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增强MRI对结直肠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 诊断价值分析

李易;梁勇;陈煜璨;邹佳瑜;周瀚

关键词:增强MRI, 结直肠癌, 淋巴结转移, 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增强M R I对结直肠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4月—2017年10月收治的4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42例患者均进行平扫及增强M R I扫描,以手术结果作为对照,总结增强MRI图像表现并计算其对诊断结直肠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结果:42例患者中MRI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38例病灶清晰显示,侵及的周围组织或器官与邻近器官间间隙消失,邻近器官与肿块粘连;增强M R I扫描和对结直肠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96%、96.08%,MRI平扫分别为76.47%、92.31%,增强MRI对结直肠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MRI平扫(P<0.05);增强MRI检出淋巴结转移个数与手术检出个数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增强M R I对结直肠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较高,可有效显示结直肠癌MRI图像特征,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影像学资料.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CT增强扫描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肺癌诊断中采取C T增强扫描所能收获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7例肺部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均采取CT增强扫描与常规病理检查.比较CT增强扫描与常规病理检查检验结果,并对恶性组与良性组CT增强扫描血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比较CT增强扫描与常规病理检查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恶性组与良性组血流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诊断中采取C T增强扫描在保证准确率方面显示出更为可靠的效果.

    作者:高瑞;李红恩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彩超评价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讨论彩超评价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8年1月—2018年9月,选取70例志愿者(身体健康群体)作为本文对照组的观察对象,再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本文研究组的观察对象,评判标准:斑块检出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检测结果、血流动力学.结果:研究组斑块检出率的7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57%,P<0.05.研究组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以及平均流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搏动指数与阻力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以及平均流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搏动指数与阻力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彩超的使用可为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症的诊断提供有效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巍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胸部CT平扫中无呼吸伪影图像与有呼吸伪影图像 在贫血疾病诊断中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胸部CT平扫中无呼吸伪影[1]与有呼吸伪影对贫血判断是否正确.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6月212例胸部C T平扫病例,134例为无呼吸伪影,78例为有呼吸伪影,进行贫血评估.结果:无呼吸伪影的胸部C T图像判断贫血符合率P值>0.05,有呼吸伪影的图像判断贫血符合率P值<0.05.结论:通过肉眼区分室间隔及左心室密度差,无呼吸伪影图像可以正常判断贫血,有呼吸伪影图像不能正常判断贫血.

    作者:黎国春;王珂琰;王羲;邱昭平;林惠岚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低剂量胸部CT扫描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究在肺癌诊断中应用低剂量胸部C T扫描的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实施低剂量胸部CT扫描和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检查,观察两种诊断的准确率,并对其价值实施对比分析.结果:100例患者均为病理检查确诊,其中5mm以内的结节占比高(49.0%),CT的符合率97.0%则高于X线9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肺癌诊断中应用低剂量胸部CT扫描的价值显著.

    作者:周红民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儿童后颅窝肿瘤的MRI影像学特征

    目的:探讨儿童后颅窝肿瘤的MRI影像学特征,提高对儿童后颅窝肿瘤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本院25例经病理证实的儿童后颅窝肿瘤的临床特征和M R 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儿童后颅窝肿瘤中星形细胞瘤8例、髓母细胞瘤12例、室管膜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肿瘤位于小脑半球11例,小脑蚓部6例,第四脑室5例,脑干1例,桥小脑角2例.MRI能很好地显示肿瘤的发病部位、形态、大小、信号及强化特点,对梗阻性脑积水等间接征象也能较好展示.结论:MRI多参数、多平面成像对儿童后颅窝肿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正红;梁奕;石敏;杜柏林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低浓度对比剂心脏CT扫描方案在儿童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低浓度对比剂心脏CT扫描方案在儿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拟诊先天性心脏病患儿5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按照1:1比例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7例,两组患儿都按照相同参数标准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方案进行心脏扫描检查,其中对照组给予320mgI/ml碘克沙醇,研究组给予270mgI/ml碘克沙醇,对比观察检查结果.结果:(1)2名临床医师对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结果差异不大(P>0.05);(2)两组患儿客观噪声值与信噪比,差异不大(P>0.05),但两组患儿的左心室强化CT值与对比噪声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对比剂心脏CT扫描方案诊断儿童先天性心脏病,能够满足诊断需求,且可降低对比剂肾病风险系数,安全性高,建议推广借鉴.

    作者:王白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脑梗塞前后患者 头颅CT影像变化探讨

    目的:分析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脑梗塞前后患者头颅CT影像变化,为后续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门诊收治的68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血塞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2%,对照组为73.5%,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及生活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C T总有效率为82.4%,对照组为76.5%,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脑梗塞患者使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头颅CT影像变化更为显著,此药物能够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黄凌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用MRI检查和CT检查诊断膝关节损伤的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M R I检查和C T检查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8月本院接收的6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依次行CT、MRI检查,并通过关节镜探查手术予以明确诊断.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诊断准确率.结果:经关节镜探查手术检查可知,明确为韧带受损14例(23.33%),关节腔积液19例(31.67%),骨质改变8例(13.33%),半月板受损19例(31.67%);关节镜探查手术检查与M R I检查结果相吻合,诊断准确率达100%.而C T检查仅有49例与关节镜探查手术检查一致,诊断准确率为81.67%.M R 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MRI检查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准确性好于CT检查,可予以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冬青;张茸;王惠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多排螺旋CT与MR对胰腺癌的诊断意义

    目的:研究比较在胰腺癌患者中采取MR检查和多排螺旋CT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参考不同诊断方式对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本院纳入且参与诊治的50例胰腺癌患者进行分组,CT组行常规护理干预(n=25),MR组采取延续性护理(n=25),比较且分析CT组和MR组胰腺癌患者诊断结果.结果:MR组胰腺癌患者准确性、特异性、敏感度与C T组对应数值比较,P>0.05,统计学无分析意义;M R组胰腺癌患者动脉期显示值、静脉期显示值、延迟期显示值与C T组对应数值比较,P<0.05,统计学呈现出分析意义.结论:将M R检查和多排螺旋C T检查应用在胰腺癌诊断中存在较为相似的特异性、敏感性以及准确性,但MR检查不同时期情况更具优势.

    作者:安方敬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胎儿颅脑磁共振安全性与检查优化的探讨

    磁共振检查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扫描视野大等优点,将其应用于胎儿颅脑扫描时,可更快速清晰的显示出胎儿是否存在颅脑畸形.该检查手段是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产前筛查手段,未来前景广泛.

    作者:艾李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高危妊娠子宫螺旋动脉血参数测定中应用彩色多普勒 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高危妊娠子宫螺旋动脉血参数测定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100例孕妇,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为正常的妊娠,观察组为高危妊娠,对比两组产妇的子宫螺旋动脉血参数和围产儿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子宫螺旋动脉血参数和围产儿结局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的差异十分显著,统计学分析符合P<0.05.结论:予以高危妊娠产妇子宫螺旋动脉血参数测定,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有效评估所有的动态参数,促使妊娠结局的预测,也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陈若;王星懿;孙小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BI-RADS分类在乳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

    目的:对BI-RADS分类在乳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予以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乳腺结节患者52例,其中31例BI-RADS分级3类,21例BI-RADS分级4~5类,将BI-RADS分级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对,对比其诊断符合率.结果:超声诊断BI-RADS分级3类确诊良恶性肿瘤分别为87%、13%;4~5类良恶性分别为19%、81.0%,BI-RADS分类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方面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将BI-RADS分类应用于乳腺良恶性结节诊断当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周祖荣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脊柱骨折诊断中CT检查与X线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脊柱骨折患者实施C T检查与X线检查的差异性.方法:选择51例于我院接受疑似脊柱骨折治疗的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3月—2018年3月,全部患者均实施CT检查与X线检查,对比2种检查方式诊断准确性.结果:疑似脊柱骨折患者病理诊断阳性42例、阴性9例.X线脊柱骨折诊断阳性36例、阴性15例.C T检查脊柱骨折诊断阳性41例、阴性10例.CT检查诊断灵敏度(95.24%)、特异度(88.89%)、准确性(94.12%)均高于X线检查(69.05%、22.22%、60.78%),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脊柱骨折患者进行CT检查与X线检查均能够对病情实施诊断,但CT检查诊断准确性较高,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关宇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浅析产前彩超检查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产前彩超检查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260例产前检查的孕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孕妇产后胎儿畸形的概率来研究产前彩超检查对胎儿畸形筛查的价值.结果:在260例孕妇中畸形胎儿有7例,超声检查出的人数6例,检查概率为85.71%,畸形胎儿的类型有神经系统畸形、心功能系统畸形、骨骼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畸形等;在检测的过程出现漏诊的患者有1例,概率为14.28%.结论:产前彩超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胎儿畸形、发育异常,有利于患者与医生采取补救措施,终降低胎儿畸形的概率,在临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值得进一步探讨产前彩超检查的应用价值,终在相关医院广泛推广、应用此设备.

    作者:唐超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妇产科急腹症的诊断与超声影像学的应用

    目的:分析彩超超声影像学在妇产科急腹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1日的10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进行彩超检查,结合手术以及病理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通过彩超超声检查的结果是宫外孕59例,盆腔脓肿19例,卵巢囊肿13例,黄体破裂7例,子宫肌瘤红色变性2例,其中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89.3%、90.2%、92.3%、95.4%、100%.结论:彩超诊断在妇产科急腹症临床应用中有着极高的准确率,并且这种超声检查操作简单,诊断过程中无附加痛苦,在临床治疗中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何烨;刘海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乳腺MR动态增强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的 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乳腺病变应用乳腺M R动态增强扫描与扩散加权成像联合检查方式的准确性.方法:选择42例于我院检查的疑似乳腺病变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7月—2018年7月,全部患者均予以乳腺M R动态增强扫描和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应用回顾性分析方式对比乳腺MR动态增强扫描单一检查方式与联合检查方式的准确性.结果:病理诊断阳性32例,阴性10例;乳腺M R动态增强单一检查中,阳性25例,阴性17例;乳腺M R动态增强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检查中,阳性31例,阴性11例.乳腺M R动态增强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检查结果灵敏度90.63%、特异度80.00%、准确性88.10%均高于乳腺M R动态增强单一检查(56.25%、30.00%、50.00%),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乳腺MR动态增强扫描与扩散加权成像联合检查在诊断乳腺病变方面准确性较高,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李雁;张国福;于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中清迈解毒饮的应用及观察

    目的:探讨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中清迈解毒饮的应用及观察.方法:纳入我院88例2017年5月—2018年2月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西医治疗组采取西药治疗,中西医联合治疗组则采取西药加上清迈解毒饮治疗.比较西医治疗组、中西医联合治疗组效果;红斑、炎性丘疹、毛细血管扩张、脱屑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积分水平、生存质量水平;副反应.结果:中西医联合治疗组效果、红斑、炎性丘疹、毛细血管扩张、脱屑消失时间、症状积分水平、生存质量水平相比较西医治疗组更好,P<0.05.中西医联合治疗组副反应和西医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西药加上清迈解毒饮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效果理想.

    作者:曹石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 R I与C T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2例,分别进行MRI及CT检查,对比两种方式的诊断情况及征象检出情况.结果:CT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的确诊率为83.9%,M R I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的确诊率为95.2%,M R I诊断的确诊率高于C T诊断,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检查方式相关征象检出情况的对比显示,本研究病理确诊椎间盘变形22例(35.5%),硬膜囊受压37例(59.7%),钙化32例(51.6%),神经根受压24例(38.7%).C T检查的检出率分别为27.3%、59.5%、78.1%、79.2%,MRI检查的检出率分别为77.3%、94.6%、31.3%、83.3%.椎间盘变形、硬膜囊受压的检出方面,MRI检查的检出率高(P<0.05);钙化的检出方面,CT检查的检出率高(P<0.05);神经根受压的检出方面,CT和MRI检查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RI诊断腰椎间盘突出优于CT诊断,联合检查作为互补,可以进一步提升腰椎间盘突出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董光杰;肖凤美;周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高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胎儿血流动力学指标的 回顾性分析

    目的:对高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胎儿超声多普勒监测下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建卡进行产前检查和分娩的286例高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结局进行分组,妊娠结局正常为对照组,妊娠结局异常为观察组,对两组产妇产前胎儿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两组母体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大脑中动脉RI、PI以及S/D值差异明显,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RI、PI明显降低,S/D明显增高(P<0.05),见表.经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胎儿大脑中动脉RI、PI以及S/D值是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通过监测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可为辅助临床预测高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

    作者:张倩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MRI与CT在直肠癌诊断及术前分期中价值探究

    目的:探讨分析在诊断直肠癌时并进行术前分期时应用M R I与C T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直肠癌患者共31例,本组患者均在术前实施M R I与C T检查,M R I检查包括T1W I,T2W I和FSPGR检查;CT检查包括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观察患者肿瘤信号和大小等症状.之后将患者MRI与CT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T分期检查:MRI确诊率为93.55%,CT确诊率为89.66%;MRI诊断淋巴结转移敏感度为38.46%,CT诊断淋巴结转移敏感度为28%.结论:临床诊断直肠癌患者和术前分期时需要优先应用MRI检查技术,其各项指标检查结果显著优于CT检查,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徐从斌 刊期: 2018年第24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主管: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

主办: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