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频彩超在无体征乳腺病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赵明莉

关键词:高频彩超, 无体征乳腺病灶, 诊断
摘要:目的:研究高频彩超在无体征乳腺病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选择对象为无体征乳腺病灶患者,对所有患者均实施高频彩超诊断.结果:在不同病变性质肿块超声声像图表现、血流信号强度分级中,良恶性病灶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频彩超在无体征乳腺病灶诊断中具有极高诊断价值,值得研究.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现有条件下提高放疗摆位精确度的观察研究

    目的:探讨在现有条件下大可能的提高放疗的摆位精确度和重复性,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51例放疗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摆位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31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按常规X、Y、Z三轴确定靶区中心点,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明显的体表标志处加用另一套X0、Y0、Z0参考线,比较观察两组的摆位误差率,应用S P S 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卡方检验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误差超过5m m人数4人,误差率为12.90%,对照组误差超过5m m人数5人,误差率为25.00%,研究组5m m误差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中三套激光参考轴定位靶区中心点,可明显降低摆位误差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宏忠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常规高频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常规高频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UE)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0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根据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病例(n=57)和恶性病例(n=50),全部患者术前均行常规高频超声和U E检查,分析超声与超声+U E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准确性.结果:超声+UE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性(92.00%)、特异性(89.47%)、准确性(90.65%)明显高于单一超声诊断的(70.00%)、(73.68%)、(71.96%)(P<0.05),漏诊率(8.00%)和误诊率(10.53%)明显低于单一超声诊断的(30.00%)和(26.32%)(P<0.05).结论:常规高频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可有效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病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春红;向桢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多谱勒超声肾血流测定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预测性研究

    目的:研究多谱勒超声肾血流测定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预测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到2018年9月期间就诊的60例高血压患者,并将其平均分成三组,每组均为20例,选取我院同期40例正常人,针对所有参与试验研究者实施超声多普勒肾血流检查.将血、尿β2-MG(尿β2-微球蛋白)与UAER(尿白蛋白排泄率)当做诊断早期肾损害的基本指标.结果:经检查效果比较分析证实,高血压病合并肾脏早期损害患者肾段动脉与叶间动脉的收缩期的大血流速度、脉冲指数、舒张期末低血流速度以及阻力指数升高异常,如果脉冲指数超过1亦或是阻力指数超过0.60,就代表肾功能可能发生早期损伤.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且伴有肾脏早期损害的患者,其肾内动脉舒张期末低血流速度显著降低,而阻力指标则随之提升.结论:多谱勒超声肾血流测定在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诊断与预测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操作简单,而且诊断预测结果可靠,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作者:陈海玲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冠心病心肌梗死并发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应用于冠心病心肌梗死并发症临床诊断中发挥的作用,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本院68例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实施检查,观察其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其并发症所属类型以及表现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中属于真性室壁瘤的有28例(包含心尖部27例、室间隔部1例);属于梗死性室间隔缺损的有1例;属于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有16例;属于左心室附壁血栓的有15例(包含心尖部12例,室间隔部3例);属于二尖瓣腱索断裂的有5例;属于假性室壁瘤的有3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可对其并发症进行清晰显示及动态监测,具备良好的诊断价值及防治监测价值.

    作者:唐毓敏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针对子宫肌瘤以及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期间所收治的共计90名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子宫肌瘤组以及子宫腺肌症组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将图像的相关情况以及动脉阻力指数、搏动指数、血流量情况进行反馈和统计.结果: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方式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患者子宫出现增大情况,子宫肌瘤出现空间分布不均匀的低回声区域.子宫腺肌症组肌壁增厚、回声不均匀.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特点比较两组存在显著的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在临床上针对子宫肌瘤以及子宫腺肌症,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方式能够有效的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同时通过动脉血流动力学能够对两种病况的诊断起到积极的效果.

    作者:朱成涛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经阴道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技术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Omniview)技术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为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Omniview)技术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选取经宫腔镜检查或手术治疗、病理结果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120例.回顾性分析其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Omniview图像特征,将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评价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Omniview w诊断的符合率.结果:在12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经阴道三维超声Omniview成像诊断准确率为99.1%(119/120),二维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6.7%(104/12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Omniview技术检查能够获得子宫内膜息肉更全面立体的信息,比二维超声准确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彭卉;陈曦;肖咸英;杨家翔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鼻内窥镜下等离子治疗在鼻后端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采用鼻内窥镜下等离子治疗鼻后端出血,对中下甲后端影响出血点的暴露时,可先给予消融.结果:62例患者中,一次性止血成功59例,其中2例3天后出现再次出血改为鼻腔填塞,其他3例因出血太急,出血点暴露欠清改为前后孔填塞.治愈率90%,有效率95%.一次性治愈的57例经随访三个月,均未发生相同部位出血,亦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窥镜下等离子治疗鼻后端出血具有暴露清晰、创伤少、痛苦小、恢复快的优点,是鼻后端出血简捷、有效地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李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DSA步进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诊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DSA步进式血管造影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性疾病介入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就诊的38例临床怀疑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行DSA步进造影,观察其显影情况,并对适于介入治疗患者行介入治疗.结果:38例下肢血管步进检查均获得清晰完整的图像,达到诊断目的,并对其中18例下肢血管狭窄及闭塞患者行介入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结论:DSA步进技术只需一次注射造影剂,即可得到下肢动脉全程图像,与分段DSA相比,能减少医生、患者的照射剂量、减少对比剂用量,为临床介入诊疗提供了转确诊断依据及良好的操作平台.

    作者:黄艳梅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超声检查用于甲状腺结节诊断的价值分析与研究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用于甲状腺结节诊断的价值.方法:本次参与研究的甲状腺结节患者50例,纳入时间为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超声检查,后总结所得结果.结果:甲状腺结节患者50例经检查后可知,良性结节患者有30例,恶性结节患者有20例.恶性结节表现为以下特征,如:病灶形态不是十分规则,边界模糊,包膜结构未见或完整性较差,回声较低且不是十分均匀,血流信号伴有异常,穿支血管和高祖频谱可见.结论:甲状腺结节利用超声检查可有效鉴别甲状腺结节病症性质,从而为后续治疗方案的拟定提供有利依据.

    作者:曾丹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粒子植入治疗肺癌70例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和探究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125I粒子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系统的回顾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经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0例作为此次报告的研究对象.患者术前均进行增强CT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及周围组织的浸润情况.结果:数据指出,70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位肿瘤为21cm3.治疗前五个月肿瘤的局部控制率较之前明显改善,且患者无合并严重的并发症.结论:临床上采用125I粒子植入疗效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有着明显的疗效,可以提高肿瘤细胞的控制率,减少重症并发症的出现.同时,减轻了患者外科手术的痛苦,操作相对的安全.

    作者:张远强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研究产前超声筛查对胎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诊断价值及意义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筛查在胎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来我院经产前超声筛查发现的胎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者13例,对其超声检查结果与尸检或引产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3例经产前超声筛查发现的胎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患者中尸检8例,3例外院引产,2例失访;其中1例大动脉转位合并主动脉弓离断,主动脉弓离断漏诊,1例法四合并大动脉转位,漏诊大动脉转位,4例合并其它脏器畸形.结论:产前超声筛查可多个切面联合扫查,能够清晰地观察到胎儿的心脏结构及血流情况,在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诊断中的表现具有特异性,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袁志英;姚磊;赵瑞;赵进;赵恺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分析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并确诊为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扫描,且患者已全部由手术病理确诊,统计分析MRCP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MRCP诊断胆系结石的准确率为56.7%,胆管炎性狭窄的准确率为23.3%,胆系恶性梗阻性病变准确率为20.0%.MRCP的诊断准确率与病理诊断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CP可以清晰的显示胰胆管的解剖结构,明确胰胆管的病变部位及性质,为临床提供有力准确的诊断依据.

    作者:王麟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产前超声筛查诊断先天性心脏缺陷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筛查诊断先天性心脏缺陷的临床体会.方法:本次研究从我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期间超声科中收治的产妇中随机抽取30例胎儿心脏缺陷的病例进行临床诊断调查,给予超声筛查诊断,根据其基础病例资料,观察其妊娠期及分娩后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缺陷的诊断效果,同时分析其超声筛查阶段的相关图像,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产前检出率为93.3%;漏诊2例(7.1%),综合检出率为96.7%;产前检出的28例中,18例(64.2%)均由20~24周产前筛查中检出,9例(32.1%)由中孕期查检出,1例(3.5%)由晚孕期检出,漏诊2例(7.1%).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前超声筛查诊断先天性心脏缺陷效果显著,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能够有效检出先天性心脏缺陷的具体类型,可将其作为首选诊断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戚明婷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多排CT在急性阑尾炎穿孔与非穿孔中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多排C T在急性阑尾炎穿孔与非穿孔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共7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多排CT扫描,结果:对照组患者的阑尾直径比观察组要大,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在白细胞计数方面实施比较,差距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阑尾腔外气体、阑尾腔外有粪石、阑尾周边有脓肿物、阑尾有炎症、阑尾壁局限性强化缺损相比较,差距显著(P<0.05);在阑尾腔内有气体与阑尾腔内有粪石C T征象相比较,差距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C T诊断可将阑尾与其周边情况显示出来,利于医师对阑尾周边器官病变状态进行观察,多排CT临床价值高,操作简单、速度快,可行性强.

    作者:李艳明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0年03月—2018年03月在本院接受咯血的43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即试验组(n=23),对照组(n=20);分别给予对照组和观察组常规保守治疗以及以明胶海绵为主要栓塞材料的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死亡率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效果好、死亡率低较为显著且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78.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两组均有患者死亡,但试验组死亡率为4.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文英;蒋仕淑;江鹰;赵长仙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核磁共振(M R I)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来我院检查确诊的膝关节损伤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CT与MRI检查,对比两种检查诊断结果.结果:相比于CT检查,MRI的准确率更高,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膝关节损伤采取核磁共振检查可明确患者的病理变化与损伤程度,诊断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贾永庚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听小骨HRCT扫描图像后处理方法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CT(HRCT)扫描后再经多种后处理技术对听小骨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8月耳部正常及耳部病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共60只耳.依据有无经过后处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HRCT扫描,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多种后处理技术.观察两组在听小骨显示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不同部位对砧骨豆状突、镫骨前后脚、脚板及砧镫关节等微小结构的显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 R C T扫描后再经多种后处理技术可准确显示听小骨的微小结构,为准确诊断病变位置提供重要信息,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璇;何新华;胡永胜;李云霞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超声在妇科急腹症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在妇科急腹症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妇科急腹症患者170例,将联合超声诊断结果(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跟病理检查结果相对比.结果:170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妇科急腹症患者,联合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7.06%(165/170).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7.06%(148/170),阴道超声符合率为88.24%(150/170),联合超声符合率为97.06%(165/170),三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妇科急腹症患者,采取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和鉴别准确率较高.

    作者:彭雪梅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胸腺瘤的螺旋CT诊断分析与研究

    目的:分析采用螺旋C T诊断胸腺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8年4月收治70例胸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螺旋CT检查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螺旋CT检查结果与临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以分析胸腺肿瘤采用螺旋CT的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螺旋CT检查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67%、97.06%、94.29%、97.06%、91.67%;侵袭性胸腺瘤与非侵袭性胸腺瘤的螺旋C T表现中的瘤体形态、瘤体边缘、瘤体密度、钙化情况、包膜情况、淋巴结肿大情况均有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螺旋C T诊断胸腺肿瘤,可以确定其属于侵袭性还是非侵袭性,对患者手术治疗和预后情况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作者:李雪娇;叶洁梅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的鉴别诊断分析

    目的:研究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疾病鉴别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采取回顾性分析研究模式对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参与诊治的40例甲状腺患者涉及的数据进行分析,均开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病理结果和超声诊断结果以及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特点,对比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和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的阻力指数、峰值血流速度.结果:40例甲状腺患者经病理检查后有12例恶性结节、28例良性结节.术前超声诊断良性结节符合率89.28%,术前超声诊断恶性结节符合率83.33%.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阻力指数、峰值血流速度等指标对比良性结节,P<0.05,统计学具有组间计算数据分析意义.恶性性结节存在更明显且丰富的血流,良性结节主要是I、II型血流,恶性结节主要是III型血流.结论:临床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疾病可充分展现血流特点和声像图,且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成为临床首选的甲状腺结节诊断方法,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赵玮;于宁;杨雪;种静 刊期: 2019年第05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主管: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

主办: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