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保
目的:探讨乳腺超声检查与乳腺X线在乳腺癌筛查中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比分析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前超声和乳腺X线检查资料.结果:超声、乳腺X线及二者联合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3.3%、77.3%和90.7%.结论:超声和乳腺X线检查简便、价廉,超声在肿块型乳腺癌诊断准确率较高,乳腺X线对钙化型及非肿块型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较高,若两种检查联合应用可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
作者:丁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的肺穿刺活检技术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47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其中男性为34例,女性为13例.患者年龄28~71岁,平均年龄54.5岁.患者术前行胸片及胸部CT检查疑为周围型肺癌.所有患者均无出血性疾病及各种手术禁忌证.超声检查显示肺内肿块位清晰.结果:47例1次取材成功45例(95.7%),2次取材成功2例(4.3%).结论:超声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技术可为临床提供周围型肺癌提供准确有效的病理学诊断.
作者:潘旭;王晓燕;刘政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声带损伤后各时间段内声带固有层的形态、病理学及细胞外基质内相关影响瘢痕形成因子的变化情况.方法:4~6个月SPF级新西兰兔共12只,雌雄不限,平均体重约2.5kg.随机分组:12只新西兰兔分为A、B、C三组,A组新西兰兔为正常对照组(2只),B组为声带急性损伤6h组(5只),C组为声带损伤3个月组(5只),A组不做处理,B、C组行内镜下双侧声带前中部组织(未达肌层)钳夹术(术后均健康存活).在术后6h及术后3月后,处死取材.通过伊红染色、用免疫组化染色及Real-time-PCR方法,监测其中固有层中TGF-β1、α-SMA的mRNA表达及分布变化规律,与正常声带比较.结果:(1)正常声带组与其余各损伤组之间TGF-β1和α-SMA阳性表达率及mRNA表达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两基因中(P<0.01).(2)急性损伤组与损伤3月组α-SMA、TGF-β1阳性表达率mRNA表达均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损伤组与损伤3月组α-SMA、TGF-β1阳性表达率均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统计所有组α-SMA和TGF-β1mRNA相对含量,经Spearman′srho检验示秩和相关系数为0.981(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α-SMA与TGF-β1在损伤后声带高表达,表明参与了声带瘢痕的形成,而且在瘢痕形成的不同时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可以作为声带瘢痕修复预后的重要指标[1].
作者:刘升阳;叶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结直肠肿瘤术前分期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经过临床诊断为原发性结直肠肿瘤的38例患者,对结直肠肿瘤采用相控阵表面线圈,实施行手术前的MRI检查,对T1FSE,T2FRFRE序列进行应用,然后用行手术后的病理结果和淋巴结转移等进行对照,评价肠周淋巴结转移等情况.结果:在诊断结直肠癌总体准确率上为91.67%(33/36),过诊断率为8.33(3/36).对于评价结直肠癌周围淋巴转移方面,MRI的敏感度达到了73.7%(14/19),准确度为72.22%(26/36),特异度为70.58%(12/17).结论:MRI能够比较全面的对区域淋巴结等情况进行评价,而对于评判肠壁肿瘤浸润上,其的准确率也非常的高,而对于评判周围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上,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
作者:冯长明;徐慧慧;官皓天;霍英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在成人头颅检查中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期间接收的52例颅脑所描患者为探究对象,将这些患者按照双盲、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应用降低球管mAs方式,将正常剂量扫描作为对照组,将低剂量扫描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具体应用成效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扫描图像的质量比对照组稍微低一点,可解剖细部结构和图像信息都满足诊断标准.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评价标准无明显的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的吸收剂量指数为33.56mGy,对照组的吸收剂量指数为59.66mGy,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成人颅脑进行检查时,应用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的诊断成效十分明显,使辐射剂量有效减少,并降低辐射的损害程度,保证了扫描图像的质量,并降低不良事故的发生率,值得广泛采纳与推广.
作者:尚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的76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统计其诊断结果.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76例患者中,其中由动脉硬化导致者70例,由大动脉炎导致者6例.轻度动脉狭窄32例,中至重度动脉狭窄者35例,动脉闭塞者9例.45例患者为非完全性盗血综合征,31例患者为完全性盗血综合征.且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法比较诊断结果基本一致,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等优点.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明确诊断多数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病因及病变部位,可检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有效评估患者的盗血程度,可作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朱頔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MRI技术在直肠癌手术前T分期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2016年9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直肠癌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MRI检查,观察MRI检查在直肠癌手术前T分期当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手术当中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所有患者均诊断为直肠癌患者,MRI检出的有78例患者,诊断符合度为97.5%.N0期、N1期、T1期、T2期、T3期、T4期检出率与病理组织学检出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检出诊断采用MRI检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直肠癌T分期准确度,有利于给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徐军;张可名;孙世元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31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280例作为观察组,非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管颈动脉斑块分布情况、各类斑块在颈动脉的分布及及狭窄程度.结果:观察组血管颈动脉斑块分布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以混合斑为主,对照组以软斑为主.观察组硬斑、软斑和混合斑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可作为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诊断的首选方案.
作者:翟学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研究B超在腹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外科临床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228例腹部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114例)与实验组(114例).对照组采用CT扫描诊断,实验组行超声检查.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结果:实验组实质性脏器损伤与空腔脏器损伤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56%、68.75%,对照组实质性脏器损伤与空腔脏器损伤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5.71%、91.89%,两组实质性脏器损伤与空腔脏器损伤诊断准确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腹部损伤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中,B超应用快捷,操作简便,在诊断实质性脏器受损方面有突出优势,但对于空腔脏器受损的诊断符合率低于CT,建议临床灵活应用,结合多种检查方法明确诊断.
作者:王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研究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84例患者均为我院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时间为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将入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个组别,既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中有42例患者.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性液体复苏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输液量、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效果相比,差异显著,且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输液量为1598.23±225.32ml,出血量为254.13±112.32ml,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对照组患者的输液量为2745.23±233.21ml,出血量为1112.32±352.95ml,并发症发生率为35.7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且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应用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中,可显著提升治疗的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快速恢复正常的生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军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多排螺旋CT检查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多排螺旋CT平扫检查与增强扫描检查,分析临床资料,记录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术前进行多排螺旋CT检查食管受侵犯敏感度为94.0%,准确率为90.0%,特异度为86.0%,检查浆膜受侵犯的准确度为94.0%,特异度为84.0%,敏感度为96.0%.进行术前多排螺旋CT检查增强扫描结果显示,单层结构患者为12例,多层结构患者为38例.术前进行多排螺旋CT检查检出率为96.0%,判断T分期的准确度为84.0%.结论:多排螺旋CT检查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术前评估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对于T分期诊断准确率较高,可有效诊断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意见.
作者:张新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接收的乳腺肿瘤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经过病例学诊断之后,根据肿瘤性质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良性组(29例)和恶性组(2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超声进行诊断和检查.结果:在微钙化、内部回声不均匀、回声衰减、边界不清晰等特征以及超声弹性成像参数评分方面,恶性组和良性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良性组肿块SR值为(2.53±0.98),恶性组肿块SR值为(5.76±2.74),通过比较可知,良性组显著低于恶性组,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肿瘤诊断中,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其可以通过对肿瘤组织微血管评估,获取诸多信息,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高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液科患者化疗粒缺期蚊虫叮咬后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4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6例化疗粒缺期蚊虫叮咬患者.对6例患者采取相关治疗和护理措施并严密关注有无并发症.统计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6例对护理都比较满意,非常满意5例,另有1例一般满意.经过严格的护理措施后,5例患者皮肤软组织感染伤口可见新鲜肉芽长出,都准予出院.另有1例患者患者出院后仍有右下肢疼痛感再次入院,当日行B超检查示右小腿皮下弱回声区,诊断右胫后脓肿,给予经脓肿切开引流术,继续抗生素预防,定时换药.结论:化疗后中性粒缺乏期患者免疫力极度低下,如出现合并感染患者应给予严谨的治疗措施和适当的护理措施,应给予隔离性保护措施,密切关注患者T、P、R、BP以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郝美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超薄多层螺旋CT与脑灌注成像在颅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进行对比分析.方法:以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6月诊治的2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伤后6h内对患者行超薄多层螺旋CT(MSCT)与脑灌注成像(CTP)检查,并于2~3d后进行MSCT复查,回顾患者的相关数据,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两种检查结果显示,CTP对于脑挫裂伤、脑内血肿、硬膜下血肿等诊断效果优于MSCT(P<0.05);CTP病灶周围的低灌注区域要大于MSCT(P<0.05).结论:应用CTP诊断颅脑损伤,诊断效果更可靠,且能反映患者的脑组织灌注情况,优于超薄MSCT.
作者:陈诏;涂忠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并比较经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以便选择适宜的辅助检查方法早期诊断异位妊娠.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9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经腹部和阴道超声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种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异位妊娠患者中,经腹部超声检查准确诊断71例,诊断准确率为78.89%;经阴道超声检查准确诊断81例,诊断准确率为90.00%,两种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3,P<0.05).结论:在异位妊娠诊断过程中,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高于腹部超声,临床医生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辅助检查手段,为后续治疗提供准确客观全面的临床资料,切实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异位妊娠患者.
作者:荀洪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伽玛刀立体定向放疗和调强放疗治疗肺癌所致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0月肺癌所致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患者共46例,行伽玛刀立体定向放疗22例,调强放疗24例.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局部病灶控制情况及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情况.结果:伽玛刀立体定向放疗与调强放疗都有良好的局部控制效果,局部控制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伽玛刀立体定向放疗与调强放疗都能够极大的缓解肺癌并发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情况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伽玛刀立体定向放疗与调强放疗治疗肺癌并发上腔静脉综合征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副作用小.
作者:陈鑫;丁广成;秦德华;李朋朋;时昌立;王一帆;孙艺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CT对于胸部弥漫性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我院的180例胸部弥漫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X线检查;观察组给予CT检查.分析两组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图像质量优良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显著高于后者,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检查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胸部弥漫性疾病的患者采取CT检查,操作简单,清晰度高,诊断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
作者:李定鑫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宫颈疾病患者实施LEEP刀治疗的成效.方法:选取宫颈疾病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范围是在2014年8月—2017年10月期间.对于全部的宫颈疾病患者实施LEEP刀治疗方案,对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的改变情况进行观察,同时统计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结果:通过对患者展开三个月时间的观察,结果显示,手术成功率是96.77%;手术所需要的时间是1~5min之间,平均时间是(2.5±0.5)min.所有的患者没有产生术中大出血、休克的现象,以及术后没有产生感染问题病例.结论:对于宫颈疾病患者实施LEEP刀治疗方案,可以获得到良好的成效,而且安全性更高,因而值得在治疗期间大量的应用.
作者:邓志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康复科应用护理管理方式临床实施的疗效评价.方法:我院在2015年10月开始在中医康复科中进行层级管理理念护理,从层级划分、制度落实、培训考核方面进行管理,比较在实施层级管理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在实施层级护理管理后,临床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升高,实施后与实施前比较护理人员在基础护理、制度落实、病房管理、健康教育、文件书写得分上均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层级护理管理前护理满意度为75.0%,在实施后护理满意度为91.7%,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结论:中医康复科开展层级护理管理,不但可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还可提升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患者康复护理.
作者:张炫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试分析孕期应用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超声检查的孕妇中随机选取184例作为调查对象,同时接受二维超声诊断检查,以及四维超声诊断检查,以妊娠结局为金标准,对比评价两种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的筛查诊断结果.结果:四维超声诊断检查对胎儿畸形检出率、漏诊率均远优于参照组,且漏诊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前接受超声诊断检查,有利于使畸形胎儿出生率得到降低,保证新生儿出生质量.
作者:廖荣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