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婷
目的 通过对肺结核咯血患者实施个体化活动干预缩短了咯血持续时间,提高了疗效.方法 选择我科2015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咯血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的活动干预.结果 对照组49例患者中,咯血停止36例,咯血频率增加12例,未出现死亡情况,咯血持续时间为(5.1±0.7)d;观察组49例患者中,咯血停止47例,咯血频率增加2例,未出现死亡情况,咯血持续时间为(3.5±0.8)d.观察组患者咯血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的活动干预给护士提供了一个规范化的指导,缩短了咯血持续时间,提高了咯血的治疗效果.
作者:许怡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镜注入立止血治疗检查出血及大咯血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镜下检查出血咯血患者,共计74例.根据患者出血量进行划分,出血量在300ml及以下的患者为观察组,共有31例;出血量在300ml以上,发生咯血的患者为对照组,共有4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经支气管镜注入立止血治疗,对比各自疗效.结果 观察组中停止出血例数30例,比例为96.8%;对照组中停止出血例数41例,比例为95.4%;对比发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经支气管镜注入立止血是一种有效治疗镜检出血及大咯血的临床方案,使用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深入研究.
作者:雷显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索脑梗死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的10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100例患者经密切观察后表明,观察组的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中护理效果确切,其值得在临床上被广泛推广.
作者:欧阳健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0例,分为两组,常规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开展人性化服务,分析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理后总有效率、PSQI评分下降程度等与常规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梁金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析消化性溃疡运用半夏泻心汤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果胶秘胶囊、克拉霉素颗粒以及奥美拉唑片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半夏泻心汤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对两组的疗效和复发率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4周治疗,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访6个月,两组在复发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运用奥美拉唑和半夏泻心汤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还能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方春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PFNA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PFNA和DHS治疗,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1.11%,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为82.22%,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好,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茂祥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高血压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2例高血压病患者(实验组)作为观察对象,其中1级高血压42例,2级高血压39例,3级高血压41例,同时选取80例来我院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3年4月~2015年8月,两组观察对象均实施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观察比较两组观察对象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检测结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之间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检测结果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不具有意义;但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对象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检测结果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高血压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显著,能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邹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96例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前路治疗、后路治疗及前后路治疗,分析三种治疗效果.结果 96例患者在治疗后随访6个月,三组脊柱Cobb角治疗前后比较,前后联合与前路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后路与前后联合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后路与前路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治疗要根据患者的伤情选择手术入路方式,使治疗达到理想效果.
作者:王长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美国每年大约需治疗二百万例长骨骨折,Heppenstall估计其中5%可发生骨不连,而延迟连接的发生率更高.对急性骨折采取积极的治疗已使许多骨折的延迟连接和骨不连的发生率降低.经临床或X线证实骨折愈合停止而未连接的可能性很大时才能诊断为骨不连.长骨干部骨折愈合需要较长的时间,至少在6个月之内不能认为是骨不连,特别是在局部伴有感染等并发症时.相反,股骨颈骨折有时在3个月时就可诊断骨不连.所有成功的骨不连的治疗都要求准确的复位、充分的植骨和坚强的固定.许多手术方法或联合方法均符合这些要求,一些基本原则适用于所有方法.
作者:邢佳鑫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下肢牵引带是股骨颈骨折进行下肢皮肤牵引术治疗的主要工具,具有减少并发症、保护患者的肌肉、促进骨性生长等积极的作用.本文从股骨颈骨折病因、下肢牵引带的使用过程中的不利因素、设计、改良及应用效果等进行综述,为当前的股骨颈骨折治疗工作提供借鉴意义.
作者:周振北;何斌林;周进广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患者输血前传染病指标的检测结果,预防院内感染及纠纷事件的发生.方法 分别选取我院输血患者1028例(观察组)、健康体检者100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艾滋病病毒血清标志物(抗-HIV)与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结果 患者输血前抗-HIV、抗-TP、抗-HCV、HBsAg阳性率分别为0.2%、1.8%、0.7%、9.9%,其传染病指标阳性率的12.5%高于对照组的7.4%,男性输血患者HBsAg感染率的11.4%高于女性的7.1%,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患者输血前检测传染病指标,初步了解健康状况,对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助于避免院内感染及纠纷事件的发生.
作者:蔡旭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黄连温胆汤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阳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2015年1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浅表性胃炎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中医辨证论治为脾胃湿热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方剂黄连温胆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p阴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黄连温胆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阳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并可有效降低患者幽门螺杆菌阳性,对降低胃炎复发率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孟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57例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7例患者,治疗组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的有效人数有18例,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的有效人数26例,总有效率为86.7%.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恢复排气和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在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中效果明显,能有效降低死亡率,缩短治疗疗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用于锁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骨科收录的50例锁骨骨折患者资料,对照其临床X线检查,掌握骨折位置、病变规律,对锁骨关节骨折情况分析.确诊患者采用接骨板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选择合适的内固定器件,按照患者需要选择条形、Y形、L形等固定方式;于12个月后回访调查,统计患者对内固定术治疗的满意度,非常满意(9-10分)、比较满意(8-9分)、不满意(6-8分)、非常不满意(<6分).结果 本次非常满意32例,比较满意16例,不满意1例,非常不满意1例;总满意率96%,2例患者由于病况严重,后期出现切口感染,经药物治疗后康复.结论 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具有强度高、易操作等特点,获得较好的满意度,临床使用需注意抗感染处理.
作者:王永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护生的职业防护知识和职业损伤情况.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职业防护情况.结果 实验组护生对职业防护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发生职业损伤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护生进行岗前职业防护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苏玉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对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支架植入术术后并发症类型进行调查,并对护理方式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5年8月间83例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患者,对所有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对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讨论.结果 83例患者有11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3.3%.其中皮下血肿或局部渗血的6例,占比例的7.2%,桡动脉血栓的1例,占比例的1.2%;桡动脉痉挛的4例,占比例的4.8%.结论 本病并发症主要为血肿、血栓、桡动脉痉挛,临床中要做好相应的预防护理,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廉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3月60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另选取60例健康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生化指标检验,分析并比较两组的空腹血糖值、2h糖耐量试验平均值和血清甘油三酯.结果 经过生化检验,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2h糖耐量试验平均值和血清甘油三酯数据均高于正常范围以及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糖尿病的诊断中,生化检验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蒋宗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老年股骨骨折X线检查与治疗方法,积累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共收录2014年9月~2015年8月,我院骨科收录的40例老年骨折患者资料,对其临床治疗情况回顾性分析;本次40例均为突发性因素所致的股骨骨折,主要包括:暴力打击18例,高处坠跌12例,车辆撞击10例,患者入院急救行X线检查,观察骨折位置具体病变情况;40例老年患者主要实施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2种方案,结合临床诊断病况拟定针对性治疗措施;于12个月后回访调查,按照治愈、显效、有效、无效等4个级别划分,对本次40例老年患者治疗康复情况进行统计;对比治疗前后症状的差异性(P<0.01).结果 出现疼痛、肿胀、扭曲、畸形、下肢缩短等,重伤者有开放性伤口;行X线检查可掌握患者骨折部位的具体情况;本次通过针对性治疗后,共38例有效,有效率95%,2例伤者严重,短期治疗无效.结论 老年突发性股骨骨折属于严重性骨损伤,结合X线检查可提高治疗的针对性.
作者:张全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为治疗风燥伤肺型咳嗽,笔者运用清燥救肺汤加味治疗,效果显著.方法 使用清燥救肺汤治疗,结果 100例患者中42例患者服用6剂后症状消失,34例患者服用9剂后痊愈,24例患者服用12剂后诸症悉除.结论 用清燥救肺汤加味治疗风燥伤肺型咳嗽,患者病情减轻,效果明显.
作者:李宗青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实际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01月~2015年01月我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实验组患儿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疾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黏膜充血消退时间为(2.12±0.21)d,退热时间为(1.12±0.24)d,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为(2.12±1.54)d,手足症状消退时间为(2.01±0.54)d,皮疹消退时间为(2.11±1.01)d,短于对照组的(3.12±0.91)d、(2.69±0.63)d、(3.23±2.01)d、(3.21±0.51)d、(3.67±2.51)d;实验组CAL(冠状动脉病变)恢复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8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剂量相比,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效果更佳,更具备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段春艳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