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结节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效果研究

李长青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 甲状腺结节, 临床疗效,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结节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于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到我院进行诊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0.00%(36/40);彩色多普勒超声对I级血流信号的检出率较低,但对II级与III级血流信号的检出率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诊断甲状腺结节,对提高临床诊断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经阴道超声在监测不孕症患者卵泡发育与子宫内膜变化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经阴道超声在监测不孕症患者卵泡发育与子宫内膜变化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将2017年4月到2018年10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对应时间段内选择45例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对患者实施经阴道超声,分析卵泡发育与子宫内膜变化情况,并总结超声应用的价值.结果:超声下可见不孕症患者的卵泡发育与子宫内膜变化情况,且妊娠患者、未妊娠患者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在监测不孕症患者卵泡发育与子宫内膜变化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亓文秀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肥厚型心肌病的磁共振影像诊断应用

    目的:分析肥厚型心肌病的磁共振影像诊断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涉及的患者例数为75例,来院治疗时间为2017面2月—2018年4月,对上述患者均进行磁共振影像诊断,分析期诊断结果.结果:患者的舒张末期肥厚各壁厚度(20.14±5.22)m m,其肥厚心肌厚度和后壁厚度的比值低于1.5,其中属于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例数为50例,而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为25例,左心室流出宽度为(12.31±1.52)m m.上述患者的左心室心收缩功能下降不明显,但是舒张功能降低,和正常情况相比较,肥厚部位的心肌增厚率降低,并且心腔容积也降低,对比正常数据,差异极大,P<0.05.结论:利用磁共振成像诊断技术能充分显示肥厚型心肌病的部位、分别以及是否梗阻情况,期准确率和敏感性较高,并能根据相关软件计算出左室收缩等数据,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数据,保证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翟炜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收治甲状腺结节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为其开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良恶性结节情况,然后应用CDFI对结节内部及周围血流情况进行观察,测量Vmax、RI及Adler分级.结果:100例患者中12例为甲状腺癌、2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64例甲状腺腺瘤.良性结节边界清晰比例、形态规则比例、囊实性比例、有晕环比例均比恶性肿瘤高(P<0.05).恶性结节血流信号丰富比例比良性结节高(P<0.05).恶性结节R I比良性结节高(P<0.05).两组Vmax、低回声比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重要价值,其可显著提升临床诊断效果.

    作者:周祖荣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 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179例行DR检查和64排128层螺旋CT检查,对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79例患者中,参照临床及病理检查结果,64排128层螺旋C T检查检出全部损伤,诊断准确率为100.0%,D R检查出损伤诊断准确率为78.9%(435/551).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144,P<0.05).结论:多层螺旋C T可快速、便捷地对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进行诊断,诊断准确率高于DR检查.

    作者:蒋英;宋微;梁晓雨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多排螺旋CT诊断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的价值

    目的:探析多排螺旋C T诊断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的价值.方法:以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于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放射科接受检查的90例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患者为主要对象,根据疾病类型将其分为三组,分别为原发性肝癌组(n=32)、肝脏转移癌组(n=30)、肝血管瘤组(n=28).所有患者均行多排螺旋C T检查,对比三组的肝脏情况及相关指标.结果:占位病灶实质灌注参数:原发性肝癌组的HBF、HAF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MTT相对较低,且肝脏转移癌组的H B V显著低于其余两组(P<0.05).病灶附近实质区灌注参数:肝血管瘤组的H B F、P S明显低于其余两组,而其余两组的HAF显著低于肝血管瘤组(P<0.05).结论:在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的临床诊断上,采用多排螺旋CT进行检查和诊断可获得理想效果,可为临床诊治提高科学依据,可推广应用.

    作者:张亚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颈部静脉孔区原发肿瘤CT与MRI诊断价值对比

    目的:观察并探讨颈部静脉孔区原发肿瘤CT与MR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1例颈部静脉孔区原发肿瘤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分别给予CT诊断及MRI诊断,总结两种诊断方法的局限与优势,并对其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MRI与CT检查均能够进行患者病灶位置的清晰显示,其中颈静脉孔呈均匀性增大的患者为22例、呈偏心性增大患者为19例;34例患者颈静脉增大呈椭圆形,2例患者为不规则型,5例患者为圆形;25例患者通过C T诊断显示颈静脉孔骨质呈压迫吸收性破坏,16例患者显示为骨质浸蚀破坏,并且在16例骨质浸蚀破坏患者中M R I显示吸收破坏改变患者为6例;M R I显示有26例患者为纵向生长特征者,C T诊断仅仅有9例患者显示;M R I诊断13例神经鞘瘤患者中有10例患者清晰显示囊变,C T诊断仅仅显示1例患者;C T诊断检查18例颈静脉球瘤患者呈或者稍高密度,M R I诊断有14例患者出现条状、点状血管留空低信号影,4例患者瘤内出现迂曲血管.结论:在颈部静脉孔区原发肿瘤临床诊断中应用MRI和CT诊断方法各具优势,

    作者:俱京涛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诊断情况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诊断意义.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98例孕妇,研究时间为2015年04月17日至2017年06月15日,均实施产前超声诊断,且对诊断后结果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98例孕妇经产前超声诊断后发现胎盘植入共50例、检出率为51.02%,而漏诊率为48例、百分比48.98%;其中经临床确诊及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凶险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共45例,经产前超声检出共42例、百分比93.33%,漏诊为3例、百分比为6.67%.结论:产前采用超声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意义重大,具有操作简单、方便、重复性好等优势,且患者易接受,对降低母婴死亡风险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马丽媛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不同年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超声特征比较

    目的:对不同年龄结节性甲状腺肿并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超声特征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8年3月56例甲状腺肿并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差异将其分为青年组24例(≤39)、中年组18例(40~59)和老年组14例(≥60),对所有患者甲状腺均进行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检查,并对比三组患者的超声图像回声、SPV和RI.结果:青年组病灶低回声率为1875%,SPV为(31.15±2.15)cm/s,RI为(0.97±0.08)%,这与中年组、老年组的比较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结节性甲状腺肿并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超声图像存在差异,病灶低回声伴微小钙化就是青年患者的主要声像图表现.

    作者:吴静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肺曲菌球在多层螺旋CT中的表现和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肺曲菌球在多层螺旋C T中的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到2018年8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亦或是穿刺活检证实肺曲菌球的30例患者,以其多层螺旋C T征象为统计对象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临床诊断结果分析,30例肺曲菌球中含气征有5例,气环征有10例,空气新月征为11例,曲菌球空洞伴随体位滚动9例.其中,9例接受平扫与增强扫描,强化现象并不显著.结论:肺曲菌球的C T表现具有明显的特异性,且多层螺旋C T在肺曲菌球诊断方面的价值显著,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作者:吴登友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乳腺常见实性肿块性疾病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

    目的:讨论乳腺常见实性肿块性疾病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方法:根据现已有的研究结果,探讨乳腺常见实性肿块性疾病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哪些,简单阐述该检查方法的特点.结果:乳腺常见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较多,不同的影像学方法具有不同的优势所在,在临床工作中要适当选择,综合应用,从而使不同影像学检查为临床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张真真;聂云雷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产前诊断胎盘血管前置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产前诊断胎盘血管前置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孕产妇2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结合病理检查结果,探讨产前诊断胎盘血管前置的图像特点.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共计19名孕产妇出现血管前置,发生率为0.090%;病理检查结果诊出21例,发生率为0.001%,漏诊率为9.52%.发现胎盘血管前置超声图像脐带血管与宫颈内口距离较近,甚至跨越宫颈内口;脐带切入口清晰可见.结论:对产前孕产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早期筛查胎盘血管前置,能够获得较高的诊断率,对改善孕产妇分娩结局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艾春秀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能谱CT金属伪影去除技术在评价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疗效的价值探究

    目的:分析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疗效评价中采用能谱CT金属伪影去除系统(MARs)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骨科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3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观察,均接受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术后均行能谱CT检查,将CT获取的原始图像作为参照,再采用设备自带软件包对原始图像进行去除金属伪影处理、膝关节重建三维图像,两者进行对比,观察、分析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采用能谱CT金属伪影去除技术的图像显示效果.结果:经过金属伪影去除技术的能谱图像的图像质量评分、伪影指数、伪影长度均都低于混合能量图像组(P<0.05).结论:能谱C T金属伪影去除技术能有效减少金属内固定伪影范围,提高图像清晰度,为评价胫骨平台骨折行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提供科学、准确的参考数据.

    作者:唐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移动式平板探测器在膝关节侧位的应用方法

    目的:膝关节外伤患者的X线投照中,无法移动不能向患侧倾斜而导致侧位不好拍摄,对髌骨、股骨下段及胫腓骨骨折的诊断造成极大的影响.方法:现使用GE Definium6000 DR X线光机下,有两种膝关节侧位的投照方法.结果:运用移动平板探测器和立柱式平板探测器可使膝关节侧位成功率达100%.结论:利用移动式平板探测器比普通改变体位拍摄更有利于膝关节外伤病人的检查.

    作者:王嘉豪;夏春华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CT扫描诊断急性肠梗阻病因的应用价值

    目的:对C T扫描在急性肠梗阻病因中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依据此次研究要求,将5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归为此次研究对象,收治时间范围为2017年7月份到2018年7月份,50例患者均予以C T扫描,分析患者的病因情况,并评估诊断结果.结果:CT扫描显示,50例患者中有48例患者确诊为肠梗阻,确诊率为96%.病因分析显示,有14例患者为结肠癌,有11例患者为粘连性梗阻,有7例患者为直肠癌,有6例患者为回盲部炎性病变,有5例患者为肠套叠,有5例患者为其他.结论:对急性肠梗阻患者实施CT扫描能够有效评估患者的病因以及病情特点,有利于医师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郭顺顺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浅析H型高血压与单纯型高血压对颈动脉斑块发生及性质的影响

    目的:探讨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原发性高血压(简称H型高血压)与单纯型高血压对颈动脉斑块发生及性质的影响,为同行提供借鉴.方法:对19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对斑块的性质进行评价;根据血压水平分为A、B、C三组,A(轻度高血压组)、B(中度高血压组)、C(重度高血压组),再根据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将每组分为H型及单纯型高血压两个亚组,对三组患者两亚组间颈动脉斑块发生及性质的差异分别进行比较.结果:三组H型高血压亚组颈动脉总斑块和不稳定斑块的发生率都比单纯高血压亚组高,三组两亚组颈动脉稳定斑块的发生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型高血压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及性质与单纯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及性质存在差异,H型高血压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升高明显,斑块的不稳定性增加,易于发生急性脑血管疾病.

    作者:陶承颜;赵渝军;王霞;钟飞飞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诊断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应用高频超声检查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诊断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应用高频超声检查的效果.方法:挑选2018年1月—2018年10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髋关节滑膜炎患儿57例,所有患儿治疗前和治疗期间均需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回顾分析患儿超声检查结果.结果:57例患儿髋关节治疗前经高频超声检查显示:病灶处股骨颈和股骨头均存在光滑软骨,且未出现软骨碎裂、增厚或骨膜掀起等情况,患侧股骨颈前间隙明显比健侧股骨颈前间隙宽,而股骨颈前间隙内光点存在不均匀回声,其中关节腔积液型35例、关节囊肿胀型22例,经治疗后,患儿超声影像显示:患侧股骨颈前间隙基本正常,且无关节腔积液.结论:诊断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应用高频超声检查的效果较显著,可以清晰反映出患儿髋关节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影像学参考.

    作者:郑欣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常规高频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常规高频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UE)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0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根据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病例(n=57)和恶性病例(n=50),全部患者术前均行常规高频超声和U E检查,分析超声与超声+U E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准确性.结果:超声+UE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性(92.00%)、特异性(89.47%)、准确性(90.65%)明显高于单一超声诊断的(70.00%)、(73.68%)、(71.96%)(P<0.05),漏诊率(8.00%)和误诊率(10.53%)明显低于单一超声诊断的(30.00%)和(26.32%)(P<0.05).结论:常规高频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可有效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病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春红;向桢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输卵管结核诊断中超声造影与血清CA125测定的联合运用分析

    目的:分析并探讨超声造影联合血清C A125在输卵管结核诊断当中的有效运用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4月到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28例经超声造影和血清C A125检查测定的输卵管结核患者,对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和血清C A125水平测定,并根据患者的临床测定结果数据及特点来进行对照并分析.结果:针对28例输卵管结核患者在进行超声造影联合血清C A125检查测定后,其敏感度为92.8%、特异度82.7%、准确率为96.4%,测定结果明显高于其他,数据均存在一定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卵管结核的临床诊断当中,应用超声造影联合血清C A125能够有效提高输卵管结核的诊断情况,对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罗燕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低张水充盈与普通水充盈对胃癌MSCT诊断的对照分析

    目的:通过低张水充盈与普通水充盈的对比,探讨低张水充盈在胃癌、特别是早期胃癌MSC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60例经胃镜或术后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腹部C T扫描,观察组肌注654-2后饮水1000~1200ml充盈胃部,对照组检查前直接饮水1000~1200ml,对比两组对患者早期病灶、中晚期病灶的检出率,病变范围、局部浸润及淋巴结与术后病理的符合率.结果:观察组对中晚期病灶及淋巴结转移检出率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对早期病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病变范围、局部浸润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张水充盈相对于普通水充盈对胃癌MSCT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胃癌的诊断具有很大的优势.

    作者:顾茵茵;殷海燕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胸骨软骨肉瘤CT表现(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对胸骨软骨肉瘤的CT表现认识.方法:分析1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胸骨软骨肉瘤患者的胸部CT平扫及增强表现.结果:该病例CT表现为胸骨软组织肿块,呈膨胀性骨质破坏,其内可见钙质密度影,增强扫描肿块不均匀强化.结论:胸骨软骨肉瘤少见,其特征性的CT表现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作者:陈晓曦;钱堃;吴应行;王亚男;李才林 刊期: 2019年第05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主管: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

主办: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