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鉴别诊断桥本氏甲状腺炎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价值

李双琼

关键词:超声, 桥本氏甲状腺炎,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研究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在桥本氏甲状腺炎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前来我院住院患者就诊的桥本氏甲状腺炎50例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命名为桥本组与甲亢组,并选取同期前来我院正常检查者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应用超声检查,对比分析三组甲状腺大小、形态与回声,并观察各组甲状腺上动脉的PSV、EDV、RI指标.结果:二维超声下,对照组甲状腺形态规则,腺体内部的回声较为均匀,甲亢组甲状腺呈现弥漫性肿大,形态较为饱满,桥本组两侧甲状腺呈现不均质增厚,部分患者有明显的分隔状;彩色多普勒超声下,对照组甲状腺内表现为点状或条索状血流信号,桥本组呈现多血流信号,甲亢组则呈现丰富血流信号,桥本组与甲亢组患者PSV与EDV显著快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甲亢组与桥本组比较,甲亢组呈现更快趋势,三组在RI比较方面无差异.结论: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桥本氏甲状腺炎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价值明显,能够有效、准确、快速的鉴别病症,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依据.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20例心室颤动患者心电图分析

    目的:分析心室颤动患者的心电图特点.方法:对发生心室颤动的20例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者中,2例室颤导致心源性猝死,经抢救无效;8例室颤虽抢救成功,但病重情况无改善,出院后1~2天内死亡,1例病人出院后3个月后死亡.15例均为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出现急性ST段抬高11例,急性ST段压低1例,长QT间期3例,高大U波3例,有6例合并有房室传导阻滞、束支阻滞,动态心电图发现有频发室性心律失常2例.结论:分析患者心电图的改变情况,能够尽早预防和诊断患者出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从而降低该疾病的发生率.

    作者:韦丽丽;张基业;姚华文;古郑;张年保;许学艺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经腹与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经腹与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60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运用经腹超声的方法进行检查,实验组运用经阴道超声的方法进行检查,在此基础上,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分析其终的临床诊断符合效果.结果:经阴道超声的异位妊娠临床诊断符合效果显著优于经腹超声的异位妊娠临床诊断符合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方法对异位妊娠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符合率,其应成为临床中的首要检查手段,此种方法能使患者的出院时间显著提前,因此,此种方法在临床中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应在临床中被广泛推广,获得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在临床中被不断应用.

    作者:彭丽丽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不同钙化超声特征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不同分型钙化在良恶性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5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经过超声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根据结节钙化超声表现特点分为不同类型(I型、II型、III型和IV型).分析甲状腺良性及恶性结节之间各种钙化类型的分布特征及差异性.结果:5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共检出200个良性结节(50个存在钙化)、30个恶性结节(14个存在钙化).恶性结节中I型、I I型率,均高于良性结节(P<0.05);恶性结节中I I I型与I V型率,均低于良性结节(P<0.05);I型有2个良性结节、II型有10个良性结节、III型有13个良性结节、IV型有25个良性结节,I型有7个恶性结节、II型有4个恶性结节、III型有3个恶性结节、IV型有0个恶性结节,恶性结节I型钙化所占比例显著高于II型、I I I型和I V型(P<0.05),恶性结节I型与良性结节I型所占比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钙化类型的超声特征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就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丽雅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诊断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应用高频超声检查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诊断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应用高频超声检查的效果.方法:挑选2018年1月—2018年10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髋关节滑膜炎患儿57例,所有患儿治疗前和治疗期间均需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回顾分析患儿超声检查结果.结果:57例患儿髋关节治疗前经高频超声检查显示:病灶处股骨颈和股骨头均存在光滑软骨,且未出现软骨碎裂、增厚或骨膜掀起等情况,患侧股骨颈前间隙明显比健侧股骨颈前间隙宽,而股骨颈前间隙内光点存在不均匀回声,其中关节腔积液型35例、关节囊肿胀型22例,经治疗后,患儿超声影像显示:患侧股骨颈前间隙基本正常,且无关节腔积液.结论:诊断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应用高频超声检查的效果较显著,可以清晰反映出患儿髋关节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影像学参考.

    作者:郑欣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CT扫描诊断急性肠梗阻病因的应用价值

    目的:对C T扫描在急性肠梗阻病因中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依据此次研究要求,将5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归为此次研究对象,收治时间范围为2017年7月份到2018年7月份,50例患者均予以C T扫描,分析患者的病因情况,并评估诊断结果.结果:CT扫描显示,50例患者中有48例患者确诊为肠梗阻,确诊率为96%.病因分析显示,有14例患者为结肠癌,有11例患者为粘连性梗阻,有7例患者为直肠癌,有6例患者为回盲部炎性病变,有5例患者为肠套叠,有5例患者为其他.结论:对急性肠梗阻患者实施CT扫描能够有效评估患者的病因以及病情特点,有利于医师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郭顺顺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多层螺旋CT与1.5TMR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比较64排128层螺旋CT与1.5TMR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自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2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行64排128层螺旋C T与1.5T M R进行诊断,并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检出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检测后其检出率较之1.5TMR检出率更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64排128层螺旋C T应用于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中,能有效提高其动脉瘤检出率,有利于在临床中广泛普及与应用.

    作者:祁洪云;李德栋;郭磊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在肌肉、肌腱急性损伤患者诊断中采用高频超声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高频超声在肌肉、肌腱急性损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2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50例疑似肌肉、肌腱急性损伤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高频超声检查,并随访至终结果.结果:经过临床诊断、其它影像学诊断或者穿刺等明确诊断,高频超声诊断后45例确诊,诊断准确率90.00%.不同损伤类型存在不同影像资料表现.结论:高频超声在肌肉、肌腱急性损伤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肌肉、肌腱急性损伤常规诊断的重要方法.

    作者:王艳蕾;范田依;宋鹏杰;王守业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食管癌的CT影像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食管癌的CT影像诊断效果.方法:对本科室60例食管癌患者(2013年1月到2017年6月间收治)进行研究观察,对所有患者均进行CT影像学检查及X线钡餐造影检查,分析总结检测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实施CT检查对Ⅰ期患者检出率11.11%明显低于X线钡餐检查66.67%(P<0.05).实施CT检查对Ⅱ期、Ⅲ期、Ⅳ期患者检出率100.00%、100.00%、100.00%与X线钡餐检查结果95.45%100.00%、100.00%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食管癌实施CT影像诊断对早期患者诊断效果不佳,漏诊率较高,而对中晚期患者诊断效果良好,优势大,可辅助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方案制定.

    作者:朱均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低磁场磁共振成像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低磁场磁共振成像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8年5月,医院收治怀疑为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174例入组,都进行MRI检查、X线检查,选择性的开展CT、血管造影、核素、活组织检查.结果:110例诊断为股骨头坏死、64例为阴性.M R I检查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6例均进行了M R I与C T线检查,终均诊断为股骨头坏死缺血,M R I灵敏度100.0%(56/56),高于CT83.9%(47/56),CT检查对象、MRI检查的坏死指数水平分别为(21.4±7.4)%、(24.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与终诊分期的一致性kappa=0.815,属于高度一致.结论:低磁场磁共振成像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价值较高,应该与X线检查一同作为首选的诊断方法.

    作者:彭金亮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乳腺钼靶检查在乳腺微小钙化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乳腺钼靶检查在乳腺微小钙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乳腺微小钙化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患者均接受乳腺钼靶检查,将研究组患者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本组患者乳腺钼靶检查出乳腺微小钙化61例,与病理结果对比符合率为98.39%,其中乳腺良性病变22例,恶性病变39例,漏诊1例,诊断准确情况良好.结论:乳腺钼靶检查在诊断乳腺微小钙化当中诊断准确率良好,能够为患者的下一步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许海燕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胃肠道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目的:总结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胃肠道疾病诊断方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3月—2018年5月收治的70例胃肠道疾病患者影像学资料,其中胃部疾病33例,肠道疾病37例;回顾性分析,本组对象多层C T螺旋横轴位图像、部分三维重建图像以及多平面重组图像.结果:33例胃部疾病患者中,诊断为胃炎者14例,胃息肉者9例,恶性肿瘤者7例,非典型增生者3例;37例肠道疾病患者中,诊断为慢性炎症18例,息肉12例,恶性肿瘤6例,憩室1例;CT轴位图像诊断灵敏度73.68%(42/57)、特异度38.46%(5/13)、准确性78.57%(55/70),经多技术处理后其确诊率为85.71%(60/70).结论:128层螺旋C 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胃肠道疾病的诊断中确有较好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郑红祥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胆囊结石漏诊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胆囊结石漏诊误诊原因.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130例拟诊断为胆囊结石并执行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超声诊断胆囊结石的漏诊与误诊情况.结果:超声检查诊断胆囊结石的敏感度为96.80%,特异度为40.00%,准确度为94.62%,误诊率为60.00%,漏诊率3.2%.结论:超声诊断胆囊结石的准确率较高,但是作为超声医师应当不断学习,积累经验,负责地给病人进行检查,以进一步提高诊断胆囊结石的准确率.

    作者:陶建华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两种模体在不同扫描模式下CT值的采集校准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两种模体在同一台CT模拟机上不同扫描模式下CT值的采集校准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利用CIRS062模体与Catphan600模体在同一台CT模拟机和相同的扫描参数上分别获取头部、胸部和腹部模式下的CT值,并将这两种模体在这三种模式下采集的CT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同一定位扫描参数下,两种模体在头部与腹部模式的CT值均无明显差异,但与胸部模式的CT值有明显差异,尤其是在高密度组织处的CT值变化较大.结论:头部或腹部模式下采集的CT值与胸部模式下采集的CT值有明显的区别,在放射治疗中,有必要针对不同部位的肿瘤建立相对应的CT值-电子密度转换曲线,以确保肿瘤放疗计划剂量计算的精确度.

    作者:李克;罗娟娟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心脏彩超在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对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心脏彩超后患者病情的检出几率.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进入本院治疗的74例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此次试验的研究比较,将参与研究的患者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74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对照组和实验组均实施心脏彩超诊断.结果:在本次研究干预之后,实验组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LVDD、LAD等心功能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P<0.05.而实验组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P<0.05.结论:在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心脏彩超诊断的方式检出率较高,且操作简单,可以使患者得到及早的治疗,由此可知,心脏彩超诊断的方式在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张俊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52例肝包囊虫病CT表现回顾性分析

    目的:对肝包囊虫病患者进行C T诊断,研究肝包囊虫病的临床特点和C T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肝包囊虫病患者52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C T诊断,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肝包囊虫病患者中,细粒棘球蚴见于50例患者中,泡状棘球蚴见于2例患者中.患者的发病年龄集中于30岁~40岁,患者的病变部位以肝右叶为多(49%),其次为肝左叶(38%),后是肝左叶、肝右叶或者肝尾叶并发(13%).细粒棘球蚴的C T表现主要包括5种类型,如单纯型、钙化型、多囊型、母子囊型、混合型.肝包囊虫病的CT表现主要是外囊分离,囊壁明显增厚,囊内有很多小气泡影以及囊内出现彩带征等.泡状棘球蚴在CT下无明显特征,对泡状棘球蚴的诊断比较困难.结论:利用CT扫描方式能够对肝包囊虫病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部分患者利用CT平扫便可作为准确的定位诊断,CT在肝包囊虫病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尼顿;米玛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颅脑超声结合Torch检测结果分析新生儿室管膜下囊肿的意义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新生儿室管膜下囊肿的特点与其Torch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分析我院298例经颅脑超声诊断为室管膜下囊肿的新生儿,并将其Torch八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室管膜下囊肿特点为高回声内小液区的30例,Torch八项IgG、IgM均阴性的2例(2/30),至少一项IgG(+),余IgG、IgM均阴性的26例(26/30),1~2项IgG、IgM阳性,余IgG、IgM阴性的2例(2/30).室管膜下囊肿特点为单个或多个薄壁小液区的268例,T o r c h八项I g G、I g M均阴性的0例(0/268),至少一项I g G(+),余I g G、I g M均阴性的249例(249/268),1~2项IgG、IgM均阳性的,余IgG、IgM阴性的19例(19/268).结论:超声诊断室管膜下囊肿的特点与新生儿Torch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黄帝;尤沛;居燕;钱晴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急性阑尾炎彩超表现与病理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彩超表现与病理诊断效果.方法:以2018年1月—2018年8月间入本院治疗的2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A组研究主体,对其行彩超诊断.以同期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29例患者为B组研究主体.分析彩超的诊断符合率,并对比诊断满意度.结果:A组的诊断符合率略低于B组,对比无差异(P>0.05).A组的诊断满意度为93.10%,B组为68.97%,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急性阑尾炎患者行彩超诊断的效果较佳,且诊断满意度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晓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B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B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62例,对所有患者实行B超检查,对比B超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探讨B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47例,确诊41例,漏诊6例.腹部非实质性脏器损伤15例,确诊11例,漏诊4例.结论:采用B超检查方式对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进行诊断时,可准确检查出患者的具体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许祥英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探究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并探讨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5例来我体检中心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体检的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随机将患者按照体检号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体检者(37例)给予常规超声检查,实验组体检者(38例)在常规超声检查后给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对照组确诊患者为30例,诊断符合率为81.08%,敏感性为78.26%(18/23),特异性为71.43%(10/14),其中漏诊误诊患者人数为7例;实验组确诊患者为37例,诊断符合率为97.37%,敏感性为96.00%(24/25),特异性为92.31%(12/13),其中漏诊误诊患者人数为1例.结果间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应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竞楠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超声对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

    目的:分析超声对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科诊治的61例患者(157个淋巴结肿大),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评价其鉴别良恶性价值.结果:良性病变以淋巴结体积增大为主,且为疾病所在引流区;恶性病变淋巴结肿大区域较大,多在2处或以上,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61例患者中有157个肿大淋巴结,其中有97枚为良性,大的淋巴结为3.5×2.0cm;60例为恶性,大淋巴结为5.0×4.0cm.良性组淋巴L/S为2.17,恶性组为1.41.结论:对于淋巴结肿大的患者而言使用超声检查可较好的鉴别良恶性,值得在借鉴.

    作者:周晓莹;张帆;娄媛媛;贾旭 刊期: 2019年第05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主管: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

主办: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