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嵘
目的:研究对比经腹部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联合C平面(VIC-C)技术获得的胎儿头颅正中矢状切面图像,为诊断胎儿颅脑中线结构畸形时选取何种扫查方法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对149例19~34周正常胎儿,分别经腹部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V I C-C)扫查胎儿头颅获得正中矢状切面(三维超声选取小脑横径平面作为成像始基平面),统计两种扫查方法颅脑正中矢状切面的获得率,正中矢状切面上胼胝体、小脑蚓部等重要中线结构的显示率,分别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二维获得率39.6%,三维获得率90.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统计两种扫查方法可获得正中矢状切面的病例中,胼胝体显示率分别为93.2%、94.8%,透明隔腔显示率分别为94.9%、95.6%,小脑蚓部显示率分别为96.6%、96.2%,第四脑室显示率分别为72.8%、70.4%,均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维、三维超声获得的正中矢状切面图像质量差异不大,而三维超声可以更快速可行的获得胎儿颅脑正中矢状切面,可有效提高诊断中线结构异常的效率.
作者:张芳;殷伟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在烟雾病患者的治疗中应用M R 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3月期间诊治的烟雾病患者20例作为研究样本,20例患者均接受MRA与MRI检查.结果:MRA检查结果提示20例烟雾病患者中可见两侧颈内动脉的末端呈现狭窄闭塞者共计12例;单侧颈内动脉的末端狭窄性闭塞患者共计8例.20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大脑前或中动脉的主干狭窄闭塞,3例患者为大脑后动脉的主干狭窄闭塞,5例患者均为血管跳跃征,未发现患者的大脑后动脉扩张者共计12例,颈外动脉分支扩张者共计7例.结论:M R A是一项无创性的血管成像技术,可对烟雾病进行准确诊断效果良好,适当结合MRI平扫能够有效显示患者的脑组织病变情况,将为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良好的参考.
作者:杨天凤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分析飞利浦brilliance64通道螺旋CT的冠脉CT血管造影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中的意义.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进行过64排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TA)的临床确诊为冠心病患者95名,根据其病例病程资料,分析95名研究对象的1100个冠脉节段的检查结果,从而明确64排冠脉CT血管造影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中的意义.结果:64排冠脉CT血管造影在诊断研究对象冠状动脉狭窄的结果显示,1100个冠脉节段的狭窄程度判定结果中,包含899例正常节段,占比81.73%;40例轻度狭窄节段,占比3.64%;104例中度狭窄节段,占比9.45%;57例重度狭窄节段,占比5.18%.结论:64排冠脉C 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加之其无创检查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郭瑞;宋连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在B超诊断检查下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我院在2017年12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确诊为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70例.本组70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均行B超检查、实验室检查.结合病理诊断及类型分析,与实际确诊结果做进一步对比评估.结果:在B超诊断检查中,直接检出结节性甲状腺肿50例,检出符合率高达90.9%;桥本甲状腺炎2例全部检出,符合率100%;甲状腺腺瘤11例成功检出9例,符合率为81.8%;此外,早期相对难诊断的甲状腺癌2例检出1例.总体来看,70例患者成功检出62例,符合率高达88.6%.结论:将B超用于甲状腺结节性早期诊断检查,具有显著的良性、恶性识别、分辨价值,且准确率有较大保障.
作者:王延芬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于临床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应用X线表现和单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诊断效果,为早期急性阑尾炎诊断提供宝贵的经验.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3月20日—2017年9月15日期间收治的阑尾炎患者共计100名,划分为每部分50人,其分组的方式为随机抽取,并将两组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对照组急性阑尾炎疾病的诊断方式确定为X光片的方式,对观察组则使用了新型的CT方式.并且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证实,后比较证实结果.结果:通过手术证实方式进行核实,核实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诊断正确率发现,误诊20例,分析其诊断的结果,为60%,但是观察组的诊断率为100%.显著说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单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方法比使用X线片诊断,简便,易于操作,安全程度高,诊断真确率高,总体来说效果良好更为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向倩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究多发性骨髓瘤的X线、CT及MRI临床表现.方法: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之间展开本次研究,选择对应研究时间段内的5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实施X线、CT及MRI检查,观察其不同检查方式的临床表现,同时对其诊断准确率实施观察统计.结果:X线、C T、M R I的单一诊断准确率则分别为68.00%、88.00%、96.00%,联合诊断的准确率100.00%显著较高,和其他方式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的X线、CT及MRI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通过检测可及时对患者做出诊断,且联合应用的诊断准确率显著较高,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康晓锦;贾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周围神经阻滞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经麻醉阻滞进行上肢或锁骨手术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30例与乙组40例,甲组单独使用经刺激仪,乙组给予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方法,比较两组阻滞效果.结果:乙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短于甲组、阻滞优良率高于乙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周围神经阻滞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作者:张小林;李坤;李文辉;廖生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200例疑似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普通螺旋C T检查及多层螺旋C T三维重建扫描检查,观察肋骨骨折的检出情况.结果:普通C T与多层螺旋C T三维重建分别检出肋骨骨折357处和372处,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于肋骨骨折的检出率为92.5%,略高于普通CT的检出率(88.0%),两种检查方式对于肋骨骨折的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 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多角度、清晰、直观观察肋骨骨折情况,对于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避免误诊和漏诊有重要意义,在临床诊断肋骨骨折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雪松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核医学与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效果,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以我院接收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上述患者的诊断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核医学检查阳性率为90%;超声检查阳性患者45例,阳性率为75.0%,核医学检查与超声检查联合显示阳性患者60例,阳性率为100.0%.结论:核医学与超声检查在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能够准确诊断结亚急性甲状腺炎,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魏满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C T在腹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放射科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40例腹部创伤患者,患者均通过手术病理确诊.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B超进行腹部创伤诊断,观察组采用CT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诊断正确率.结果:观察组采用CT检查结果正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采用B超检查结果正确率.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腹部创伤患者采用C T检查,诊断正确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正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对BI-RADS分类在乳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予以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乳腺结节患者52例,其中31例BI-RADS分级3类,21例BI-RADS分级4~5类,将BI-RADS分级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对,对比其诊断符合率.结果:超声诊断BI-RADS分级3类确诊良恶性肿瘤分别为87%、13%;4~5类良恶性分别为19%、81.0%,BI-RADS分类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方面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将BI-RADS分类应用于乳腺良恶性结节诊断当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周祖荣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对甲状腺的超声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8月我院入治的甲状腺癌症患者100例进行超声图对比,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病理结果显示在200个结节中共有138个为良性结节,同时存在62个为恶性结节,在所有的恶性结节中,其中共有54个为乳头状癌,2个是转移癌,4个是滤泡状腺癌,2个是髓样癌.经常规超声诊断检查判断,超声诊断的的准确程度为84.21%.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相符率为90.45%.根据诊断结果可知,通过超声弹性呈现及常规超声进行诊断的准确程度较单独的弹性超声诊断的准确程度要高.同时个别超声诊断中,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准确程度较高于常规超声诊断的准确程度(P<0.05).结论: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在对于甲状腺癌症进行诊断时各有特点,价值较为显著,两种方式联合对疾病进行诊断,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吴健春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就彩色超声联合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析.方法:抽取2016年9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心电图检查,研究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效果.结果:针对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不同检查后,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检查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联合心电图进行检查,可明显提高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笃聪;王岭;胡敏;胡向前;夏雪秋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分析下肢C T V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检查中所发挥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0月—2018年3月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检查的患者21例进行检查下肢CTV诊断,评价检查结果.结果:12例患者经过下肢CTV诊断均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位置、大小、长度、和周围血管关系等均清晰显示;患者对检查满意度较好,易于接受.结论:下肢CTV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检查中发挥了积极的价值,成像清晰,确诊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向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究在异位妊娠治疗中,应用阴道超声检查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5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选择对应时间段内的6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对其行阴道超声检查,并在检查后按照其结果对患者实施相关诊治,分析该检查方式在诊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阴道超声对57例患者做出准确诊断,其诊断准确率为95.00%,此检查方式可见患者的异位妊娠详细形态,对妇科临床治疗指导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结论:在异位妊娠治疗中,应用阴道超声检查的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高含;韩奎敬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儿童后颅窝肿瘤的MRI影像学特征,提高对儿童后颅窝肿瘤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本院25例经病理证实的儿童后颅窝肿瘤的临床特征和M R 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儿童后颅窝肿瘤中星形细胞瘤8例、髓母细胞瘤12例、室管膜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肿瘤位于小脑半球11例,小脑蚓部6例,第四脑室5例,脑干1例,桥小脑角2例.MRI能很好地显示肿瘤的发病部位、形态、大小、信号及强化特点,对梗阻性脑积水等间接征象也能较好展示.结论:MRI多参数、多平面成像对儿童后颅窝肿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正红;梁奕;石敏;杜柏林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分析骨折患者X线平片漏误诊的原因并提出防控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骨折患者783例.对这些病例利用PACS系统予以回顾性分析,总结漏误诊的原因.结果:这783例患者中,X线平片漏误诊77例(9.83%).X线平片漏误诊的原因主要有解剖结构因素32例(41.56%),机器设备因素7例(9.09%),患者因素14例(18.18%),临床医生因素6例(7.79%),X线摄片技术人员因素11例(14.29%),X线诊断人员因素7例(9.09%).结论:在骨折患者X线平片检查的过程中,机器设备、患者、临床医生、X线技术人员,X线诊断人员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有可能产生漏误诊.这几个方面一定要密切配合,结合临床实际,采取适当的防控措施,减少漏误诊现象的发生,提高X线平片诊断的正确性.
作者:朱利明;吴民;孙文省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0例,按照其有无周围神经病变分为观察组1(无,25例)和观察组2(有,25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25例为对照组.三组患者均实施高频超声检查,比较三组周围神经病变情况.结果:观察组1、2的腓总神经、胫后神经C S A、D1、D2等数值与对照组相比均较高,且P<0.05;而观察组2各数值与观察组1相比较高,且P<0.05.患者腓总神经C S A值与其病程、潜伏期呈正相关(r=0.365/0.395,P<0.01);而与波幅、感觉传导速度呈负相关(r=0.411/0.435,P<0.01).结论: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取高频超声检查的效果显著,即可帮助患者及早确诊周围神经病变,并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许长松;郭丽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究对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由2016年8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患者中随机选择13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纳入对象根据年龄不同分为对比组、研究组和试验组,对全部纳入患者心动情况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检查.结果:对比组共8例患者检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检出率为11.94%,研究组共9例患者检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检出率为8.371%,试验组共5例患者检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检出率为33.33%,三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组患者二尖瓣瓣膜病变检出率为25%,主动脉瓣膜病检出率为50%,其他病变检出率为25%,研究组检出率分别为22.22%、44.44%、33.33%,试验组检出率分别为20%、80%.所检出22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患者可见不完全闭合状动脉瓣且呈现线性反流并部分占据左室流出道,4例患者存在喷泉状严重反流现象并完全占据左室流出道.结论:对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应用价值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以及应用价值.
作者:李忠祥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肺癌诊断中采取C T增强扫描所能收获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7例肺部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均采取CT增强扫描与常规病理检查.比较CT增强扫描与常规病理检查检验结果,并对恶性组与良性组CT增强扫描血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比较CT增强扫描与常规病理检查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恶性组与良性组血流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诊断中采取C T增强扫描在保证准确率方面显示出更为可靠的效果.
作者:高瑞;李红恩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