者的子宫肌瘤超声图像表现可分为四种类型(高、中、低回声型和混合型),子宫肌瘤超声诊断、病理诊断的完全符合率达95.05%,总符合率高达97.25%.结论:B超作为一种检查方法对子宫肌瘤检查的准确率高,临床意义重要,就目前的医疗技术而言,应是值得首推的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赵海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心电监护仪的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心电监护时候出现的问题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在心电监护仪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18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题的识别,找到其原因,并根据原因进行正确处置.结果:189例患者均得到了正确处置,无一例延缓患者的病况.结论:正确的护理干预可以防治心电监护中出现的问题.

    作者:黄露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PET-CT在淋巴瘤患者放化疗后判断疗效的应用

    目的:分析PET-CT在淋巴瘤患者放化疗后判断疗效的应用效果.方法:撷取本院收治的30例淋巴瘤患者,撷取时间是自2012年4月—2017年4月,分组原则以抽签法为主,分研究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在治疗后予以PET-CT显像,研究组在治疗前后均予以PET-CT显像.比较两组疗效以及显像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疗效(46.7%)比较,研究组的(86.7%)较高,优势突出,P<0.05;研究组治疗前的S U V m a x平均值远比治疗后的高,差异突出,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SUVmax平均值远比对照组治疗后的高,差异突出,P<0.05.结论:淋巴瘤患者在化疗期间予以PET-CT检查,可有效提高化疗效果,判断残余的病灶是否复发,为临床医师诊断患者疾病提供一定的可靠依据,进一步保证化疗、放疗效果,改善预后,值得借鉴.

    作者:高志宏;郭明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85例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资料予以对比分析,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内镜后行外科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45例)于消化内镜下行黏膜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腺管分型相比,实验组(3.50±0.32)分更高;与对照组手术时间相比,实验组(0.70±0.20)h等临床指标更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诊断治疗中,可取得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聂立英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CT血管成像对手部动静脉瘘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C T血管成像诊断手部动静脉瘘的临床价值.方法:本院2015年5月—2016年7月病理学确诊手部动静脉瘘患者10例,接受C T血管成像诊断,分析临床诊断结果.结果:手部动静脉瘘患者10例均清晰呈现血管重建图像,CT血管成像CTA清晰显示病症供血动脉与引流静脉,明确病变区域及累及肌肉组织,且与手术结果相符.结论:CT血管成像无创性成像技术准确度高,在诊治手部动静脉瘘方面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在手部动静脉瘘诊断中.

    作者:罗光明;晏伟;胡宇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甲状腺疾病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检查诊断及鉴别的特点,为甲状腺疾病的早期筛查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00例手术经前期影像检查及手术病理学确诊的甲状腺疾病的超声及CT检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手术病理学检查显示100例甲状腺疾病中,84例为良性肿瘤疾病,16例为恶性肿瘤疾病.前期超声检查正确诊断出95例,诊断准确率为95.00%,误诊5例,主要为将2例结节性甲状腺瘤肿与1例甲状腺癌分别误诊为腺瘤,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误诊为甲状腺癌.C T正确诊断出90例,诊断准确率为90.00%,误诊10例,主要是将3例腺癌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误诊为腺瘤,3例腺瘤误诊为甲状腺癌.结论:临床中应用超声与CT诊断鉴别甲状腺疾病有重要价值,且超声检查要比CT检查更为敏感,因此将其作为前期诊断及鉴别甲状腺疾病的首选方法.

    作者:温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主管: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

主办: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