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诊断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应用高频超声检查的效果分析

郑欣

关键词:诊断治疗, 小儿, 髋关节, 滑膜炎高频超声检查
摘要:目的:分析诊断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应用高频超声检查的效果.方法:挑选2018年1月—2018年10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髋关节滑膜炎患儿57例,所有患儿治疗前和治疗期间均需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回顾分析患儿超声检查结果.结果:57例患儿髋关节治疗前经高频超声检查显示:病灶处股骨颈和股骨头均存在光滑软骨,且未出现软骨碎裂、增厚或骨膜掀起等情况,患侧股骨颈前间隙明显比健侧股骨颈前间隙宽,而股骨颈前间隙内光点存在不均匀回声,其中关节腔积液型35例、关节囊肿胀型22例,经治疗后,患儿超声影像显示:患侧股骨颈前间隙基本正常,且无关节腔积液.结论:诊断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应用高频超声检查的效果较显著,可以清晰反映出患儿髋关节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影像学参考.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经腹及经阴道彩超对子宫疤痕妊娠的诊断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经腹及经阴道彩超对子宫疤痕妊娠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子宫疤痕妊娠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经腹彩超检查,研究组接受经阴道彩超检查,比较两组诊断准确率.结果:研究组孕囊型子宫疤痕妊娠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包块型子宫疤痕妊娠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经腹彩超相比,采用经阴道彩超可明显提升孕囊型及包块型子宫疤痕妊娠诊断准确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林玉涓;黄淑卿;钟逢逍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研究128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总结分析128排螺旋C 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3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颅脑部128排螺旋C T三维重建技术及D S 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检查,观察两组检查方法检出颅内动脉瘤的情况.结果:①螺旋CT三维重建及DSA技术对颅内动脉瘤检出率分别为96.12%、98.28%,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螺旋CT三维重建检出大瘤体直径(5.2±0.6)mm,DSA检出大瘤体直径平均(5.3±0.8)mm,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③CT扫描所用对比剂剂量(80.5±2.5)m l、检查用时(5.1±0.9)m i n、检查费用(1520.4±12.6)元均明显低于D S A,且差异显著(P<0.01).结论:128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应用价值极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魏丽;李显忠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DR、CT、常规X线诊断肺结核价值对比

    目的:分析DR、CT、常规X线诊断肺结核的价值.方法:选99例肺结核病患,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常规组,分别给予DR、CT、常规X线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对照组的空洞、卫星灶检测数量、其他指标的检出率明显优于研究组和常规组;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和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显滢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36例超声表现

    目的:分析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超声表现.方法: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因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于我院进行治疗的3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在入院后均进行超声检查,总结其超声表现.结果:患儿经超声检查后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肿大淋巴结的主要分布于脐周及下腹部;图像分析结果显示,患儿肿大淋巴结呈现椭圆形或肾形,边界清晰、表面光滑且薄膜无任何损伤;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肿大淋巴结内可探及点状及短棒状血流信号.结论:超声检查可有效鉴别患儿肿大淋巴结,判断疾病进展,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叶霞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颞骨HRCT扫描及面神经管曲面重建在外伤性面瘫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颞骨HRCT及其面神经管曲面重建(CPR)技术在外伤性面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0例外伤性单侧面瘫患者行颞骨HRCT轴位扫描及面神经管CPR,对照其手术结果回顾性分析影像学表现.结果:本组50例中,颞骨骨折46例:纵行骨折29例,横形骨折10例,混合型7例;C P R显示骨折线累及面神经管38例:膝状窝21例,鼓室段10例,乳突段4例,锥曲段2例,迷路段1例.手术证实面神经管骨折42例,术前漏诊4例,分别为:膝状窝1例、鼓室段2例及锥曲段1例.结论:颞骨HRCT扫描及CPR技术可清晰显示面神经管全程及骨折部位,对外伤性面瘫的术前定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魏忠荣;李世华;陈涛;戴维思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B超诊断子宫肌瘤的特征分析

    目的:对B超诊断子宫肌瘤的特征予以探讨.方法:依据此次研究要求,将子宫肌瘤患者50例归为此次研究对象,收治时间范围为2017年7月份到2018年7月份,患者依次予以B超检查、X线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在此次检查过程中的临床情况,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诊断情况.结果:针对诊断率的对比,B超检查相比X线检查更高,对比数据之间差异明显,符合统计学意义成立标准.B超检查显示50例患者的回声类型包括低回声、中等回声、高回声以及混合回声,依次占38%、24%、26%、12%.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B超检查,诊断率较高,可为医师的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同时对于特征相似与子宫肌瘤相似的疾病,临床上需要加强鉴别,防止误诊.

    作者:杨淑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超声检查在颈动脉硬化致狭窄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和分析二维、脉冲多普勒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硬化致管腔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5年12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26例颈动脉斑块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患者26例,对照组以正常者26例,两组患者均行二维、脉冲多普勒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两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cm/s),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对颈动脉颈动脉硬化致狭窄的患者进行二维、 脉冲多普勒及彩色多普勒检查具有操作简单、无创伤、可重复性等特点,能够清晰的显示斑块的形态、分布、大小等,从而对其结构进行分析,能够在不同角度对颈动脉内的血流情况进行分析,能够为颈动脉硬化患者尽早进行诊断及判定给予重要的临床价值,故此,临床应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孙璐璐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的鉴别诊断分析

    目的:研究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疾病鉴别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采取回顾性分析研究模式对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参与诊治的40例甲状腺患者涉及的数据进行分析,均开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病理结果和超声诊断结果以及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特点,对比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和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的阻力指数、峰值血流速度.结果:40例甲状腺患者经病理检查后有12例恶性结节、28例良性结节.术前超声诊断良性结节符合率89.28%,术前超声诊断恶性结节符合率83.33%.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阻力指数、峰值血流速度等指标对比良性结节,P<0.05,统计学具有组间计算数据分析意义.恶性性结节存在更明显且丰富的血流,良性结节主要是I、II型血流,恶性结节主要是III型血流.结论:临床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疾病可充分展现血流特点和声像图,且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成为临床首选的甲状腺结节诊断方法,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赵玮;于宁;杨雪;种静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心脏超声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患者接受心脏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所选目标为2016年2月—2018年10期间于我院接受诊断的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患者28例,将其视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28例,将其视为对照组,均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分析两组患者指标差异,并比较观察组不同心功能等级患者诊断结果.结果:对照组各项心脏超声指标明显优于观察组(t=27.8906、11.6805、19.2508、22.0894,P<0.05),且观察组内III级心功能患者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内径、舒张早、晚峰值流速比值均明显高于I、II级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指标低于I、II级患者(P<0.05).结论:心脏超声技术可用于诊断患者心衰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诸玮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X线投照角度对于踝关节影像学评估的影响分析

    目的:评价X线投照角度对踝关节影像学评估的影响.方法:选入我院2018年1月到2018年8月收治的踝关节受伤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形式将其平均划分成为两个组别,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X线中立位投射角度,实验组行X线内旋25度,对比两组受伤恢复状况.结果:经过调查对照组的踝关节伤口恢复效果低于实验组,两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采用X线进行踝关节影像学评估的过程中,将投照角度设定成为内旋25度,能够促进踝关节的关节功能指标的恢复,帮助患者加快康复速度,具有高的广泛应用优势.

    作者:汪飞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急性阑尾炎彩超表现与病理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彩超表现与病理诊断效果.方法:以2018年1月—2018年8月间入本院治疗的2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A组研究主体,对其行彩超诊断.以同期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29例患者为B组研究主体.分析彩超的诊断符合率,并对比诊断满意度.结果:A组的诊断符合率略低于B组,对比无差异(P>0.05).A组的诊断满意度为93.10%,B组为68.97%,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急性阑尾炎患者行彩超诊断的效果较佳,且诊断满意度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晓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肝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影像学疗效评价进展

    近年来随着对肝癌分子机制深入研究,分子靶向治疗成为中晚期肝癌的治疗热点.治疗后肝癌病灶除瘤体直径变化外,常因内部癌细胞坏死活性降低,在CT/MRI表现为低密度的改变,给临床疗效评价带来了困难与挑战,而准确的疗效评价对指导临床治疗非常关键,本文就总结近些年来相关文献报道,对临床常用影像学进行肝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影像学疗效评价进展进行以下分析,为广大医学工作者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书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不同管电压对头颈CT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低管电压下头颈CT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探讨低管电压联合迭代重建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头颈部C T A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在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时段到我院接受头颈C T A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甲(80KV)、乙(100KV)、丙(120KV)三组,每组20例,其他扫描条件均相同.对三组患者信号噪声比(SNR)、血管C T均值、辐射剂量以及图像噪声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血管动脉C T均值:甲(394±36)H u;乙(286±40)H u、丙(235±18)Hu,各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图像噪声:甲(13.1±2.0)Hu;乙(10.2±1.5)Hu、丙(8.3±0.8)H u,各组比较(P>0.05).图像S N R:甲(29±4);乙(29±5)、丙(28±5),各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图像质量:结果显示常规剂量图像质量略高于低剂量组,低剂量组图像比常规组图像颗粒略增粗,但不影响诊断质量.低剂量组所接受的辐射剂量远低于常规剂量组,C T D1v o l与D L P、E D值分别下降47.22%和26.31%、51.56%和36.25%、40.28%和19.91%(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颈C T A管电压的改变与图像质量之间存在紧密关系,若降低管电压,其辐射剂量明显减少,因此,合理降低管电压结合迭代重建可保证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又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作者:王贤坤;邹才盛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均经临床病理检查确诊;对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并与临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50例子宫内膜病变病变患者经临床病理检查,子宫内膜增生患者62例,黏膜下肌瘤患者61例,内膜息肉患者1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11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6.67%.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患者R I指数高于恶性病变者,E D V低于恶性病变者(P<0.05);良恶性病变者P S 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具有较高的应用效果,可作为子宫内膜病变的首选筛查手段;对经筛查为可疑病变者,可联合宫腔镜检查,提高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黄慧琨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收治甲状腺结节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为其开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良恶性结节情况,然后应用CDFI对结节内部及周围血流情况进行观察,测量Vmax、RI及Adler分级.结果:100例患者中12例为甲状腺癌、2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64例甲状腺腺瘤.良性结节边界清晰比例、形态规则比例、囊实性比例、有晕环比例均比恶性肿瘤高(P<0.05).恶性结节血流信号丰富比例比良性结节高(P<0.05).恶性结节R I比良性结节高(P<0.05).两组Vmax、低回声比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重要价值,其可显著提升临床诊断效果.

    作者:周祖荣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研究产前超声筛查对胎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诊断价值及意义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筛查在胎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来我院经产前超声筛查发现的胎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者13例,对其超声检查结果与尸检或引产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3例经产前超声筛查发现的胎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患者中尸检8例,3例外院引产,2例失访;其中1例大动脉转位合并主动脉弓离断,主动脉弓离断漏诊,1例法四合并大动脉转位,漏诊大动脉转位,4例合并其它脏器畸形.结论:产前超声筛查可多个切面联合扫查,能够清晰地观察到胎儿的心脏结构及血流情况,在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诊断中的表现具有特异性,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袁志英;姚磊;赵瑞;赵进;赵恺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经腹与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经腹与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60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运用经腹超声的方法进行检查,实验组运用经阴道超声的方法进行检查,在此基础上,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分析其终的临床诊断符合效果.结果:经阴道超声的异位妊娠临床诊断符合效果显著优于经腹超声的异位妊娠临床诊断符合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方法对异位妊娠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符合率,其应成为临床中的首要检查手段,此种方法能使患者的出院时间显著提前,因此,此种方法在临床中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应在临床中被广泛推广,获得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在临床中被不断应用.

    作者:彭丽丽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冠心病心肌梗死并发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应用于冠心病心肌梗死并发症临床诊断中发挥的作用,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本院68例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实施检查,观察其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其并发症所属类型以及表现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中属于真性室壁瘤的有28例(包含心尖部27例、室间隔部1例);属于梗死性室间隔缺损的有1例;属于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有16例;属于左心室附壁血栓的有15例(包含心尖部12例,室间隔部3例);属于二尖瓣腱索断裂的有5例;属于假性室壁瘤的有3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可对其并发症进行清晰显示及动态监测,具备良好的诊断价值及防治监测价值.

    作者:唐毓敏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52例肝包囊虫病CT表现回顾性分析

    目的:对肝包囊虫病患者进行C T诊断,研究肝包囊虫病的临床特点和C T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肝包囊虫病患者52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C T诊断,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肝包囊虫病患者中,细粒棘球蚴见于50例患者中,泡状棘球蚴见于2例患者中.患者的发病年龄集中于30岁~40岁,患者的病变部位以肝右叶为多(49%),其次为肝左叶(38%),后是肝左叶、肝右叶或者肝尾叶并发(13%).细粒棘球蚴的C T表现主要包括5种类型,如单纯型、钙化型、多囊型、母子囊型、混合型.肝包囊虫病的CT表现主要是外囊分离,囊壁明显增厚,囊内有很多小气泡影以及囊内出现彩带征等.泡状棘球蚴在CT下无明显特征,对泡状棘球蚴的诊断比较困难.结论:利用CT扫描方式能够对肝包囊虫病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部分患者利用CT平扫便可作为准确的定位诊断,CT在肝包囊虫病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尼顿;米玛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甲状腺结节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甲状腺结节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于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到我院进行诊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0.00%(36/40);彩色多普勒超声对I级血流信号的检出率较低,但对II级与III级血流信号的检出率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诊断甲状腺结节,对提高临床诊断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长青 刊期: 2019年第05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主管: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

主办: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