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 D 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 E T/C T)对乳腺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疑原发性乳腺癌患者25例,单发乳腺良性病变患者10例(均为女),均行18F-FDG PET/CT显像.定性或半定量分析显像结果.疑乳腺癌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结果:疑乳腺癌患者术后经病理检查得知:乳腺癌22例,病灶共23个,良性6个.18F-FDG PET/CT显像定性分析诊断灵敏度73.91%(17/23),特异性94.12%(16/17);若将大标准摄取值(SUVmax)>2.5作为界限,则18F-FDG PET/CT诊断灵敏度为69.57%(16/23),特异性为58.82%(10/17);若将SUVmax>对侧正常乳腺腺体SUVmax的x-+2s作为界值,则PET/CT诊断灵敏度95.65%(22/23),特异性58.82%(10/17);其灵敏度相比前2种方法,明显高于后者(χ2=4.14,4.13,均P<0.05).定性方法特异性较半定量分析,显著高于后者(均χ2=5.6,均P<0.05).行区域淋巴结廓清术的21例患者经病理检查,有淋巴结转移9例.18F-FDG PET/CT定性诊断灵敏度55.56%(5/9),特异性83.33%(10/12).结论:乳腺癌18F-FDG PET/CT诊断中,将病灶SUVmax>正常乳腺腺体SUVmax的x-+2s作为界值,并以此开展半定量分析,灵敏度好;定性分析诊断特异性较好.
作者:于聪聪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研究MRI(磁共振)和CT(计算机体层x线摄影)检查对腔隙性脑梗塞疾病(lacunar infarction)的临床诊断效果和价值.方法:将72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进行对照分析,A组行MRI检查,B组行C T检查,对两组的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72例患者经M R检出阳性病灶为83处,检出率96.51%,经C T检查出的阳性病灶为55处,检出率63.9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腔隙性脑梗塞诊断中,A组(M R I)对腔隙性脑梗塞病灶的检出率显著高于B组(C T),M R I在诊断腔隙性脑梗死方面比C T有显著优势,建议医界同行推广应用.
作者:王玉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活检与血清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来我院体检、门诊及住院患者42例,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及血清P S A检查、高度怀疑前列腺C a,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活检,所有病例活检后均与病理结果对照,全部病理术前常规检查前列腺大小、观察前列腺包膜、内部回声等血供情况,探讨前列腺Ca的声像图特征,凡事常规超声怀疑的均做PSA检查,两者同时异常行穿刺活检,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前列腺癌的声像图特征可分为结节型、弥漫型、结节型伴弥漫型、隐匿型,经病理诊断可见36例患者中前列腺Ca患者20例(55%).结论:实时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结合血清PSA值,对前列腺Ca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仲跻凤;黄勇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CT影像诊断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价值评估.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全部患者均进行C T影像扫描和增强扫描,将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经C T影像诊断出32例水肿型急性胰腺炎患者和18例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与病理结果一致.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CT影像诊断,能够确定患者的病症类型,且准确率较高,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相关的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刘红彦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共102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单双号进行抽取,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组51例.参照组:对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研究组:对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参照组准确率为82.69%,研究组准确率为96.15%;两组诊断准确率方面存在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甲状腺肿瘤疾病,不仅诊断准确率高,操作方法相对简单,图像的分辨率高,而且甲状腺肿瘤属于无创检查,对机体无伤害,所得结果可以作为临床提供依据,便于医师制定治疗计划,满足临床需求.
作者:郭生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研究低剂量CT结肠成像结合增强扫描对结直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抽签模式将于本院确诊结直肠肿瘤检查患者中抽选出60例,均给予C T结肠成像结合增强扫描进行诊断.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剂量进行扫描,观察组选择低剂量进行扫描,以患者病理结果为依据来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放射剂量长度及有效辐射剂量均较对照组对应值低,且组间数据差异值为P<0.05,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敏感度及特异度值分别为90.47%、91.66%,与对照组对应值95.23%、90.90%相比,两组间数据差异值为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对结直肠肿瘤患者采用低剂量CT结肠成像结合增强扫描进行诊断,此方法的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均是提高患者病症诊断结果准确度的较好指标,且对患者机体辐射作用小,安全性更高,其具有较为显著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李东春;乔英 刊期: 2017年第16期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主要是指在围产期由于宫内缺氧或者是窒息导致脑部发生的缺血缺氧性损害,不仅对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的危害,同时也是后期致残的重要病因之一.计算机断层扫描(C T)和核磁共振扫描(MRI)均是HIE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能够通过具有不同特征的影像学表现对疾病情况进行准确诊断,是选择临床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鉴于此,本文首先对HIE的病因病理进行简述,后重点对CT和MRI以及二者对比及联合应用于HIE诊断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飨读者.
作者:李玉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单纯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和等离子结合双极电凝进行扁桃体切除术呈现的迟发性出血情况.方法:回顾分析单纯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和等离子结合双极电凝组进行扁桃体切除术,出现延迟性出血几率的差异.结果:单纯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患者共有250例,手术之后出血患者有12例,几率为4.80%;等离子结合双极电凝进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者有230例,手术之后出血患者有2例,几率为0.87%.可以看出前组患者迟发性出血的几率要高于后组,P<0.05.结论:扁桃体切除术已经在临床治疗中得到普遍性的应用,但是单纯对患者实施等离子切除术存在迟发性出血率较高的问题,而在手术治疗中应用双极电凝则可以减低迟发性出血率,应该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作者:张海东;刘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随着放射治疗设备、放射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肿瘤放射治疗教学模式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放射治疗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顺应实验教学的改革,更生动直观的向学生传递放射治疗知识,提高教学效果,给学生搭建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以本校利用放射治疗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进行食管癌三维适行放疗计划制作实验为例谈一谈本校的实验教学.
作者:谢力;李贤富;郭飞;皈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经济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物质上和精神上的丰富,他们的健康意识也随之而上升.居民对健康教育的关注度提高了,他们期望获得和健康及预防疾病相关的知识,但是目前我国居民健康和疾病教育还不够十分普及,尤其是一些偏远和农村地区.本文主要就居民健康教育和疾病防御进行了阐述,对这些问题给了一些建议.
作者:杨欣材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应用罗哌卡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大鼠三叉神经痛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三叉神经痛成年雄性大鼠分组.对照组为空白组,未采取任何药物治疗,干预组应用罗哌卡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疼痛行为反应;干预前后大鼠疼痛阈值.结果:干预组不同时间点疼痛行为反应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疼痛阈值相近,P>0.05;干预后干预组疼痛阈值显著提高,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罗哌卡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大鼠三叉神经痛疗效确切,可有效提升大鼠疼痛阈值,改善其疼痛行为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任刚;张继志 刊期: 2017年第16期
血管超声检查是我院骨科患者及心血管病患者常规检查项目之一,本文针对我院目前血管超声检查中因超声医师主观因素造成的测值差异和判定标准不统一,而造成临床咨询和治疗选择的困惑.为此,规范统一血管超声检查诊断标准,并且进一步规范超声报告形式和内容显得尤为重要,从而提升我院血管超声检查及诊断能力.本文以颈动脉超声为例,对检查步骤、流程,斑块测量及狭窄程度评估方法的选择以及报告的形式内容等方面进行重点阐述.参照血管超声检查教程,并融入了日常工作中总结的临床经验,对评估存在困难的情况提出个人观点和问题探讨,期望能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作者:董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实施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3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超声检查,对照组患者实施病理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性.结果:对照组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以及子宫内膜增生分别为8例、6例、5例以及7例,诊断率为86.67%;观察组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以及子宫内膜增生分别为10例、7例、5例以及8例,诊断率为100.00%.观察组诊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绝经阴道出血诊断中采取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评价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作为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检测划为实验组,采用多普勒彩超心动图检测划为对照组.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中,下壁心肌梗死检出17例、右室心肌梗死检出14例、非Q波型心肌梗死检出3例,共检出34例,检出率为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2.50%);漏诊率为15.0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其临床诊断中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的检出率更高,相较于心动图,敏感性、精确性更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振梅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X线片、C T与超声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疑似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X线片、C T与超声分别对患者做出诊断,并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评价诊断符合率.结果:本组研究所选取的6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结肠梗阻16例、小肠梗阻44例.其中X线片诊断符合率68.3%,超声诊断符合率91.7%,CT诊断符合率98.3%;超声与CT检查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高于X线片(P<0.05).结论:C T诊断肠梗阻准确率高于超声及X线片,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应优先选用.
作者:魏有香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三维C T下侧入路半月神经节穿刺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择32例原发性2、3支三叉神经痛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侧入路穿刺进入卵圆孔,对半月神经节进行温控射频热凝治疗,观察疗效及感觉减退情况.结果:患者疗效满意且无复发.结论:对于三叉神经痛患者在CT引导下进行侧入路半月神经节穿刺射频治疗能够收到显著的效果,是一种疗效确切、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的穿刺途径.
作者:刘垒;张强;崔晓鲁;刘方铭;李军;刘维菊;吴文庆;尹聪;王哲;于慧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研究临床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在本院2016年3月12日—2017年1月8日期间收治的白内障患者中抽选80例开展本次研究,经单双号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临床路径护理)两组,40例患者为一组,比较以上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白内障患者的住院天数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少,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白内障患者的护理中实施临床路径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作者:郭月英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老年痴呆患者应用盐酸多奈哌齐进行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取61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小组,即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观察组实施常规治疗+盐酸多奈哌齐的治疗方案,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治疗措施.对比两组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经过治疗之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3.55%,(P<0.05);对照组的生活状态及精神状态的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中,1例轻度腹胀、1例食欲不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67%;观察组中仅有1例出现食欲不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23%;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盐酸多奈哌齐在老年痴呆的临床治疗中,有助于促进患者生活能力的提高及精神状态的改善,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并广泛地应用.
作者:赵淑静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究补肾健脾疏肝调周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 C O S)的疗效及其超声检查特征.方法:总结近年来中医药对以肾虚痰湿为主要病机的PCOS的诊疗成就,结合超声观察其治疗前后的卵巢形态学改变与血流动力学信息,予以综述.结果:补肾健脾疏肝调周法论治PCOS确有明显疗效,且治疗前后卵巢超声参数差异显著.结论:补肾健脾疏肝调周应用于PCOS临床前景甚佳,结合现代超声检查有助于指导临床.
作者:王道婧;田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龙胆为清肝胆湿热,泻下焦郁火的常用中药.现代研究表明龙胆具有保肝、利胆、抗炎、抗氧化、镇痛、利尿、降血压等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保肝作用.本实验旨在基于液质联用技术,建立快速、准确、灵敏的龙胆提取物体外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对其主要化学成分进行研究.
作者:关皎;朱鹤云;续娇娇;冯波 刊期: 201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