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金晓杰
鼻神经内分泌癌(nasa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NEC)是极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误诊,现将我院治疗的1例报道如下.
作者:黄忠华;李春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鼻内镜下额窦开口及周围解剖结构,为筛泡前径路额窦开放术式提供应用解剖依据.方法鼻内镜下按照筛泡前径路额窦开放的手术步骤,解剖12例24侧外观无异常,经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男8例,女4例)标本,观察额窦开口的解剖特征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①星状裂及其周围结构是识别额窦开口的重要解剖标记.②星状裂由筛泡、钩突和中鼻甲的顶端共同汇合形成.③额窦开口始终位于星状裂的中心,钩突基板的后方,后鼻道气房或筛泡基板的前方,周围有后鼻道气房和前鼻道气房围绕.④筛泡及伸出的前、后角是星状裂的后界限.⑤筛泡前入路开放额窦可以避开筛前动脉和筛顶.结论通过鼻内镜对额窦开口及周围解剖结构的观察,认为星状裂作为恒定的解剖标志是识别额窦开口的关键区域.筛泡前径路是鼻内镜下额窦开放的安全入路,能避免其他径路存在的某些风险.
作者:季俊峰;王秋萍;李泽卿;江满杰;石宇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临床工作中,前、下无残边并外耳道狭窄的单纯鼓膜穿孔并不少见,对于此类鼓膜穿孔的处理颇为棘手,以往大多采用耳后径路进行鼓室成形术,但此径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长.我科1998年2月~2002年6月采用耳内径路外耳道成型加前、下壁翻皮瓣的鼓室成形术(Ⅰ型)86耳;采用耳后径路进行鼓室成形术(Ⅱ型)78耳.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周亚光;薛希均;曹现宝;刘颖 刊期: 2006年第02期
2004年5月~2005年2月,我科在支撑喉镜及电视监视系统下对65例声带息肉行摘除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庆宇;蒋建华;周雪华;丁吉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耳聋伴有颅内异常病人电子耳蜗植入的护理方法.方法根据3例伴有颅内并发症的先天性耳聋病人电子耳蜗植入的临床特点,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病人均健康出院,植管无脱落,术后恢复满意.结论对先天性耳聋伴颅内异常行人工耳蜗植入病人应加强专科护理及针对性护理.
作者:周利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以咽喉溃疡首诊于耳鼻咽喉科疾病的临床特点和检查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8~2004年我科诊治的以咽喉异物感、疼痛、声嘶及咳嗽首诊的32例病例,通过临床表现、溃疡特点、专科检查、实验室、结核菌素、影象学、病理学等检查.结果诊断为咽喉结核20例,梅毒7例,真菌病3例,爱滋病1例,硬结病1例,然后根据不同的疾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结论对咽喉部不同的溃疡只要通过系统、全面的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专科检查和辅助检查是可以确诊的,只有做出正确的诊断,才能采取有效的治疗.
作者:徐赛男;张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富马酸氯马斯汀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0例过敏性鼻炎病人,每日口服富马酸氯马斯汀1.34 g,每日2次,连续7 d,禁用其他抗过敏药或滴鼻剂.结果 60例病人中显效38例,有效20例,无效2例.发生轻度不良反应7例.结论富马酸氯马斯汀治疗过敏性鼻炎具有明显疗效,而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张频;苏大伟;李文光;江光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对6例鼻内镜手术后继发严重性出血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对6例出现鼻内镜手术后继发严重性出血病人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的经验教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均为蝶腭动脉出血,多为术后1周左右出现,经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和碘仿纱条填塞压迫后治愈.结论鼻内镜手术后可因蝶腭动脉损伤出现术后继发严重性出血,出血时间常发生在术后1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加碘仿纱条填塞压迫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贺广湘;刘火旺;陈玉;孙虹;马艳红;刘国辉;蒋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鼻咽癌细胞中的RNA干扰效应,确定hTERT基因RNA干扰的有效作用位点,探讨RNA干扰在鼻咽癌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利用体外合成法合成针对hTERT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序列,脂质体转染鼻咽癌CNE-2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检测转染细胞中hTERT基因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观察siRNA干扰后hTERT蛋白表达水平,噻唑蓝法检测siRNA对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学检测siRNA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在siRNA转染CNE-2细胞后,hTERT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下调10%~70%,蛋白表达水平不同程度降低,细胞周期在G0~G1期受阻,并不同程度诱导细胞凋亡.结论 siRNA可在鼻咽癌中有效发挥RNA干扰效应,下调hTERT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端粒酶活性,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为鼻咽癌基因治疗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作者:贺楚峰;赵素萍;肖健云;王承龙;唐瑶云;徐婧;蔡鑫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STAT3和STAT5在EBV相关鼻NK/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25例鼻NK/T细胞淋巴瘤中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LMP1、STAT3和STAT5的表达,原位杂交检测EBER1/2的表达.分析STAT3、STAT5与鼻NK/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20例慢性鼻窦炎的鼻腔淋巴组织作对照.结果 EBER1/2和LMP1的阳性率在鼻NK/T细胞淋巴瘤中分别为92%和60%,而对照组EBER1/2和LMP1的阳性率分别为20%和15%.STAT3在鼻NK/T细胞淋巴瘤和对照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6%和10%(P《0.05);STAT5在鼻NK/T细胞淋巴瘤和对照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为68%和15%(P《0.05).STAT3和STAT5的表达与LMP1表达均成正相关(r=0.428,P《0.05和r=0.490,P《0.05).缓解组和复发组STAT3阳性率分别为73.3%和30%(P《0.05).缓解组和复发组STAT5阳性率分别为93.3%和30%(P《0.01).Cox回归分析显示STAT5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子.结论 STAT3和STAT5可能参与EB病毒相关鼻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并且STAT3和STAT5表达状况与肿瘤复发有关;STAT5是独立的预后因子.
作者:岳利华;程金妹;张鹏飞;林功标;张榕;易自翔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随着人类基因组序列的完成,学者们系统地确定基因功能及其在人类疾病中的作用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中心.小鼠突变对于展现哺乳动物基因功能和模拟人类疾病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对分析和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具有特别重要意义.小鼠全基因组的突变率很低,常规的基因敲除(knock-out)和转基因(transgenesis)突变规模小,且研究的是已知基因的功能.近年,采用化学诱导突变的表型筛选(phenotype screens)已成为日益关注的目标,乙烷亚硝基脲(N-ethyl-N-nitrosourea,ENU)诱变的大规模表型筛选能获得大量新突变,确定了一些新基因,同时也发现了与听觉及平衡功能有关的突变和基因.本文对近年采用ENU诱变表型筛选的方法和在确定新的耳聋基因中的作用进行概述.
作者:郭运凯;谢鼎华;杨新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原发性甲状腺鳞癌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分析我科近期收治的1例原发性甲状腺鳞癌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诊断与治疗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行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并辅以根治性放射治疗,随访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甲状腺鳞状细胞癌其恶性程度高,生长速度快,易浸润邻近的组织和器官,易误诊.外科手术联合根治性放射治疗可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和延缓肿瘤的复发.
作者:马静;阮标;李晓江;董超;孙瑞梅;隋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检测鼻息肉组织、慢性鼻-鼻窦炎病人钩突黏膜及鼻中隔偏曲病人下鼻甲黏膜中NF-κBp65、IκBα的表达,探讨NF-κBp65、IκBα在鼻息肉、慢性鼻-鼻窦炎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F-κBp65、IκBα在30例鼻息肉组织、20例慢性鼻-鼻窦炎病人单侧钩突黏膜及20例鼻中隔偏曲病人下鼻甲黏膜中的表达及分布,运用HPIAS-2000高分辨率图像分析系统分别对3种组织的黏膜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炎性细胞进行光密度测定.结果① NF-κBp65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鼻息肉组织的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腺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和部分胞核中.② IκBα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鼻息肉组织的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腺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中.③ NF-κBp65在鼻息肉组、钩突组及下鼻甲组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腺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依次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④ IκBα在鼻息肉组、钩突组及下鼻甲组组织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腺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依次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F-κBp65、IκBα可能参与鼻息肉和慢性鼻-鼻窦炎的炎症反应过程.
作者:陈金辉;杨武;陶泽璋;孔勇刚;肖伯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病人,女,60岁,因咽部异物感伴疼痛3个月来我院就诊.病人因咽痛在当地医院经抗炎治疗后症状好转,一旦停药,症状加重,诊断为下咽肿块.于2006年4月6日以下咽肿块性质待查收入我科.入院后电子喉镜检查发现左侧杓会厌襞水肿,完全遮盖梨状窝,左侧声带固定于旁正中位.MRI检查示双侧声带不对称,左侧声带增厚,左侧梨状窝消失,形成脓肿,呈现等T1和长T2信号.CT喉咽部扫描示左侧会厌水平有高密度云条状影,周围软组织明显肿胀,高度怀疑下咽异物.反复追问病史,病人3个月前有误卡鱼刺史.于2006年4月12日在全麻下行食道镜检,术中发现左杓状软骨处、梨状窝及咽后壁黏膜明显肿胀,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抽吸干净后,见左梨状窝的杓间区平面可见一破口,其周围有肉芽组织增生,从此处切开,在深约1 cm处发现异物,并取出约3 cm×0.5 cm长条形鱼刺.术后经予禁食、抗炎、支持及对症处理,于2006年4月18日痊愈出院.
作者:邓雪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病人,男,14岁,因右眼视力模糊1年,加重1个月,诊断为右眼视神经萎缩,右眼视乳头水肿.于2005年2月来我院就诊.专科检查:全身情况好,头颅无畸形,眼睑无水肿,眼球各方向运动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右眼视力为眼前1尺手动,左眼视力正常,鼻外观及鼻腔内均正常,胸透心肺无异常,蝶鞍部MRI显示:颅底骨纤维异常增殖,包绕视神经生长.诊断:蝶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右).
作者:郝艳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T细胞淋巴瘤临床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年7月~2001年4月我院收治的57例鼻腔鼻窦T细胞淋巴瘤,其中单纯放疗(R组)22例,放疗+化疗(R+C组)35例.Kaplan-Meier法计算3,5年生存率和局控率,Logrank进行显著性检验和单因素分析,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放疗组(R组)和放疗+化疗组(R+C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64.7%,55.2%和74.4%,69.8%.两组3,5年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5年局控率分别为95.4%,87.2%和94.5%,89.7%.两组3,5年局控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B症状、临床分期、治疗方式和放疗剂量是影响鼻腔鼻窦T细胞淋巴瘤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影响鼻腔鼻窦T细胞淋巴瘤局控率的独立预后因素是累及部位、临床分期、治疗方式、放疗剂量.结论放疗+化疗组(R+C组)明显提高了鼻腔鼻窦T细胞淋巴瘤3,5年生存率,但不能改善局控率.B症状、临床分期、治疗方式和放疗剂量是影响鼻腔鼻窦T细胞淋巴瘤生存率的重要因素,累及部位、临床分期、治疗方式、放疗剂量与鼻腔鼻窦T细胞淋巴瘤局控有关.
作者:洪继东;涂青松;姜武忠;王学伟;魏瑞;朱红;周蓉蓉;徐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科2002年6月~2004年4月在鼻内镜下射频治疗鼻出血409例,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杰;高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镜鼻眼相关疾病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002年2月~2005年2月收治的30例鼻眼相关疾病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其中慢性泪囊炎13例,额筛窦囊肿12例,外伤性视神经损伤3例,眶尖异物1例,鼻腔-筛窦-眼眶肿瘤1例.结果经6个月至2年的随访,慢性泪囊炎13例,治愈9例,好转3例,无效1例;鼻窦囊肿12例均治愈;外伤性视神经损伤3例,2例好转;眶尖异物1例,术中未能取出异物;鼻腔-筛窦-眼眶肿瘤1例治愈.结论内镜鼻眼相关外科手术,具有直视、术野清楚、损伤小、恢复快及面部无瘢痕等优点,能够同时处理鼻腔病变.
作者:刘红兵;刘月辉;罗英;张少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Bcl-2,Caspase-3在甲状腺癌和桥本甲状腺炎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TUNEL法检测37例甲状腺癌和14例桥本甲状腺炎组织中的细胞凋亡率,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和Caspase-3的表达及分布.结果桥本甲状腺炎组中细胞凋亡率(28.6%)比甲状腺癌组(5.4%)显著增高(P《0.05),桥本甲状腺炎淋巴细胞浸润区的甲状腺滤泡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64.3%)比甲状腺癌组(91.9%)中明显降低(P《0.05).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滤泡中Caspase-3表达阳性率(85.7%)比甲状腺癌组中(56.8%)明显增高(P《0.05).甲状腺组织中凋亡细胞和Caspase-3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淋巴滤泡浸润附近,Bcl-2阳性细胞则多分布于远离淋巴滤泡浸润区域.结论 Bcl-2,Caspase-3在甲状腺癌和桥本甲状腺炎中的表达有差异,可能是导致甲状腺癌凋亡水平相对低下,桥本甲状腺凋亡水平增高的重要因素.
作者:熊洁萍;朱钢;赵强;李汉贤;李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自1986年以来,我科诊治水蛭误入鼻腔致鼻出血1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解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