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明望;张延平
目的 探讨白介素-32(interleukin-32,IL-32)在慢性鼻窦炎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致病机理.方法 收集4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同期选取20例行鼻部手术患者的正常组织作为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两组鼻组织中IL-32蛋白;采取即用型EnVisionTM Super/HRP检测试剂盒检测两组鼻黏膜组织中CD3+和CD68+表达.结果 慢性鼻窦炎鼻黏膜组织中IL-32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慢性鼻窦炎鼻黏膜组织中CD3+细胞计数(55.36±23.53)个/mm2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8.27±11.43)个/mm2 (P <0.01);慢性鼻窦炎鼻黏膜组织中CD68+细胞计数(7.65±2.27)个/mm2高于对照组(5.98±2.10)个/mm2(t=2.741,P<0.01).且慢性鼻窦炎鼻黏膜组织中IL-32与CD3+和CD68+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IL-32可能通过招募炎症细胞,参与慢性鼻窦炎的发病.
作者:唐金勇;曹春华;文浩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我科于2008年5月~2012年5月应用美国ArthroCare公司ENTec-Coblator(TM)等离子手术治疗仪对35例喉部病变患者施行等离子低温消融技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35例患者中,男25例,女10例,年龄24~65岁,平均45.7岁.35例患者中会厌囊肿15例、声带突肉芽肿8例(其中7例为单侧,1例为双侧),喉部乳头状瘤7例,喉部淀粉样变3例,喉部脂肪瘤1例,喉部纤维瘤1例,临床表现为声嘶16例,咽部不适、咽部异物感17例,间断性呼吸困难1例,体格检查时偶然发现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电子喉镜检查发现喉部病变,其中3例术前病检为喉部淀粉样变,7例术前病检为喉部乳头状瘤,所有患者术后均经病理确诊.
作者:姜义道;万俐佳;倪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慢性肥厚性鼻炎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其表现为下鼻甲肥大,可引起患者鼻塞、头晕等不适,临床上对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常采取手术治疗.我科从2008年1月~2012年3月对8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进行了小切口黏膜下下鼻甲骨部分切除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廖首本;张剑华;黄雄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鼻出血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的门急诊之一,大部分经常规的前、后鼻孔填塞即可治愈,但对于出血部位深在、隐蔽,传统治疗不能达到满意效果的老年鼻出血,一直是临床工作的棘手问题,应用鼻内镜技术联合微波诊断和治疗老年鼻出血,减轻了行前后鼻孔填塞及手术结扎颈外动脉或筛前动脉[1],给患者带来了痛苦,降低了治疗风险与并发症,提高了治愈率,自2000年12月~2013年1月我们在鼻内镜下应用微波诊治老年鼻出血56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牛亚林;程树勍;刘亚超;李燕萍;武宇宏;薛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C臂定位经卵圆孔穿刺应用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3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在C臂引导下经卵圆孔穿刺,行射频热凝术治疗,温度控制在65 ~ 80℃,每次持续40~ 60 s,共治疗4~6次.结果 术中所有患者穿刺均成功,术后全部患者疼痛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臂引导经卵圆孔穿刺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提高卵圆孔穿刺的成功率和精确性,增加操作的安全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曹雅杰;张国辉;李志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喉气管狭窄的手术治疗方式和疗效.方法 对25例喉气管狭窄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4例喉癌术后肉芽增生,1例喉乳头状瘤反复术后狭窄和1例喉淀粉样变致喉狭窄患者行支撑喉镜+显微镜下激光手术;9例喉外伤后喉瘢痕狭窄患者行喉成形T形管置入术;1例外伤后气管狭窄、3例气管插管后气管狭窄和1例气管乳头状瘤患者行气管成形T形管置入术;2例气管外伤后狭窄和1例气管插管后气管狭窄患者行气管楔形切除端端吻合术;2例甲状腺恶性肿瘤侵犯气管患者在肿瘤根治基础上行袖状切除端端吻合术.分别观察不同术式的手术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2例支撑喉镜手术后复发,长期带管;6例T形管取出后有肉芽组织增生,经激光切除后4例终拔管;1例2次行T管置入后仍瘢痕形成,终行气管楔形切除端端吻合术并拔管,1例仍长期带管,其余8例T形管取出后效果良好,顺利拔管;5例气管楔形切除术或袖状切除端端吻合术者,术后均无气管狭窄.结论 喉气管狭窄的治疗应根据病因、狭窄的性质、范围、部位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才可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汤苏成;王跃建;陈伟雄;朱肇峰;何发尧;张剑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支撑喉镜下显微喉镜手术切除是目前声带病变常见的手术方式,但声门暴露困难患者,常给手术医生带来困扰.我科应用专利产品加长成角喉镜联合支撑喉镜充分暴露病变,并用加长转角喉钳完整切除声带病变,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慧茹;金杰;徐永昌;曹建国;董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41岁.因无意中发现左耳垂下无痛性肿块10d于2013年4月25日收入院.查体:全身情况可,左侧腮腺区耳垂下可触及一包块,大小约2.0 cm×2.0 cm×1.0 cm,质地中等,表面光滑,界限清,活动可,表面皮肤无红肿、触痛及粘连.双侧颈部及颌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无面瘫征.腮腺超声检查示:左侧腮腺区1.5 cm×1.2 cm×1.0 cm低回声结节,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血流信号丰富.
作者:安新山;曹文栋;张志梅;张玲染;李宁;任国英;王德超;张淑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下咽鳞状细胞癌中整合素β1(Integrin β1)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在下咽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检测50例下咽鳞状细胞癌及20例癌旁黏膜组织中的Integrin β1表达水平,应用Image-ProPlus图像分析软件测定免疫组化图像的平均光密度(mean optical density,MOD).结果 Integrin β1蛋白在下咽鳞状细胞癌及癌旁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00%和35.0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MOD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ntegrin β1的表达与不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是否伴淋巴转移相关(P<0.05);Integrin β1与年龄、性别、吸烟史和原发部位的下咽鳞癌组别间的表达无关(P>0.05).结论 Integrin β1在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介导了癌组织黏附和浸润,检测Integrin β1可能对评估下咽鳞癌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特点有一定意义.
作者:甘卫刚;洪育明;刘海;梁振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鼻塞是鼻科疾病的常见症状,多因鼻腔的炎症、占位病变以及解剖结构异常导致的鼻腔狭窄引起.应用鼻腔扩容术个性化去除病因,可以增加鼻腔有效通气容积,降低患者鼻阻力,有效缓解鼻塞症状,进而改善患者鼻腔通气功能[1-2].我科自2010年1月~ 2012年10月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扩容术对220例鼻腔狭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华林;李俊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自制鼻腔清洗器是用普通一次性输液器剪接制成,自2010年6月使用以来,收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通过对800例患者临床对比观察,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鼻腔清洗器,并且治疗效果达到甚至超过传统鼻腔清洗器,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明;范慧君;徐淑芳;闫伟;李玲玲;梁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慢性中耳炎患者中耳分泌物的细菌学分布及动态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409例慢性中耳炎患者的中耳内脓性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并分2008年1月~2011年12月和2012年1月~2013年6月两个时间段,对其主要致病菌分布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409例患者中检出病原菌361耳,检出率81.67%,共检出43种病原菌,位于前列的检出病原菌依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04耳(28.8%),铜绿假单胞菌63耳(17.5%),表皮葡萄球菌32耳(8.86%),奇异变形杆菌22耳(6.09%).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与中耳胆脂瘤主要病原菌构成比总体无明显差异.各种病原菌不同时间段总体构成比对比,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在所有致病菌中,2012~2013年度检出率比2008 ~2011年度检出率高.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奇异变形杆菌是新疆慢性中耳炎主要病原菌.动态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近期有增高趋势.
作者:顾兴智;尤乐都斯·克尤木;程秀琴;史冬梅;张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双磁石联合持续引流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可行性.方法 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患者局部低位穿刺并留置固定导管持续性引流,于耳廓双侧敷料包裹磁石固定,对照组采取留置引流管常规敷料加压包扎固定,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28例患者中,经一次置管治愈者26例;对照组24例患者中,经一次置管治愈者18例,治疗组(治愈率92.9%)与对照组(治愈率7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磁石联合持续引流治疗耳廓假性囊肿方法简单,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军政;陈伟南;李荣需;田文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喉癌组织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的表达及其在喉癌患者临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技术Envision二步法检测uPA在79例喉癌切除标本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随访,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uPA的高表达与喉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x2=4.145,P=0.042).uPA阳性者5年生存率为23.3%,uPA阴性者5年生存率为46.9%,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402,P<0.05).从uPA相关的生存曲线上看,uPA阴性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uPA阳性患者.结论 分析uPA可能有助于评估喉癌发生转移的危险性,对于评估临床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麻晓峰;沈晓辉;俞晨杰;章宜芬;钱晓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抑癌基因nm23-H1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鼻咽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3例鼻咽癌患者鼻咽部组织中nm23-H1蛋白的表达,分析鼻咽癌患者不同临床分期及鼻咽癌是否伴有淋巴转移组织中nm23-H1蛋白表达的差异;同期选取17例慢性鼻咽炎患者鼻咽部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鼻咽癌组织中nm23-H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3.4%,慢性鼻咽炎组织中nm-23H1阳性率为88.2%,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Ⅰ~Ⅱ期组织中阳性率为88.2%,Ⅲ~Ⅳ期组织中阳性率为30.8%,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伴有淋巴结转移组和不伴有淋巴转移组阳性率分别为38.5%、76.5%,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癌基因nm23-H1蛋白表达下调,可能与鼻咽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有关.
作者:陈晓雯;谢振宇;李良文;何友明;王婉玲;程金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Airtraq喉镜作为一种独特的、新型的、一次性使用的气管插管设备,因其易于掌握,无需口、咽、气管三轴线重合,就能提供良好的声门视野,尤其在困难气道插管中提供的视野优[1].适用于传统直接喉镜下插管失败或病理性肥胖、张口受限、颈椎骨折制动等不宜直接喉镜下气管插管者.我院急诊科2010年10月~ 2013年9月收治32例困难气道患者,行Airtraq喉镜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国辉;孙晓新;冯丽慧;陈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33岁.因右鼻塞、流脓涕伴鼻腔恶臭2年入院.患者1年前曾在当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发现右鼻腔有石头样物,取出后症状有所缓解,术后5个月上述症状逐渐加重,呈持续性鼻塞,偶有鼻出血,量不多,能自行停止.患者嗅觉减退,无头痛,饮食睡眠尚可.鼻内镜检查示右侧下鼻道内可见表面呈黄褐色、质地坚硬新生物,形如枣核,右侧下鼻甲前端肥厚,中后部被挤压萎缩,有异味.左侧鼻腔未见异常.鼻窦CT示右侧鼻腔内钙化状肿物充满,呈均匀高密度影,鼻中隔偏曲.
作者:贾艳秋;马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提高对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喉癌癌前病变的认识,选择恰当的方法治疗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喉癌癌前病变.方法 选取经病理证实的29例喉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患者,其中26例采用喉内镜下声带黏膜剥脱术治疗,3例采用喉裂开下喉部分切除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3年以上,若出现恶变者则至恶变时为此研究随访结束时间.结果 17例一次性治愈;2例复发,采用喉裂开下喉部分切除术治愈;10例癌变,此患者之后按肿瘤分期分别行开放性手术.结论 病理为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的喉癌癌前病变恶变率高,采用支撑喉镜下声带黏膜剥脱术治疗喉癌癌前病变仍有较高的治愈率,但术后必须严格随诊.
作者:钟兆棠;梁敏志;陈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支撑喉镜联合电子喉镜下平阳霉素注射治疗下咽及喉部血管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分析2005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下咽及喉部较大血管瘤患者22例,瘤体直径1.5~4.0 cm.均在全麻支撑喉镜下进行首次血管瘤体内注射平阳霉素,依据瘤体大小注射平阳霉素4~12 mg,注射6~8个点,首次注射后瘤体残留者改为在局麻电子喉镜下再次注射,直至治愈.结果 支撑喉镜下一次治愈14例,8例瘤体残留,一次注射后残留瘤体平均直径缩小80%.8例残留患者电子喉镜下再注射1次后治愈5例,注射2次后治愈2例,注射3次后治愈1例,22例患者经随访1~3年,均未见复发.结论 支撑喉镜联合电子喉镜下平阳霉素注射治疗下咽及喉部血管瘤具有微创、注射次数少、患者依从性好、疗效肯定等优点.
作者:张建辉;唐嗣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口服中成药(金嗓散结丸)治疗声带小结患者的动态喉镜及嗓音声学分析指标变化.方法 采用Xion动态喉镜及嗓音声学分析软件对48例女性声带小结患者治疗前1天及治疗后2周、1个月、2个月进行动态喉镜观察及声学分析,同期选取48例动态喉镜检查声带外观及运动均正常的成人女性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声带小结患者治疗前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均高于对照组,嗓音障碍指数(DSI)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周后动态喉镜观察声带小结无明显缩小,而患者的各项声学参数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一定程度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动态喉镜观察声带小结明显缩小甚至消失,各声学参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声学参数值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各声学参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成药治疗声带小结有较好疗效,且安全方便,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及DSI声学参数可以作为中成药治疗声带小结疗效评价的客观敏感指标.
作者:高晓葳;李超;杨芳;欧阳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