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琴
目的:探讨分析甲状旁腺激素对兔牵张成骨的影响。方法将30只试验用日本大耳兔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5只,对两组研究对象每日分别注射甲状旁腺激素和PTH,为期30d。对实验标本进行大体观察、Micro-CT 测量、生物力学检测。结果实验组新生骨段牢固,对照组则柔软,实验组Micro-CT 测量中其骨皮质形态连续规则,对照组未见骨皮质形成且骨小梁细小又稀疏。实验组的牵张区下颌骨标本的极限应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旁腺激素有助于促进日本大耳兔下颌骨快速骨牵张的新骨生成,改善骨痂整体的机械性能,减少牵张器固定区的骨质吸收,促进骨牵张手术的骨愈合,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魏晓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120”院前急救的护理风险及对策分析。方法本院在2014年4月~2014年12月对院前急救护理采用常规管理,自2015年1月~2015年9月对院前急救护理通过护理风险防范管理,提升护理内容,比较护理风险防范前后的效果。结果护理风险防范后的护理差错率为0.2%,较护理风险防范前的2.0%显著降低(p<0.05);护理风险防范后的护理投诉率为0.6%,较护理风险防范前的4.8%显著降低(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风险防范应用于基层医疗护理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娟;向新荣;谈惠丽;董群雁;田文秀;罗绍坤;刘金鑫;王菲;肖梅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产科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产科收治的90例自愿行无痛分娩待产孕妇作为研究组,另选择无镇痛措施的待分娩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选择上遵循随机抽样原则,观察两组产妇分娩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产妇分娩中镇痛效果(95.6%)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32.2%),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自然分娩产妇采取腰硬联合麻醉能够有效缓解产妇分娩疼痛,避免疼痛给产妇和新生儿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提高分娩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琼珍;陶姝君;李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标准化饮食教育在妇科腹腔镜术前患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方法将12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施以一般的饮食宣教和标准化的饮食宣教,对两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患者的饮食知识掌握度、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护士的自我满意度均优于实验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标准化饮食教育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肠道准备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有助于医生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李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主要讨论了辛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2015年9月间收治的8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4例,接受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患者43例,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情况,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42/4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9.77%(30/43),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快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并且治疗效果显著,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光尧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比分析CT与MRI对鼻咽癌(NPC)局部侵犯情况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60例NP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CT和MRI检查,并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结果 CT诊断对鼻咽部和颅底部局部侵犯的检出率(40.0%、25.0%)均低于MRI(80.0%、63.3%),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MRI对NPC鼻咽部和颅底部的检查结果均优于CT,在局部侵犯情况分析中更应注重MRI诊断结果。
作者:李登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复杂性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复杂性结直肠息肉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在结肠镜下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腹腔镜、结肠镜联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复杂性结直肠息肉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手术医源性创伤,对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晓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提供一种新的适用于体积较大的大鼠的捉拿方法,利于灌胃,保护大鼠,节约时间,培养实验者之间的默契。方法 SD雄性大鼠120只,随机分成两个大组:新方法组和传统组,每组60只。分别将60只随机分成两组,生理盐水组30只和唑吡坦组30只,进行连续6个月的捉拿灌胃实验.结果新方法的SD大鼠健康成长,活动正常,未出现异常情况,捉拿稳定率96.9%,损伤率92%,存活率97%;传统方法SD大鼠捉拿稳定率89%,损伤率87%,存活率91%。结论一个人单独捉拿大鼠,两人合作的灌胃法适用于个体较大的大鼠,既稳定了大鼠又避免被大鼠伤害,降低了对大鼠口腔食管消化道的伤害,适合需长期灌胃的大鼠,避免长期灌胃损伤大鼠而对实验结果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作者:王志芳;周攀豪;卢运勤;刘金武;何悦;李广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护理小组提高专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于2014年4月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构建糖尿病护理小组并实施规范化管理护理,从中选取20名护士和43例糖尿病患者,对比分析管理护理前后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评分、满意度评分以及护士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评分。结果和管理护理前比较,管理护理后,患者知识掌握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护士理论知识评分与专业技能评分均升高,规范化管理前后各数据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建立糖尿病护理小组,且予以规范化管理,可提高护士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使患者更好地掌握疾病相关知识,继而进一步专科护理质量,应用价值与推广价值均比较高。
作者:郑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外伤后颅内出血案例的法医临床学鉴定。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本室受理的外伤后颅内出血案例36例。基于回顾性方式下,对法医临床鉴定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的36例案例,由于外伤所诱发的颅内出血包括32例,非外伤直接所导致的包括4例。通过法医临床鉴定,4例病例与自身疾病存在联系,8例病例表现为轻伤,23例病例表现为重伤,1例病例死亡。结论基于法医临床鉴定作用下,外伤是导致外伤后颅内出血的关键因素,少数病例外伤后颅内出血与其他因素存在联系。在临床鉴定过程中,强化对外伤原因的分析,联合其他因素,为临床学鉴定可靠性提供保障。
作者:董志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应用全面护理方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妇产科患者的腹部切口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妇产科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临床基础护理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术后腹部切口护理;采用全面护理方式对干预组患者实施术后腹部切口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手术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观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全面护理方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妇产科患者的腹部切口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曹桂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重型肝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5年8月间收治的重型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我院内科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SDS和S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但治疗后研究组患者SDS和SAS评分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338,5.624, 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2%,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4.6%,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12.671,P<0.05)。结论重型肝炎患者采用心理干预护理,不仅能有效减轻患者的抑郁和焦虑心理,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386例(其中继发癫痫4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脑梗死后癫痫发生率为10.9%,其中早发型30例(71.4%),迟发型12例(28.6%),部分性发作34例(81.0%),全面性发作8例(19.0%)。病灶部位位于大脑皮质32例(76.2%),皮质下10例(23.8%),经对原发病治疗及抗癫痫药物治疗,39例患者癫痫症状得到控制,3例死亡。结论及时诊断及治疗可显著改善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晓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铝碳酸镁与多潘立酮联用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范围为2014.3.15~2015.9.18,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单一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铝碳酸镁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方案,探讨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中用药后显效例数共40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7.6%;对照组中用药后显效例数共33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0.5%;对比发现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铝碳酸镁蓝河多潘立酮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显著,临床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深入研究和广泛推广。
作者:左国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烧伤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意外伤害,由于年龄及身体发育等特点,烧伤后易发生各种并发症,直接影响烧伤病人的预后,同时患者在医院期间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在临床实践中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崔丽君;孙海友;王柴良;刘鑫海;李建树;王智华;梁肖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产后出血的患者100例,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个50例。常规组使用宫缩素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24小时出血量为,(250.36±70.67)毫升;常规组产后24小时出血量为,(420.25±90.15)毫升,同时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常规组为88%,两组产后出血量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出血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进行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宫缩素单独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麻醉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到2015年11月于行手术的患者共6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中采取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的效果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7.06%,对照组的优良率为82.35%,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瑞芬太尼在麻醉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患者在手术恢复较快,不良反应率较低,术后疼痛感不明显,在临床上有使用和推广的价值。
作者:郑玉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阿奇霉素分散片进行制备。方法将崩解的时间作为指标,对不同类型崩解剂的作用进行比较分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式对佳处方予以研究和确认,同时还和普通药片开展了体外溶出度进行全面的比较。结果崩解剂采用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效果好,佳处方在崩解时所消耗的时间是92.1s,溶出的速度要比普通药片大很多,其在崩解的时间、分散的均匀度等方面都能达到中国药典的具体要求,同时其在质量稳定性方面也有非常好的表现。结论本文所研究的阿奇霉素分散面片溶出速度较快,质量较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刘佳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在抑郁症患者临床护理中,共情护理对于缓解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与提高其生活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6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共情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与生活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生活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经对比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共情护理对于患者的抑郁情绪与生活功能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作用,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燕萍;程索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普外科病房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普外科接诊的48例手术患者,设为观察组,给予患者舒适护理干预,并抽取同期我院接诊的条件相似的48例患者,给予患者常规护理管理,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进行调查,并对比两组普外科手术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给予两组普外科手术患者不同的临床护理管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普外科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均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普外科手术患者进行舒适护理,有利于患者身体较快康复,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陈蕊押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