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可调式多功能外固定器在下肢骨折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评价

陆宏艳;莫峥嵘;陈淑玲;彭珍荣

关键词:可调式多功能外固定器, 骨折, 固定, 下肢
摘要:目的 观察下肢骨折患者应用可调式多功能外固定器的效果.方法 将下肢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60例,观察组使用可调式多功能下肢固定器进行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固定.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效固定率及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使用可调式多功能外固定器可有效固定下肢骨折肢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促进骨折愈合.
护理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供应室无菌物品质量追溯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供应室是医院内各种无菌物品的供应单位,供应物品不完善会影响诊断与治疗.为了落实2009年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灭菌效果监测标准>[1]相关要求,我院供应室在改建过程中对各类诊疗器械及物品实施质量追溯管理,对每个流程的关键环节实施跟踪记录,建立并完善供应室无菌物品的质量追溯档案.现将实施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李文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消化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做法与效果

    目的 探讨消化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实行患者包干责任制整体护理;护士分层使用;调整排班及各班工作职责,优化工作流程;在护理服务质量控制、绩效考核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改革.结果 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作者:杨会;赵红莉;宋亚华;汪永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肿瘤科高级实践护士角色职能框架构建的研究

    目的 构建肿瘤科高级实践护士的角色职能的框架.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和半结构访谈,参考专家协调小组的意见,自行设计专家咨询问卷,对来自全国10个省市医院管理、临床护理、临床医学、护理教育等4个领域的46名专家进行3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肿瘤科高级实践护士的角色职能包括临床实践者、教育咨询者、协调者、研究者、管理者5个一级指标,共41个二级指标.结论 明确肿瘤科高级实践护士的角色职能,有助于为肿瘤科高级实践护士的选拔、培训及考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赵艺媛;丁玥;庞冬;杨萍;金三丽;路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个体化健康管理对改善成年男性下尿路症状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个体化健康管理对改善成年男性下尿路症状的效果.方法 对100例成年男性下尿路症状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个性化健康管理.结果 健康管理后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下降、生活质量评分提高,与管理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管理后患者勃起功能国际问卷-5评分明显下降,与管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健康管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排尿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勃起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

    作者:肖小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不同年级护理本科生职业成熟度的研究

    目的 比较不同年级护理本科生职业成熟度有无差异,为进行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辅导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职业成熟度量表测试4个年级共217名护理本科生的职业成熟度.结果 217名护理本科生职业成熟度总均分为(3.53±0.31)分,不同年级护生的价值观念维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针对不同年级护理本科生职业成熟度的特点,对其进行相应的职业生涯辅导,以提高其职业成熟度.

    作者:祝丹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构建远程医疗护理系统的探讨

    探讨了构建远程医疗护理系统的构想及其管理制度,具体描述视频教学系统、会诊指导系统、患者信息远程管理系统、急救系统、医学数据库和投稿系统等子系统的应用,分析了远程医疗护理系统存在的难题.

    作者:刘立捷;芮子容;施盛莹;艾育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冲洗+棉球擦洗进行口腔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冲洗+棉球擦洗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棉球擦洗法;观察组同时实施冲洗与棉球擦洗进行口腔护理.对两组患者在口腔护理后的口腔异味、口腔感染率、肺部感染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口腔异味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冲洗+棉球擦洗能彻底清洗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提高患者舒适感.

    作者:郭风;冯向英;李彩茹;张艳;胡荣;季芳英;官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执行处突救治任务的医务人员及家属心理状态调查

    目的 调查执行处突救治任务的医务人员及家属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某部参与执行处突救治任务的384名医务人员及488名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执行处突救治任务的医务人员焦虑、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4个因子得分高于中国常模(P<0.01或P<0.05);医务人员家属焦虑、敌对2个因子得分高于中国常模(P<0.05);医务人员人际关系敏感和强迫2个因子得分高于医务人员家属(P<0.05).结论 执行处突救治任务的医务人员及家属存在一定心理问题,有必要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加强其心理健康调节.

    作者:尹照华;冯小云;张琼;吴永刚;王培琴;赵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门诊部实施电话预约护士报号服务的做法与体会

    目的 探讨对服务中心电话预约有效管理的方法,提高电话预约率和病人满意度.方法 将护士编号,实行报号服务;进行个人月工作量统计,实行按劳分配;规范文明用语;加强护士素质的培训.结果 电话预约人数上升;病人满意度增加.结论 电话预约护士报号服务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病人满意度.

    作者:范英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临床护士通科培养的实施与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技能与综合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临床护士的方法.方法 通过培训课程的设置、实施、管理和考核认证,对40名护士进行培养,并对其急救与监护能力、综合能力和一般自我效能感进行评价.结果 培训后护士急救与监护能力得分、综合能力得分较培训前明显提高,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明显提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以能力为导向开展临床护士通科培养能有效提升不同岗位护士的胜任能力,提高护士对自身能力的信心.

    作者:陶艳玲;黄小红;管玉梅;李丽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为期24周的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肠道症状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分、肠道症状严重指数、症状频率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生活质量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能明显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负性情绪,减轻肠道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熊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世博园区医疗保障工作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 总结世博园区医疗站医疗保障工作的经验,为今后重大医疗保障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明确医疗站的医护人员素质要求,在人员选拔和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做好物资准备,明确医护人员的工作职责,针对世博园区的特点制订相应的医疗救护措施及应急流程,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及报告制度.结果 世博会运行以来,共收治6 890例患者,疾病的种类有外伤、中暑、腹泻、感冒等,都得到了及时的医治,没有任何医疗事故和差错发生.结论 充分的准备、完善的制度和优质的服务是世博园区医疗保障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

    作者:王伟;尤敬;王家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二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工作投入与组织承诺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索二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工作投入与组织承诺的关系.方法 抽取成都市46所二级甲等医院的281名急诊科护理人员,采用护理人员一般资料问卷、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和三因素组织承诺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二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工作投入总体水平对组织承诺中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的总体决定系数分别为0.466和0.364.工作投入总体水平与其组织承诺总体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645.结论 二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工作投入与组织承诺呈正相关,工作投入程度影响组织承诺水平.

    作者:孟宪东;李继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乌鲁木齐市护理人员职业紧张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乌鲁木齐市护理人员职业紧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新疆乌鲁木齐市1所三级甲等专科医院(肿瘤专科)和1所综合医院的500名在职护理人员进行一般情况及职业紧张量表的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职业任务总分(182.56±19.72)及个体紧张反应总分(110.47±15.01),均高于国内常模(P<0.01),个体应对资源总分(119.86±18.81)低于国内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任务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民族、年龄和职务,个体紧张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婚姻状况、子女情况、职务和医院类型,个体应对资源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婚姻状况、职务和学历.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理人员职业紧张情况,加强对护理人员职业紧张影响因素的干预,对减少护理人员职业紧张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苏建萍;韩晓梅;马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把握工作实质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

    医疗卫生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关系到全民素质和国家未来,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护理工作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和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郭燕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三级甲等医院不同科室对男护士的需求及认知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现阶段三级甲等医院不同科室对男护士需求及认知状况,为医院男护士人才合理配置及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5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不同科室患者及家属和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认为需要和适合男护士从业的科室分别为急诊科(73.19%)、精神科(72.46%)、手术室(70.65%)、骨科(55.43%)、监护室(46.74%)和泌尿外科(42.03%),不同科室对男护士的接受度及认为男性是否适合从事本科室护理工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身体素质好、心理承受能力强、有胆量、应急能力强、更具理性和逻辑思维是男护士主要的职业优势.结论 认为适合、需要和接受男护士的科室主要分布在精神科、急诊科、手术室等科室,男护士优势价值在这些科室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作者:刘俊卿;陈蕾;张平;李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社区团队式服务模式中社区护士角色功能的质性研究

    目的 探讨社区护士在团队式服务模式中的角色功能和影响因素.方法 对14名医护人员采用半结构式面对面深度访谈进行资料收集与整理分析.结果 社区团队式服务模式中护理工作模式包括基本医疗服务为主、承担较多非社区团队护士工作和较少承担公共卫生服务角色;影响因素包括政府的投入与政策支持、公共卫生服务的效率与可行性、社区护士自身的能力和社会对专业的认可与信任.结论 为更好发挥社区团队式服务模式中社区护士的角色功能,需要坚持政府为主导并加大社区卫生服务支持与投入力度,明确社区护士团队服务职责,完善社区护理人才培养机制.

    作者:吴亚君;王亚红;宋亚琴;陈国伶;沈文良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心吸引器连接管末端放置新方法

    中心吸引器是临床必备的抢救设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使用频繁,每次吸痰结束,分离污染的吸痰管后,与吸痰管连接的吸引器连接管末端一般采取无菌纱布包裹,橡皮筋缠绕或是放置于配置好消毒液的输液瓶中,常因放置不妥、步骤繁琐而存在操作不方便,连接管末端易污染的问题.我科从2010年4月起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塑料瓶(规格10 ml/支)取代上述方法保存中心吸引器连接管末端,临床使用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芦慧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护生岗前培训中开展职业防护教育的效果观察

    目的 评估实习护生岗前培训中开展职业防护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效果.方法 采用非同期对照法,选择两组护生各50名,均按照实习大纲进行常规的临床实习,其中实验组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先进行为期一周的职业防护培训.结果 培训后实验组护生对职业防护的认知和防护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实习期间发生的职业伤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对实习护生进行岗前职业防护教育可以增强护生的防护意识,增加防护知识,提高防护技能,减少职业伤害.

    作者:汤琪春;胡清;陈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可调式多功能外固定器在下肢骨折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下肢骨折患者应用可调式多功能外固定器的效果.方法 将下肢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60例,观察组使用可调式多功能下肢固定器进行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固定.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效固定率及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使用可调式多功能外固定器可有效固定下肢骨折肢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促进骨折愈合.

    作者:陆宏艳;莫峥嵘;陈淑玲;彭珍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护理管理杂志

护理管理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