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婧;田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婴幼儿的健康保健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婴儿水疗作为一种安全、简便的促进婴儿生长发育的儿童保健方法之一,越来越受到儿童家长欢迎.而对于婴儿抚触,目前许多国家已认为是对婴儿健康有益、自然的一种保健技术[1].为了使婴儿水疗及抚触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进一步规范了婴儿水疗及抚触操作流程,强调了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使婴儿更健康、更安全.现将我院儿童保健科在2017年4—8月份开展的规范婴儿水疗及抚触操作流程工作中取得的良好效果及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白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实施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3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超声检查,对照组患者实施病理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性.结果:对照组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以及子宫内膜增生分别为8例、6例、5例以及7例,诊断率为86.67%;观察组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以及子宫内膜增生分别为10例、7例、5例以及8例,诊断率为100.00%.观察组诊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绝经阴道出血诊断中采取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活动性肺结核疾病患者采用中低剂量多排螺旋CT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过去在我院接受治疗后证实为肺结核疾病的患者96例,将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48例.对照组在治疗前实施常规剂量多排螺旋CT检测;研究组在治疗前实施中低剂量多排螺旋CT.对比两组病情检查过程中CT扫描辐射剂量、病情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的证实结果的符合率水平、活动性肺结核疾病影像学诊断的误诊和漏诊例数.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病情检查过程中C T扫描辐射剂量相关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病情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的证实结果的符合率水平为89.6%,对照组93.8%,组间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05);活动性肺结核疾病影像学诊断的误诊和漏诊例数与对照组基本相当,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动性肺结核疾病患者采用中低剂量多排螺旋CT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诊断准确率与常规剂量CT检查基本相当,但可以有效减少影像学检查期间所产生的辐射,在大程度上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郭明成;邹红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前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是比较有效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的辅助方法.ART常用技术包括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和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及其一些衍生技术,适用于男性精子生成障碍、输卵管功能受损及其他治疗方法不成功的患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为EMS的常用药物之一,GnRH-a联合ART治疗可改善免疫力并提高子宫内膜的容受性,进而提高受孕率.
作者:杨静;朱亮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应用罗哌卡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大鼠三叉神经痛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三叉神经痛成年雄性大鼠分组.对照组为空白组,未采取任何药物治疗,干预组应用罗哌卡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疼痛行为反应;干预前后大鼠疼痛阈值.结果:干预组不同时间点疼痛行为反应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疼痛阈值相近,P>0.05;干预后干预组疼痛阈值显著提高,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罗哌卡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大鼠三叉神经痛疗效确切,可有效提升大鼠疼痛阈值,改善其疼痛行为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任刚;张继志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运用到对以反流、发音受损为关键病因的后段喉炎患者施以治疗期间的成效.方法:抽选2014年5月—2017年5月来本院医治的以反流、发音受损为关键病因的后段喉炎患者84例并分为三组,组一28例施以康复新液加以治疗,组二28例施以奥美拉唑实施治疗,组三28例施以生理盐水进行治疗,并比较调研三组患者经过护理前后的RSI、RFS、V-RQOL一类指数状况等.结果:比较表明了,组一经过治疗过后的RSI、RFS、V-RQOL一类指数状况都好于组二、组三同时P<0.05.结论:康复新液运用到对以反流、发音受损为关键病因的后段喉炎患者施以治疗期间具备极为明显的成效,值得医学领域的大力推行及应用.
作者:解亚玲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研究M R I与C 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10月本院接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患100例,对所有入选者均进行M R I和C T检查,同时将病理检查的结果作为标准,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MRI与CT检查法的准确性.结果:MRI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7.0%,明显比CT组的84.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MRI与CT均是比较常见的诊断方法,且两者的优缺点各异,但MRI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准确性明显优于CT,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谭淦纹;王玲;蔡曙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研究锥束CT技术在口腔内科的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当中的具体应用价值,以便于为锥束CT的使用提供更加科学严谨的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2例根管再治疗的患者和35例根尖周炎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于所有患者均进行锥束CT影像学检查,并且进行数字牙片投照系统检查,系统而准确的对于患者牙痛发生的位置和患牙诊断的准确性以及准确率进行记录,对所有患者检查结果均在我院口腔内科进行,通过两位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综合评估,对于终的评估结果选择采用KAPPA进行检验,验证一致性,选择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两位医生的评估结果得出KAPPA值为0.85,评估结果一致性表现良好.32例根管再治疗患者和35例根尖周炎患者经过锥束C T影像学检查,检查结果的准确率明显优于数字牙片投照系统的检查结果,P<0.05,具有明显差异.结论:通过锥束C T进行检查能够清楚地展现三维影像,有助于临床口腔医生更加直观全面准确的对于患者的牙体牙髓病变情况进行检查,了解患牙的病变性质和病变位置,对患牙病变范围和病变程度进行清晰展现,具有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燕修奇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与传统检查方法应用于狼疮性肾炎所致干眼症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54例狼疮性肾炎所致干眼症患者,将其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54例健康体检者,将其作为对照组,两组均108眼,分别予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泪河高度(TMH)及面积(TMA)、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Ⅰt)以及干眼症症状询问.结果:研究组TM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TMH、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率、B U T以及干眼症主观症状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O C T应用于狼疮性肾炎所致干眼症诊断中的效果优于传统检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性高、高效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总结分析降低小儿胸部数字X线摄影(DR)辐射剂量的方法以及对影像资料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小儿胸部DR采用常规剂量以及采取质量控制措施后对应的图像质量.结果:在小儿辐射剂量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在D R胸片图像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一定的措施控制小儿DR检查质量,能够在提高影像质量的同时减少小儿所受到的辐射剂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又珍;郭玉斌;时志强;陶克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与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对照组进行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实验组进行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对照组中,诊断无误概率为62.0%显著低于实验组诊断无误率为88.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高,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余成秋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对比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采用腹腔镜及开腹手术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42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作为治疗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42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21例患者均实施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治疗方案,对照组21例患者均实施开腹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治疗方案,综合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康复情况差异.结果:经不同手术方案治疗后,观察组21例患者的各术程指标均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21例患者,且术后并发症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采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治疗方案,相比开腹手术治疗方案,具有创伤小、预后恢复较快的显著优势,值得后续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作者:康明伟;李颖;李洪永;刘联彬;奉静;徐燕;陆秋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术前对患者进行手术中所要采取特殊姿势提前模拟演练的必要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9月—2016年10月腰椎间盘突出疾病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31例,先后分为对照组15例和研究组16例;对照组依据常规方法进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指导,研究组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指导的基础上辅以术中所需特殊姿势的术前模拟演练指导.术后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心理恐惧度以及术中与术者配合的满意度.结果:术中患者心理恐惧度评分研究组(5.69±1.40)低于对照组(7.00±1.69)(P<0.05);术者对患者术中配合满意度评分研究组(7.31±1.20)高于对照(6.13±1.25)(P<0.05).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在术前进行术中手术姿势的模拟演练指导可提高患者术中的配合度,减低术中患者恐惧程度.
作者:徐淑梅;卫陈刚;单小耘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对于肺癌行全肺切除患者临床护理工作对术后并发症的效果观察.方法:将在我院2015年2月—2017年8月收治80例肺癌行全肺切除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干预,以期获得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80例患者经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工作,仅出现1例肺不张、1例肺部感染、1例心律失常、1例呼吸衰竭、2例支气管胸膜瘘,并发症发生率仅为7.5%.结论:对于肺癌行全肺切除术患者,采用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工作,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预后质量效果理想值得临床研究与推广.
作者:李小聪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检查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子宫疤痕破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2月我院腹部超声检查显示存在子宫前壁下段肌层疤痕缺陷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92例晚期孕产妇,接受剖宫产术后,观察对比术前超声检查结果与术中诊断结果.结果:超声检查显示51例患者为子宫前壁下段肌层缺陷,术中诊断证实为44例,超声检查前壁子宫下段肌层缺陷与术中诊断对比符合率为86.27%;超声检查显示肌层缺失36例,术中诊断为77.78%,超声检查肌层缺失与术中诊断对比符合率为77.78%.结论:利用腹部超声检查可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子宫疤痕破裂作出准确预测,进而有利于指导医师开展临床治疗.
作者:张华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对显微外科技术游离移植修复术应用于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80例,并将其分为了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前者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游离移植修复的方法,后者实施常规的交腿带蒂皮瓣修复术,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分别为(140.5±20.6)m i n、(19.5±4.3)d,对照组的分别为(180.5±25.2)m i n、(30.6±6.4)d;治疗组的皮瓣存活率、感觉与两点辨别觉恢复率分别为97.50%、85.00%、90.00%,对照组的分别为82.50%、65.00%、70.00%,两组间的各指标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游离移植修复方案,患者恢复效果好,值得应用.
作者:张凤军;李迎利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胸腔镜辅助下肺癌根治术(video-assistedmini-thoracotomy,VAMT)与常规开胸手术疗效及护理分析.方法:将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NSCLC患者82例,均分两组.采用VAMT设为腔镜组,常规开胸为常规组.将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并分析护理.结果: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常规组为9.76%,两组术中清扫淋巴结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NSCLC患者两种手术方式疗效相同,VAMT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疼痛VAS评分,配合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严中英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对神经外科患者CT检查护理安全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探讨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C T检查的1147例神经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C T检查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情况,总结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组1147例患者中,出现14起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22%,主要是药物外渗、坠床、护理差错等;护士因素、医院因素及患者因素是护理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为确保神经外科患者CT检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应强化护理人员风险意识,重视护理人员培训,健全医院护理管理制度,加强患者健康宣教.
作者:高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究补肾健脾疏肝调周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 C O S)的疗效及其超声检查特征.方法:总结近年来中医药对以肾虚痰湿为主要病机的PCOS的诊疗成就,结合超声观察其治疗前后的卵巢形态学改变与血流动力学信息,予以综述.结果:补肾健脾疏肝调周法论治PCOS确有明显疗效,且治疗前后卵巢超声参数差异显著.结论:补肾健脾疏肝调周应用于PCOS临床前景甚佳,结合现代超声检查有助于指导临床.
作者:王道婧;田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在产科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于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接收的行产前检查的中、晚期孕妇986例作为研究资料,依据检查方式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样常规超声检查方式,共486例,观察组采用胎儿系统超声检查方式,共500例,依据引产或分娩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两种产前超声检查方式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胎儿畸形占比3.00%,对照组胎儿畸形占比2.67%;观察组经胎儿系统超声检查检出率2.80%,准确率93.33%,漏诊率6.67%;对照组经常规超声检查,检出率1.65%,准确率61.54%,漏诊率38.46%;经比较,观察组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漏诊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科胎儿畸形筛查中加强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可进一步提高畸形检出率,诊断价值较高,对改善人口素质和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何勇 刊期: 201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