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冠心病心肌梗死并发症的诊断价值

唐毓敏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 冠心病, 心肌梗死, 并发症, 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应用于冠心病心肌梗死并发症临床诊断中发挥的作用,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本院68例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实施检查,观察其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其并发症所属类型以及表现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中属于真性室壁瘤的有28例(包含心尖部27例、室间隔部1例);属于梗死性室间隔缺损的有1例;属于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有16例;属于左心室附壁血栓的有15例(包含心尖部12例,室间隔部3例);属于二尖瓣腱索断裂的有5例;属于假性室壁瘤的有3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可对其并发症进行清晰显示及动态监测,具备良好的诊断价值及防治监测价值.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DR、CT、常规X线诊断肺结核价值对比

    目的:分析DR、CT、常规X线诊断肺结核的价值.方法:选99例肺结核病患,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常规组,分别给予DR、CT、常规X线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对照组的空洞、卫星灶检测数量、其他指标的检出率明显优于研究组和常规组;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和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显滢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现代医学影像技术中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也被应用在各个领域,其中医学影像技术中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医学影像的处理效率,还能够保证医学影像的清晰度与准确度,从而使临床诊断更加准确,对于医疗水平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医学影像技术中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研究,不断的对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创新,确保在今后的医学临床影像应用的有效性.为此本文针对目前阶段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进行分析,并对其中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希望通过对目前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帮助临床诊断提升准确率.

    作者:于大伟;曹章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接受诊治的6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目标,按住院登记的顺序将前3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后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超声心动图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诊断,n=30)与观察组(采用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对患者进行诊断,n=30),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以及阳性检出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要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中采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对患者进行诊断其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熊燕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CT与超声诊断小儿急慢性阑尾炎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索和分析小儿急慢性阑尾炎患儿应用CT与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通过数据库抽样法抽取我院中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中诊治的急慢性阑尾炎患儿77例开展研究,所纳入对象病情均经病理确诊,全部患儿均接受C T检查以及超声检查.结果:C T检查慢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为50%、阑尾周围脓肿符合率为100%、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符合率为82.50%、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符合率为88.89%,超声检查慢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为42.86%、阑尾周围脓肿符合率为100%、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符合率为77.50%、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符合率为61.11%,两种检查方式慢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36,P=0.7047)、阑尾周围脓肿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25,P=0.5762),两种检查方式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037,P=0.0429).结论:急性阑尾炎应用C T诊断具有更高的诊断符合率,两种诊断方式慢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差异不明显,应该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诊断方式.

    作者:田志尤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现有条件下提高放疗摆位精确度的观察研究

    目的:探讨在现有条件下大可能的提高放疗的摆位精确度和重复性,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51例放疗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摆位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31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按常规X、Y、Z三轴确定靶区中心点,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明显的体表标志处加用另一套X0、Y0、Z0参考线,比较观察两组的摆位误差率,应用S P S 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卡方检验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误差超过5m m人数4人,误差率为12.90%,对照组误差超过5m m人数5人,误差率为25.00%,研究组5m m误差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中三套激光参考轴定位靶区中心点,可明显降低摆位误差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宏忠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CT与普放手段诊断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采用C T与普放手段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8年5月本院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9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CT检查和普放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2.55%,与普放检查的82.98%相比优势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C T检查中能够清晰显示病灶边缘,而普放检查则只能够显示病灶的大小与病变之间的关系.结论:CT检查应用于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诊断中,准确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曦红;戴琴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产前超声检查在胎盘异常中的应用

    目的:本次研究通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手段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主要针对我们医院在孕妇产前做超声检查时遇到的胎盘异常,进行分析和研究,其目的是提高我院的超声检查能力和提高诊断率.方法:本次研究的如下,首先需要选取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选取是非常关键的,必须要有代表性,因此我们在来我院进行常规检查的孕妇中选择研究对象,这些孕妇均需要接受产前超声检查,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手段,所选的时间段为2014年10月—2017年12月.对孕妇检查时所用的仪器是G E730,与此同时,不仅需要Ⅱ级的产科彩超,同时也需要三维彩超.结果:本次研究的结果具体如下,在我们超声检查过程中发现具有胎盘异常的孕妇150例,胎盘异常孕妇的情况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球拍状胎盘、帆状胎盘合并血管前置等.其中,通过我们进一步准确超声诊断后得知,诊断正确的孕妇有134例,诊断符合率为89.33%.结论:本次研究结果取得了很好的诊断效果,大大提高了超声对胎盘异常的诊断符合率.

    作者:冷功彬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不同钙化超声特征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不同分型钙化在良恶性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5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经过超声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根据结节钙化超声表现特点分为不同类型(I型、II型、III型和IV型).分析甲状腺良性及恶性结节之间各种钙化类型的分布特征及差异性.结果:5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共检出200个良性结节(50个存在钙化)、30个恶性结节(14个存在钙化).恶性结节中I型、I I型率,均高于良性结节(P<0.05);恶性结节中I I I型与I V型率,均低于良性结节(P<0.05);I型有2个良性结节、II型有10个良性结节、III型有13个良性结节、IV型有25个良性结节,I型有7个恶性结节、II型有4个恶性结节、III型有3个恶性结节、IV型有0个恶性结节,恶性结节I型钙化所占比例显著高于II型、I I I型和I V型(P<0.05),恶性结节I型与良性结节I型所占比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钙化类型的超声特征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就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丽雅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分析腹部X线平片与CT在诊断肠梗阻中的价值

    目的:分析腹部X线平片与C T在诊断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8例肠梗阻患者,均实施腹部X线平片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CT检查图像清晰率明显高于腹部X线(P<0.05),且CT检查在判断是否为肠梗阻、肠梗阻位置、肠梗阻原因、判断有无绞窄性肠梗阻等方面,和手术的符合度明显高于腹部X线的符合度(P<0.05).结论:在肠梗阻诊断中,与腹部X线平片比,C T扫描的成像更为清晰,在对肠梗阻的诊断、梗阻部位及原因的分析、绞窄性肠梗阻的发现中均有更为优良的价值.

    作者:张礼晖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膝关节骨挫伤的MR诊断价值与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针对膝关节骨挫伤患者采用M R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膝关节骨挫伤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均行MRI检查诊断,分析膝关节骨挫伤的MR影响表现,判断其诊断价值.结果:60例患者发现骨挫伤病灶71处,其中股骨近段40处,股骨远段14处,腓骨近段7处,髌骨10处;另合并关节囊积液发生率50.70%,合并半月板损伤发生率16.70%,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发生率5.63%,合并内、外侧副韧带损伤发生率8.45%,合并股四头肌腱损伤发生率5.63%,合并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发生率73.24%.M R诊断中,常规T1加权显示95.77%,T2加权显示91.55%,压脂序列显示100.0%.结论:针对膝关节骨挫伤患者采用M R诊断方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发现骨挫伤病灶的位置,为判断病情提供可靠依据,制定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徐培红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超声心动图联合外周血管超声诊断高血压心脏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高血压心脏病应用超声心动图、外周血管超声联合诊断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14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外周血管超声诊断,比较两组患者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检出率为92.85%,对照组为78.57%(P<0.05).结论:使用超声心动图联合外周血管超声诊断患者高血压心脏病,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检出率,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作者:曾玲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甲状腺微小癌的二维超声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征分析

    目的:探究甲状腺微小癌的二维超声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征分析.方法:选取甲状腺微小癌患者36例(44个结节)为观察组,在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进行治疗,同时选择相同时间的36例(44个结节)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为对照组.经GE系列彩色多普勒超声及Philips诊断仪的应用,观察、记录和比较两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二维超声表现情况.结果:在淋巴结肿大情况上,两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在纵横比、血流丰富、回声、钙化情况上表现明显化差异(P<0.05);在Ⅰ型、Ⅱ型比例上,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而言,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显著较低,差异有意义(P<0.05),但是Ⅲ型比例上显著较高,对比差异显著有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微小癌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层面,表现结节较小者血流不丰富、较大者血供较丰富的特征,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在二维超声声像图上多表现纵横比上大于或等于1、实性低回声、在形态上不规则、边缘模糊及周边小毛刺、内部多为微小钙化,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何小兰;刘诗懿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MR检查的应用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M R检查的价值和影像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之间收治的110例HIE患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实施MR检查,记录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轻、中度HIE患儿大脑皮层及大脑皮层深部的白质出现小片状或斑点状的高信号,重度HIE患儿影像呈现出灰白质分解模糊的特点.结论:MR检查影像清晰,且不同程度的HIE患儿会呈现出明显的影像差异,适合在HIE临床检查中推广应用.

    作者:郭太赟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CT和核磁共振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C T和核磁共振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接诊的8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检查方法将其分为A组、B组,均41例,其中A组采取核磁共振检查,而B组则采取C T检查,现比较两组检查效果.结果:A组检查用时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小脑、脑干、基底等部位的病灶检出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检查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效果明显优于CT检查,但核磁共振检查用时长,且费用高,因此,实际工作中,需要结合患者个人情况,确定为合适的检查方法.

    作者:敖晓尘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继发性肺结核不典型CT影像表现

    目的:探讨继发性肺结核的不典型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经临床、病理确诊为继发性肺结核,而CT影像表现不典型的42例患者资料.结果:叶段实变型23例,CT表现为叶段片状实变,其中8例可见支气管气像,4例可见空洞.间质改变为主型6例,C T主要表现为磨玻璃影、网格影、树芽征、小叶间隔增厚、细支气管壁增厚,其中2例可见空洞.孤立结节肿块型13例,孤立结节10例,单发肿块3例,其中5例深分叶,边缘毛刺6例,4例可见空洞.结论:准确理解肺结核病变的影像特点,熟悉肺结核不典型影像表现,同时结合详尽的临床资料,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洪班怡;熊海荣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结石诊断中的应用意义

    目的:了解对肝外胆结石患者用腹部CT和核磁胰胆管成像手段检查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取本院近年来收治经手术病理确诊肝外胆结石患者108例为分析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腹部C T以及核磁胰胆管成像方式进行检查,对患者影像资料以回顾性方式进行分析并归纳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在对结石直径不同(是否超过9c m)检出准确率方面,核磁胰胆管成像准确率有显著优越性(P<0.05);在患者结石检查特异性、敏感性、误诊漏诊率方面,核磁胰胆管成像所得数据相对于腹部CT均有明显优越性(P<0.05).结论:为肝外胆结石患者用核磁胰胆管成像手段检查,相对于腹部CT诊断方式在准确率方面有明显优势,为患者及时治疗提供良好基础,值得推广.

    作者:路雨澍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直肠癌术前采用MRI诊断TN分期效果分析

    目的:阐述并分析直肠癌术前用MRI检查对辅助诊断TN分期效果.方法:研究开展回顾性分析,筛选2017年2月份—2018年7月份收治的手术病理确诊的患者直肠癌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MRI和CT检查.两种检查方法与病理检查分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T检查符合率T2分期及以下6例,T3分期15例,T4分期12例,符合率为49.25%(33/67);MRI检查符合率T2分期及以下11例,T3分期24例,T4分期17例,符合率为77.61%(52/67);两组检查结果符合率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 R I检查直肠癌准确率较高,且对病灶与周围组织关系分辨清晰,为手术方案的治疗提供帮助;但是对于直肠癌的诊断病理学检查仍是唯一金标准.

    作者:张凤祥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高频彩超在无体征乳腺病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高频彩超在无体征乳腺病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选择对象为无体征乳腺病灶患者,对所有患者均实施高频彩超诊断.结果:在不同病变性质肿块超声声像图表现、血流信号强度分级中,良恶性病灶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频彩超在无体征乳腺病灶诊断中具有极高诊断价值,值得研究.

    作者:赵明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经阴道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技术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Omniview)技术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为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Omniview)技术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选取经宫腔镜检查或手术治疗、病理结果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120例.回顾性分析其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Omniview图像特征,将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评价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Omniview w诊断的符合率.结果:在12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经阴道三维超声Omniview成像诊断准确率为99.1%(119/120),二维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6.7%(104/12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Omniview技术检查能够获得子宫内膜息肉更全面立体的信息,比二维超声准确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彭卉;陈曦;肖咸英;杨家翔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在先天性心脏病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在先天性心脏病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产前检查的90例孕妇,经过引产尸解报告以及手术病例学的检查结果证实,参与本次研究的90例胎儿中,存在21(21.11%)例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包括:室间隔缺损7例、法洛四联症6例、房间隔缺损5例以及单心腔3例.对所有孕妇均在接受常规超声检查的同时给予胎儿心脏超声筛查,观察90例孕妇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检查结果.结果:行常规超声检查得出的检出率为71.43%,低于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检出率的95.24%.结论:相较于常规超声检查,使用胎儿心脏超声筛查检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对提前防御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友美 刊期: 2019年第05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主管: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

主办: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