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应用价值分析

董光杰;肖凤美;周峰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 CT, MRI, 临床诊断
摘要: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 R I与C T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2例,分别进行MRI及CT检查,对比两种方式的诊断情况及征象检出情况.结果:CT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的确诊率为83.9%,M R I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的确诊率为95.2%,M R I诊断的确诊率高于C T诊断,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检查方式相关征象检出情况的对比显示,本研究病理确诊椎间盘变形22例(35.5%),硬膜囊受压37例(59.7%),钙化32例(51.6%),神经根受压24例(38.7%).C T检查的检出率分别为27.3%、59.5%、78.1%、79.2%,MRI检查的检出率分别为77.3%、94.6%、31.3%、83.3%.椎间盘变形、硬膜囊受压的检出方面,MRI检查的检出率高(P<0.05);钙化的检出方面,CT检查的检出率高(P<0.05);神经根受压的检出方面,CT和MRI检查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RI诊断腰椎间盘突出优于CT诊断,联合检查作为互补,可以进一步提升腰椎间盘突出诊断的准确性.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妇产科急腹症的诊断与超声影像学的应用

    目的:分析彩超超声影像学在妇产科急腹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1日的10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进行彩超检查,结合手术以及病理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通过彩超超声检查的结果是宫外孕59例,盆腔脓肿19例,卵巢囊肿13例,黄体破裂7例,子宫肌瘤红色变性2例,其中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89.3%、90.2%、92.3%、95.4%、100%.结论:彩超诊断在妇产科急腹症临床应用中有着极高的准确率,并且这种超声检查操作简单,诊断过程中无附加痛苦,在临床治疗中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何烨;刘海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彩超评价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讨论彩超评价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8年1月—2018年9月,选取70例志愿者(身体健康群体)作为本文对照组的观察对象,再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本文研究组的观察对象,评判标准:斑块检出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检测结果、血流动力学.结果:研究组斑块检出率的7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57%,P<0.05.研究组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以及平均流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搏动指数与阻力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以及平均流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搏动指数与阻力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彩超的使用可为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症的诊断提供有效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巍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周围神经阻滞的安全性探讨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周围神经阻滞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经麻醉阻滞进行上肢或锁骨手术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30例与乙组40例,甲组单独使用经刺激仪,乙组给予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方法,比较两组阻滞效果.结果:乙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短于甲组、阻滞优良率高于乙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周围神经阻滞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作者:张小林;李坤;李文辉;廖生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螺旋CT在腹部创伤诊断及病情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C T在腹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放射科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40例腹部创伤患者,患者均通过手术病理确诊.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B超进行腹部创伤诊断,观察组采用CT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诊断正确率.结果:观察组采用CT检查结果正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采用B超检查结果正确率.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腹部创伤患者采用C T检查,诊断正确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正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多层螺旋CT扫描对于肺结核诊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对于肺结核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结核门诊24个月经痰检结核菌阳性并经抗痨治疗临床治愈的15个病例,分析肺结核多层螺旋CT扫描的诊断依据及应用价值.结果:在15个确诊肺结核病例中,螺旋CT胸部扫描在对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结论:临床有可疑肺结核症状或常期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应选择螺旋CT进行胸部检查,不但可以初诊肺结核,还可观察结核病灶内部情况,对结核分型、分期、部位以及对比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如何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还可观察纵隔及肺门淋巴结增大情况,对胸膜肥厚粘连及胸水的观察也优于其他检查方式.

    作者:刘业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超声评价甲状腺结节恶性度分级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超声评价甲状腺结节恶性度分级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接受的进行超声检查的300例疑似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案例,对患者采用本院现有的超声量化分级系统实施诊断和评估.结果:在本次研究中300例患者中病理确诊的患者280例,采用超声诊断确诊的患者260例,良性和恶性分别是234例和26例,超声诊断准确率是92.8%,整体诊断结果准确率高.结论:对于甲状腺结节患者实施超声方式进行评价,整体效果明显,直接应用在疾病学诊断中,有比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实施和推广.

    作者:彭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周围神经鞘瘤的CT、MRI检查分析

    目的:总结周围神经鞘瘤的CT、MRI影像表现,进而为周围神经鞘瘤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9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45例周围神经鞘瘤患者,其中使用C T检查30例,使用M R I检查15例,且患者终经病理证实确诊,回顾分析不同检查方法的影像表现.结果:45例患者中良性病变35例、恶性病变10例,CT检查中良性病灶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存在强化;恶性病灶病灶较大,增强扫描显示不均匀强化;MRI检查后显示T2W I为高信号,T1W I为等信号或者低信号,增强扫描存在不均匀强化.结论:C T检查与M R I检查在周围神经鞘瘤诊断中具有典型影像学表现,依靠影像学表现可为该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陈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应用CT和MRI诊断盆腔肿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C T与M R I诊断盆腔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疑似盆腔肿瘤患者68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MRI以及联合诊断.结果:联合CT与MRI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M R I、单纯C T诊断准确率(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C T联合M R I对盆腔肿瘤的诊断效果更高,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高度一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英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DR与螺旋CT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急诊胸腹部创伤中采用D R以及螺旋C 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收的急症胸腹部创伤患者60例,均接受病理诊断确诊,根据不同检查手段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60例,其中DR检查诊断对象,定义为参照组,将螺旋CT检查诊断对象,定义为研究组.分析两种检查手段的临床诊断准确性.结果:研究组临床诊断准确性为(96.67%),参照组临床诊断准确性为(86.67%),P<0.05;研究组肩胛骨骨折、脾脏损伤、肾脏损伤以及肝脏损伤、气胸、皮下气肿、肋骨骨折、皮下气肿的检出率,均高于参照组各创伤位置检出率,P<0.05.结论:对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采用螺旋CT检查诊断的准确性更高,应用价值优异,值得推广.

    作者:姜锋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脏损害的超声心动图分析

    目的:探究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脏损害的超声心动图特点,为科学研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从来我院血透中心的2016年1月—2017年12月的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男性61例,女性29例,年龄范围22~83岁,平均年龄为56.1±2.15岁,90例患者均实施二维超声心动图、M型、彩色多普勒检查,分析其结果特点.结果:主动脉返流症状发生率为31.11%,肺动脉瓣返流症状发生率为55.56%,三尖瓣返流症状发生率为66.67%,二尖瓣返流症状发生率为38.89%;左室增大占33.33%,左房增大占46.67%,左室后壁增厚占35.56%,少量心包积液占所有心包积液患者的75.76%,中等心包积液的患者占所有心包积液患者的24.24%,无大量心包积液的病例.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以很准确、直观以及对心脏结构和功能情况进行动态观察,是评估尿毒症透析患者心脏状况比较简便敏感、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季海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多种影像联合诊断在瘢痕妊娠合并子宫动脉静脉中的 诊断效果及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多种影像联合诊断在瘢痕妊娠合并子宫动脉静脉瘘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8年1月以瘢痕妊娠合并子宫动脉静脉瘘收治的患者60例作为对象,所有患者终均经过手术检查得到确诊,手术检查前对患者分别行超声检查、CT检查及MRI检查,将影像学检查结果与手术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多种影像联合诊断在瘢痕妊娠合并子宫动脉静脉瘘中的诊断效能.结果:超声检查、CT检查及MRI检查用于瘢痕妊娠合并子宫动静脉瘘中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C T检查及M R I联合检测检出率,高于单一超声检查、CT检查及MRI检查(P<0.05);超声检查、CT检查及MRI联合检测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高于单一超声检查、C T检查及M R I检查(P<0.05).结论:将多种影像联合诊断用于瘢痕妊娠合并子宫动静脉瘘中能获得较高的诊断效能,能为临床诊疗提供影像学依据和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庆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心脏彩超对慢性心力衰竭(多病因)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心脏彩超对慢性心力衰竭(多病因)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慢性心力衰竭(多病因)患者240例(2016年5月—2017年5月)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体检健康人员24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高,P<0.05.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多病因)临床诊断中应用心脏彩超,操作简单,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在疾病诊断中发挥较大作用,值得借鉴.

    作者:罗元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胎儿肺内病灶的产前超声诊断及其结局分析

    目的:探讨通过产前超声诊断对于胎儿肺内病灶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经孕妇超声系统检查中提示存在胎儿肺内异常声像图病灶的15例孕妇作为研究样本,常规行二维超声检查,若有异常声像则运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结果:15例患者中强回声型8例、囊实混合性回声型6例、囊性型共计1例.结论:经产前彩超检查能够发现胎儿的肺内异常病灶,有利于对其病理性质和变化进行监测,因此常规的产前超声检查对于胎儿肺内病灶的发现以及评估和预后均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作者:方江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MRI诊断腰椎管狭窄症腰痛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M R I诊断腰椎管狭窄症腰痛的临床价值方法: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0例,以腰痛与否分为对照组(无腰痛,24例)和实验组(腰痛,36例),比较两组间椎间盘后缘H I Z改变和M o d i c改变情况结果:腰痛组HIZ改变和Modic改变的发生率为72.2,36.9%,均高于对照组(P=0.001,0.021).结论:MRI检查中HIZ和Modic改变可以较好的诊断腰椎管狭窄症腰痛,为临床治疗提供较好的依据.

    作者:庄明;仇胥斌;程栋;严伟洪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培养高技能医学影像专业人才

    随着医学影像设备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医学影像技术岗位应具备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重心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合理的专业体系、调整优化专业结构至关重要.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主要目的是要促进学校办学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由片面追求量的扩张向追求质的提高转变.如何进行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构建合理的专业体系,使学校办出特色、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医院学校共同面临的课题.

    作者:沈秀明;周进祝;桑玉亭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股骨头坏死患者诊断中CT与核磁共振诊断的 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研究股骨头坏死患者诊断中C T与核磁共振诊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25例;参照组采用C T诊断,实验组采用核磁共振诊断,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阳性检出率(88.00%)显著高于参照组阳性检出率(60.00%),组间数据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 T与核磁共振均可以用于诊断股骨头坏死疾病中,可以在临床广泛运用,但核磁共振诊断结果更准确,值得推广.

    作者:戴勇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浅析彩超诊断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价值

    目的:对妇产科急腹症使用彩超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对6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开展分析研究,对患者进行彩超检查,分析检查结果和病理结果.结果:彩超诊断后,有21例不完全流产患者,有20例符合,准确率是95.24%;有15例滋养细胞病变患者,彩超检查出13例,准确率是86.67%;有19例异位妊娠患者,彩超检查出16例,准确率是84.21%;有5例宫腔内凝血患者,彩超检查出4例,准确率是80.00%,彩超结果和病理结果差异性不明显,因此彩超的诊断准确率非常高.结论:妇产科急腹症的诊断使用彩超具有可重复使用,操作简单,准确率高等优势,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曹旭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核医学与超声检查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核医学与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效果,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以我院接收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上述患者的诊断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核医学检查阳性率为90%;超声检查阳性患者45例,阳性率为75.0%,核医学检查与超声检查联合显示阳性患者60例,阳性率为100.0%.结论:核医学与超声检查在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能够准确诊断结亚急性甲状腺炎,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魏满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超声引导在药流不全清宫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应用于药流不全清宫术中的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门诊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药流不全患者102例,均在超声引导下行清宫术,记录全部患者治疗情况.结果:我院妇产科门诊所收治102例患者中,手术均进行顺利,未出现子宫大量出血不止、子宫穿孔、孕囊漏吸、宫腔内胚胎组织残留等并发症,手术成功率为100%,病检结果与临床诊断一致;术后阴道平均出血时间为(4.76±1.35)d,均未超过1周;平均月经复潮时间为(37.49±12.30)d,未见产后闭经情况发生.结论:超声引导应用于药流不全清宫术中,可实时监测术者负压吸引,引导术者对宫腔内残留组织进行精准刮吸,减少手术创面,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因盲操导致的出血等并发症发生;同时,增加临床手术医生的自信心,减轻患者术中痛苦,使清宫术变得更加简单快捷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分析及展望

    目的:对甲状腺的超声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8月我院入治的甲状腺癌症患者100例进行超声图对比,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病理结果显示在200个结节中共有138个为良性结节,同时存在62个为恶性结节,在所有的恶性结节中,其中共有54个为乳头状癌,2个是转移癌,4个是滤泡状腺癌,2个是髓样癌.经常规超声诊断检查判断,超声诊断的的准确程度为84.21%.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相符率为90.45%.根据诊断结果可知,通过超声弹性呈现及常规超声进行诊断的准确程度较单独的弹性超声诊断的准确程度要高.同时个别超声诊断中,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准确程度较高于常规超声诊断的准确程度(P<0.05).结论: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在对于甲状腺癌症进行诊断时各有特点,价值较为显著,两种方式联合对疾病进行诊断,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吴健春 刊期: 2018年第24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主管: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

主办: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