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健康教育的规范化分析

张继平

关键词:护理健康教育, 规范化, 应对措施
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护理健康教育规范化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134例护理人员进行座谈和问卷调查,了解护理健康教育在临床实施中的效果以及自身的教育能力。结果目前在健康教育中存在缺少正规健康教育培训,教材短缺,内容局限,方法和形式单一和观念局限的问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健康教育规范化。结论护理人员要在多渠道、多范围的接受正规的培训,有助于自身健康教育能力的提升,掌握好理论知识,才能使健康教育越来越规范化,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为其提供健康教育意义的护理措施。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精准肝切除术与传统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对比

    目的:研究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精准肝切除与传统肝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86例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其中43例患者采用传统肝切除法治疗作为传统组,另43例患者采用精准肝切除法治疗作为精准组。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63%、25.58%,观察组明显较低,P<0.05。结论精准肝切除术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效果显著,操作简单,安全性高,且费用降低,恢复时间缩短,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赵建波;段红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雷公藤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是卫矛科雷公藤属的木质藤本植物。在我国有四种,分别为雷公藤(黄藤、断肠草)、昆明山海棠、黑蔓(东北雷公藤)和苍山雷公藤[1]。雷公藤早收载于《神农本草经》,味苦,辛凉,有大毒,气味特异,其药用部位主要为根及根茎,民间用于治疗关节炎、跌打损伤、杀虫等有几千年的药用历史。自70年代初对雷公藤的研究日益广泛,发现其具有显著的抗炎、免疫抑制、抗肿瘤和抗生育等作用,近年来主要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肾小球肾炎、红斑狼疮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效果满意,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重视。本文就近年来雷公藤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韦伟;陈文静;高璐禄;张峻岭;张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胎盘早剥保守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研究保守治疗方法在胎盘早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9月之间我收治疗的胎盘早剥孕妇200例,其中100例立即终止妊娠,设为对照组,100例给予保守治疗,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分娩孕周、分娩时间和临床结局。结果观察组的分娩孕周为(34.6±0.6)周,大于对照组,行阴道分娩者占42.0%,高于对照组(24.0%),剖宫产率为58.0%,低于对照组(76.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死亡率为2.0%,低于对照组(18.0%),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如果胎盘早剥患者的症状轻微,剥离面积在胎盘的1/2以下,可采取保守治疗措施,以便顺利娩出胎儿,保障母婴健康。

    作者:刘雪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大学生颈椎情况分析及相关保健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大学生颈椎健康状况及生活中存在的不良习惯,为制定正确的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420名不同年级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7.4%的调查对象出现颈部及肩部僵硬不适的症状,16.0%的大学生对颈椎病防治方法有一定了解,仅12.9%的大学生很重视保护自己的颈椎。结论大学生颈椎健康问题普遍存在,其发病情况与不良习惯及保健措施认知情况相关,做好高校颈椎病健康宣教及防治措施推广,可有效降低颈椎病发生率。

    作者:李林洪;王兰英;章伟杰;静娴;丁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妇科千金片与抗生素联合治疗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疗效体会

    目的:针对妇科千金片与抗生素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疗效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妇科收治的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分析,依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均为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6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抗生素治疗方案,治疗组采取妇科千金片联合抗生素治疗方案,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1.7%)明显高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78.3%),且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常规组为(6.7%),两组结果对比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妇科千金片联合抗生素治疗,与仅仅使用抗生素治疗相比,联合妇科千金片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有效率,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有效缩短临床治疗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燕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人体工程学在口腔医学中的有效应用

    随着人体工程学在社会生活、生产各领域的广泛应用,该项技术已经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了解和接受。人体工程学是机械学、电学、、物理学、卫生学、医学、心理学、劳动科学、以人为本学等综合起来研究的边缘科学。随着人体工程学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现今口腔医学领域也应用了该项科学,该科学改革了口腔医学的设备和治疗方法,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许峻晖;王慧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对策及临床效果

    高血压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病患病率高迭39.7%,若不及时治疗常导致中风、冠心痛、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并可并发和促进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甚至致残或猝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当今发病率较高的老年人高血压病的康复诊疗及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临床护理老年高血压患者较合理的护理方法.对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护理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作者:侯焕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度-重度烧伤患者创面换药疼痛护理中音乐干预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音乐干预在中度-重度烧伤患者创面换药疼痛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4年10月~2015年9月入我院治疗的中度-重度烧伤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音乐干预,记录两组患者的换药期间的疼痛程度和心率变化情况。结果换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心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换药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和心率分别为(4.15±1.13)分、(100.91±2.84)次/min较对照组VAS评分和心率(6.94±1.37)分、(113.25±3.08)次/min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度-重度烧伤患者创面换药期间行音乐干预,不仅能够缓解疼痛症状,还能减少对其心率的影响,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黄璐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下肢骨科手术腰硬联合麻醉术后禁食解除时间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下肢骨科手术腰硬联合麻醉术后早期禁食解除的可行性。方法:将我院100例下肢骨科手术腰硬联合麻醉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5.5小时,两组患者在消化道感觉情况方面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术后10小时,两组患者在消化道感觉情况方面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早期禁食的解除,可以减轻麻醉患者术后的不适症状,促进患者的恢复。

    作者:李灵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和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BDNF的降低

    目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富含于视网膜内,因糖尿病不能凋整其水平,从而可以损害视恻膜。方法我们应用ELISA检测法检测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血清中的BDNF和用链脲佐因素(streptozotocin , STZ)引起糖尿病大鼠血清和视网膜中的 BDNF 水平。结果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血清中的BDNF水平较非糖尿病健康对照组明显减少(10.0±8.1~25.8±8.5ng/ml,P

    作者:张巍;杨宇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探讨不稳定型骨折的救治及手术治疗

    目的:研究不稳定骨折的救治及手术治疗,为临床治疗提供现实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于我院就诊骨盆的32例不稳定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其骨折脱位术后的固定效果以及愈合状况。对患者进行1—3年的随访,分析患者行走能力的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的骨折脱位都得到较好的复位固定,随访发现,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比较理想。大部分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行走能力未受到影响,有一例患者出现了跛足,经检查发现为神经损伤所致。讨论不稳定型骨折是一种较为严重的骨折,对于该种骨折,需要及时稳定骨折部位,清理合并伤,并在适当的时机实施手术进行内固定,以期达到较理想的治疗效果,降低损伤程度。

    作者:胡宏普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医饮食疗法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中,中医饮食疗法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27例,分别给予常规饮食指导与分期中医饮食干预,观测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与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1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0%。结论中医饮食疗法讲究辨证施膳,在促进肱骨外科颈骨折愈合,提高疗效上效果确切。

    作者:赵旭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合并痛风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合并痛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78例糖尿病合并痛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9例(健康教育)和对照组39例(常规教育),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教育后,观察组患者在FPG(空腹血糖)、UA(血尿酸)2hPG(餐后2小时血糖)、HbA1c(糖化血红蛋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痛风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后,可以使患者在科学的指导下合理膳食、合理运动,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豆彩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在非婚女性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非婚女性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间收治的80例非婚女性人工流产患者,经患者及家属同意,伦理委员会批准,按数字分组法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增个性化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焦虑发生率分别为30.0%、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值分别为(46.25±7.15)分及(28.96±5.21)分,两组患者经统计学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非婚女性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消除其顾虑心理,及时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手术,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罗窅;覃莎娜;王明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6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9%,较对照组的78.1%明显提高(p<0.05)。两组治疗后的PaO2、PaCO2、SaO2均较之前显著好转(p<0.05)。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PaO2、S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付孝庭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老年人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肠道准备优化方案

    电子结肠镜检查是对结肠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老年患者基础疾病较多,各系统功能逐渐减退,肠道准备难度大。笔者对两种不同方法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关洪娜;王艳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头孢类粉针车间洁净室控制系统设计

    该空调机组的设计过程中设计院采用了国际上医药行业里比较先进空调设计理念。在满足GMP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季节天气的变化来动态的调整新风、回风、排风的大小。

    作者:高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探讨中药黄柏活性成分的光谱成像检测技术

    中药在我国分布较广,总量较多,其疗效相对而言十分显著,并且其属于草本药物,非人工合成,因此其自身的毒性相对而言较小,很适合被应用与医学领域。可是目前的研究水平有限,对中药的成分的研究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度,因此我们对中药的认知程度也就略显不足,所以中药就难以被世界所接纳。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药黄柏活性成分的光谱成像检测技术,以期为中药研究提供科学的技术手段,进而促进相关产业的建设与发展,使中药这一宝贵的药材资源向世界市场迈进。

    作者:史锐;倪海滨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臭氧治疗急性脑梗死260例的效果观察及护理对策

    目的:观察臭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臭氧治疗,每天1/d,10天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臭氧治疗能在短的时间内消除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细胞功能,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产生,为脑梗死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较为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

    作者:王艳娟;刘珈彤;张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探究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

    目的:分析在抑郁症患者临床护理中,共情护理对于缓解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与提高其生活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6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共情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与生活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生活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经对比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共情护理对于患者的抑郁情绪与生活功能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作用,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燕萍;程索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