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欣
我国传统中药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就是丹参。丹参属于唇形科植物,用药之后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研究人员多用现代的研究方法来对其进行研究,对丹参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质量进行全面地控制,同时对其药动学的研究也更近一步。从相关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丹参具有多重药理作用,不仅可以活血化瘀,还可以对冠心病以及血液循环等方面的病症进行改善。
作者:苑宏亮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二维四维超声联合诊断胎儿唇裂的价值。方法本组回顾性分析33例唇裂胎儿的超声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二维超声诊断37例唇裂胎儿,其中单纯唇裂5例,双侧2唇裂,伴腭裂28例,漏诊4例。结论二维超声检查能够较准确地检出胎儿唇裂,而对Ⅰ度和整个口唇部立体结构显示不清。四维超声能直观地显示唇裂形态,因此二维、四维超声对产前检出唇裂有很高的价值和很好的互补作用。
作者:牟奇彬;姜川;郑远琴;李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不稳定骨折的救治及手术治疗,为临床治疗提供现实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于我院就诊骨盆的32例不稳定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其骨折脱位术后的固定效果以及愈合状况。对患者进行1—3年的随访,分析患者行走能力的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的骨折脱位都得到较好的复位固定,随访发现,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比较理想。大部分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行走能力未受到影响,有一例患者出现了跛足,经检查发现为神经损伤所致。讨论不稳定型骨折是一种较为严重的骨折,对于该种骨折,需要及时稳定骨折部位,清理合并伤,并在适当的时机实施手术进行内固定,以期达到较理想的治疗效果,降低损伤程度。
作者:胡宏普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5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患者,对其进行临床医学检验和治疗,观察患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结果患者经手术治疗均切除病灶,并经过6年的随访未见复发或死亡情况,治愈率为100%。结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属于甲状腺癌的前期病变,患者在出现该症后应及时就诊,通过对患者的手术指征进行分析,能够提升该症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作者:许丽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护理对慢阻肺患者运动耐受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慢阻肺患者共92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患者实施常规排痰护理,观察组46例患者给予振动排痰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6min的行走距离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运动耐受性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阻肺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振动排痰护理能使患者呼吸道通畅,从而提高其运动耐受性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冉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氯吡格雷与质子泵抑制剂存在竞争性抑制的作用,但在临床中氯吡格雷与PPI又经常联合使用,本文旨在综述近几年关于氯吡格雷与PPI联合使用的临床效果,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参考。
作者:刘默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急诊科脑卒中患者预见性护理进行临床运用情况的探讨。方法本文所需研究对象是于2014年12月~2015年9月来我院进行救治的160例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80例患者。对A组进行基本、常规的医疗护理,对B组实施具有预见性的医疗护理工作。经过一段时间,将A、B两组在接受治疗时间、出现的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综合研究的数据结果,进行系统性地分析。结果经过研究发现,B组80例患者在接受医院治疗的时间明显短于A组,从并发症的角度研究其发生率也明显低于A组,该数据统计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在急诊科中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其采取具有预见性的护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其能够以快、有效的方式使患者早日接受良好地治疗,并且还能是患者早日获得康复,对医院的治疗工作有着很大的帮助。
作者:谢建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蚊蝇属于病媒生物,它能够对人体进行叮咬并对人类食物进行污染,从而对人体类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不仅如此,其能够对传染病进行传播,其传播途径非常广,目前对于蚊蝇等病媒生物进行生物检测分析的方式较多,其中为主要的是卡方检验、立体构成图以及月频数图。这些方式极大的促进了生物防控的质量及效率,为其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了数据,但是在对病媒生物进行监测的方式太过单一,需要进行研究,本文对圆形分布法和生物多样性指标在对蚊蝇的检测应用过程进行综述,希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迟大伟;刘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随着人体工程学在社会生活、生产各领域的广泛应用,该项技术已经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了解和接受。人体工程学是机械学、电学、、物理学、卫生学、医学、心理学、劳动科学、以人为本学等综合起来研究的边缘科学。随着人体工程学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现今口腔医学领域也应用了该项科学,该科学改革了口腔医学的设备和治疗方法,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许峻晖;王慧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克隆恩病患者应用类克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92例克隆恩病患者,对其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通过6次给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好换,大便次数减少,瘘管闭合,大便隐血消失,腹胀、腹痛症状缓解,体重增加,内镜下黏膜明显愈合,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发热以及轻微胃肠道症状等等,未见严重的充血性心衰及感染症状。结论克隆恩病患者应用类克治疗容易出现给感染及过敏反应,因而应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得到更加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洪娟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对于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都有相关的药性和药理,很多人都以为药性和药理是同一个概念,但是相关的资料表明药理和药性是属于两个不同的方面,这一点对于中药来说也是一样的。总的来说中药的药理和中药的药性是两个具有一定联系的词语,这两者之间的关联在于药性是药理内容的表现,而药理的存在目的是对言行进行一个更加详细的概述。对于现在科技信息的不断发展来说,对于相关的药性和药理的概念已经不单纯的通过传统的方式进行技术了,而是采用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对相应的药性和药理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的分析,在很大的程度上为进行重要研究的医疗工作者提供一定的便利。
作者:李媛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链球菌感染后的急性肾小球肾炎在小儿和青少年中发病较多,也偶见于老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在本文中,笔者就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症状体征、治疗方法、饮食保健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作者:李艳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对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2015年2月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76例,上述患者均经过了临床检查以及结肠镜的检验,证实确实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患者采用纯西医的治疗方式,为对照组;另外一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为观察组。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巴柳氮与中医综合治疗相结合的方案。对照组只采用单纯巴柳氮的治疗方案。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在临床中的表现,中医证候积分以及复发率的情况。结果通过对患者临床表现等情况的对比可知,在综合治疗方面,观察组的效果更加明显,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后续的12个月随访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要远远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更适用于对溃疡性结肠炎进行治疗,具有抑制抗复发的效果。
作者:张海兵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眼底视网膜检查为无创性,作为糖尿病常规体格检查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糖尿病发病5年以上的患者,眼底检查、肉眼直接观察视网膜血管改变及时发现视网膜病变能反应糖尿病患者全身微循环情况,国内外流行病调查证实,视网膜微血管改变及其视网膜病变为预测糖尿病疾病的发展程度、治疗效果及预后和评估治疗方案提供临床参考依据。对健康人群进行体检,常规眼底视网膜视神经检查,能够发现确诊糖尿病患者,避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的眼盲。
作者:秦岭;乌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音乐干预在中度-重度烧伤患者创面换药疼痛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4年10月~2015年9月入我院治疗的中度-重度烧伤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音乐干预,记录两组患者的换药期间的疼痛程度和心率变化情况。结果换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心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换药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和心率分别为(4.15±1.13)分、(100.91±2.84)次/min较对照组VAS评分和心率(6.94±1.37)分、(113.25±3.08)次/min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度-重度烧伤患者创面换药期间行音乐干预,不仅能够缓解疼痛症状,还能减少对其心率的影响,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黄璐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析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社区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社区高血压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硝苯地平缓释胶囊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缬沙坦联合治疗,对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束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期间,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硝苯地平缓释胶囊和缬沙坦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联合治疗,不仅不良反应少,还能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并且患者的依从性较高,具有一定的推广运用价值。
作者:方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80例以及同期收治的单纯肺结核患者80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对象,分别组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临床特征和抗结核治疗效果。结果临床特征: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结核中毒症状、痰菌阳性等临床表现进展更深,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抗结核治疗效果:观察组中血糖控制理想的患者其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血糖控制尚可和血糖控制差的患者其疗效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具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而早期积极控制血糖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岳淼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前大多数的研究还是普遍认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铅汞以及生物成分依旧是雾霾组成成分中对生物具有较大影响的几项重要因素。角膜为构成眼球外层的纤维膜的主要成分之一,对眼球有重要的保护作用。角膜上皮是抵抗病原微生物侵袭的第一道屏障,如果角膜上皮受到损伤,容易发生微生物感染。华中师范大学的重组人类眼角膜细胞模型实验提示低浓度灰尘溶液并不导致人眼暴露刺激和炎症反应的发生而高浓度灰尘能导致人类眼暴露刺激效应,以及IL-1β与IL-8炎症因子反应。我们可以通过合理安排城镇功能分区、改革生产工艺、加强绿化、贯彻执行大气卫生标准和角膜疾病三级预防等措施实现雾霾对角膜影响的防治工作。
作者:汤倩;卢慧玲;邓丽娟;张惠茹;陈敏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在绝经后妇女取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绝经后妇女取环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范围为2014.3~2015.6,研究组患者术前应用戊酸雌二醇,对照组给予常规内容。对比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宫颈软化比例、患者疼痛比例、手术取环成功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发现研究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戊酸雌二醇能有效提高绝经后妇女取环手术成功情况,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同时未见严重不良情况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严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60名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名患者。对照组30名患者在经期结束之后的5d使用甲硝唑和阿奇霉素进行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30名患者在经期第1天就急进行甲硝唑和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了96.67%,对照组通过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了76.67%,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的临床效果非常好,安全可靠,完全可以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陈会如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