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波
目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普外科治疗的80例患者,以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组40例,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效果涵盖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结论对普外科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效果明显,极大地提高了患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给予推广应用。
作者:陈珍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制备厄贝沙坦分散片。方法以崩解时间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厄贝沙坦分散片处方进行筛选。结果制备厄贝沙坦分散片的较优处方为:7.5%交联聚维酮作崩解剂,15%乳糖作为填充剂,2%聚维酮+50%乙醇溶液作为粘合剂。结论制备的厄贝沙坦分散片处方合理,产品稳定。
作者:黄潇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在临床中对急性阑尾炎进行诊断的效果。方法选择196例在我院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选择应用开腹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应用腹腔镜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并发症状的发生率以及临床诊断的误诊率进行分析并对比。结果经过诊断,观察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在误诊率方面,对照组患者误诊率达到了24.5%,明显要高于观察组的6.1%(P<0.05),在并发症状方面,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达到了3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3%(P<0.05)。结论在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应用腹腔镜的方式能够明显地降低误诊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能够促进患者的恢复,避免医患间矛盾的升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并应用。
作者:雷明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妇女盆腔病症中通过腹腔镜手术诊治盆腔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于我院2010年4月~2012年5月间收治的经腹腔镜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4例妇女盆腔脓肿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患有盆腔脓肿患者的34例手术均获得了成功,无1例出现中转开腹的现象。手术的平均时间为65.21±30.44min;在手术中患者出血范围控制在50.16±18.17ml;手术后无需采用镇痛措施,在术后6~12h便可以下床进行适当活动,小便自解;肛门排气时间一般在24.16±8.06h;患者体温高者可达38.2℃,但随即在2天后就恢复了正常范围;患者血象恢复正常时间为2.4±1.14天;住院时间一般在6.89±1.20天。结论妇女盆腔脓肿患者通过腹腔镜进行手术诊治安全有效,实践证明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治疗盆腔脓肿的方法之一。
作者:何玉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前位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2014年1月~2015年6月60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并且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于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临床中,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中患者,给予前位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护理疗效,分析前位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结果对于临床中研究组患者,在应用前位护理干预后,临床护理有效率达到93.3%,对照组护理有效率70.0%,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差异(P<0.05);且研究组患者在心率失常发生率、死亡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与对照组对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中,对患者应用前位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护理疗效,减低死亡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徐翠娟;徐艳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摸索葛根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方法通过比较实验法,选择合适的pH值、活性炭用量及灭菌条件。结果处方量葛根提取物24g,加注射用水500ml溶解,10%NaOH调pH值至7.5,加活性炭0.5g,80℃保温30min,趁热过滤,滤液静置至室温,加0.5g无水亚硫酸钠(Na2SO3),注射用水定容至1000ml,过0.22um微孔滤膜,10ml安瓿瓶封装,115℃灭菌30min。结论该制备工艺中试三批的得率均在90%以上,工艺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作者:杭火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总结人工流产及药物流产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我站收治的要求人工流产及药物流产患者各56例,将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对2组患者流产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加以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流产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种流产方式其护理差异不大,对其进行全面科学的综合护理可有效患者患者紧张、恐惧心理,提高流产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陈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我国传统中药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就是丹参。丹参属于唇形科植物,用药之后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研究人员多用现代的研究方法来对其进行研究,对丹参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质量进行全面地控制,同时对其药动学的研究也更近一步。从相关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丹参具有多重药理作用,不仅可以活血化瘀,还可以对冠心病以及血液循环等方面的病症进行改善。
作者:苑宏亮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再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直肠炎(cnup)是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局限于直肠部分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发病率有逐渐增高趋势,目前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无完全清楚,西医对本病治疗方法多样,但普遍存在疗程长,不良反应多,疗效不满意,且药物依赖性强,价格昂贵等缺点,中医认为CNUP的主要病机时气血湿热藴滞,治疗多采用行气活血,清利湿热,综合疗法,保留灌肠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据此,笔者今年来在临床上多采用白头翁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CUNP,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文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应用康复教育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康复教育组,每组52例,常规治疗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康复教育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康复教育,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上肢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康复教育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时,应用康复教育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王永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建立一种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阿莫西林钠中有机溶剂三乙胺、二异丙胺残留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内标法自动进样,在非极性弹性毛细管柱上进行分离,效果良好。结论方法重现性好,定量准确,便于操作。结果平均回收率三乙胺97.1%~103.0%;二异丙胺97.7%~104.8%;变异系数三乙胺2.2%,二异丙胺3.3%。
作者:孙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疼痛原因及舒适护理的应用。方法分析72例行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的患者术后疼痛原因,对不适患者行舒适护理。结果手术创伤、眼压升高、反应性葡萄膜炎及特殊体位是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行舒适护理后患者疼痛症状缓解,对理满意度为97.22%。结论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疼痛原因诸多,会引起患者的不适感;行舒适护理可缓解患者术后疼痛。
作者:金在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前输血存在感染HIV的风险,献血者HIV检测技术和方法倍受人们的关注,从1993年《血站基本标准》颁布以来,我国一直采用两种不同厂家的ELISA试剂对献血者HIV进行检测,血液检测质量得到很大的保障,但存在“窗口期”较长的问题。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高灵敏度的NAT技术应用于献血者血液检测,大大的缩短了检测“窗口期”,2012年颁布的《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对献血者HIV检测增加了1种ELISA试剂检测HIV抗体/抗原和1种核酸检测的模式,NAT技术在献血者HIV检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使输血传播HIV的危险性降到低。本文对献血者HIV筛查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肖丹红;杨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本文对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方法利用HPLC法对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加替沙星的含量以及相关物质的含量进行了检测,还对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活性炭吸附、灭菌方式、外源性金属离子以及渗透压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生产工艺具有可行性。结论通过本文的验证,确定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生产工艺合格。
作者:张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含有抗菌成分的注射用双黄连(冻干)无菌检验中的操作过繁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方法以一次性全封闭集菌培养器进行有效应用。结果通过规范的实验研究,能够对注射用双黄连(冻干)无菌实现快速检验的目的。结论注射用双黄连(冻干)无菌检验方法具有简便性和准确性,有效的降低污染几率,在其他具有抗菌作用的供试品无菌检验中也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宗宪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于成分血液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问题进行预防从而减少成分血制备的报废率方法综观各地成分血报废案例,研究其血液报废的一般原因和特殊原因,综合分析数据,发现了各地各案例成分血制备报废的种种原因,综合分析出来,结合各参考书目文献进行总结。结论成分血液制备报废的原因有正常原因和非正常原因,总归于技术性和非技术性,从这两个方面分别提出预防措施和详细见解。
作者:周琼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索高压氧治疗护理对小儿脑瘫的方法及影响。方法收集我院108例脑瘫患儿分别按照各54例随机分配到观察组和干预组之中,其中干预组需要接受高压氧的治疗,另外加以综合性治疗,观察组则不进行高压氧治疗,仅仅采取综合治疗即可,然后将两组的所有治疗效果进行探究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57.4%)明显低于干预组(79.6%),很显然,我院得出结果,干预组的治疗效果远高于观察组效果,该两组有些显著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压氧以及良好的护理方法治疗脑瘫患儿的确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及影响。
作者:门秀英;刘哲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期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被诊断为宫颈癌患者48例,根据自愿原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对两组宫颈癌患者护理后的满意程度等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患者十分满意为20例、十分满意率为83.3%,满意为3例、满意率为12.5%,不满意为1例、不满意率为4.2%,总满意率为95.8%;观察组护理后患者十分满意为14例、十分满意率为58.3%,满意为2例、满意率为8.3%,不满意为8例、不满意率为33.4%,总满意率为6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护理风险管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期进行护理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水平,还能增强患者的满意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胡鸣芝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检验科发生病原微生物感染情况并进行分析,提出预防措施。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检验科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选取人数为70例,本次研究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感染情况以及感染菌种。结果70例参与人员中,发生感染例数为36例,比例为51.43%。对比发现所有感染人员中,文化程度属于主要的影响因素,比较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对我院感染人员进行病原微生物检验分析,其中葡萄球菌14例、大肠埃希菌7例、肠球菌5例、克雷伯菌4例、链球菌2例、白色念珠菌1例、其他菌种3例。结论检验科发生病原微生物感染较高,因此应对院内工作人员提出更高的临床工作要求,保障其生命健康安全。
作者:唐道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考察当归挥发油的提取及包合工艺参数,确定佳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法,以挥发油收油率为评价指标,考察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对挥发油提取工艺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油:β-环糊精(β-CD)的比例、包合时间、包合温度。结果药材粉碎过10目筛,加水12倍量,浸泡6h,水蒸气蒸馏法提取7h,收集挥发油,每100g药材提取挥发油约0.60mL。油:β-CD1:6,包合温度50℃,包合时间2h,挥发油收得率为65.54%,包合率为40.82%,包合物含油率为6.96%。结论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当归挥发油,β-CD包合当归挥发油的工艺简单可行,可用于大生产。
作者:朱文欣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