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卉;陈曦;肖咸英;杨家翔
目的:对比分析临床中对复杂性髋关节骨折患者应用X线片与CT检查对其骨折情况所具有的诊断效果和价值.方法:随机选取于2016年5月—2018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复杂性髋关节骨折患者共70例,在临床诊断期间,对所有患者均采用X线片与CT检查,并对两组患者接受影像学诊断后的各项检测结果资料进行收集、统计.分析研究X线片与C T检查对复杂性髋关节骨折的诊断准确性.结果:经X线片检查后70例患者中,共检出复杂性髋关节骨折58例并确诊,确诊率为82.86%,漏诊、误诊分别为5例、7例;经C T检查后70例患者中,共检出复杂性髋关节骨折66例并确诊,确诊率为94.29%,漏诊、误诊分别为1例、3例.上述数据表明相较于X线片,C T检查在临床中对复杂性髋关节骨折具有更高诊断准确性,P<0.05.结论:综上所述,在临床中运用X线片与C T检查对于复杂性髋关节骨折均具有一较好的诊断效果,但CT检查诊断准确性所具有优势更高,而在实际临床诊断中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用适宜诊断方法.
作者:陈臣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针对子宫肌瘤以及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期间所收治的共计90名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子宫肌瘤组以及子宫腺肌症组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将图像的相关情况以及动脉阻力指数、搏动指数、血流量情况进行反馈和统计.结果: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方式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患者子宫出现增大情况,子宫肌瘤出现空间分布不均匀的低回声区域.子宫腺肌症组肌壁增厚、回声不均匀.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特点比较两组存在显著的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在临床上针对子宫肌瘤以及子宫腺肌症,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方式能够有效的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同时通过动脉血流动力学能够对两种病况的诊断起到积极的效果.
作者:朱成涛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C T在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后脂肪肝定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研究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经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后98例患者,分别于化疗3个周期、6个周期、化疗结束后6个月及1年后进行肝脏CT平扫,测量肝/脾CT值比值,随后对相关数据实行定量分析.结果:恶性肿瘤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后会造成脂肪肝,肝/脾CT值比值法可准确定量诊断脂肪肝,有助于临床医师提高这一化疗并发症的足够重视和及时有效的积极处理,阻止肝脏的进一步损害.
作者:尹华明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超声诊断乳腺纤维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76例来我体检中心2015年5月—2018年5月期间体检的乳腺纤维瘤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三级医院确诊后回访,并且所有患者给予高频彩超检查,对乳腺纤维瘤超声表现进行观察,并对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乳腺纤维瘤典型声像图特征为:病灶成类圆形或者圆形,薄膜完整且边缘清楚,病灶内无血流或者流血较少,病灶后上方回声显著增强.非典型声像图特征为:病灶内部回声不均匀,形态不规则,边缘较为模糊,存在较大钙化斑点及少量液性暗区,有丰富血流信号.经过高频彩超诊断确诊人数为168例,漏诊人数为3例,误诊人数为5例,与病理结果相比较,诊断符合率为95.45%,结果间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超在乳腺纤维瘤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具有较高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宣叶飞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共计100例,选择时间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分别予以经阴道超声检查和腹部超声检查.分析术前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和对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符合率.结果:阴道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和对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术前腹部超声检查数据,P<0.05,差异显著.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更为显著.
作者:王国荣 刊期: 2019年第05期
实时二维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通过向生物组织发射声辐脉冲而使组织发生形变,并在组织不同深度连续聚焦形成马赫锥现象,进而分析对比剪切波在组织内传播速度的差异,获得组织的弹性模量,作为一种相对客观的定量评价指标,用于成人肝脏硬度诊断.本文旨在通过LE-20型超声图像诊断仪与具有国际水平的Aixplorer型实时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诊断系统在同批量成人肝硬化病例的临床前研究对比,探讨该技术在成人肝脏硬度预诊断方面的应用可行性,为国产2D-SWE技术的临床大范围推广运用奠定基础.
作者:刘洪伟;黄颖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应用第二版的影像报告数据系统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疑似为前列腺癌的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行M R I检查及磁共振引导吸下穿刺活检,参照前列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中的标准对每个兴趣点进行评分,评价病理检查前列腺疾病诊断价值.结果:病理学检查26例前列腺癌,19例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穿刺兴趣点78处.穿刺病理上,前列腺癌T2W I、D W I及前列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评分均要高于前列腺增伤.结论:前列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对前列腺诊断的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朱星星;冯再辉;王瑞霞;普光林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颞骨HRCT及其面神经管曲面重建(CPR)技术在外伤性面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0例外伤性单侧面瘫患者行颞骨HRCT轴位扫描及面神经管CPR,对照其手术结果回顾性分析影像学表现.结果:本组50例中,颞骨骨折46例:纵行骨折29例,横形骨折10例,混合型7例;C P R显示骨折线累及面神经管38例:膝状窝21例,鼓室段10例,乳突段4例,锥曲段2例,迷路段1例.手术证实面神经管骨折42例,术前漏诊4例,分别为:膝状窝1例、鼓室段2例及锥曲段1例.结论:颞骨HRCT扫描及CPR技术可清晰显示面神经管全程及骨折部位,对外伤性面瘫的术前定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魏忠荣;李世华;陈涛;戴维思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筛查在胎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来我院经产前超声筛查发现的胎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者13例,对其超声检查结果与尸检或引产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3例经产前超声筛查发现的胎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患者中尸检8例,3例外院引产,2例失访;其中1例大动脉转位合并主动脉弓离断,主动脉弓离断漏诊,1例法四合并大动脉转位,漏诊大动脉转位,4例合并其它脏器畸形.结论:产前超声筛查可多个切面联合扫查,能够清晰地观察到胎儿的心脏结构及血流情况,在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诊断中的表现具有特异性,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袁志英;姚磊;赵瑞;赵进;赵恺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彩超表现与病理诊断效果.方法:以2018年1月—2018年8月间入本院治疗的2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A组研究主体,对其行彩超诊断.以同期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29例患者为B组研究主体.分析彩超的诊断符合率,并对比诊断满意度.结果:A组的诊断符合率略低于B组,对比无差异(P>0.05).A组的诊断满意度为93.10%,B组为68.97%,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急性阑尾炎患者行彩超诊断的效果较佳,且诊断满意度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晓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肌肉骨骼超声在评估慢性足底筋膜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附属医院收治的54例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的研究对象进行肌肉骨骼超声检测,检测足底筋膜的厚度以及重测信度.结果:患侧足底筋膜厚度的第一次检测、第二次检测以及平均值均显著高于健侧足底筋膜厚度(P<0.05);重测信度检测:患者的健侧、患侧重测信度I C C分别是0.90、0.86,两者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肌肉骨骼超声能够准确地评估慢性足底筋膜炎的严重程度,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杨辉;刘玫;石玉琴;赵苏云;段晓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在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急性剧烈运动方面的影响观察中,超声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31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为实验组,再选择相同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31名正常男性为参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急性剧烈运动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超声观察.结果:参照组正常男性进行急性剧烈运动前后的相关指标对比后无差异存在(P>0.05),但实验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剧烈运动前后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患有精索静脉曲张的男性患者临床观察当中,超声对其急性剧烈运动产生的实际应用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该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韩志芬;康佳;胡敏;王渠;康彧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0年03月—2018年03月在本院接受咯血的43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即试验组(n=23),对照组(n=20);分别给予对照组和观察组常规保守治疗以及以明胶海绵为主要栓塞材料的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死亡率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效果好、死亡率低较为显著且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78.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两组均有患者死亡,但试验组死亡率为4.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文英;蒋仕淑;江鹰;赵长仙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B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62例,对所有患者实行B超检查,对比B超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探讨B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47例,确诊41例,漏诊6例.腹部非实质性脏器损伤15例,确诊11例,漏诊4例.结论:采用B超检查方式对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进行诊断时,可准确检查出患者的具体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许祥英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索早期妊娠阴道超声检查配合人性化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我院接收并行早期妊娠阴道超声检查的患者76例,并根据不同护理模式划分组别,施予常规护理模式的38例为常规组,施予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另38例为护理组,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护理后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妊娠阴道超声检查配合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王朝梅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核磁共振(M R I)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来我院检查确诊的膝关节损伤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CT与MRI检查,对比两种检查诊断结果.结果:相比于CT检查,MRI的准确率更高,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膝关节损伤采取核磁共振检查可明确患者的病理变化与损伤程度,诊断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贾永庚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索和分析小儿急慢性阑尾炎患儿应用CT与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通过数据库抽样法抽取我院中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中诊治的急慢性阑尾炎患儿77例开展研究,所纳入对象病情均经病理确诊,全部患儿均接受C T检查以及超声检查.结果:C T检查慢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为50%、阑尾周围脓肿符合率为100%、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符合率为82.50%、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符合率为88.89%,超声检查慢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为42.86%、阑尾周围脓肿符合率为100%、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符合率为77.50%、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符合率为61.11%,两种检查方式慢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36,P=0.7047)、阑尾周围脓肿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25,P=0.5762),两种检查方式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037,P=0.0429).结论:急性阑尾炎应用C T诊断具有更高的诊断符合率,两种诊断方式慢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差异不明显,应该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诊断方式.
作者:田志尤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究C T和核磁共振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接诊的8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检查方法将其分为A组、B组,均41例,其中A组采取核磁共振检查,而B组则采取C T检查,现比较两组检查效果.结果:A组检查用时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小脑、脑干、基底等部位的病灶检出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检查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效果明显优于CT检查,但核磁共振检查用时长,且费用高,因此,实际工作中,需要结合患者个人情况,确定为合适的检查方法.
作者:敖晓尘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 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179例行DR检查和64排128层螺旋CT检查,对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79例患者中,参照临床及病理检查结果,64排128层螺旋C T检查检出全部损伤,诊断准确率为100.0%,D R检查出损伤诊断准确率为78.9%(435/551).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144,P<0.05).结论:多层螺旋C T可快速、便捷地对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进行诊断,诊断准确率高于DR检查.
作者:蒋英;宋微;梁晓雨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析利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评价分析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的左房容积、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62例D H F患者、及同期进行体检的42名健康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42名健康人员设置为对照组,而62例DHF患者根据其NYHA分级情况分成A、B、C组,其中A组为NYHAⅡ级患者25例,B组为NYHAⅢ级患者20例,C组为NYHAⅣ级患者17例.利用RT-3DE技术测量患者左房容积、功能各项指标情况,并利用ELISA法测量观察对象的血浆心房利钠肽(ANP)水平.结果:经观察发现,DHF患者的左房收缩前容积(LAVI preA)、大容积(LAVI max)、小容积(LAVI min)水平均大于对照组,且随着NYHA级别增加有明显增大趋势,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DHF患者主动射血分数(LAAEF)水平高,其次到对照组,然后到B、C组,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D H F患者左房容积指标与其A N P水平的关系,有明显增加而增加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D H F患者应用R T-3D E技术检查,可有效地观察其左房容积、功能变化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效地影像信息.
作者:伍水顺;苏海庆;张霞 刊期: 201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