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文秀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 T检查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6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 T诊断和胸部X线诊断,对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全方位的比较.结果:多层螺旋C T阳性检出率为95.0%(57/60),胸部X线阳性检出率为83.3%(50/60),多层螺旋C T阳性检出率要明显高于胸部X线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毛刺征、分叶征、肺门与纵膈淋巴结肿大、空洞征、棘突征、胸膜凹陷征等形态学特点的检出率方面,多层螺旋C T分别为85.0%、81.6%、76.7%、35.0%、31.7%、33.3%,胸部X线分别为40.0%、65.0%、31.7%、11.7%、13.3%、8.3%,多层螺旋C T均明显高于胸部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 T和胸部X线均为周围型肺癌诊断的有效手段,但多层螺旋CT诊断检出率更高,形态学特征更清晰,因而应用价值更大.
作者:雷宜发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研讨C T检查和普放检查诊断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中抽取89例进行讨论,患者均经病理检查得到确诊,本研究将患者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患者均接受CT检查和普放检查,将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T检查确诊率97.75%低于病理检查100%,但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放检查确诊率77.53%低于C T检查确诊率97.75%,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临床诊断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可考虑采用C T方式,与普放检查比较,此方式诊断准确性更高,可为早期诊治疾病提供便利.
作者:于广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应用第二版的影像报告数据系统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疑似为前列腺癌的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行M R I检查及磁共振引导吸下穿刺活检,参照前列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中的标准对每个兴趣点进行评分,评价病理检查前列腺疾病诊断价值.结果:病理学检查26例前列腺癌,19例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穿刺兴趣点78处.穿刺病理上,前列腺癌T2W I、D W I及前列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评分均要高于前列腺增伤.结论:前列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对前列腺诊断的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朱星星;冯再辉;王瑞霞;普光林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肌肉骨骼超声在评估慢性足底筋膜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附属医院收治的54例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的研究对象进行肌肉骨骼超声检测,检测足底筋膜的厚度以及重测信度.结果:患侧足底筋膜厚度的第一次检测、第二次检测以及平均值均显著高于健侧足底筋膜厚度(P<0.05);重测信度检测:患者的健侧、患侧重测信度I C C分别是0.90、0.86,两者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肌肉骨骼超声能够准确地评估慢性足底筋膜炎的严重程度,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杨辉;刘玫;石玉琴;赵苏云;段晓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讨论产前超声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6年9月—2018年9月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产前超声检查的300例孕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而后以孕妇实施超声检查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常规三级超声检查)与研究组(产前超声筛查),评判标准:确诊率、漏诊率、误诊率.结果:研究组孕妇的确诊率、漏诊率以及误诊率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前超声筛查对于筛查胎儿的先天性心脏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根据该病的高危因素对孕妇加强管护,以此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徐晓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采用C T与普放手段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8年5月本院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9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CT检查和普放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2.55%,与普放检查的82.98%相比优势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C T检查中能够清晰显示病灶边缘,而普放检查则只能够显示病灶的大小与病变之间的关系.结论:CT检查应用于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诊断中,准确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曦红;戴琴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通过低张水充盈与普通水充盈的对比,探讨低张水充盈在胃癌、特别是早期胃癌MSC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60例经胃镜或术后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腹部C T扫描,观察组肌注654-2后饮水1000~1200ml充盈胃部,对照组检查前直接饮水1000~1200ml,对比两组对患者早期病灶、中晚期病灶的检出率,病变范围、局部浸润及淋巴结与术后病理的符合率.结果:观察组对中晚期病灶及淋巴结转移检出率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对早期病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病变范围、局部浸润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张水充盈相对于普通水充盈对胃癌MSCT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胃癌的诊断具有很大的优势.
作者:顾茵茵;殷海燕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阐述并分析直肠癌术前用MRI检查对辅助诊断TN分期效果.方法:研究开展回顾性分析,筛选2017年2月份—2018年7月份收治的手术病理确诊的患者直肠癌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MRI和CT检查.两种检查方法与病理检查分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T检查符合率T2分期及以下6例,T3分期15例,T4分期12例,符合率为49.25%(33/67);MRI检查符合率T2分期及以下11例,T3分期24例,T4分期17例,符合率为77.61%(52/67);两组检查结果符合率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 R I检查直肠癌准确率较高,且对病灶与周围组织关系分辨清晰,为手术方案的治疗提供帮助;但是对于直肠癌的诊断病理学检查仍是唯一金标准.
作者:张凤祥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心室颤动患者的心电图特点.方法:对发生心室颤动的20例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者中,2例室颤导致心源性猝死,经抢救无效;8例室颤虽抢救成功,但病重情况无改善,出院后1~2天内死亡,1例病人出院后3个月后死亡.15例均为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出现急性ST段抬高11例,急性ST段压低1例,长QT间期3例,高大U波3例,有6例合并有房室传导阻滞、束支阻滞,动态心电图发现有频发室性心律失常2例.结论:分析患者心电图的改变情况,能够尽早预防和诊断患者出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从而降低该疾病的发生率.
作者:韦丽丽;张基业;姚华文;古郑;张年保;许学艺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将多普勒超声检测仪应用于囊性肾癌诊断及鉴别过程中,观察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纳入的囊性肾癌患者作为实践对象,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观察图像诊断资料.结果:囊性肾癌声像图像较为复杂,术前超声诊断符合标准率为93.3%,单房囊肿型7例,多房囊肿型16例,单纯性囊肿癌变型5例,肾癌囊性坏死型12例,被误诊6人,其中误诊为囊肿合并出血2人,干酪空洞型肾结核2例,多房性囊肿2例.结论:囊性肾癌超声诊断具有特异性,需注意良性复杂性囊肿的鉴别,以免出现误诊,使患者疾病治疗受到影响.
作者:郑丽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对B超诊断子宫肌瘤的特征予以探讨.方法:依据此次研究要求,将子宫肌瘤患者50例归为此次研究对象,收治时间范围为2017年7月份到2018年7月份,患者依次予以B超检查、X线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在此次检查过程中的临床情况,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诊断情况.结果:针对诊断率的对比,B超检查相比X线检查更高,对比数据之间差异明显,符合统计学意义成立标准.B超检查显示50例患者的回声类型包括低回声、中等回声、高回声以及混合回声,依次占38%、24%、26%、12%.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B超检查,诊断率较高,可为医师的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同时对于特征相似与子宫肌瘤相似的疾病,临床上需要加强鉴别,防止误诊.
作者:杨淑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在现有条件下大可能的提高放疗的摆位精确度和重复性,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51例放疗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摆位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31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按常规X、Y、Z三轴确定靶区中心点,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明显的体表标志处加用另一套X0、Y0、Z0参考线,比较观察两组的摆位误差率,应用S P S 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卡方检验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误差超过5m m人数4人,误差率为12.90%,对照组误差超过5m m人数5人,误差率为25.00%,研究组5m m误差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中三套激光参考轴定位靶区中心点,可明显降低摆位误差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宏忠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针对膝关节骨挫伤患者采用M R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膝关节骨挫伤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均行MRI检查诊断,分析膝关节骨挫伤的MR影响表现,判断其诊断价值.结果:60例患者发现骨挫伤病灶71处,其中股骨近段40处,股骨远段14处,腓骨近段7处,髌骨10处;另合并关节囊积液发生率50.70%,合并半月板损伤发生率16.70%,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发生率5.63%,合并内、外侧副韧带损伤发生率8.45%,合并股四头肌腱损伤发生率5.63%,合并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发生率73.24%.M R诊断中,常规T1加权显示95.77%,T2加权显示91.55%,压脂序列显示100.0%.结论:针对膝关节骨挫伤患者采用M R诊断方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发现骨挫伤病灶的位置,为判断病情提供可靠依据,制定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徐培红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在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急性剧烈运动方面的影响观察中,超声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31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为实验组,再选择相同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31名正常男性为参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急性剧烈运动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超声观察.结果:参照组正常男性进行急性剧烈运动前后的相关指标对比后无差异存在(P>0.05),但实验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剧烈运动前后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患有精索静脉曲张的男性患者临床观察当中,超声对其急性剧烈运动产生的实际应用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该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韩志芬;康佳;胡敏;王渠;康彧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通过C T扫描测量食管-左心房间距,探讨其对房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186例患者进行胸部C T扫描,取横截面测量食管-左心房间距,并通过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析食管-左心房间距与房性心律失常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受检者中食管-左心房间距<5mm者114例(A组),≥5mm者72例(NA组),两组间年龄、血压、左右心房内径等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A组的房性早搏、短阵房速及房颤发生率分别为18.42%(18例)、13.16%(15例)、3.51%(4例),N A组为5.56%(4例)、2.78%(2例)、0.00%(0例),均高于N 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均P<0.05).相关性分析左心房内径、食管-左心房间距与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分别为r=0.6848,-0.5877,均P<0.05).结论:C T扫描测量食管-左心房间距对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食管-左心房间距越短,发生房性心律失常的几率越高.
作者:刘清占;安涛;李永洪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常规高频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UE)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0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根据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病例(n=57)和恶性病例(n=50),全部患者术前均行常规高频超声和U E检查,分析超声与超声+U E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准确性.结果:超声+UE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性(92.00%)、特异性(89.47%)、准确性(90.65%)明显高于单一超声诊断的(70.00%)、(73.68%)、(71.96%)(P<0.05),漏诊率(8.00%)和误诊率(10.53%)明显低于单一超声诊断的(30.00%)和(26.32%)(P<0.05).结论:常规高频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可有效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病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春红;向桢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妇科急腹症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妇科急腹症患者170例,将联合超声诊断结果(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跟病理检查结果相对比.结果:170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妇科急腹症患者,联合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7.06%(165/170).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7.06%(148/170),阴道超声符合率为88.24%(150/170),联合超声符合率为97.06%(165/170),三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妇科急腹症患者,采取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和鉴别准确率较高.
作者:彭雪梅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诊断意义.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98例孕妇,研究时间为2015年04月17日至2017年06月15日,均实施产前超声诊断,且对诊断后结果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98例孕妇经产前超声诊断后发现胎盘植入共50例、检出率为51.02%,而漏诊率为48例、百分比48.98%;其中经临床确诊及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凶险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共45例,经产前超声检出共42例、百分比93.33%,漏诊为3例、百分比为6.67%.结论:产前采用超声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意义重大,具有操作简单、方便、重复性好等优势,且患者易接受,对降低母婴死亡风险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马丽媛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超声造影联合血清C A125在输卵管结核诊断当中的有效运用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4月到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28例经超声造影和血清C A125检查测定的输卵管结核患者,对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和血清C A125水平测定,并根据患者的临床测定结果数据及特点来进行对照并分析.结果:针对28例输卵管结核患者在进行超声造影联合血清C A125检查测定后,其敏感度为92.8%、特异度82.7%、准确率为96.4%,测定结果明显高于其他,数据均存在一定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卵管结核的临床诊断当中,应用超声造影联合血清C A125能够有效提高输卵管结核的诊断情况,对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罗燕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0年03月—2018年03月在本院接受咯血的43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即试验组(n=23),对照组(n=20);分别给予对照组和观察组常规保守治疗以及以明胶海绵为主要栓塞材料的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死亡率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效果好、死亡率低较为显著且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78.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两组均有患者死亡,但试验组死亡率为4.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文英;蒋仕淑;江鹰;赵长仙 刊期: 201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