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利辉
我科2000年6月~2004年6月在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inverted papilloma, IP)1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拓明祥;田青;李二乐;王侥;杨红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T细胞淋巴瘤临床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年7月~2001年4月我院收治的57例鼻腔鼻窦T细胞淋巴瘤,其中单纯放疗(R组)22例,放疗+化疗(R+C组)35例.Kaplan-Meier法计算3,5年生存率和局控率,Logrank进行显著性检验和单因素分析,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放疗组(R组)和放疗+化疗组(R+C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64.7%,55.2%和74.4%,69.8%.两组3,5年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5年局控率分别为95.4%,87.2%和94.5%,89.7%.两组3,5年局控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B症状、临床分期、治疗方式和放疗剂量是影响鼻腔鼻窦T细胞淋巴瘤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影响鼻腔鼻窦T细胞淋巴瘤局控率的独立预后因素是累及部位、临床分期、治疗方式、放疗剂量.结论放疗+化疗组(R+C组)明显提高了鼻腔鼻窦T细胞淋巴瘤3,5年生存率,但不能改善局控率.B症状、临床分期、治疗方式和放疗剂量是影响鼻腔鼻窦T细胞淋巴瘤生存率的重要因素,累及部位、临床分期、治疗方式、放疗剂量与鼻腔鼻窦T细胞淋巴瘤局控有关.
作者:洪继东;涂青松;姜武忠;王学伟;魏瑞;朱红;周蓉蓉;徐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自1986年以来,我科诊治水蛭误入鼻腔致鼻出血1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解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病人,女,60岁,因咽部异物感伴疼痛3个月来我院就诊.病人因咽痛在当地医院经抗炎治疗后症状好转,一旦停药,症状加重,诊断为下咽肿块.于2006年4月6日以下咽肿块性质待查收入我科.入院后电子喉镜检查发现左侧杓会厌襞水肿,完全遮盖梨状窝,左侧声带固定于旁正中位.MRI检查示双侧声带不对称,左侧声带增厚,左侧梨状窝消失,形成脓肿,呈现等T1和长T2信号.CT喉咽部扫描示左侧会厌水平有高密度云条状影,周围软组织明显肿胀,高度怀疑下咽异物.反复追问病史,病人3个月前有误卡鱼刺史.于2006年4月12日在全麻下行食道镜检,术中发现左杓状软骨处、梨状窝及咽后壁黏膜明显肿胀,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抽吸干净后,见左梨状窝的杓间区平面可见一破口,其周围有肉芽组织增生,从此处切开,在深约1 cm处发现异物,并取出约3 cm×0.5 cm长条形鱼刺.术后经予禁食、抗炎、支持及对症处理,于2006年4月18日痊愈出院.
作者:邓雪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科收治1例腭部严重外伤致口、鼻、鼻咽穿通伤的病例,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新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2004年5月~2005年2月,我科在支撑喉镜及电视监视系统下对65例声带息肉行摘除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庆宇;蒋建华;周雪华;丁吉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治疗的43例OSAHS病人临床资料,并随访其疗效.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有效41例(打鼾、憋气等症状改善);无效2例(症状改善不明显).39例随访6个月,33例有效.23例术后随访12个月,18例有效.17例随访18个月,12例有效.且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合理选择OSAHS病人,并针对上气道不同平面的阻塞部位进行手术可以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蒋志毅;司马国旗;殷鹏;盛成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病人,男,28岁,因反复右侧间歇性鼻出血1个月,于2005年8月30日来本科就诊.病人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右侧鼻出血,量不多,以流入咽后壁为主,多能自止,无鼻阻及头痛,无脓涕,无颜面肿胀及嗅觉减退.专科检查:右下鼻甲前端与鼻中隔之间充满肉芽组织,触之易出血,质地较硬,上列牙齿齐全无缺如.鼻腔CT示:右下鼻道有一骨性组织与上牙槽相连(图1).用1%丁卡因麻黄碱棉片充分收缩鼻腔后,鼻内镜下钳取鼻道部分肉芽组织,露出一白色物,探查为鼻腔逆生牙,用血管钳予以拔除,有较多出血,微波切除下鼻甲、鼻中隔及鼻腔底增生的肉芽组织,血止.口服抗生素3 d.
作者:楼正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镜鼻眼相关疾病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002年2月~2005年2月收治的30例鼻眼相关疾病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其中慢性泪囊炎13例,额筛窦囊肿12例,外伤性视神经损伤3例,眶尖异物1例,鼻腔-筛窦-眼眶肿瘤1例.结果经6个月至2年的随访,慢性泪囊炎13例,治愈9例,好转3例,无效1例;鼻窦囊肿12例均治愈;外伤性视神经损伤3例,2例好转;眶尖异物1例,术中未能取出异物;鼻腔-筛窦-眼眶肿瘤1例治愈.结论内镜鼻眼相关外科手术,具有直视、术野清楚、损伤小、恢复快及面部无瘢痕等优点,能够同时处理鼻腔病变.
作者:刘红兵;刘月辉;罗英;张少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鼻神经内分泌癌(nasa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NEC)是极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误诊,现将我院治疗的1例报道如下.
作者:黄忠华;李春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不同类型声带息肉的治疗方法均以手术为主,方法各有不同,目前主要是在纤维内镜或支撑喉镜下手术,这两种方法各具特点[1].以往较大的声带息肉,特别是广基的呈鱼腹状的声带息肉,一般都采用支撑喉镜进行手术,病人甚感痛苦,且全身麻醉费用昂贵.我科自引进纤维喉镜后,结合以往间接喉镜手术的经验和体会,采用双进路的手术方法,治疗93例广基声带息肉,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东;王珮华;汪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再次手术治疗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1994~2004年我科10年收治的甲状腺手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需要再次手术治疗的34例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再次手术的原因为将甲状腺癌误诊为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切除范围不够;8例原因为首次术式选择不当,术后病理切片证实癌细胞残留;5例原因为甲状腺癌术后复发.随访27例,5年生存率为85.2%(23/27).结论甲状腺癌的误诊是造成甲状腺癌再次手术治疗的主要原因,提高术者对甲状腺癌的认识水平,强调术中快速冰冻检查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常规应用,选用恰当的手术方式,是避免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关键.
作者:邱杰;赵舒薇;张文伟;英信江;叶青;王海青;王宝东;孙爱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临床工作中,前、下无残边并外耳道狭窄的单纯鼓膜穿孔并不少见,对于此类鼓膜穿孔的处理颇为棘手,以往大多采用耳后径路进行鼓室成形术,但此径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长.我科1998年2月~2002年6月采用耳内径路外耳道成型加前、下壁翻皮瓣的鼓室成形术(Ⅰ型)86耳;采用耳后径路进行鼓室成形术(Ⅱ型)78耳.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周亚光;薛希均;曹现宝;刘颖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对枕下远外侧经髁入路的解剖标志进行观测,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模拟临床手术过程,在显微镜下对15例成年国人灌注头颅标本进行解剖观测.结果椎动脉从寰椎横突孔穿出后进入枕下三角内,走行在寰椎侧块的椎动脉沟内,被寰椎后弓的骨膜紧密包绕,覆盖丰富的椎静脉丛;颈静脉结节和枕髁阻碍了脑桥延髓腹侧的术野.结论游离椎动脉会增加出血和创伤的风险,一般情况下不予采用.颈静脉结节和枕髁的磨除有利于增大操作空间和视野,是否磨髁及其磨髁的多少应根据病变的性质和位置来决定,磨除颈静脉结节时勿损伤后组脑神经,术中均需行脑神经监测.
作者:柳浩然;杨长虹;高俊玮;刘劲芳;罗湘颖;卢明;伍军;陈风华;黄勤;方加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孤立性蝶窦囊肿临床报道较少,近年来随着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的应用以及鼻内镜技术的开展,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了长足的进展.我科1997年1月~2002年6月经鼻内镜下鼻腔径路治疗孤立性蝶窦囊肿1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建道;廖建春;金国荣;刘环海;田树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富马酸氯马斯汀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0例过敏性鼻炎病人,每日口服富马酸氯马斯汀1.34 g,每日2次,连续7 d,禁用其他抗过敏药或滴鼻剂.结果 60例病人中显效38例,有效20例,无效2例.发生轻度不良反应7例.结论富马酸氯马斯汀治疗过敏性鼻炎具有明显疗效,而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张频;苏大伟;李文光;江光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检测鼻息肉组织、慢性鼻-鼻窦炎病人钩突黏膜及鼻中隔偏曲病人下鼻甲黏膜中NF-κBp65、IκBα的表达,探讨NF-κBp65、IκBα在鼻息肉、慢性鼻-鼻窦炎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F-κBp65、IκBα在30例鼻息肉组织、20例慢性鼻-鼻窦炎病人单侧钩突黏膜及20例鼻中隔偏曲病人下鼻甲黏膜中的表达及分布,运用HPIAS-2000高分辨率图像分析系统分别对3种组织的黏膜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炎性细胞进行光密度测定.结果① NF-κBp65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鼻息肉组织的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腺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和部分胞核中.② IκBα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鼻息肉组织的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腺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中.③ NF-κBp65在鼻息肉组、钩突组及下鼻甲组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腺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依次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④ IκBα在鼻息肉组、钩突组及下鼻甲组组织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腺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依次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F-κBp65、IκBα可能参与鼻息肉和慢性鼻-鼻窦炎的炎症反应过程.
作者:陈金辉;杨武;陶泽璋;孔勇刚;肖伯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STAT3和STAT5在EBV相关鼻NK/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25例鼻NK/T细胞淋巴瘤中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LMP1、STAT3和STAT5的表达,原位杂交检测EBER1/2的表达.分析STAT3、STAT5与鼻NK/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20例慢性鼻窦炎的鼻腔淋巴组织作对照.结果 EBER1/2和LMP1的阳性率在鼻NK/T细胞淋巴瘤中分别为92%和60%,而对照组EBER1/2和LMP1的阳性率分别为20%和15%.STAT3在鼻NK/T细胞淋巴瘤和对照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6%和10%(P《0.05);STAT5在鼻NK/T细胞淋巴瘤和对照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为68%和15%(P《0.05).STAT3和STAT5的表达与LMP1表达均成正相关(r=0.428,P《0.05和r=0.490,P《0.05).缓解组和复发组STAT3阳性率分别为73.3%和30%(P《0.05).缓解组和复发组STAT5阳性率分别为93.3%和30%(P《0.01).Cox回归分析显示STAT5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子.结论 STAT3和STAT5可能参与EB病毒相关鼻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并且STAT3和STAT5表达状况与肿瘤复发有关;STAT5是独立的预后因子.
作者:岳利华;程金妹;张鹏飞;林功标;张榕;易自翔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对6例鼻内镜手术后继发严重性出血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对6例出现鼻内镜手术后继发严重性出血病人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的经验教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均为蝶腭动脉出血,多为术后1周左右出现,经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和碘仿纱条填塞压迫后治愈.结论鼻内镜手术后可因蝶腭动脉损伤出现术后继发严重性出血,出血时间常发生在术后1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加碘仿纱条填塞压迫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贺广湘;刘火旺;陈玉;孙虹;马艳红;刘国辉;蒋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茎突综合征常容易误诊为慢性咽炎、咽异感症、神经官能症、颈椎病等,症状复杂,表现多样.我科对咽喉部、颈部和头面部疼痛不适或咽喉异物感的门诊病人常规作茎突照片,发现其中有不少与茎突综合征有关.1994年1月~2003年12月,我科手术治疗茎突综合征15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祖仑;蒋柏桥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