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桐花;蒋玉华
目的 对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项目的意义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本地区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于201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项目,对实施前住院分娩的500例围生儿(对照组)以及实施后住院分娩的512例围生儿(实验组)的出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512例围生儿出生缺陷率明显低于参照组(4.10%VS 13.00%),分布在城市的围生儿出生缺陷率明显低于分布在农村的围生儿(2.07%VS 5.90%),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项目对降低围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具有至关重要的临床意义,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曾维琴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需再手术的原因及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 将我院确诊为43例需再次接受手术的腰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再次手术原因收集,并统计手术方法.结果 43例再手术患者在原手术椎间盘处再次突出的患者21例;相邻的椎间盘发生突出的患者7例;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后腰椎关节不稳定者7例;上次手术治疗未完全清空椎间盘的患者8例.未完全清空椎间盘的患者使用的再次手术治疗方法为椎板间开窗进行椎间盘切除;在原手术处再次突出的患者再次手术的方法为经椎间盘后路对椎弓根进行内固定并融合横突间植骨和经椎体左前外侧腹膜入路对椎间盘进行切除并融合椎间植骨;腰椎关节不稳定者再次进行手术的方法为椎板半侧切除减压并椎间盘切除.结论 针对不同的原因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可提高再次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张荣臻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临床用药情况将158例UAP患者分为观察组(98例)和对照组(60例),分别加用氯吡格雷和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9%)高于对照组(86.7%),比较差异显著(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氯吡格雷治疗UAP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董燕兵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对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将院收治的具有攻击行为的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利培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此基础上给予丙戊酸镁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的MOAS评价均有所下降,治疗2、4周后,观察组患者下降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组对于精神分裂症具有攻击行为患者的治疗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方法安全有效,适宜组临床治疗中使用.
作者:颜卫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埃索美拉唑和健胃愈疡片联合应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75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为3组,A组服用健胃愈疡片,B组服用埃索美拉唑,C组联合服用埃索美拉唑联合健胃愈疡片,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C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B组和A组,胃镜总有效率的96.0%高于B组的76.0%和A组的72.0%,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健胃愈疡片和埃索美拉唑联合应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肖育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研究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症状治疗中的有效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并且出现产后出血症状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予以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终手术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治疗有效率97.78,明显大于对照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49,P<0.05),观察组所用手术时间、术后24小时阴道出血量以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也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对剖宫产产后出血进行治疗,可以显著减少手术时间,具有迅速止血作用,从而对产后出血进行有效控制,获得非常好的疗效,临床应用价值很高.
作者:保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运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86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43例,前者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者应用传统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44.5±4.8)min、住院时间(6.1±1.4)d均短于对照组(61.5±10.7)min、(9.5±2.3)d,术中出血量(26.4±9.4)ml、并发症发生率(9.3%)、复发率(0%)也低于对照组(50.3±12.1)ml、(30.2%)、(9.3%),且P<0.05.讨论跟传统疝修补术相比,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显著,患者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及运用.
作者:尹家钊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普外科患者术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必要性以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近两年普外科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手术患者.其中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普外科手术患者临床所得指标.结果 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术前SAS评分均明显优于刚刚入院时(P<0.05),且实验组术前SAS评分优于参照组术前评分(P<0.05).结论 对于普外科手术患儿而言,术前对其进行常规护理以及心理护理能够降低其手术前的焦虑症状,提高手术配合度以及手术效果.
作者:蔡淑芬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医院现代管理是以人力资源为核心的管理.思想政治工作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心工作,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始终贯穿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发展阶段,是医院管理进程中行为的提炼与总结,它也不是一成不变,将随着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发展的进程不断升华.本文就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措施进行分析.
作者:罗灿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肺结核咯血患者实施个体化活动干预缩短了咯血持续时间,提高了疗效.方法 选择我科2015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咯血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的活动干预.结果 对照组49例患者中,咯血停止36例,咯血频率增加12例,未出现死亡情况,咯血持续时间为(5.1±0.7)d;观察组49例患者中,咯血停止47例,咯血频率增加2例,未出现死亡情况,咯血持续时间为(3.5±0.8)d.观察组患者咯血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的活动干预给护士提供了一个规范化的指导,缩短了咯血持续时间,提高了咯血的治疗效果.
作者:许怡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对心血管内科应用床边责任制护理措施,并探讨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96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护理方案进行分组,其中48例行床边责任制护理措施,设为观察组;另48例行常规心血管护理措施,设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进行评估考核,并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了解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服务态度、疾病知识以及护患沟通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完全理解的占比7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完全不理解的占比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开展床边责任制护理措施科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水平,同时也加强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值得积极推广.
作者:任翠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方法.方法 共收录30例于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妇产科收录的缺铁性贫血患者资料,对其临床诊断进行综合评估,对确诊者采取有效治疗方法;本次对患者主要采取饮营养补充、铁元素补充疗法等,积极补充铁元素、维生素等有益物质;维持1个月治疗时间,后期对患者进行跟踪调查与回访,统计贫血治疗效果.结果 妊娠合并贫血是由于铁摄入不足等因素造成,且与孕妇个人体质存在很大关联,临床主要出现于妊娠晚期,以乏力、易倦、头晕、头痛、眼花等为主要症状;及时补充铁元素及营养元素,症状基本得到控制.结论 妊娠晚期贫血对母婴均有不利影响,临床及时诊断治疗,可有效抑制病况.
作者:施汇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研究对象为我院妇产科在2014年1月~2015年8月治疗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疼痛评分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是(7.91±1.29)分,对照组是(7.72±1.43)分,无显著差异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是(2.87±0.67)分,对照组是(4.76±1.14)分,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98%,对照组患者是88%,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是(8.4±2.1)d,对照组是(12.4±2.9)d,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既能够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又能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降低患者的精神压力.
作者:但小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和用药安全,以达到提高药品管理水平的目的,确保药物使用的安全.方法 检查西药房和病房区的用药,对高危药品管理实施干预措施,讨论总结在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与用药方面存在的问题.结果 西药房和病房区在使用西药房高危药品时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例如:药品摆放不合理、西药使用剂量不合理、药品标签存在错误等.通过实施药品管理干预措施,问题明显得到改善.结论 药品的使用对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药品管理中实施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晓鹃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96例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前路治疗、后路治疗及前后路治疗,分析三种治疗效果.结果 96例患者在治疗后随访6个月,三组脊柱Cobb角治疗前后比较,前后联合与前路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后路与前后联合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后路与前路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治疗要根据患者的伤情选择手术入路方式,使治疗达到理想效果.
作者:王长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糖尿病患者7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2年8月~2013年9月期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小组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糖尿病护理小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控制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血糖控制率的比较中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给予糖尿病患者采用糖尿病护理小组进行护理,能有效的控制患者血糖.
作者:朱艳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肾病综合征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科学的治疗方案.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肾内科收录的5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资料,对其临床治疗期间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先具体统计出患者并发症的类别、人数;再结合具体病症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案,于1个月后回访调查,对比治疗前后并发症状的康复情况.结果 本次43例肾病综合征出现并发症,发生率86%;主要有感染性并发症、电解质紊乱等2类,以感染性并发症(34例)为主,后者占少数(9例).经过1个月治疗观察,并发症状得到有效控制(P<0.01).结论 肾病综合征发生率较高,详细观察及分类统计,可抑制并发症造成的不利影响.
作者:郭建慧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对顺产妇进行预防产后出血护理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顺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为围产期内常规护理(对照组),另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预防产后出血护理(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出血发生率均显著性地少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顺产妇的产后出血护理预防措施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出血发生率,该护理方法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冯意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索脑梗死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的10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100例患者经密切观察后表明,观察组的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中护理效果确切,其值得在临床上被广泛推广.
作者:欧阳健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为95.00%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以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所出现的相关临床症状,起到满意成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蒲荣堃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