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丽;李秀敏
目的 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出院早产儿母亲的母乳喂养体验,为制订有效的母乳喂养指导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法,对18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母亲在早产儿出院后1周内通过家庭访问进行深度访谈,出院第2周、1个月时进行电话访谈.结果 母亲在早产儿出院后的母乳喂养中经历了直接母乳喂养的困难、哺乳不确定性的困惑、母乳不足的烦恼以及哺乳知识的缺乏所带来的困惑.结论 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亲在早产儿出院后遭遇了母乳喂养方面的困难与不安,加强母亲对早产儿生理特征、母乳喂养知识、母乳喂养技巧的护理指导是产科和儿科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作者:周明芳;刘蕾;王楠;晏玲;藤本荣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实践学习法培养新护士长管理技能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竞聘上岗的18名新护士长,应用实践学习法进行培训,比较新护士长培训前后管理技能变化.结果 除对管理培训期望值、时间管理和工作目标明确外,新护士长的其他管理技能均提高(P<0.01或P<0.05).结论 应用实践学习法对新护士长进行综合性护理管理技能培训,既可保证新护士长学到扎实、系统的护理管理知识,又可培养其临床护理管理实践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淑贤;崔世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经鼻内窥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优势在于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明显.手术过程中视野的清晰度是影响手术的关键.传统的内窥镜镜头擦拭方法不适用于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1-2].我院手术室采用酒精棉垫擦拭法,与传统的碘伏纱球擦拭法比较,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应用《分级培训手册》改进和完善培训内容,规范手术室各级护士的培训,提高手术室各级护士的核心能力.方法 采用《分级培训手册》对手术室各级护士进行有计划、有目标、系统性的培训和考核.结果 应用《分级培训手册》后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各级护士理论考核、技能考核和综合素质评分均较应用前提高(P<0.01或P<0.05).结论 采用《分级培训手册》对手术室各级护士进行核心能力培训管理,可以增强手术室护士的培训意识,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作者:别逢桂;常后婵;李柳英;罗彩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汉语系与非汉语系本科护生对评判性思维的认知与应用情况,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调查表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相关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认知调查表对172名汉语系和170名非汉语系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思想开放、分析能力、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5个维度及评判性思维总分方面,汉语系本科护生得分与非汉语系本科护生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讲授法和访谈法在不同语系间的应用状况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语系护生在教学内容对智力的挑战、知识是否能满足未来职业的发展、课堂氛围、教学组织形式的认知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评判性思维相关教学方法在目前教学过程中运用较少;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进一步增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鼓励护生创造性和自主性学习,满足护生对知识的渴求.
作者:刘少鹏;刘金宝;邓璐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文章综述了国外个案管理优势模式的起源、基本理论以及在精神病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了我国精神病患者康复护理的现状,并建议在我国精神病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个案管理优势模式,以大限度地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
作者:魏爱荣;罗俊明;魏方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文章从概念、发展过程和成熟度分类方面对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进行概述,归纳了国内外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在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方面的应用现状,并围绕以上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作者:张明月;程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在职社区护士消毒隔离知识掌握及执行情况,为规范社区消毒隔离工作、保障患者安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选取北京市海淀区40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其中负责消毒隔离工作的65名社区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消毒隔离相关知识方面:社区护士知晓2009年颁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共有3项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的正确率仅为9.23%;感染性器械处理程序由供应室统一回收消毒灭菌的正确率仅为15.38%.消毒隔离行为方面:社区护士按规定去除一次性物品包装,整齐摆放在无菌柜内合格率仅为41.54%;消毒液浸泡物品按规定准确记录时间正确率为61.54%.结论 对社区护士要加强消毒隔离专项知识培训,加强管理,促进其行为的规范化.
作者:汪云燕;杨爱军;王文焕;韩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机采血小板以其浓度高、临床效果好、输血反应少而得到临床广泛应用.但采集血小板所需时间较全血采集时间长,抗凝剂进入献血者体内的量较多,易出现头晕、眼花、轻微出汗、口唇及面部麻木、手足抽搐、恶心、呕吐,个别情况下还会出现意识恍惚,重者出现呼吸加快、面色苍白、心率减慢、四肢冰冷、血压降低等不良反应[1-2].为了保障机采血小板的质量和献血者的健康,减少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我科通过对机采血小板过程中所发生的献血反应进行分析,对献血者进行了全程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华;周俊;张秀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对腹膜透析患者的全程护理管理的做法与效果.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进行维持性腹膜透析的31例患者进行全程护理管理,并在入院当日、出院前1d、出院后1周测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通过实施全程护理管理,患者掌握了腹膜透析知识;出院后1周,除躯体化、偏执和精神性因子外,其他因子得分与入院当日和出院前1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的全程护理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史兰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康复运动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将12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除常规疗法外,每日有计划地实施康复运动操锻练,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结果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康复运动操诊治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作者:闫芝勤;任晓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为培养适应岗位需要的护理专业人才,针对高职学生特点进行《急救护理》课程开发.方法 将2008级高职护理专业4个班199名学生采用抽签法分成实验组(100名)和对照组(99名),实验组采用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流程,对《急救护理》课程进行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对照组按照传统的理论、实践分段进行的方法进行《急救护理》教学.结果 实验组学生对“能够非常好地应用急救护理知识”“能够应用救护程序对病人实施救护”“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很满意”“很满意课程学习时的课堂气氛”“促进了同学间的有效沟通”“能够很好地配合他人完成救护工作”方面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高职护理专业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有利于学生相互间取长补短,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等综合素质方面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殷翠;沈曙红;王青丽;刘晓轶;杨宜群;徐凤英;王正银;孙晓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创建工作中实施绩效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在骨科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工作中落实分层管理,实施护理人员绩效管理.结果 患者对操作技术、服务态度、健康教育、基础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护士岗位薪酬、医生对护理人员总体评价、工作决策和胜任度得分均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创建骨科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中实施合理有效的绩效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与工作效率,达到双赢的良好效果.
作者:李素云;李燕君;刘义兰;胡德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初级职称护士岗位培训现状及需求情况,为制订科学合理的初级职称护士培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初级职称护士岗位培训现状与需求问卷,对某三级综合医院88名初级职称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93.18%的初级职称护士认为对初级职称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是必要的,且医院重视对初级护士的培训;在岗位培训需求项目中,初级职称护士自身情绪管理及心理减压、专科护理理论知识与职业安全防护得分较高;65.91%的初级职称护士通过在职学习获得后学历;对独立工作有帮助的培训方式为岗前培训;影响初级职称护士参加岗位培训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太忙,占73.86%.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进一步完善初级职称护士岗位培训方案,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根据护士的需求调整培训内容,同时为护士岗位培训提供更多支持以满足初级职称护士的发展需求.
作者:邵文利;庞蓓蕾;杨莘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口腔医院门诊急救护理管理方法,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护理纠纷发生.方法 构建急救护理网络,即建立门诊急救护理管理组织、成立急救护理专家指导小组和组建门诊急救护理团队;制订门诊急救流程和急救预案;做好物质配备与管理;培养护士急救意识和急救技能.结果 护士急救考核成绩和抢救成功率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一例患者和家属因急救问题发生护理纠纷.结论 在口腔医院建立科学的门诊急救护理网络体系,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毛孝容;赵佛容;刘漫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文章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废弃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即完善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建立医疗废弃物管理小组并加强监管、实施全员培训、加强外配注射器的管理、加强家庭病床及出诊治疗废弃物管理、规范医疗废弃物暂存管理、完善站点废弃物收集管理.以期能有效加强医疗废弃物管理,规范医疗废弃物的处置行为,杜绝医疗废弃物流失,减少环境污染.
作者:丁芸;王彩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医院门诊开展志愿服务的做法与效果.方法 根据门诊志愿服务的基本原则,建立志愿服务管理体系,招募392名志愿者在门诊开展志愿服务,帮助就诊患者陪检、护送、查询,提供轮椅、平车、健康指导等服务.结果 志愿者服务对象对志愿服务的满意度均高于90.00%,实施志愿服务前后患者满意度由78.10%提高到89.90%,实施前后患者就诊时间、排队挂号时间、取药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医院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有利于培养医务人员和在校学生的良好职业道德与奉献精神,改善患者的就医感受,提高就诊效率.
作者:来玉民;许乐芬;牟善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减少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确保老年患者安全.方法 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评估患者的安全风险,针对患者的风险因素采取加强健康知识的指导、突出重点环节的安全防护、加强重点时段的安全管理、强化重要临床指标的护理观察等措施,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结果 提高了患者、护理人员满意度及护理工作质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实施护理安全管理1年来,全年无差错、事故,无患者投诉及纠纷发生.结论 开展临床安全护理管理对提高患者及护理人员满意度,全面提升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朱亚;葛学娣;王芳;杨艳萍;宋启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无痛分娩的初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减轻抑郁情绪,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进行无痛分娩的12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产前、产后24 h、出院前通过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让初产妇填写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自我测评.结果 初产妇产前和产后24 h抑郁得分均高于出院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无痛分娩存在抑郁症状的初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无痛分娩初产妇产后抑郁情绪,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作者:张林;花莲英;王文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护士长量化考核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对护士长进行定期量化考核,包括基本素质、护理质量、教学科研、科室管理、其他5个方面,年终对优秀护士长评功授奖,对考核分数< 60分者实行淘汰,对落聘岗位实行竞聘上岗.结果 通过实施量化考核细则后,与2009年相比,2010年各项量化考核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护士长年终量化考核结果优秀率和合格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 实施护士长定期量化考核,调动了护士长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提高了护士长的管理水平和科室工作质量,强化了护理队伍为兵服务和卫勤保障意识.
作者:德琳;龙鹤;崔宁宁;窦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