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尼可地尔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治疗效果及药学分析

唐彩霞

关键词:尼可地尔, 稳定性心绞痛, 治疗效果, 安全性
摘要: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药学性质.方法 选取我科2013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71例.对照组给予除尼可地尔以外的稳定性心绞痛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5mg/次,每日三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心绞痛相关指标改善情况、总有效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相关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77%,显著高于对照组84.51%(P<0.05);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尼可地尔对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显著,且具有一定药学安全性,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1例严重挤压综合征并电击伤患者的手术配合

    总结1例严重挤压综合征并电击伤患者的手术配合.患者被诊断为地震导致挤压综合征,合并电击伤,全身多处组织烧伤坏死,臀部和下肢肿胀加重,给予床旁血液透析,经过23次筋膜减压和引流手术的手术配合,伤口好转,病人肢体得以保存,取得较好的预期效果.

    作者:符明丽;李玲莉;吕燕;臧庆巧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对比观察POCT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对血糖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 对POCT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在血糖检查结果中的影响进行调查.方法 选择我院54例进行血糖检查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为2015年1月~2015年8月间入院治疗,调查POCT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的检测结果.同时选择5个浓度的指控品,采用POCT血糖仪进行分析,调查血糖仪的计算变异系数.结果 总不精密度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7、4.4、4.3、3.5、3.8,批内不精密度变异系数分别为4.2、2.9、4.3、4.4、6.1,均低于国家标准.血糖仪检测的餐前血糖水平为(5.6±2.2)mmol/L,与生化分析仪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血糖仪检测的餐后2h血糖水平为(6.7±1.5)mmol/L,明显低于生化分析仪,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POCT血糖仪能够代替生化分析仪,不可将其检测结果作为实验室检查结果,但可采用其对患者血糖进行筛查.

    作者:徐昌先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探析JCI标准下的医院药事管理系统构建与实践

    随着世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相应的医院药事管理也引起广泛关注,进一步促进了JCI标准的诞生,它是截至目前适用性较强的医疗服务准则,是医院管理药事的高参考标准.文章基于JCI标准下,探讨分析了医院药事管理的具体内容,构建相对应的管理系统,设计切实可用的流程,规范药事管理的所有环节,以获得佳的管理效果,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从而促进药事运用的安全性,降低医院风险.

    作者:罗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长期血液透析病人皮肤瘙痒的护理研究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长期血液透析病人皮肤瘙痒的护理及其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0例尿毒症患者,并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皮肤瘙痒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提高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的疗效,抑制皮肤瘙痒的发生,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卫东;王新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析

    目的 总结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情况.方法 对2013年12月~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355例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在24小时内进行大便常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355例患者粪便标本中共检测出56株细菌,其中变形杆菌18株、志贺氏菌株30株、致泻性大肠埃希菌8株,未发现沙门氏菌;检测出的志贺氏菌对左氧氟沙星和头孢曲松敏感,而对利福平、四环素和氨苄青霉素耐药.结论 我院引起急性细菌性痢疾致病菌主要为志贺氏菌,其对左氧氟沙星和头孢曲松敏感,上述药物可作为我院治疗细菌性痢疾的首选药物.

    作者:姜英丽;张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精神科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研究精神科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我院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间诊治的306例精神科患者,对其中80例存在不合理用药患者进行分析,具体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检查、临床诊断以及临床用药等等.结果 通过对所选的80例患者进行分析,不合理用药主要包括:50例患者为安定类药物,具体表现为4例为两种或者多种安定类药物联合应用,44例为过长时间应用安定类药物,2例为脑复康联合舒乐安定;18例为抗精神病药物,8例为氯氮平联合氯硝西府浮用药,2例为试敏时药物剂量过大,2例为糖尿病患者应用了氯丙嗓,2例患者在超重状态下应用了氯氮平,2例患者换药次数过于频繁,2例患者停用氟哌啶醇后立即应用碳酸锂;6例为安坦类药物,患者长期的预防性用药;6例为其他不合理用药,2例为血象略高,2例为淋巴结肿大,2例为激素.结论 精神科患者导致其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很多,在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药效,同时确保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施益铭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老年突发性骨折X线检查与治疗方式

    目的 研究老年股骨骨折X线检查与治疗方法,积累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共收录2014年9月~2015年8月,我院骨科收录的40例老年骨折患者资料,对其临床治疗情况回顾性分析;本次40例均为突发性因素所致的股骨骨折,主要包括:暴力打击18例,高处坠跌12例,车辆撞击10例,患者入院急救行X线检查,观察骨折位置具体病变情况;40例老年患者主要实施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2种方案,结合临床诊断病况拟定针对性治疗措施;于12个月后回访调查,按照治愈、显效、有效、无效等4个级别划分,对本次40例老年患者治疗康复情况进行统计;对比治疗前后症状的差异性(P<0.01).结果 出现疼痛、肿胀、扭曲、畸形、下肢缩短等,重伤者有开放性伤口;行X线检查可掌握患者骨折部位的具体情况;本次通过针对性治疗后,共38例有效,有效率95%,2例伤者严重,短期治疗无效.结论 老年突发性股骨骨折属于严重性骨损伤,结合X线检查可提高治疗的针对性.

    作者:张全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手术全期护理对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心理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手术全期护理对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心理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80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配,包括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手术期全期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心理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与和改良睡眠状况自评量(SR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上述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全期护理对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心理和睡眠质量均有积极影响.

    作者:赵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陇川县2013~2015年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 乙肝表面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究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检测结果,为乙肝的临床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陇川县2013~2015年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检测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并统计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检测的阳性结果.结果 结果显示,2013年本县共统计185例5岁以下儿童进行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检测,其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阳性0例,阳性率为0%,乙肝表面抗体(HBsAb)检测阳性78例,阳性检出率42.16%;2014年检测人数共194例,其中HBsAg阳性检出1例,检出率0.52%,HBsAb阳性检出121例,检出率62.37%;2015年检测人数共194例,其中HBsAg阳性检出5例,检出率2.58%,HBsAb阳性检出137例,检出率70.62%.并且从调查结果还可看出,不同年龄阶段,检出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次结果显示,阳性检出率高的年龄段为17月龄之前,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检出率下降,此外本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达98.25%.结论 通过研究发现,乙肝表面抗原和抗体的阳性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乙肝疫苗的接种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瞿昌生;冯麻章;莫惠萍;白协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15例急诊手术全麻诱导的处理体会

    目的 探讨急诊手术全麻诱导的2种方法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5年8月的急诊手术15例,其中,患者清醒者9例,采用慢诱导进行气管插管全麻;昏迷者6例,采用快速诱导进行气管插管全麻.结果 15例急诊手术病人施行气管插管全麻,无1例出现呕吐及返流现象,手术顺利完成.结论 全麻的慢诱导和快诱导均适用于急诊手术.

    作者:刘祎;黄建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计划生育工作中宣传教育的应用效果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宣传教育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8月的80例已婚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妇女各40例,对照组妇女未进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观察组妇女接受了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在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在再次妊娠率与计划外妊娠率方面的差异,评定效果.结果 观察组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各类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50%(3/4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再次妊娠率为7.5%,计划外妊娠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加大宣传教育可以有效克服在放置宫内节育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降低了已婚妇女的再次妊娠率与意外计划妊娠率.

    作者:王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人工流产并发症的防治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后怀孕早期所采取的终止妊娠的补救措施,也是大多数育龄期女性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但它不能作为常规的节育方法.近年来人工流产的人数逐渐增加,其相应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有所增加,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有十余种,具有一定的并发症及不良后果,作为妇产科医生,如何防治人工流产的并发症及不良后果尤为重要.因此,人工流产手术后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石报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山楂叶药效成分提取的研究进展

    目的 综述山楂叶药效成分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10年来国内外有关山楂叶药效成分提取的文献.结果 尽管山楂叶药效成分的提取大多数仍采用传统提取方法,但超高压提取技术、超声波提取等新技术已开始显示出优越性.结论 应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新技术在山楂叶药效成分提取中的利用.

    作者:王雪慧;胡莲君;梁迈文;古倩樱;夏霏;马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PDCA方法在手术室新入人员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手术室新入人员教学管理中,运用PDCA方法后所起到的实际效果.方法 以2013年30名手术室新入科室及轮转培训人员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教学管理中采用PDCA方法加以培训;2012年30名手术室新入科室及轮转培训人员(对照组),教学管理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还未实施PDCA循环;对比两组人员的培训成绩与满意程度.结果 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培训成绩(操作+理论)更为显著,新入人员的满意度也有所提高;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术室新入人员教学管理中实施PDCA方法,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显著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段丽斌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在治疗过程中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和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60.0%、96.7%)高于对照组(26.7%、86.7%),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根据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病情,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孙桂云;万改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3%,较对照组的16.4%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6.7%,较对照组的76.4%明显提高(p<0.05).结论 综合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陈燕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有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80例脑出血患者的收治时间为2014年8月~2015年6月,采用数字随机的方式将80例脑出血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脑出血患者采用西医进行治疗,实验组40例脑出血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进行治疗,观察两组脑出血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致残率、有效率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77.50%)明显低于实验组(95.00%),且两组脑出血患者之间对比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致残率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针对脑出血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较为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日后的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刘旭日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对比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比传统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2015年1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疾病择期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行传统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消化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腹部脐窝外观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可明显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疤痕不明显,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柯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分析慢性支气管炎采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5年1月~2015年7月之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15例患者接受西药口服治疗,实验组的27例患者接受中医汤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 接受中药治疗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95%,接受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0.00%,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在临床上疗效显著,值得广大医护人员予以推广使用.

    作者:姜颖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探析

    目的 本文主要通过检验婴幼儿日常出入的场所、饮用的水质及日常食物,研究腹泻病原微生物的实际结果,从而积累资料,为及时发现,处理传染源提供资料.方法 选取106例婴幼儿于2013年12月~2015年8月经常出入的场所、饮用的水质及日常食物进行检验,选用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血清分型的方法检测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了解其相关类型与特性,并研究其传染病防控措施;结果 经研究得出,志贺氏菌26.2%、气单胞菌6.2%、致病性大肠埃希菌10.8%、沙门菌41.5%、其他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沙门氏菌感染比率占41.5%,为主要致病菌类;结论 为了防止腹泻病原生物对患者造成一系列影响,需要及时发现并预防,尽可能了解其相关致病特性,避免病毒入体,减少腹泻的发生.

    作者:胡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