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骨软骨肉瘤CT表现(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陈晓曦;钱堃;吴应行;王亚男;李才林

关键词:软骨肉瘤, 胸骨, CT
摘要:目的:提高对胸骨软骨肉瘤的CT表现认识.方法:分析1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胸骨软骨肉瘤患者的胸部CT平扫及增强表现.结果:该病例CT表现为胸骨软组织肿块,呈膨胀性骨质破坏,其内可见钙质密度影,增强扫描肿块不均匀强化.结论:胸骨软骨肉瘤少见,其特征性的CT表现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个体化超选择TACE在不可切除肝癌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超选择TACE在不可切除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82例不可切除肝癌患者资料,分为超选组40例,行超选择TACE;对照组42例,未行超选择TACE.比较两组治疗后局部有效率、累积生存率及实验室检查差异.结果:超选组术后客观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超选组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超选组术后血清A F 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超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超选择TACE是不可切除肝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朱楠;张甜甜;周光亚;陈维仕;黄志新;周春泽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好发部位及其超声分型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好发部位及其超声分型.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85例因心绞痛、不明原因心痛或者心肌梗塞入院接受选择性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根据患者冠脉造影检查的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组、单支组和多支组,并对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好发部位及其超声分型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部位以颈动脉分叉部为常见,其次为两侧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起始段,颈外动脉部位较为少见,并且以左侧居多.大多数冠心病患者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多为Ⅰ~Ⅲ型,未造成明显狭窄,以扁平斑常见,其次为软斑和硬斑,溃疡斑比较少见.结论: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常发生于颈动脉分叉处,以左侧为常见,斑块类型多为扁平斑,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积分越高,说明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作者:王虹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继发性肺结核不典型CT影像表现

    目的:探讨继发性肺结核的不典型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经临床、病理确诊为继发性肺结核,而CT影像表现不典型的42例患者资料.结果:叶段实变型23例,CT表现为叶段片状实变,其中8例可见支气管气像,4例可见空洞.间质改变为主型6例,C T主要表现为磨玻璃影、网格影、树芽征、小叶间隔增厚、细支气管壁增厚,其中2例可见空洞.孤立结节肿块型13例,孤立结节10例,单发肿块3例,其中5例深分叶,边缘毛刺6例,4例可见空洞.结论:准确理解肺结核病变的影像特点,熟悉肺结核不典型影像表现,同时结合详尽的临床资料,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洪班怡;熊海荣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心脏彩超在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对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心脏彩超后患者病情的检出几率.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进入本院治疗的74例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此次试验的研究比较,将参与研究的患者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74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对照组和实验组均实施心脏彩超诊断.结果:在本次研究干预之后,实验组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LVDD、LAD等心功能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P<0.05.而实验组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P<0.05.结论:在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心脏彩超诊断的方式检出率较高,且操作简单,可以使患者得到及早的治疗,由此可知,心脏彩超诊断的方式在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张俊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现代医学影像技术中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也被应用在各个领域,其中医学影像技术中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医学影像的处理效率,还能够保证医学影像的清晰度与准确度,从而使临床诊断更加准确,对于医疗水平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医学影像技术中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研究,不断的对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创新,确保在今后的医学临床影像应用的有效性.为此本文针对目前阶段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进行分析,并对其中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希望通过对目前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帮助临床诊断提升准确率.

    作者:于大伟;曹章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高频彩超在无体征乳腺病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高频彩超在无体征乳腺病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选择对象为无体征乳腺病灶患者,对所有患者均实施高频彩超诊断.结果:在不同病变性质肿块超声声像图表现、血流信号强度分级中,良恶性病灶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频彩超在无体征乳腺病灶诊断中具有极高诊断价值,值得研究.

    作者:赵明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经腹与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经腹与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60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运用经腹超声的方法进行检查,实验组运用经阴道超声的方法进行检查,在此基础上,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分析其终的临床诊断符合效果.结果:经阴道超声的异位妊娠临床诊断符合效果显著优于经腹超声的异位妊娠临床诊断符合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方法对异位妊娠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符合率,其应成为临床中的首要检查手段,此种方法能使患者的出院时间显著提前,因此,此种方法在临床中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应在临床中被广泛推广,获得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在临床中被不断应用.

    作者:彭丽丽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空气比释动能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测量不确定度是根据所用到的信息,表征赋予被测量值分散性的负参数.作为各级医院诊断常用的医用X射线辐射源.其测量数据的准确直接影响人民的健康安全.为此,对其空气比释动能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是十分必要.

    作者:付晓君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意义比较分析

    目的:观察并探讨超声诊断乳腺纤维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76例来我体检中心2015年5月—2018年5月期间体检的乳腺纤维瘤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三级医院确诊后回访,并且所有患者给予高频彩超检查,对乳腺纤维瘤超声表现进行观察,并对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乳腺纤维瘤典型声像图特征为:病灶成类圆形或者圆形,薄膜完整且边缘清楚,病灶内无血流或者流血较少,病灶后上方回声显著增强.非典型声像图特征为:病灶内部回声不均匀,形态不规则,边缘较为模糊,存在较大钙化斑点及少量液性暗区,有丰富血流信号.经过高频彩超诊断确诊人数为168例,漏诊人数为3例,误诊人数为5例,与病理结果相比较,诊断符合率为95.45%,结果间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超在乳腺纤维瘤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具有较高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宣叶飞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X线片与CT检查在诊断复杂性髋关节骨折中的价值体会与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对比分析临床中对复杂性髋关节骨折患者应用X线片与CT检查对其骨折情况所具有的诊断效果和价值.方法:随机选取于2016年5月—2018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复杂性髋关节骨折患者共70例,在临床诊断期间,对所有患者均采用X线片与CT检查,并对两组患者接受影像学诊断后的各项检测结果资料进行收集、统计.分析研究X线片与C T检查对复杂性髋关节骨折的诊断准确性.结果:经X线片检查后70例患者中,共检出复杂性髋关节骨折58例并确诊,确诊率为82.86%,漏诊、误诊分别为5例、7例;经C T检查后70例患者中,共检出复杂性髋关节骨折66例并确诊,确诊率为94.29%,漏诊、误诊分别为1例、3例.上述数据表明相较于X线片,C T检查在临床中对复杂性髋关节骨折具有更高诊断准确性,P<0.05.结论:综上所述,在临床中运用X线片与C T检查对于复杂性髋关节骨折均具有一较好的诊断效果,但CT检查诊断准确性所具有优势更高,而在实际临床诊断中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用适宜诊断方法.

    作者:陈臣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肝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影像学疗效评价进展

    近年来随着对肝癌分子机制深入研究,分子靶向治疗成为中晚期肝癌的治疗热点.治疗后肝癌病灶除瘤体直径变化外,常因内部癌细胞坏死活性降低,在CT/MRI表现为低密度的改变,给临床疗效评价带来了困难与挑战,而准确的疗效评价对指导临床治疗非常关键,本文就总结近些年来相关文献报道,对临床常用影像学进行肝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影像学疗效评价进展进行以下分析,为广大医学工作者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书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乳腺钼靶检查在乳腺微小钙化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乳腺钼靶检查在乳腺微小钙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乳腺微小钙化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患者均接受乳腺钼靶检查,将研究组患者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本组患者乳腺钼靶检查出乳腺微小钙化61例,与病理结果对比符合率为98.39%,其中乳腺良性病变22例,恶性病变39例,漏诊1例,诊断准确情况良好.结论:乳腺钼靶检查在诊断乳腺微小钙化当中诊断准确率良好,能够为患者的下一步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许海燕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心脏超声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患者接受心脏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所选目标为2016年2月—2018年10期间于我院接受诊断的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患者28例,将其视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28例,将其视为对照组,均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分析两组患者指标差异,并比较观察组不同心功能等级患者诊断结果.结果:对照组各项心脏超声指标明显优于观察组(t=27.8906、11.6805、19.2508、22.0894,P<0.05),且观察组内III级心功能患者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内径、舒张早、晚峰值流速比值均明显高于I、II级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指标低于I、II级患者(P<0.05).结论:心脏超声技术可用于诊断患者心衰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诸玮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急性阑尾炎彩超表现与病理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彩超表现与病理诊断效果.方法:以2018年1月—2018年8月间入本院治疗的2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A组研究主体,对其行彩超诊断.以同期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29例患者为B组研究主体.分析彩超的诊断符合率,并对比诊断满意度.结果:A组的诊断符合率略低于B组,对比无差异(P>0.05).A组的诊断满意度为93.10%,B组为68.97%,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急性阑尾炎患者行彩超诊断的效果较佳,且诊断满意度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晓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鼻内窥镜下等离子治疗在鼻后端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采用鼻内窥镜下等离子治疗鼻后端出血,对中下甲后端影响出血点的暴露时,可先给予消融.结果:62例患者中,一次性止血成功59例,其中2例3天后出现再次出血改为鼻腔填塞,其他3例因出血太急,出血点暴露欠清改为前后孔填塞.治愈率90%,有效率95%.一次性治愈的57例经随访三个月,均未发生相同部位出血,亦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窥镜下等离子治疗鼻后端出血具有暴露清晰、创伤少、痛苦小、恢复快的优点,是鼻后端出血简捷、有效地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李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泌尿系结石检查中的诊断分析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泌尿系结石检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超声检查,发现泌尿系结石患者89例,其中67例患者曾出现过突发性腰痛、腹痛,部分患者出现血尿,经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药物治疗后排出结石,临床确诊为泌尿系结石;22例患者长期无临床症状,经体检发现泌尿系结石,通过对比结石出现的部位及其声像图表现特征,调查其生活习惯相关数据,研究结石形成与生活习惯的相关性.结果:在本研究泌尿系结石患者中,双肾结石41例,单肾结石19例,膀胱结石13例,输尿管结石16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双肾结石43例,单肾结石18例,膀胱结石12例,输尿管结石16例,检出准确率为92.13%;在生活习惯上,双肾结石以长期卧床(32/41)和爱喝浓茶(37/41)所占比例高;单肾结石与双肾结石患者相同;膀胱结石以厌食少食(11/13)高;输尿管结石以饮水较少(15/16)和作息不规律(9/16)高.结论:泌尿系结石患者实施超声检查可以获得理想的诊断效果,便于医生实时、动态、安全的观察结石所在部位及了解结石的图像特点,为临床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指导患者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作者:王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在先天性心脏病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在先天性心脏病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产前检查的90例孕妇,经过引产尸解报告以及手术病例学的检查结果证实,参与本次研究的90例胎儿中,存在21(21.11%)例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包括:室间隔缺损7例、法洛四联症6例、房间隔缺损5例以及单心腔3例.对所有孕妇均在接受常规超声检查的同时给予胎儿心脏超声筛查,观察90例孕妇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检查结果.结果:行常规超声检查得出的检出率为71.43%,低于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检出率的95.24%.结论:相较于常规超声检查,使用胎儿心脏超声筛查检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对提前防御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友美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诊治糖尿病患者84例为实验组,另取同期体检人群84例为对照组,两种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完成下肢血管检查,对比分析两组下肢血管病变情况.结果:对照组下肢血管内径、厚度以及血液流速指标均优于实验组,病变率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有效检验出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情况,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具备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袁春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常规高频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常规高频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UE)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0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根据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病例(n=57)和恶性病例(n=50),全部患者术前均行常规高频超声和U E检查,分析超声与超声+U E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准确性.结果:超声+UE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性(92.00%)、特异性(89.47%)、准确性(90.65%)明显高于单一超声诊断的(70.00%)、(73.68%)、(71.96%)(P<0.05),漏诊率(8.00%)和误诊率(10.53%)明显低于单一超声诊断的(30.00%)和(26.32%)(P<0.05).结论:常规高频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可有效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病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春红;向桢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诊断情况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诊断意义.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98例孕妇,研究时间为2015年04月17日至2017年06月15日,均实施产前超声诊断,且对诊断后结果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98例孕妇经产前超声诊断后发现胎盘植入共50例、检出率为51.02%,而漏诊率为48例、百分比48.98%;其中经临床确诊及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凶险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共45例,经产前超声检出共42例、百分比93.33%,漏诊为3例、百分比为6.67%.结论:产前采用超声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意义重大,具有操作简单、方便、重复性好等优势,且患者易接受,对降低母婴死亡风险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马丽媛 刊期: 2019年第05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主管: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

主办: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