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士职业性疲溃预防不力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郑建萍;段丽丽

关键词:职业性疲溃, 预防, 护士
摘要:职业性疲溃是一种与工作压力有关的负性反应,如果应对方式得当,可以预防护士职业性疲溃的发生或减轻护士的工作疲溃感.通过对护士职业性疲溃预防不力的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职业性疲溃给护士健康及护理事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提出了改善护理职业性疲溃的对策,从而有效地缓解护士的职业性疲溃状态,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健康水平.
护理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国内外对患者遵医行为的研究现状与对策

    综述遵医行为的概念、国内外护理学者评价遵医行为的方法和内容、遵医行为与患者术后并发症关系的研究现状,以及影响遵医行为的因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医护人员等;同时阐述了健康宣教、健全患者社会支持系统、重视患者参与等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

    作者:王静;陈雯;赵爱萍;丁学易;王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对44名本科实习护生临床能力现状的研究

    目的 评价本科实习护生毕业时所具备的实际临床能力.方法 根据自行研制的本科实习护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编制本科实习护生临床能力评价表,采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对44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评价.结果 44名本科实习护生的临床能力大部分处于良好和中等水平,少数处于优秀或及格水平,不及格人数为零;临床处置能力、护理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职业心理素质相对较强,而临床科研能力、临床管理能力和临床教学能力相对较弱.结论 被选取的本科实习护生临床能力现状与预期期望相吻合.

    作者:周厚秀;朱京慈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护理部在招聘文职护士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护理部在招聘文职护士中的作用,实施有效方法确保招聘文职护士工作的顺利进行.方法 参与医院组织的招聘专业委员会工作,确立招聘标准,制订相应考核、培训方案.结果 80名护士被招聘为文职护士.结论 领会上级文件精神,根据医院护理工作实际特点,制订招聘方案,注重与其他部门的沟通,确保招聘文职护士工作的顺利完成.

    作者:冯志英;张黎明;王建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护士参加科主任查房的做法与体会

    目的 探讨护士参加科主任查房对护士综合素质及护理质量提高的影响.方法 各级护理人员定期参加科主任查房,接受科主任对护理工作的指导.结果 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及科室的护理质量.结论 护士参加科主任查房,有助于其掌握疾病情况,学习医学前沿知识,加强医生、护士、病人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及综合素质,促进护理教学、科研工作的全面开展,提高科室的整体护理水平.

    作者:丁慧芳;王蕾;张金萍;梁雪梅;仲知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我院门诊对军人实施指纹就医的实践与效果

    目的 将指纹识别技术运用于军人就医服务中,实现就医流程的快捷、简便、有序.方法 在原持卡就医局域网运行的基础上,新引进指纹识别仪、指纹验证系统及军人就医系统等软件.结果 指纹识别就医可准确、快速地验证病人信息,缩短挂号时间,简化就医流程,实现军人优先,避免了他人借用医疗卡现象的发生.结论 指纹识别就医,有利于提高门诊工作及信息化管理效益,使有限的医疗资源真正应用到为兵服务之中.

    作者:金润女;吴琦琦;庄绍燕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机械通气患者三步留置胃管法的应用研究

    目的 比较传统常规留置胃管法和三步留置胃管法插管成功所需时间、发生不良反应例数、插管一次成功率,并对新方法进行科学评价.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三步留置胃管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置胃管法.结果 两种留置胃管插管方法、插管成功所需时间、发生不良反应例数、插管一次性成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机械通气患者采用三步留置胃管法留置胃管优于常规留置胃管法.

    作者:蒋小剑;邓永梅;廖巧玲;蒋可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对2005年9种护理核心期刊中护理论文的剖析

    对2005年我国9种护理核心期刊中护理论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表明,国内国际论文发表数量较少;论文的地区分布不平衡;论文的学术水平有待提高.建议加强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发表论文的意识.

    作者:张玉华;郭红;杨志清;徐波;俞征鹿;王小琴;俞良行;张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实施过程监控提高压疮上报率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压疮的有效管理方法.方法 建立管理流程,从病人入院到出院实施全过程监控,确定重点环节,由各级护理管理人员负责严密监控.结果 2004年11月~2005年11月科室主动上报压疮81例(其中院外带入47例),压疮高发科室依次为骨科、内科、ICU、急诊、外科.31例出院时好转,5例愈合.结论 通过过程监控,进一步规范了压疮管理流程.

    作者:杨美玲;苏春燕;张洪君;李蕊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RICU呼吸机安全性目标管理

    目的 探讨呼吸机安全性目标管理方法.方法 制定呼吸机安全性管理制度;建立呼吸机档案资料;由专人管理;加强呼吸机使用培训;做好用电安全管理;防止交叉感染.结果 无一例因呼吸机管理和使用不当引发投诉;未发生因呼吸机使用与操作不当造成的损坏现象.结论 呼吸机安全性目标管理的实施,提高了呼吸机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作者:陈军华;黄菊九;张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心血管外科ICU进修护士临床实践的做法与效果

    目的 了解心血管外科ICU进修护士的培训效果.方法 对112名心血管外科ICU进修护士培训前后在心血管专科护理基本操作、监护仪器设备及应用、心血管外科术后功能辅助护理、心血管病专科护理4个方面进行评估.结果 通过6个月的岗前培训、临床培训与考核、专科理论培训与考核,使进修护士在短时间内掌握心血管专科理论知识和专科护理技能操作.结论 对进修护士实施临床学习目标带教,有效地完成进修培训计划,实现进修目标.

    作者:梁洁;李庆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一次性无菌物品贮存区规范化管理

    目的 确保一次性无菌物品在供应室贮存区的存放质量.方法 依据相关法规和条例改造一次性无菌物品贮存区环境,完善设施,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一次性无菌物品的入库、放置,发放流程,供应室一次性无菌物品贮存区的空气、地面和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结果 增强了规范化管理意识,保证了一次性无菌物品的安全贮存和发放.结论 不断完善一次性无菌物品贮存管理,是保证一次性无菌物品安全使用的关键.

    作者:韩立存;张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微量注射泵控制用药速度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血管活性及止痛药物是临床治疗中的常用药物,要求用药及时、剂量精确,临语汇工作中多采用微量注射控制用药速度.

    作者:刘新凤;王亚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规避实习护生静脉输液安全隐患的做法与效果

    目的 解决临床实习护生在静脉输液安全中出现的问题.方法 2005年以来,对在我院实习的52名护生开展静脉输液安全问题专题讲座及有效的临床带教,增加了实习护生的安全防范意识.结果 实习护生的静脉输液技术提高,护理缺陷减少.结论 临床实习期间应加强实习护生静脉输液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其静脉输液安全知识的能力,对预防护理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广清;赖兰萍;闫俊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我院招聘文职人员创新思路的做法与成效

    军队医院招聘文职人员是军队人事制度改革的新举措.我院通过资格审核、体格检查、心理测试、相关理论与技能考核、体能测试及面试等招聘方法的实施,顺利完成了首批文职人员的招聘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秀英;毕越英;刘伟;相锋;朱玲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不同卧位对新生儿重症呼吸疾病氧合的影响

    目的 探讨仰、俯卧位护理对需吸氧重症呼吸疾病新生儿氧合的影响,以寻求新生儿重症呼吸疾病的合适护理体位.方法 选择2004年6月~2006年6月收治的50例需吸氧重症呼吸疾病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交替采用仰、俯卧位;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仰卧位,分别观察吸氧浓度、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及吸氧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在俯卧位时吸氧浓度降低,血氧饱和度增加,血气分析值中氧分压改善;实验组吸氧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仰、俯卧位时两组新生儿呼吸频率及二氧化碳分压无差异.结论 俯卧位是需吸氧重症呼吸疾病新生儿可供选择的合适体位.

    作者:孙云;王成中;王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护士职业性疲溃预防不力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职业性疲溃是一种与工作压力有关的负性反应,如果应对方式得当,可以预防护士职业性疲溃的发生或减轻护士的工作疲溃感.通过对护士职业性疲溃预防不力的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职业性疲溃给护士健康及护理事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提出了改善护理职业性疲溃的对策,从而有效地缓解护士的职业性疲溃状态,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健康水平.

    作者:郑建萍;段丽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教学干事手册》的设计与应用

    针对临床护理教学工作中存在的计划性不强、工作内容记录不完整的现状,为规范临床护理教学工作,在广泛征求教学干事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院临床护理教学工作实际情况,自行设计<教学干事手册>,自2005年1月开始使用至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秦彦荣;严婷婷;李党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医院护理质量监控与标准体系的构建

    探讨护理质量监控与标准体系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通过探讨护理质量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标准与指标,选择正确的统计与分析方法,规范护理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医院护理质量体系,强化质量管理意识,有效控制环节质量,使护理管理行为和服务行为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管理水平.

    作者:魏万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科室实施护士参与式管理的做法与体会

    目的 探讨参与式管理方式在护士长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 在全体护士中实施参与式管理,护士长与护士共同设立管理目标并共同实施,以提高管理效果.结果 通过实施参与式管理,科室人员素质、护理知识、技术水平、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均得到提高.结论 实施参与式管理方式,有利于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使护理质量控制、服务水平和病人的满意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作者:孙秀芳;吴振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本科护生社会支持、自尊、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实习阶段本科护生社会支持、自尊、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89名5年制本科实习护生进行调查,分别在实习前1个月、实习1个月末、实习4个月末和实习7个月末收集资料.结果 本科护生实习期间,心理健康平均水平较我国18~29岁青年组常模高,不同实习时期均有10.00%左右的护生心理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消极应对均分和心理健康总均分呈正相关;自尊均分、社会支持均分、积极应对均分与心理健康总均分呈负相关.结论 本科护生实习期间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好,社会支持、自尊、应对方式均不同程度地影响本科护生的心理健康.

    作者:孙爱华;郑修霞;孙宏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护理管理杂志

护理管理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