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研究产前超声筛查对胎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诊断价值及意义

袁志英;姚磊;赵瑞;赵进;赵恺

关键词:产前, 超声筛查, 胎儿,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超声筛查在胎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来我院经产前超声筛查发现的胎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者13例,对其超声检查结果与尸检或引产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3例经产前超声筛查发现的胎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患者中尸检8例,3例外院引产,2例失访;其中1例大动脉转位合并主动脉弓离断,主动脉弓离断漏诊,1例法四合并大动脉转位,漏诊大动脉转位,4例合并其它脏器畸形.结论:产前超声筛查可多个切面联合扫查,能够清晰地观察到胎儿的心脏结构及血流情况,在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诊断中的表现具有特异性,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诊断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应用高频超声检查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诊断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应用高频超声检查的效果.方法:挑选2018年1月—2018年10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髋关节滑膜炎患儿57例,所有患儿治疗前和治疗期间均需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回顾分析患儿超声检查结果.结果:57例患儿髋关节治疗前经高频超声检查显示:病灶处股骨颈和股骨头均存在光滑软骨,且未出现软骨碎裂、增厚或骨膜掀起等情况,患侧股骨颈前间隙明显比健侧股骨颈前间隙宽,而股骨颈前间隙内光点存在不均匀回声,其中关节腔积液型35例、关节囊肿胀型22例,经治疗后,患儿超声影像显示:患侧股骨颈前间隙基本正常,且无关节腔积液.结论:诊断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应用高频超声检查的效果较显著,可以清晰反映出患儿髋关节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影像学参考.

    作者:郑欣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好发部位及其超声分型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好发部位及其超声分型.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85例因心绞痛、不明原因心痛或者心肌梗塞入院接受选择性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根据患者冠脉造影检查的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组、单支组和多支组,并对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好发部位及其超声分型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部位以颈动脉分叉部为常见,其次为两侧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起始段,颈外动脉部位较为少见,并且以左侧居多.大多数冠心病患者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多为Ⅰ~Ⅲ型,未造成明显狭窄,以扁平斑常见,其次为软斑和硬斑,溃疡斑比较少见.结论: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常发生于颈动脉分叉处,以左侧为常见,斑块类型多为扁平斑,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积分越高,说明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作者:王虹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不同年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超声特征比较

    目的:对不同年龄结节性甲状腺肿并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超声特征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8年3月56例甲状腺肿并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差异将其分为青年组24例(≤39)、中年组18例(40~59)和老年组14例(≥60),对所有患者甲状腺均进行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检查,并对比三组患者的超声图像回声、SPV和RI.结果:青年组病灶低回声率为1875%,SPV为(31.15±2.15)cm/s,RI为(0.97±0.08)%,这与中年组、老年组的比较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结节性甲状腺肿并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超声图像存在差异,病灶低回声伴微小钙化就是青年患者的主要声像图表现.

    作者:吴静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粒子植入治疗肺癌70例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和探究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125I粒子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系统的回顾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经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0例作为此次报告的研究对象.患者术前均进行增强CT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及周围组织的浸润情况.结果:数据指出,70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位肿瘤为21cm3.治疗前五个月肿瘤的局部控制率较之前明显改善,且患者无合并严重的并发症.结论:临床上采用125I粒子植入疗效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有着明显的疗效,可以提高肿瘤细胞的控制率,减少重症并发症的出现.同时,减轻了患者外科手术的痛苦,操作相对的安全.

    作者:张远强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常规高频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常规高频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UE)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0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根据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病例(n=57)和恶性病例(n=50),全部患者术前均行常规高频超声和U E检查,分析超声与超声+U E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准确性.结果:超声+UE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性(92.00%)、特异性(89.47%)、准确性(90.65%)明显高于单一超声诊断的(70.00%)、(73.68%)、(71.96%)(P<0.05),漏诊率(8.00%)和误诊率(10.53%)明显低于单一超声诊断的(30.00%)和(26.32%)(P<0.05).结论:常规高频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可有效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病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春红;向桢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鼻咽癌的CT与MRI诊断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鼻咽癌的C T与M R I诊断效果对比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耳鼻喉科治疗的100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术前接受CT与MRI检查,CT检查作为对照组,MRI检查作为观察组,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的鼻咽部位受侵情况、颅底部位受侵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口咽、咽旁间隙、颞下窝、翼腭窝、海绵窦等鼻咽部位的诊出率为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P<0.05);观察组在破裂孔、卵圆孔、斜坡、蝶骨大翼等颅底部位诊出率为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P<0.05).结论:鼻咽癌采用MRI的诊断效果更佳,对鼻咽部位及颅底部位的受侵情况诊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临床对不能通过CT检查诊断的病灶应联合MRI检查.

    作者:龚思华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在肌肉、肌腱急性损伤患者诊断中采用高频超声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高频超声在肌肉、肌腱急性损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2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50例疑似肌肉、肌腱急性损伤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高频超声检查,并随访至终结果.结果:经过临床诊断、其它影像学诊断或者穿刺等明确诊断,高频超声诊断后45例确诊,诊断准确率90.00%.不同损伤类型存在不同影像资料表现.结论:高频超声在肌肉、肌腱急性损伤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肌肉、肌腱急性损伤常规诊断的重要方法.

    作者:王艳蕾;范田依;宋鹏杰;王守业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CT诊断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及胰腺癌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C T诊断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及胰腺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共计20例,将其纳入观察组,另取同时期胰腺癌患者共计20例,将其纳入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CT检查,比较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胰腺肿胀和局灶性密度减低以及弥漫性强化降低、被膜边缘、血管受侵犯以及胰管截断和肾脏受累发生几率与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及胰腺癌的诊断中,使用CT诊断能够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静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DSA步进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诊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DSA步进式血管造影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性疾病介入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就诊的38例临床怀疑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行DSA步进造影,观察其显影情况,并对适于介入治疗患者行介入治疗.结果:38例下肢血管步进检查均获得清晰完整的图像,达到诊断目的,并对其中18例下肢血管狭窄及闭塞患者行介入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结论:DSA步进技术只需一次注射造影剂,即可得到下肢动脉全程图像,与分段DSA相比,能减少医生、患者的照射剂量、减少对比剂用量,为临床介入诊疗提供了转确诊断依据及良好的操作平台.

    作者:黄艳梅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颞骨HRCT扫描及面神经管曲面重建在外伤性面瘫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颞骨HRCT及其面神经管曲面重建(CPR)技术在外伤性面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0例外伤性单侧面瘫患者行颞骨HRCT轴位扫描及面神经管CPR,对照其手术结果回顾性分析影像学表现.结果:本组50例中,颞骨骨折46例:纵行骨折29例,横形骨折10例,混合型7例;C P R显示骨折线累及面神经管38例:膝状窝21例,鼓室段10例,乳突段4例,锥曲段2例,迷路段1例.手术证实面神经管骨折42例,术前漏诊4例,分别为:膝状窝1例、鼓室段2例及锥曲段1例.结论:颞骨HRCT扫描及CPR技术可清晰显示面神经管全程及骨折部位,对外伤性面瘫的术前定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魏忠荣;李世华;陈涛;戴维思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 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179例行DR检查和64排128层螺旋CT检查,对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79例患者中,参照临床及病理检查结果,64排128层螺旋C T检查检出全部损伤,诊断准确率为100.0%,D R检查出损伤诊断准确率为78.9%(435/551).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144,P<0.05).结论:多层螺旋C T可快速、便捷地对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进行诊断,诊断准确率高于DR检查.

    作者:蒋英;宋微;梁晓雨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对比.方法:选取50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患者作为本次讨论的研究对象,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在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术前均进行超声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患者病灶的大直径和平均直径、造影剂到达病灶早和晚时间符合正态分布,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是90.00%,比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低10.00%,P小于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准确率高,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辛燕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核磁共振(M R I)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来我院检查确诊的膝关节损伤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CT与MRI检查,对比两种检查诊断结果.结果:相比于CT检查,MRI的准确率更高,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膝关节损伤采取核磁共振检查可明确患者的病理变化与损伤程度,诊断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贾永庚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研究CT检查和普放检查诊断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对比

    目的:分析研讨C T检查和普放检查诊断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中抽取89例进行讨论,患者均经病理检查得到确诊,本研究将患者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患者均接受CT检查和普放检查,将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T检查确诊率97.75%低于病理检查100%,但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放检查确诊率77.53%低于C T检查确诊率97.75%,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临床诊断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可考虑采用C T方式,与普放检查比较,此方式诊断准确性更高,可为早期诊治疾病提供便利.

    作者:于广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的鉴别诊断分析

    目的:研究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疾病鉴别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采取回顾性分析研究模式对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参与诊治的40例甲状腺患者涉及的数据进行分析,均开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病理结果和超声诊断结果以及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特点,对比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和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的阻力指数、峰值血流速度.结果:40例甲状腺患者经病理检查后有12例恶性结节、28例良性结节.术前超声诊断良性结节符合率89.28%,术前超声诊断恶性结节符合率83.33%.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阻力指数、峰值血流速度等指标对比良性结节,P<0.05,统计学具有组间计算数据分析意义.恶性性结节存在更明显且丰富的血流,良性结节主要是I、II型血流,恶性结节主要是III型血流.结论:临床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疾病可充分展现血流特点和声像图,且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成为临床首选的甲状腺结节诊断方法,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赵玮;于宁;杨雪;种静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早期宫外孕患者中B超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早期宫外孕患者中B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92例早期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实施阴道及腹部B超诊断,对照组实施腹部B超诊断,对两组诊断的价值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91.30%,漏诊率6.52%,误诊率2.17%;对照组诊断准确率71.74%,漏诊率17.39%,误诊率10.87%,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数据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宫外孕患者实施阴道及腹部B超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率,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苟晓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空气比释动能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测量不确定度是根据所用到的信息,表征赋予被测量值分散性的负参数.作为各级医院诊断常用的医用X射线辐射源.其测量数据的准确直接影响人民的健康安全.为此,对其空气比释动能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是十分必要.

    作者:付晓君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应用速溶胃肠助显剂提高超声对胃溃疡与胃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究应用速溶胃肠助显剂提高超声对胃溃疡与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9例消化道疾病患者,先给予常规超声诊断,随后嘱咐患者服用500m l速溶胃肠助显剂后再次进行常规超声诊断.探讨应用速溶胃肠助显剂提高超声对胃溃疡与胃癌的诊断价值.结果:使用助显剂后超声的诊断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97.37%、97.75%、98.04%)显著比常规超声(84.21%、87.64%、90.19%)高(P<0.05).结论:将速溶胃肠助显剂应用于胃溃疡与胃癌的超声诊断时,能显著提升诊断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为临床确诊提供有力依据,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蔡志清;魏秋鑫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继发性肺结核不典型CT影像表现

    目的:探讨继发性肺结核的不典型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经临床、病理确诊为继发性肺结核,而CT影像表现不典型的42例患者资料.结果:叶段实变型23例,CT表现为叶段片状实变,其中8例可见支气管气像,4例可见空洞.间质改变为主型6例,C T主要表现为磨玻璃影、网格影、树芽征、小叶间隔增厚、细支气管壁增厚,其中2例可见空洞.孤立结节肿块型13例,孤立结节10例,单发肿块3例,其中5例深分叶,边缘毛刺6例,4例可见空洞.结论:准确理解肺结核病变的影像特点,熟悉肺结核不典型影像表现,同时结合详尽的临床资料,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洪班怡;熊海荣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99mTc-MIBI亲肿瘤显像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估采取99mTc-MIBI亲肿瘤显像技术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予以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医院诊断49例甲状腺结节疾病患者实施分析,选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对患者均开展99mTc-MIBI亲肿瘤显像技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49例患者(53个甲状腺结节)中,冷结节有50个,热结节有2个,温结节有1个;99mTc-MIBI亲肿瘤显像检查:阳性甲状腺结节有15个,阴性甲状腺结节有38个;术后病理检查:恶性甲状腺结节有12个,良性甲状腺结节有41个.将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99mTc-MIBI亲肿瘤显像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敏感性58.33%,特异性80.49%,准确性75.47%.结论: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采取99m T c-M I B I亲肿瘤显像技术鉴别诊断特异性和准确性好,敏感性低,存在一定临床诊断参考价值.

    作者:安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主管: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

主办: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