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结石诊断中的应用意义

路雨澍

关键词:腹部CT, 核磁胰胆管成像, 肝外胆结石, 诊断意义
摘要:目的:了解对肝外胆结石患者用腹部CT和核磁胰胆管成像手段检查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取本院近年来收治经手术病理确诊肝外胆结石患者108例为分析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腹部C T以及核磁胰胆管成像方式进行检查,对患者影像资料以回顾性方式进行分析并归纳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在对结石直径不同(是否超过9c m)检出准确率方面,核磁胰胆管成像准确率有显著优越性(P<0.05);在患者结石检查特异性、敏感性、误诊漏诊率方面,核磁胰胆管成像所得数据相对于腹部CT均有明显优越性(P<0.05).结论:为肝外胆结石患者用核磁胰胆管成像手段检查,相对于腹部CT诊断方式在准确率方面有明显优势,为患者及时治疗提供良好基础,值得推广.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系统超声联合三维表面成像技术在胎儿外耳畸形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评价

    目的:评价胎儿外耳畸形诊断中系统超声联合三维表面成像技术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系统产前检查的1500例孕妇作为观察对象,所有孕妇的诊断方案均为系统超声与三维表面成像超声技术联合的方式,对超声检测次数和外耳显示率存在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胎儿外耳畸形检出率、漏诊率进行判定.结果:与第1次外耳显示率进行比较,第2次的显示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500例孕妇中胎儿外耳畸形的确诊率为78%(1170/1500),漏诊率为22.0%(330/1500).结论:系统超声与三维表面成像技术联合的诊断方式对胎儿外耳畸形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价值,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普及.

    作者:罗云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意义比较分析

    目的:观察并探讨超声诊断乳腺纤维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76例来我体检中心2015年5月—2018年5月期间体检的乳腺纤维瘤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三级医院确诊后回访,并且所有患者给予高频彩超检查,对乳腺纤维瘤超声表现进行观察,并对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乳腺纤维瘤典型声像图特征为:病灶成类圆形或者圆形,薄膜完整且边缘清楚,病灶内无血流或者流血较少,病灶后上方回声显著增强.非典型声像图特征为:病灶内部回声不均匀,形态不规则,边缘较为模糊,存在较大钙化斑点及少量液性暗区,有丰富血流信号.经过高频彩超诊断确诊人数为168例,漏诊人数为3例,误诊人数为5例,与病理结果相比较,诊断符合率为95.45%,结果间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超在乳腺纤维瘤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具有较高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宣叶飞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多层螺旋CT检查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 T检查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6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 T诊断和胸部X线诊断,对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全方位的比较.结果:多层螺旋C T阳性检出率为95.0%(57/60),胸部X线阳性检出率为83.3%(50/60),多层螺旋C T阳性检出率要明显高于胸部X线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毛刺征、分叶征、肺门与纵膈淋巴结肿大、空洞征、棘突征、胸膜凹陷征等形态学特点的检出率方面,多层螺旋C T分别为85.0%、81.6%、76.7%、35.0%、31.7%、33.3%,胸部X线分别为40.0%、65.0%、31.7%、11.7%、13.3%、8.3%,多层螺旋C T均明显高于胸部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 T和胸部X线均为周围型肺癌诊断的有效手段,但多层螺旋CT诊断检出率更高,形态学特征更清晰,因而应用价值更大.

    作者:雷宜发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分析64排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应用

    目的:探究64排C 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应用.方法:选取62例在我院接受结直肠癌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活检确诊为结直肠癌.使用64排C 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研究其对结直肠癌术前分期的诊断应用,对比术前分期与病理分期,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62例患者经64排CT扫描,使用图像后处理技术,均确诊为结直肠癌,准确率100%.CT术前分期与病理分期的I期、II期、III期、IV期相比,均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64排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结直肠癌,确诊率高,且术前分析精准,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作者:沈广林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早期妊娠阴道超声检查配合人性化护理模式的价值探索

    目的:探索早期妊娠阴道超声检查配合人性化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我院接收并行早期妊娠阴道超声检查的患者76例,并根据不同护理模式划分组别,施予常规护理模式的38例为常规组,施予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另38例为护理组,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护理后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妊娠阴道超声检查配合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王朝梅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心脏彩超在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对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心脏彩超后患者病情的检出几率.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进入本院治疗的74例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此次试验的研究比较,将参与研究的患者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74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对照组和实验组均实施心脏彩超诊断.结果:在本次研究干预之后,实验组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LVDD、LAD等心功能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P<0.05.而实验组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P<0.05.结论:在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心脏彩超诊断的方式检出率较高,且操作简单,可以使患者得到及早的治疗,由此可知,心脏彩超诊断的方式在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张俊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52例肝包囊虫病CT表现回顾性分析

    目的:对肝包囊虫病患者进行C T诊断,研究肝包囊虫病的临床特点和C T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肝包囊虫病患者52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C T诊断,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肝包囊虫病患者中,细粒棘球蚴见于50例患者中,泡状棘球蚴见于2例患者中.患者的发病年龄集中于30岁~40岁,患者的病变部位以肝右叶为多(49%),其次为肝左叶(38%),后是肝左叶、肝右叶或者肝尾叶并发(13%).细粒棘球蚴的C T表现主要包括5种类型,如单纯型、钙化型、多囊型、母子囊型、混合型.肝包囊虫病的CT表现主要是外囊分离,囊壁明显增厚,囊内有很多小气泡影以及囊内出现彩带征等.泡状棘球蚴在CT下无明显特征,对泡状棘球蚴的诊断比较困难.结论:利用CT扫描方式能够对肝包囊虫病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部分患者利用CT平扫便可作为准确的定位诊断,CT在肝包囊虫病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尼顿;米玛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术前乳腺B超及MRI检查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状态评估的准确性分析

    目的:探讨术前乳腺B超、M R I检查评估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状态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乳腺癌疾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术前应用乳腺B超技术进行检查,研究组患者术前进行乳腺B超联合MRI检查,将两组术前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证实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前检查与术后病理证实结果符合率达到95.56%,对照组诊断符合率为77.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误诊、漏诊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联合应用乳腺B超、M R I技术评估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状态,可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为早期确诊、指导后续治疗、预后评估等方面均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作者:邹春智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CT诊断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及胰腺癌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C T诊断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及胰腺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共计20例,将其纳入观察组,另取同时期胰腺癌患者共计20例,将其纳入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CT检查,比较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胰腺肿胀和局灶性密度减低以及弥漫性强化降低、被膜边缘、血管受侵犯以及胰管截断和肾脏受累发生几率与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及胰腺癌的诊断中,使用CT诊断能够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静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B超诊断子宫肌瘤的特征分析

    目的:对B超诊断子宫肌瘤的特征予以探讨.方法:依据此次研究要求,将子宫肌瘤患者50例归为此次研究对象,收治时间范围为2017年7月份到2018年7月份,患者依次予以B超检查、X线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在此次检查过程中的临床情况,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诊断情况.结果:针对诊断率的对比,B超检查相比X线检查更高,对比数据之间差异明显,符合统计学意义成立标准.B超检查显示50例患者的回声类型包括低回声、中等回声、高回声以及混合回声,依次占38%、24%、26%、12%.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B超检查,诊断率较高,可为医师的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同时对于特征相似与子宫肌瘤相似的疾病,临床上需要加强鉴别,防止误诊.

    作者:杨淑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冠心病心肌梗死并发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应用于冠心病心肌梗死并发症临床诊断中发挥的作用,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本院68例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实施检查,观察其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其并发症所属类型以及表现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中属于真性室壁瘤的有28例(包含心尖部27例、室间隔部1例);属于梗死性室间隔缺损的有1例;属于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有16例;属于左心室附壁血栓的有15例(包含心尖部12例,室间隔部3例);属于二尖瓣腱索断裂的有5例;属于假性室壁瘤的有3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可对其并发症进行清晰显示及动态监测,具备良好的诊断价值及防治监测价值.

    作者:唐毓敏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超声心动图联合外周血管超声诊断高血压心脏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高血压心脏病应用超声心动图、外周血管超声联合诊断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14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外周血管超声诊断,比较两组患者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检出率为92.85%,对照组为78.57%(P<0.05).结论:使用超声心动图联合外周血管超声诊断患者高血压心脏病,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检出率,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作者:曾玲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浅析H型高血压与单纯型高血压对颈动脉斑块发生及性质的影响

    目的:探讨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原发性高血压(简称H型高血压)与单纯型高血压对颈动脉斑块发生及性质的影响,为同行提供借鉴.方法:对19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对斑块的性质进行评价;根据血压水平分为A、B、C三组,A(轻度高血压组)、B(中度高血压组)、C(重度高血压组),再根据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将每组分为H型及单纯型高血压两个亚组,对三组患者两亚组间颈动脉斑块发生及性质的差异分别进行比较.结果:三组H型高血压亚组颈动脉总斑块和不稳定斑块的发生率都比单纯高血压亚组高,三组两亚组颈动脉稳定斑块的发生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型高血压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及性质与单纯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及性质存在差异,H型高血压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升高明显,斑块的不稳定性增加,易于发生急性脑血管疾病.

    作者:陶承颜;赵渝军;王霞;钟飞飞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泌尿系结石检查中的诊断分析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泌尿系结石检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超声检查,发现泌尿系结石患者89例,其中67例患者曾出现过突发性腰痛、腹痛,部分患者出现血尿,经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药物治疗后排出结石,临床确诊为泌尿系结石;22例患者长期无临床症状,经体检发现泌尿系结石,通过对比结石出现的部位及其声像图表现特征,调查其生活习惯相关数据,研究结石形成与生活习惯的相关性.结果:在本研究泌尿系结石患者中,双肾结石41例,单肾结石19例,膀胱结石13例,输尿管结石16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双肾结石43例,单肾结石18例,膀胱结石12例,输尿管结石16例,检出准确率为92.13%;在生活习惯上,双肾结石以长期卧床(32/41)和爱喝浓茶(37/41)所占比例高;单肾结石与双肾结石患者相同;膀胱结石以厌食少食(11/13)高;输尿管结石以饮水较少(15/16)和作息不规律(9/16)高.结论:泌尿系结石患者实施超声检查可以获得理想的诊断效果,便于医生实时、动态、安全的观察结石所在部位及了解结石的图像特点,为临床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指导患者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作者:王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经腹及经阴道彩超对子宫疤痕妊娠的诊断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经腹及经阴道彩超对子宫疤痕妊娠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子宫疤痕妊娠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经腹彩超检查,研究组接受经阴道彩超检查,比较两组诊断准确率.结果:研究组孕囊型子宫疤痕妊娠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包块型子宫疤痕妊娠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经腹彩超相比,采用经阴道彩超可明显提升孕囊型及包块型子宫疤痕妊娠诊断准确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林玉涓;黄淑卿;钟逢逍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经腹与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经腹与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60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运用经腹超声的方法进行检查,实验组运用经阴道超声的方法进行检查,在此基础上,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分析其终的临床诊断符合效果.结果:经阴道超声的异位妊娠临床诊断符合效果显著优于经腹超声的异位妊娠临床诊断符合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方法对异位妊娠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符合率,其应成为临床中的首要检查手段,此种方法能使患者的出院时间显著提前,因此,此种方法在临床中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应在临床中被广泛推广,获得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在临床中被不断应用.

    作者:彭丽丽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前列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应用第二版的影像报告数据系统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疑似为前列腺癌的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行M R I检查及磁共振引导吸下穿刺活检,参照前列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中的标准对每个兴趣点进行评分,评价病理检查前列腺疾病诊断价值.结果:病理学检查26例前列腺癌,19例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穿刺兴趣点78处.穿刺病理上,前列腺癌T2W I、D W I及前列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评分均要高于前列腺增伤.结论:前列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对前列腺诊断的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朱星星;冯再辉;王瑞霞;普光林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食管癌的CT影像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食管癌的CT影像诊断效果.方法:对本科室60例食管癌患者(2013年1月到2017年6月间收治)进行研究观察,对所有患者均进行CT影像学检查及X线钡餐造影检查,分析总结检测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实施CT检查对Ⅰ期患者检出率11.11%明显低于X线钡餐检查66.67%(P<0.05).实施CT检查对Ⅱ期、Ⅲ期、Ⅳ期患者检出率100.00%、100.00%、100.00%与X线钡餐检查结果95.45%100.00%、100.00%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食管癌实施CT影像诊断对早期患者诊断效果不佳,漏诊率较高,而对中晚期患者诊断效果良好,优势大,可辅助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方案制定.

    作者:朱均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多谱勒超声肾血流测定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预测性研究

    目的:研究多谱勒超声肾血流测定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预测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到2018年9月期间就诊的60例高血压患者,并将其平均分成三组,每组均为20例,选取我院同期40例正常人,针对所有参与试验研究者实施超声多普勒肾血流检查.将血、尿β2-MG(尿β2-微球蛋白)与UAER(尿白蛋白排泄率)当做诊断早期肾损害的基本指标.结果:经检查效果比较分析证实,高血压病合并肾脏早期损害患者肾段动脉与叶间动脉的收缩期的大血流速度、脉冲指数、舒张期末低血流速度以及阻力指数升高异常,如果脉冲指数超过1亦或是阻力指数超过0.60,就代表肾功能可能发生早期损伤.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且伴有肾脏早期损害的患者,其肾内动脉舒张期末低血流速度显著降低,而阻力指标则随之提升.结论:多谱勒超声肾血流测定在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诊断与预测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操作简单,而且诊断预测结果可靠,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作者:陈海玲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多排螺旋CT诊断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的价值

    目的:探析多排螺旋C T诊断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的价值.方法:以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于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放射科接受检查的90例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患者为主要对象,根据疾病类型将其分为三组,分别为原发性肝癌组(n=32)、肝脏转移癌组(n=30)、肝血管瘤组(n=28).所有患者均行多排螺旋C T检查,对比三组的肝脏情况及相关指标.结果:占位病灶实质灌注参数:原发性肝癌组的HBF、HAF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MTT相对较低,且肝脏转移癌组的H B V显著低于其余两组(P<0.05).病灶附近实质区灌注参数:肝血管瘤组的H B F、P S明显低于其余两组,而其余两组的HAF显著低于肝血管瘤组(P<0.05).结论:在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的临床诊断上,采用多排螺旋CT进行检查和诊断可获得理想效果,可为临床诊治提高科学依据,可推广应用.

    作者:张亚 刊期: 2019年第05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主管: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

主办: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