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虹;吴惠平;罗伟香;罗玉仪
对近4年由于护理差错所导致的纠纷进行分析:护理差错所致纠纷逐年上升,护理工作中差错已成为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用药差错所致纠纷为突出;护理技术性因素引起差错有所上升;纠纷处理比较困难.护理管理对策:①积极沟通,避免纠纷的发生;②依法办理,妥善处理纠纷;③加强教育,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④抓好薄弱环节,避免用药差错;⑤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水平;⑥规范护理记录,减少护理病历记录缺陷.
作者:张兰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我院手术室于2000年8月设计并制定出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手术患者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术前访视单,实施两年来,术前访视8 000余位患者,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刘燕萍;辛全兰;赵志芬;边海燕;曹莹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我院护理人员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掌握程度,探讨普及护理人员相关知识的方法.方法:应用自设调查表,采用方便取样的方式对我院100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76%的护理人员对<条例>知识的掌握程度为较差;②不同职称的护理人员对<条例>的掌握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不同工作年限的护理人员对<条例>的掌握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护理人员对<条例>中的具体内容如:病历管理、现场实物封存及医疗事故定义的理解等方面存在严重缺陷.结论:护理人员对<条例>知识欠缺,有待及时补充.建议:①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理人员对<条例>知识的学习;②护理人员应增强学习<条例>意识,防患于未然;③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提高护理人员相关法律知识水平,强化护理队伍法律意识.
作者:谷秉红;孙宏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采用精神状态检查和量表评定的方法,对照CCMD-Ⅱ-R诊断标准,分析了72例有自杀行为的精神病患者的自杀行为发生率,结果发现:在有自杀行为的住院精神病患者中,不同类型的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发生率不同,以抑郁症发生率高,为52.78%;精神分裂症自杀成功率高于抑郁症.因此,我们认为精神病患者的自杀行为是精神科临床危机的主要内容,护理人员要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加强护理管理,积极开展心理护理特别重要.
作者:陈为香;蔡玉琴;陈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病房护士长的管理素质与护士工作压力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25名护士进行调查,调查结果用相关性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护士长的管理素质与护士工作压力呈负相关.结论:病房管理者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才能相应地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
作者:王凯;卢海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临床护理教学是培养护理人员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但重要的是培养护理人员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观察思考及辩证分析能力.在临床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能力上,使他们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是教学的关键.
作者:张黎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建立在护理部直接领导监督下的护士长负责、主管护师督查指导、护师巡查指导的三级督查制度.在落实三级督查制度的实践中,形成了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又都是被管理者,既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又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从而使护理质量、护理技能、护士行为等逐步纳入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作者:杨晓媛;裴小红;王慧敏;王化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为适应新业务、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专科护理纵深发展的需求,有效提高专科护士培养速度,采用与新业务、新技术特点相结合的培训方法,通过针对性培训措施:即针对器官的关联性,抓理论知识的培训;针对并发症的危险性,抓急救护理技术培训;针对操作的特殊性,抓专科诊治技术培训;针对语言交流的特需性,抓沟通技能培训;针对功能重建的迫切性,抓康复护理的培训;针对开展新项目,抓专病护理培训.取得了专科新业务、新技术理论与护理操作技能考核优良成绩.达到了有效地提高专科护理水平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钟玲;石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为了把握病房护士长队伍的现状,为护理管理继续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北京市8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31位病房护士长为对象,对她们的个人专业概况、管理和管理进修、培训经历等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病房护士长的年龄在31~50岁之间者占88.3%.11年以上护龄者占86.6%,大专学历者占64.1%.管理年限≤10年者占76.2%,有管理培训史者占79.7%.结论:病房护士长的管理工作具体而繁杂,脑力与体力并重,要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必须不断学习科学管理知识.进一步加强对护理管理者的岗位培训,是护理管理、护理教育部门的迫切任务.
作者:刘瑞霜;赵慧;张玲;解晨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减少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的发生,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护理管理不容忽视的课题.为了提高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认识和防护能力,通过对护理工作中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客观分析,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和防护措施,以保证护理人员的安全.
作者:杜淑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在整个医疗活动过程中,医护关系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医护的工作配合,同时影响到病人疾病的转归和医疗服务质量.建立起医生、护士相互依赖的密切合作型关系,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心理因素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本文仅对心理因素对医护关系的影响进行探讨.
作者:穆燕红;张静;张晶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率与住院费用相关因素分析.方法:统计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资料,与非医院感染组病例进行比较.结果: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2000年为3.20%(37/1 155),2001年上升至8.04%(76/945);2001年新生儿医院感染的住院天数和费用分别为(15.64±6.99)d和(4 156.42±2 259.00)元,而非医院感染组仅为(8.86±4.28)d和(2 606.94±954.80)元.P<0.01,两者有显著差异.结论:新生儿存在诸多易感染性,是医院感染的敏感群体,其感染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威胁新生儿的健康.
作者:袁维祥;钟佩君;胡渊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一次性医疗用品的质量问题主要有外包装标识不符合要求、微生物指标超标、产品性能不符合要求等.加强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医院器械科严格进货管理,供应室严把三关,即领取物品检查第一关、领回物品管理第二关、把好物品回收第三关.并建议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大对产品流通市场的监管力度.
作者:尹新芳;张新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专职夜班对护士内分泌的影响.方法:将18名专职夜班护士在观察前(A组)、观察后1个月(B组)、2个月(C组)、3个月(D组)各抽血测定皮质醇、垂体泌乳素、生长激素,观察3种激素的变化.结果:测定A、B、C、D组3种激素的数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专职夜班对护士内分泌无明显影响.
作者:罗伟香;吴惠平;罗小洁;蔡月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建立综合医院护士排班信息系统,以实现综合医院护士排班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方法:采用软件工程中结构化的分析与设计方法,研制并建立综合医院护士排班信息系统.结论:综合医院护士排班信息系统可加强综合医院的护士排班管理,规范排班数据及工作流程,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为实现综合医院护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做出有益的尝试.
作者:黄萍;刘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院内感染的控制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中心供应室在医院内感染控制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确的清洗、消毒与灭菌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黄虹;吴惠平;罗伟香;罗玉仪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防范院前急救中医疗纠纷.方法:在急诊急救活动中严格规章制度,树立高度责任心,主动争取救治时间,积极抢救观察,言行规范恰当,注意收费技巧等环节.结果:院前急救中纠纷减少.结论:院前急救呼叫紧急,对医务人员要求高,急诊急救人员应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尽力满足病员多方面的需求,避免或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凌英;蔡琼;廖淑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迫切需要在经济活动中作为第一资源的人力资源能被科学合理地开发与利用.结合基层医院(除省直属的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外)人力资源现状与误区,对医院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科学合理配置卫生人力资源的办法与建议.
作者:章一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营造良性竞争的机制和氛围,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资格认定、理论技术考试、民主测评及双项选择,由护理部聘任.结果:较好地进行了人力资源的开发,竞聘上岗后的护士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工作积极主动,自觉地成为科室各项工作的带头人.加之岗位工资的兑现,更有利于护士长在科室开展工作,使科室各项护理工作质量显著提高.结论:良性的竞争运行机制,使优秀护理人才脱颖而出,体现能级对应的原则,从而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作者:韩姝;王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建院于1994年,是香港知名实业家邵逸夫爵士捐资、浙江省人民政府配套、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医学中心协助管理的一所具有国内示范水准的现代化、综合性、研究型的三级甲等医院.医院护理部经过18年中美护理专家的共同努力,创建了一种适合中国国情、具有先进的护理管理理念及临床护理工作特色的护理管理模式,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并有自己特点的护理管理体系、护理教育体系和临床保障体系.
作者:叶志弘;孙晓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