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分析及展望

吴健春

关键词:甲状腺癌, 超声诊断, 分析, 展望
摘要:目的:对甲状腺的超声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8月我院入治的甲状腺癌症患者100例进行超声图对比,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病理结果显示在200个结节中共有138个为良性结节,同时存在62个为恶性结节,在所有的恶性结节中,其中共有54个为乳头状癌,2个是转移癌,4个是滤泡状腺癌,2个是髓样癌.经常规超声诊断检查判断,超声诊断的的准确程度为84.21%.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相符率为90.45%.根据诊断结果可知,通过超声弹性呈现及常规超声进行诊断的准确程度较单独的弹性超声诊断的准确程度要高.同时个别超声诊断中,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准确程度较高于常规超声诊断的准确程度(P<0.05).结论: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在对于甲状腺癌症进行诊断时各有特点,价值较为显著,两种方式联合对疾病进行诊断,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高分辨率CT扫描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HRCT(高分辨率CT)扫描运用于IPF(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摘取我院确诊的98例IPF病患资料,45例行常规CT扫描的病患设对照组,53例行HRCT扫描的病患设研究组,并比对HRCT与常规C T在I P F中的诊断价值.结果:H R C T检出胸膜增厚33.96%、支气管扩张28.30%、小叶间隔性不规则增厚100%、胸膜下线54.71%与及小叶肺气肿94.33%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比对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H R C T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中的诊断价值较高,具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作者:毕春宇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西门子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 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中应用西门子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价值.方法:回归性阐述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入的5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涉及的资料,均开展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DSCTCA)检查,分析西门子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的情况.结果:西门子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诊断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的特异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准确率均比较高,且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均获得良好的一致性.结论:将西门子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使用在冠状动脉狭窄中可提升诊断准确率.

    作者:牛纪松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经阴道二维腔内超声观察产后女性盆底耻骨直肠肌的 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在产后女性盆底耻骨直肠肌的观察诊断中,经阴道二维腔内超声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112例经阴道分娩女性为对象,让其分别接受经阴道二维腔内超声检查以及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对其耻骨直肠肌损伤的检查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经阴道二维腔内超声检查出耻骨直肠肌损伤的例数与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结果较为贴近,两种方法的相关数据对比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产后女性盆底耻骨直肠肌损伤的诊断检查中,让其接受阴道二维腔内超声检查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薛千素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对胸痛患者的 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320排动态容积C T冠状动脉成像对胸痛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选取35例胸痛患者行320排动态容积C T冠状动脉成像(C C T A)检查,对符合冠心病的28例患者选择性的行心电图、超声、生化标志物及传统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CCTA检查在临床上对胸痛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拥有较高的图片质量,除了可以诊断冠状动脉病变外,还可以同时发现其他引起胸痛的非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结果和出院诊断一致.结论: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具有极高的精准度,可以作为胸痛患者病因筛查的主要检查方法.

    作者:沈立双;张力;苏彤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肺结节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低剂量螺旋CT扫描对肺结节筛选中的应用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自愿报名进行肺结节筛查的健康体检者共1872名,年龄小40岁,大79岁,由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者在工作站上进行读片诊断并分析.结果:低剂量CT扫描发现结节情况:1类(阴性)共1392例(74.4%),2类(良性表现或行为)共332例(17.7%),3类(可能良性)共103例(5.5%),4类(可疑肺癌,其中又分4A、4B、4X类)共45例(2.4%).结论:低剂量C T能够早期发现可疑恶性结节,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实现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

    作者:段新;石岩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三维超声对胎儿正常唇及唇裂的诊断评价 并与传统二维超声诊断对照分析

    目的:对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在正常唇及唇裂诊断评价当中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通过从本院在2016年11月—2018年7月间进行孕前检查的孕妇当中进行抽取,选取3200例孕妇作为样本,回顾性分析孕妇的相关临床资料,对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的漏诊率以及诊断符合率进行统计.结果:在本次选取的样本当中,二维超声共出现6例漏诊案例,三维超声出现1例漏诊案例,三维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也要高于二维超声.结论:在当前的临床检查当中,在对孕妇进行产前检查的时候,三维超声的检查相较于二维超声来说,有着较高的检出率,同时在诊断符合率方面也较高,表明三维超声在孕妇产前体检当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春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乳腺MR动态增强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的 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乳腺病变应用乳腺M R动态增强扫描与扩散加权成像联合检查方式的准确性.方法:选择42例于我院检查的疑似乳腺病变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7月—2018年7月,全部患者均予以乳腺M R动态增强扫描和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应用回顾性分析方式对比乳腺MR动态增强扫描单一检查方式与联合检查方式的准确性.结果:病理诊断阳性32例,阴性10例;乳腺M R动态增强单一检查中,阳性25例,阴性17例;乳腺M R动态增强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检查中,阳性31例,阴性11例.乳腺M R动态增强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检查结果灵敏度90.63%、特异度80.00%、准确性88.10%均高于乳腺M R动态增强单一检查(56.25%、30.00%、50.00%),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乳腺MR动态增强扫描与扩散加权成像联合检查在诊断乳腺病变方面准确性较高,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李雁;张国福;于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分析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及其图像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通过对其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其声像图特征及诊断结果做总结分析.结果:本组60例患者均经超声明确诊断,诊断符合率100%,其中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7例、阑尾周围脓肿6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4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6例、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7例.其中阑尾腔有粪石者11例.结论:采用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准确性较高,既可对患者疾病类型予以明确诊断,还可为患者疾病诊治提供可靠影像学依据.

    作者:王宁宁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中清迈解毒饮的应用及观察

    目的:探讨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中清迈解毒饮的应用及观察.方法:纳入我院88例2017年5月—2018年2月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西医治疗组采取西药治疗,中西医联合治疗组则采取西药加上清迈解毒饮治疗.比较西医治疗组、中西医联合治疗组效果;红斑、炎性丘疹、毛细血管扩张、脱屑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积分水平、生存质量水平;副反应.结果:中西医联合治疗组效果、红斑、炎性丘疹、毛细血管扩张、脱屑消失时间、症状积分水平、生存质量水平相比较西医治疗组更好,P<0.05.中西医联合治疗组副反应和西医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西药加上清迈解毒饮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效果理想.

    作者:曹石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对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节结性滑膜炎(P V N S)影像学诊断进行探讨.方法:对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4例PVNS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CT、X线平片和MRI,观察PVNS的发生的部位和形态,以及相邻关节和骨受累情况.结果:24例患者均出现软组织肿胀,踝关节间隙狭窄与正常间隙分别为6例与18例.其中踝关节面骨质破坏6例,面骨质破坏:胫骨远端后缘关节与距骨关节面的比例为1:3;面骨质破坏:胫骨远端关节与距骨穹隆关节面和比例为2:3,下胫腓关节内软组织肿块形成共9例;24例患者中,距骨穹隆部关节软骨大程度变薄、信号不规律且杂乱,为12例;胫骨远端关节骨质出现变薄,为6例;合并距骨骨髓水肿发生,为8例;距骨关节软骨下骨、胫骨远端软骨下骨质破坏分别为5例与3例.弥漫性增生16例,局限性增生8例,局限性未见典型的含铁黄素沉着信号改变为2例,踇长屈肌腱周积液为14例.结论:PVNS经X线平片检查仅表现为有软组织肿胀和肿块存在,无特意征象,CT检查显示的骨侵蚀特点明显;MRI诊断的特征性较强,能明显显示出含铁黄素沉积现象;MRI与临床检查相结合更有助于判断PVNS.

    作者:赵永平;雷金锁;庄宝强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浅谈磁共振成像与CT诊断在腰椎间盘突出中的 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与C T诊断在腰椎间盘突出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收治前对所有患者都进行了磁共振成像与C T诊断,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磁共振成像在整体诊断准确率上明显高于CT诊断;但是在具体病因诊断上,钙化及椎间盘积气引起的腰椎间盘突出C T诊断准确率高于磁共振成像诊断,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整体诊断效果来看,磁共振成像优于CT诊断,但是在具体的疾病表象诊断上,二者各自存在着优势.

    作者:陈洪涯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盆底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盆底超声应用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的价值探讨.方法:70例F P F D患者中有35例尿失禁患者,将其作为失禁组,将35例器官脱垂者作为脱垂组,35例无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女性患者作为对照组,入选研究对象都于我院超声科行盆底超声检查.结果:缩肛与静息状态下,失禁组与脱垂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横径、面积、膀胱颈度及运转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盆底超声能准确评估FPFD,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陈嵘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胸部CT平扫中无呼吸伪影图像与有呼吸伪影图像 在贫血疾病诊断中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胸部CT平扫中无呼吸伪影[1]与有呼吸伪影对贫血判断是否正确.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6月212例胸部C T平扫病例,134例为无呼吸伪影,78例为有呼吸伪影,进行贫血评估.结果:无呼吸伪影的胸部C T图像判断贫血符合率P值>0.05,有呼吸伪影的图像判断贫血符合率P值<0.05.结论:通过肉眼区分室间隔及左心室密度差,无呼吸伪影图像可以正常判断贫血,有呼吸伪影图像不能正常判断贫血.

    作者:黎国春;王珂琰;王羲;邱昭平;林惠岚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心脏超声造影在心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对心脏超声造影诊断心脏占位性病变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心脏占位性病变患者56例,所有患者均已经过病理学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先后进行超声心动图及心脏超声造影检查,对比两者的诊断情况.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存在心脏占位性病变,35例患者诊断为血栓,21例患者诊断为肿瘤,但无法判断其性质.心脏超声造影检查结果基本与超声心动图一致,并进一步判断了肿瘤性质,诊断为良性15例,恶性6例,与病理结果一致.结论:在心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心脏超声造影具有显著优势,诊断准确性较高,且能够判断其病变性质.

    作者:鲁韬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MRI检查和CT检查诊断膝关节损伤的效果观察 及准确率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膝关节损伤患者采用MRI检查与CT检查的差异.方法:选择40例于我院确诊的膝关节损伤患者,纳入时间为2017年6月—2018年6月,分别予以MRI检查及CT检查,对比患者2种检查方式的准确性.结果:2种检查方式在膝关节积液、韧带损伤、骨质损伤检出方面未见显著差异(P>0.05),MRI检查半月板损伤检出率(27.50%)高于CT检查(10.00%),且与CT检查(77.50%)相比,MRI检查膝关节损伤总检出率(100.00%)较高,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与CT检查相比,MRI检查膝关节损伤的准确性更高,尤其在半月板损伤方面的检出比例高于CT检查方式,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陈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分析

    目的: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相关临床以及影像学的特点进行分析.方法:从2017年5月—2018年6月我院所收治的闹静脉窦血栓病患中按照盲选的方式选择40例进行研究,对其进行影像学的诊断,其中有20例研究对象进行C T的诊断,另外20例研究对象进行磁共振的诊断.对研究对象临床上的影像学特点进行回顾与分析,跟临床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对研究对象进行影像学分析之后发现病患在临床上的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的有33例,所占的比例为82.5%,而磁共振下的检测概率则要明显的高于C T进行检测的概率(P<0.05).结论:颅内感染、脑部外伤.免疫功能发生异常以及凝血机制出现异常等都会引发脑静脉窦血栓的现象,因此要对病患及时的进行影像学的诊断,在临床上可以采用磁共振和CT联合检测的方式对病患进行诊断,能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概率并对病患进行及时的治疗.

    作者:戚延昌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3.0T MRI在生长激素缺乏矮小儿童垂体病变中的 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并分析3.0T MRI在生长激素缺乏矮小儿童垂体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生长激素缺乏矮小儿童25例,正常儿童25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7月—2018年8月,均接受常规M R平扫和垂体薄层扫描,记录检查结果以及矢状高径情况.结果:观察组25例儿童中,有15例垂体前叶发育不良,6例垂体增生,2例垂体柄阻断综合征和2例颅咽管瘤术后垂体前叶薄小;而且,和25例正常儿童相比,观察组的矢状高径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3.0T MRI应用在生长激素缺乏矮小儿童垂体病变中,可较为准确地显示出各种垂体病变的特点,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徐露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核医学与超声检查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核医学与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效果,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以我院接收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上述患者的诊断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核医学检查阳性率为90%;超声检查阳性患者45例,阳性率为75.0%,核医学检查与超声检查联合显示阳性患者60例,阳性率为100.0%.结论:核医学与超声检查在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能够准确诊断结亚急性甲状腺炎,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魏满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胃肠道间质瘤的CT临床诊断特点探讨

    目的:分析总结胃肠道间质瘤的C T影像特征表现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7年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平扫影像学资料.结果:14例单发肿瘤患者中有4例肿瘤位于胃,7例肿瘤位于小肠,3例肿瘤位于结肠,2例肿瘤位于肠系膜,1例肿瘤位于食管.3例多发肿瘤患者中有2例肿瘤位于回结肠系膜与食管,1例肿瘤位于网膜与回结肠系膜.肿瘤边界相对清晰的有8例,边界全部或部分不清的有9例.肿瘤标本实质部分切面质地脆弱,呈灰白色鱼肉状内存在坏死囊性变、出血.结论:CT用于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能获得与病理诊断近似的结果,C T平扫能准确反映肿瘤所在位置、形态、大小、与周围组织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姚玉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儿童后颅窝肿瘤的MRI影像学特征

    目的:探讨儿童后颅窝肿瘤的MRI影像学特征,提高对儿童后颅窝肿瘤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本院25例经病理证实的儿童后颅窝肿瘤的临床特征和M R 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儿童后颅窝肿瘤中星形细胞瘤8例、髓母细胞瘤12例、室管膜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肿瘤位于小脑半球11例,小脑蚓部6例,第四脑室5例,脑干1例,桥小脑角2例.MRI能很好地显示肿瘤的发病部位、形态、大小、信号及强化特点,对梗阻性脑积水等间接征象也能较好展示.结论:MRI多参数、多平面成像对儿童后颅窝肿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正红;梁奕;石敏;杜柏林 刊期: 2018年第24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主管: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

主办: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