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43例分析

蒋志毅;司马国旗;殷鹏;盛成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外科学, 多道睡眠描记术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治疗的43例OSAHS病人临床资料,并随访其疗效.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有效41例(打鼾、憋气等症状改善);无效2例(症状改善不明显).39例随访6个月,33例有效.23例术后随访12个月,18例有效.17例随访18个月,12例有效.且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合理选择OSAHS病人,并针对上气道不同平面的阻塞部位进行手术可以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Bcl-2,Caspase-3在甲状腺癌和桥本甲状腺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Bcl-2,Caspase-3在甲状腺癌和桥本甲状腺炎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TUNEL法检测37例甲状腺癌和14例桥本甲状腺炎组织中的细胞凋亡率,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和Caspase-3的表达及分布.结果桥本甲状腺炎组中细胞凋亡率(28.6%)比甲状腺癌组(5.4%)显著增高(P《0.05),桥本甲状腺炎淋巴细胞浸润区的甲状腺滤泡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64.3%)比甲状腺癌组(91.9%)中明显降低(P《0.05).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滤泡中Caspase-3表达阳性率(85.7%)比甲状腺癌组中(56.8%)明显增高(P《0.05).甲状腺组织中凋亡细胞和Caspase-3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淋巴滤泡浸润附近,Bcl-2阳性细胞则多分布于远离淋巴滤泡浸润区域.结论 Bcl-2,Caspase-3在甲状腺癌和桥本甲状腺炎中的表达有差异,可能是导致甲状腺癌凋亡水平相对低下,桥本甲状腺凋亡水平增高的重要因素.

    作者:熊洁萍;朱钢;赵强;李汉贤;李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以咽喉溃疡首诊耳鼻咽喉科32例分析

    目的探讨以咽喉溃疡首诊于耳鼻咽喉科疾病的临床特点和检查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8~2004年我科诊治的以咽喉异物感、疼痛、声嘶及咳嗽首诊的32例病例,通过临床表现、溃疡特点、专科检查、实验室、结核菌素、影象学、病理学等检查.结果诊断为咽喉结核20例,梅毒7例,真菌病3例,爱滋病1例,硬结病1例,然后根据不同的疾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结论对咽喉部不同的溃疡只要通过系统、全面的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专科检查和辅助检查是可以确诊的,只有做出正确的诊断,才能采取有效的治疗.

    作者:徐赛男;张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先天性耳聋伴颅内异常病人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先天性耳聋伴有颅内异常病人电子耳蜗植入的护理方法.方法根据3例伴有颅内并发症的先天性耳聋病人电子耳蜗植入的临床特点,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病人均健康出院,植管无脱落,术后恢复满意.结论对先天性耳聋伴颅内异常行人工耳蜗植入病人应加强专科护理及针对性护理.

    作者:周利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富马酸氯马斯汀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总结富马酸氯马斯汀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0例过敏性鼻炎病人,每日口服富马酸氯马斯汀1.34 g,每日2次,连续7 d,禁用其他抗过敏药或滴鼻剂.结果 60例病人中显效38例,有效20例,无效2例.发生轻度不良反应7例.结论富马酸氯马斯汀治疗过敏性鼻炎具有明显疗效,而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张频;苏大伟;李文光;江光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纤维内镜下广基声带息肉的治疗

    不同类型声带息肉的治疗方法均以手术为主,方法各有不同,目前主要是在纤维内镜或支撑喉镜下手术,这两种方法各具特点[1].以往较大的声带息肉,特别是广基的呈鱼腹状的声带息肉,一般都采用支撑喉镜进行手术,病人甚感痛苦,且全身麻醉费用昂贵.我科自引进纤维喉镜后,结合以往间接喉镜手术的经验和体会,采用双进路的手术方法,治疗93例广基声带息肉,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东;王珮华;汪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鼓膜前下无残边穿孔并外耳道狭窄鼓室成形术

    临床工作中,前、下无残边并外耳道狭窄的单纯鼓膜穿孔并不少见,对于此类鼓膜穿孔的处理颇为棘手,以往大多采用耳后径路进行鼓室成形术,但此径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长.我科1998年2月~2002年6月采用耳内径路外耳道成型加前、下壁翻皮瓣的鼓室成形术(Ⅰ型)86耳;采用耳后径路进行鼓室成形术(Ⅱ型)78耳.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周亚光;薛希均;曹现宝;刘颖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全翻内植法鼓膜成形术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全翻内植法鼓膜成形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耳后径路,自体颞筋膜作移植材料,对60例鼓膜穿孔病人进行全翻外耳道后壁及残余鼓膜皮瓣内侧植颞筋膜封闭穿孔进行鼓膜成形术,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3-6个月复查,新鼓膜Ⅰ期愈合55例,56例术后听力均不同程度提高,随访6个月至2年,新鼓膜长期愈合率95%(57/60).结论本术式具有视野开阔、清晰、取材方便、不受穿孔面积及位置关系影响,穿孔闭合及听力提高率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贺建桥;刘玉梅;唐红旗;赵锐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化学性诱变和内耳基因突变

    随着人类基因组序列的完成,学者们系统地确定基因功能及其在人类疾病中的作用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中心.小鼠突变对于展现哺乳动物基因功能和模拟人类疾病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对分析和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具有特别重要意义.小鼠全基因组的突变率很低,常规的基因敲除(knock-out)和转基因(transgenesis)突变规模小,且研究的是已知基因的功能.近年,采用化学诱导突变的表型筛选(phenotype screens)已成为日益关注的目标,乙烷亚硝基脲(N-ethyl-N-nitrosourea,ENU)诱变的大规模表型筛选能获得大量新突变,确定了一些新基因,同时也发现了与听觉及平衡功能有关的突变和基因.本文对近年采用ENU诱变表型筛选的方法和在确定新的耳聋基因中的作用进行概述.

    作者:郭运凯;谢鼎华;杨新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NF-κBp65、IκBα在人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通过检测鼻息肉组织、慢性鼻-鼻窦炎病人钩突黏膜及鼻中隔偏曲病人下鼻甲黏膜中NF-κBp65、IκBα的表达,探讨NF-κBp65、IκBα在鼻息肉、慢性鼻-鼻窦炎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F-κBp65、IκBα在30例鼻息肉组织、20例慢性鼻-鼻窦炎病人单侧钩突黏膜及20例鼻中隔偏曲病人下鼻甲黏膜中的表达及分布,运用HPIAS-2000高分辨率图像分析系统分别对3种组织的黏膜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炎性细胞进行光密度测定.结果① NF-κBp65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鼻息肉组织的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腺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和部分胞核中.② IκBα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鼻息肉组织的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腺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中.③ NF-κBp65在鼻息肉组、钩突组及下鼻甲组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腺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依次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④ IκBα在鼻息肉组、钩突组及下鼻甲组组织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腺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依次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F-κBp65、IκBα可能参与鼻息肉和慢性鼻-鼻窦炎的炎症反应过程.

    作者:陈金辉;杨武;陶泽璋;孔勇刚;肖伯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小干扰RNA抑制鼻咽癌细胞hTERT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鼻咽癌细胞中的RNA干扰效应,确定hTERT基因RNA干扰的有效作用位点,探讨RNA干扰在鼻咽癌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利用体外合成法合成针对hTERT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序列,脂质体转染鼻咽癌CNE-2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检测转染细胞中hTERT基因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观察siRNA干扰后hTERT蛋白表达水平,噻唑蓝法检测siRNA对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学检测siRNA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在siRNA转染CNE-2细胞后,hTERT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下调10%~70%,蛋白表达水平不同程度降低,细胞周期在G0~G1期受阻,并不同程度诱导细胞凋亡.结论 siRNA可在鼻咽癌中有效发挥RNA干扰效应,下调hTERT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端粒酶活性,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为鼻咽癌基因治疗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作者:贺楚峰;赵素萍;肖健云;王承龙;唐瑶云;徐婧;蔡鑫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再次手术治疗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1994~2004年我科10年收治的甲状腺手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需要再次手术治疗的34例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再次手术的原因为将甲状腺癌误诊为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切除范围不够;8例原因为首次术式选择不当,术后病理切片证实癌细胞残留;5例原因为甲状腺癌术后复发.随访27例,5年生存率为85.2%(23/27).结论甲状腺癌的误诊是造成甲状腺癌再次手术治疗的主要原因,提高术者对甲状腺癌的认识水平,强调术中快速冰冻检查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常规应用,选用恰当的手术方式,是避免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关键.

    作者:邱杰;赵舒薇;张文伟;英信江;叶青;王海青;王宝东;孙爱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筛泡前径路额窦开放术的鼻内镜解剖

    目的研究鼻内镜下额窦开口及周围解剖结构,为筛泡前径路额窦开放术式提供应用解剖依据.方法鼻内镜下按照筛泡前径路额窦开放的手术步骤,解剖12例24侧外观无异常,经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男8例,女4例)标本,观察额窦开口的解剖特征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①星状裂及其周围结构是识别额窦开口的重要解剖标记.②星状裂由筛泡、钩突和中鼻甲的顶端共同汇合形成.③额窦开口始终位于星状裂的中心,钩突基板的后方,后鼻道气房或筛泡基板的前方,周围有后鼻道气房和前鼻道气房围绕.④筛泡及伸出的前、后角是星状裂的后界限.⑤筛泡前入路开放额窦可以避开筛前动脉和筛顶.结论通过鼻内镜对额窦开口及周围解剖结构的观察,认为星状裂作为恒定的解剖标志是识别额窦开口的关键区域.筛泡前径路是鼻内镜下额窦开放的安全入路,能避免其他径路存在的某些风险.

    作者:季俊峰;王秋萍;李泽卿;江满杰;石宇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茎突综合征150例报告

    茎突综合征常容易误诊为慢性咽炎、咽异感症、神经官能症、颈椎病等,症状复杂,表现多样.我科对咽喉部、颈部和头面部疼痛不适或咽喉异物感的门诊病人常规作茎突照片,发现其中有不少与茎突综合征有关.1994年1月~2003年12月,我科手术治疗茎突综合征15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祖仑;蒋柏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STAT3,STAT5在EBV相关鼻NK/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STAT3和STAT5在EBV相关鼻NK/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25例鼻NK/T细胞淋巴瘤中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LMP1、STAT3和STAT5的表达,原位杂交检测EBER1/2的表达.分析STAT3、STAT5与鼻NK/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20例慢性鼻窦炎的鼻腔淋巴组织作对照.结果 EBER1/2和LMP1的阳性率在鼻NK/T细胞淋巴瘤中分别为92%和60%,而对照组EBER1/2和LMP1的阳性率分别为20%和15%.STAT3在鼻NK/T细胞淋巴瘤和对照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6%和10%(P《0.05);STAT5在鼻NK/T细胞淋巴瘤和对照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为68%和15%(P《0.05).STAT3和STAT5的表达与LMP1表达均成正相关(r=0.428,P《0.05和r=0.490,P《0.05).缓解组和复发组STAT3阳性率分别为73.3%和30%(P《0.05).缓解组和复发组STAT5阳性率分别为93.3%和30%(P《0.01).Cox回归分析显示STAT5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子.结论 STAT3和STAT5可能参与EB病毒相关鼻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并且STAT3和STAT5表达状况与肿瘤复发有关;STAT5是独立的预后因子.

    作者:岳利华;程金妹;张鹏飞;林功标;张榕;易自翔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重症OSAHS病人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窒息1例报告

    病人,男,57岁,因睡觉时打鼾,憋气10余年,加重1年于2003年12月30日入院.入院后行多导联睡眠监测示:低SaO2 71%,AHI 59.83,并以阻塞性为主.常规实验室检查均正常.体查:咽腔狭小,舌根肥厚,会厌(-),声带活动正常,未见新生物.有高血压史10余年.根据2002杭州标准[1]诊断为重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2004年1月2日全麻下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手术顺利.因考虑病人为重症OSAHS,故保持术后清醒状态1 h后拔管.拔管后呼吸平稳,SaO2 98%以上.拔管约1 h后,病人因憋尿而突感呼吸不畅,黏痰咳之不出,SaO2迅速降至30%左右,立即行气管切开术,呼吸缓解.于1月11日堵管,24 h后拔除气管套管,无呼吸困难.自觉术后睡眠质量明显改善,无憋醒.

    作者:高尚;金晓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鼻腔水蛭致鼻出血16例报告

    自1986年以来,我科诊治水蛭误入鼻腔致鼻出血1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解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小儿鼻窦炎的治疗

    目的探讨小儿鼻窦炎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鼻窦炎,根据患儿不同情况采用药物鼻腔置换疗法、鼻内镜引导上颌窦自然开口置管冲洗及鼻内镜下功能性鼻窦手术治疗的疗效.结果痊愈74例,好转19例.总有效率为93%,全组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根据患儿不同情况采用药物鼻腔置换疗法、鼻内镜引导上颌窦自然开口置管冲洗及鼻内镜下功能性鼻窦手术治疗小儿鼻窦炎,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建萍;李正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腭部外伤致口-鼻-鼻咽穿通伤1例报告

    我科收治1例腭部严重外伤致口、鼻、鼻咽穿通伤的病例,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新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经鼻内镜治疗鼻眼相关疾病

    目的探讨内镜鼻眼相关疾病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002年2月~2005年2月收治的30例鼻眼相关疾病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其中慢性泪囊炎13例,额筛窦囊肿12例,外伤性视神经损伤3例,眶尖异物1例,鼻腔-筛窦-眼眶肿瘤1例.结果经6个月至2年的随访,慢性泪囊炎13例,治愈9例,好转3例,无效1例;鼻窦囊肿12例均治愈;外伤性视神经损伤3例,2例好转;眶尖异物1例,术中未能取出异物;鼻腔-筛窦-眼眶肿瘤1例治愈.结论内镜鼻眼相关外科手术,具有直视、术野清楚、损伤小、恢复快及面部无瘢痕等优点,能够同时处理鼻腔病变.

    作者:刘红兵;刘月辉;罗英;张少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鼻腔肉芽包裹逆生牙1例报告

    病人,男,28岁,因反复右侧间歇性鼻出血1个月,于2005年8月30日来本科就诊.病人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右侧鼻出血,量不多,以流入咽后壁为主,多能自止,无鼻阻及头痛,无脓涕,无颜面肿胀及嗅觉减退.专科检查:右下鼻甲前端与鼻中隔之间充满肉芽组织,触之易出血,质地较硬,上列牙齿齐全无缺如.鼻腔CT示:右下鼻道有一骨性组织与上牙槽相连(图1).用1%丁卡因麻黄碱棉片充分收缩鼻腔后,鼻内镜下钳取鼻道部分肉芽组织,露出一白色物,探查为鼻腔逆生牙,用血管钳予以拔除,有较多出血,微波切除下鼻甲、鼻中隔及鼻腔底增生的肉芽组织,血止.口服抗生素3 d.

    作者:楼正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