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推拿联合功能锻炼的临床分析

卜岗;孙欣;杨娜;王锁良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 推拿, 功能锻炼, 疗效, 中医证候
摘要:目的:研究推拿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预后状况.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接诊的130例膝骨性关节炎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患者推拿联合功能锻炼治疗.治疗前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VAS、HSS及Lysholm评分状况,并对患者治疗后满意度及复发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功能障碍、肿胀及压痛中医证候积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HSS及Lysholm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HSS及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组患者的满意率(95.38%)明显高于对照组(81.5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2月后,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研究组患者中3例患者复发,对照组中10例患者复发.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推拿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显著,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广泛应用.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易感性及功能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影响因素及END发生后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7年6月江苏省沭阳县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316例,其中发生END患者78例,未发生END患者238例.采集患者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END的影响因素,并对END患者短期功能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在进行多因素校正后,年龄>60岁、冠心病史、白细胞计数异常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EN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本研究初步分析显示,年龄>60岁是END患者短期功能预后较差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冠心病史、白细胞计数异常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高龄可能是患者发生END后功能预后较差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爱举;仲晓艳;杨春伍;顾汉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ECL、RPR、TPPA、胶体金法检测梅毒的方法学比较

    目的:比较电化学发光法(ECL)、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及胶体金法四种方法检测梅毒的灵敏度及特异性,为临床上梅毒的血清学筛查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7年12月份我院确诊的梅毒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CL、RPR、TPPA、胶体金法检测两组血清样本,比较四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使用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CL、TPPA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胶体金法,RPR阳性检出率高于胶体金法,TPPA阴性检出率高于其他三种检测方法,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PPA和ECL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高于胶体金法,TPPA和ECL准确率高于RPR法.TPPA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高于ECL,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CL和TPPA法灵敏度、准确率和特异度均较好,可先使用ECL和RPR法进行双筛,再经TPPA进行确诊.

    作者:张争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胸椎旁神经阻滞应用于乳腺癌预防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全麻联合胸椎旁阻滞应用于乳癌改良根治手术术后镇痛效果及抗炎作用.方法:于2016年1月~2017年6月,选择在我院择期拟全麻下行乳癌改良根治术(MRM)的病人48例,将其随机分均为2组,A组为全身麻醉组(TIVA组),B组为全麻联合胸椎旁阻滞组(TIVA+TPVB组),每组24例患者,B组通过超声辅助于T4间隙行胸椎旁神经阻滞,然后两组患者以相同的方法再进行喉罩通气全身麻醉.观察指标:术后第1h、4h、8h、16h及24 h的评估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估;测定麻醉前、手术开始0.5h、手术结束和术后8h的血清中TNF-a,IL-6及IL-10的水平;术后不良反应.结果:术后第1h,4h和8h的VAS评分B组显著低于A组;炎性因子方面,两组患者在手术结束时及术后第8h血清中TNF-a,IL-6及IL-10的水平明显高于麻醉前;B组患者血清中TNF-a,IL-6的水平显著低于A组,而IL-10的水平则显著高于A组;B组术后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的例数少于A组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全麻联合胸椎旁阻滞应用到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镇痛效果提高同时并没有增加麻醉相关的不良反应,并且有效地减少炎性因子的分泌,因此全麻联合胸椎旁阻滞对促进行MRM患者术后快速恢复有重要价值及意义.

    作者:杨岗;刘忠玉;李刚;杨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精细化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定合理可行的精细化管理方案及相应的排药模式(排药模式一),将PIVAS管理按照时间段划分为对照组(2016年1~6月)和观察组(2016年7~12月).对照组采用PIVAS常规管理流程进行管理,观察组采用制定的精细化管理方案进行管理,并分别在两组的前三个月采用排药模式一,后三个月采用PIVAS常规排药模式(排药模式二),比较两组差错发生率、科室人员专业知识与操作考核成绩及两种排药模式的差错发生情况.结果:采用精细化管理的观察组,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采用PIVAS常规管理流程的对照组(0.038%VS0.0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科室人员专业知识与操作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95.65±2.54VS 86.76±2.76),(94.76±3.65VS 88.32±3.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科室人员专业知识与操作考核成绩优秀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2.12%VS 75.34%),(97.23%VS 84.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观察组内,排药模式一差错发生情况均优于排药模式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精细化管理方案及相应的排药模式能有效减少PIVAS差错发生概率,从而提高成品输液质量,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田虹;冶玉萍;马玉花;林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HIF-1α和GM-CSF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α)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病理科收集的确诊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软骨组织标本48例(KOA组)、既往收集的正常人群膝关节软骨组织标本30例(对照组),采用Westren-blot和RT-PCR技术分别检测两组标i本中的HIF-α、GM-CSF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KOA患病的关系.结果:KOA组患者的膝关节软骨组织标本中HIF-α、GM-CSF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KOA组患者的膝关节软骨组织标本中HIF-α、GM-CSF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改良Mankin评分评分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HIF-α、GM-CSF蛋白及mRNA在KOA患者软骨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与患者病情程度关系密切.

    作者:王裕祥;杨应忠;王卫东;李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伏立康唑联合卡泊芬净序贯治疗拟诊侵袭性肺真菌病患者的疗效

    目的:了解伏立康唑序贯治疗对肺真菌病的具体疗效,分析伏立康唑联合卡泊芬净联合用药的临床优势,为联合给药、序贯治疗方法治疗肺真菌病提供理论经验.方法:将60例拟诊侵袭性肺真菌病患者根据一般资料匹配分组为4组:伏立康唑单纯性口服组、伏立康唑单纯性静滴组、伏立康唑序贯治疗组、伏立康唑联合卡泊芬净序贯治疗组,比较4组对象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肺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四组患者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伏立康唑联合卡泊芬净序贯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优于伏立康唑单纯性口服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FEV1的差异显著,但是各组别之间差异不明显;FEV1/FVC治疗后差异显著,FEV1/FVC指标在伏立康唑单纯性口服组和伏立康唑序贯治疗组、伏立康唑单纯性口服组和伏立康唑联合卡泊芬净序贯治疗组、伏立康唑单纯性静滴组和伏立康唑联合卡泊芬净序贯治疗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拟诊侵袭性肺真菌病的患者,可以采用伏立康唑联合卡泊芬净序贯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其相比其他治疗方法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率低等临床优势.

    作者:李同林;周航;王俊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帕金森早期患者认知受损状况及左旋多巴治疗分析

    目的:研究帕金森早期患者认知受损状况及左旋多巴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接诊的90例帕金森早期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普拉克索进行替代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应用左旋多巴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患者治疗前后改良Webster症状评分、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状况进行调查记录.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75.5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改良Webster症状评分、MMSE评分、MoCA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MoCA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改良Webster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8.89%vs 11.11%).结论:左旋多巴可显著改善帕金森早期患者的认知受损状况,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申淑侠;王晓成;李雪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MTA活髓切断术与根管治疗术在乳磨牙早期牙髓炎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对比MTA活髓切断术与根管治疗术治疗早期牙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4年6月我科收治的乳磨牙早期牙髓炎患儿104例(120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颗,观察组给予活髓切断术,MTA为盖髓材料.对照组给予根管治疗术,vitapex为根充糊剂.对比两组3、6、12、24个月临床有效率、影像学有效率及手术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近期(术后3个月)临床有效率及影像学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12、24个月观察组临床有效率和影像学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4.9%和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上所述,对于乳磨牙早期牙髓炎,MTA活髓切断术局麻下一次性完成,保留了部分牙髓组织,不累及根尖周组织,远期疗效优于根管治疗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飞;王玉玮;王立;刘彩霞;张文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50例,对样本做以下分析:(1)根据患者年龄,将≤35岁者作为A组(n=72),>35岁者为B组(n=78),比较两组的就诊时间、心率、左室直径等相关危险因素.(2)根据患者的性别,分为男性组(n=109)和女性组(n=41),比较两组的吸烟和酗酒史、左室直径等相关危险因素.(3)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亡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1)年龄与危险因素:A组在性别、就诊时间、心率、左室直径、马凡综合征、BMI均与B组有显著差异.(2)性别与危险因素:男性组在吸烟史、酗酒史、左室直径、BMI、心电图异常、死亡个数均与女性组有显著差异.(3)死亡因素单因素分析:年龄、收缩压、舒张压、血压波动、持续疼痛、主动脉大直径、动脉粥样硬化为死亡的可疑危险因素.(4)死亡因素多因素分析:性别(OR=3.755,95%CI[1.008,13.987])、舒张压(OR=1.978,95%CI[1.018,3.844])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较多,其中女性、舒张压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闫醒军;张琦;王利会;高海涛;魏润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珠海市接尘工人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目的:了解珠海市接尘工人人群对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知晓情况,评价对接尘工人实施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取珠海市600名没有结核病史的接尘工人为调查对象,按照年龄性别1:2匹配,随机分为干预组(200人)和对照组(400).对干预组实施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健康教育,并对干预组和对照组使用统一问卷进行面对面询问式调查,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63.3%)相比,干预组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总知晓率(89.6%)显著提高.按年龄、性别、民族和文化程度分层分析后,干预组各层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仍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珠海市接尘工人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知晓率仍然较低,对干预组实施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健康教育后可以显著提高接尘工人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认知.

    作者:彭黎明;李晓亮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抑制HADC1介导曲古抑菌素A抑制MHCC97H源性球细胞自我更新

    目的:确定组蛋白脱乙酰基酶抑制剂(HADCI)曲古霉素A(TSA)抑制人肝细胞癌MHCC97H源性球细胞组蛋白脱乙酰基酶-1(HADC1)表达以及自我更新作用.方法:比色法测定HADC1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HADC1 mRNA表达;Western blot分析HADC1蛋白表达水平;球形成培养法检测肿瘤球形成能力.结果:与单层贴壁生长细胞比较,MHCC97H源性球细胞高表达HDAC1,并具有更强自我更新能力.TSA下调MHCC97H源性球细胞HADC1表达,并显著抑制其自我更新能力.结论:抑制HADC1表达参与曲古抑菌素A抑制MHCC97H源性球细胞自我更新作用.

    作者:陈阿;曹晓诚;许畅;邱叶贝;李翔;曹建国;粟晓;曹小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单用或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肥胖相关哮喘患者气道炎症及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单用或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肥胖相关哮喘患者气道炎症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月~2016年10月就诊的104例肥胖型哮喘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通过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capacity,FVC)及第1秒钟大力气呼出的气体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in one second,FEV1)、炎性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和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2.3%)和(67.3%);观察组PEF、FVC、FVC占预比、FEV1及FEV1预计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80.16±55.93)vs(246.84±52.11)L/min、(2.97±0.25)vs(2.71±0.19)L、(93.18±10.03)vs(81.48±9.56)%、(2.61±0.63)vs(2.25±0.53)L/min、(91.93±9.85)vs(82.16±9.07)%];观察组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2.19±3.15)vs(17.03±2.98)ng/L],同时IL-4与EC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8.29±0.94)vs(12.78±1.92)ng/L、(63.16±7.33)vs(92.37±10.28)ug/L];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8%vs 46.2%).结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炎性因子及ECP水平变化,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率,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陈国萍;朱兴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推拿联合功能锻炼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推拿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预后状况.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接诊的130例膝骨性关节炎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患者推拿联合功能锻炼治疗.治疗前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VAS、HSS及Lysholm评分状况,并对患者治疗后满意度及复发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功能障碍、肿胀及压痛中医证候积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HSS及Lysholm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HSS及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组患者的满意率(95.38%)明显高于对照组(81.5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2月后,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研究组患者中3例患者复发,对照组中10例患者复发.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推拿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显著,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卜岗;孙欣;杨娜;王锁良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不同程度颅内进展性出血性损伤患者D-二聚体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颅内进展性出血性损伤患者D-二聚体的表达水平和意义.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7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60例颅内进展性出血性损伤患者作为研究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患者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亚组,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为优秀、良好和不良亚组,同时选择同期入院体检的20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测定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比较格拉斯哥评分下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并统计分析其水平患者发病原因和格拉斯哥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根据GCS分为重度14例,中度31例,轻度15例;根据GOS分为优秀16例,良好32例,不良12例,未出现死亡病例.研究组患者D-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GCS评分后重度患者的D-D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轻度组,中度组患者的D-D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患者;GOS评分后不良组D-D水平显著高于良好组、优秀组,良好组D-D水平显著高于优秀组;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D-D水平和GCS和GOS呈负相关.结论:早期检测血浆中D-D水平可有效的反应颅内进展性出血性损伤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水平,可帮助临床医师做出准确的诊断,实施相应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治疗和预后.

    作者:姜伟;武贵旭;宋勇;乔俊;朱恩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β2-微球蛋白、C反应蛋白及乳酸脱氢酶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β2微球蛋白(β2-MG)、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多发性骨髓瘤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11月~2015年5月医院门诊及住院接诊的4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ISS分期,其中Ⅰ期15例,Ⅱ期17例,Ⅲ期8例),并选择同期正常门诊体检者25例作为对照.抽取所有受试者空腹静脉血5ml,使用速率法检测LHD,免疫比浊法检测β2-MG,散射比浊法检测CRP,比较各组β2-MG、CRP、LDH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β2-MG、CRP、LDH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观察组中,随着疾病ISS分期增高,β2-MG、CRP、LDH水平均显著升高;选取15例患者经过1个或2个化疗周期治疗后,观察组β2-MG、CRP、LDH均显著降低,和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明显差异.结论:血清β2-MG、CRP、LDH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表达明显较高,在诊断分期、治疗预后中应用价值高.

    作者:左雨娜;肖敏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经尿道等离子腔内剜除术与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腔内剜除术与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我院确诊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50例,按随机、双盲法分为2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行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观察组患者行经尿道等离子腔内剜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手术前后残余尿量(PVR)、大尿流率(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并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两组术后PVR、IPSS、QOL较术前均降低,Qmax升高,存在统计学差异;两组手术前后PVR、Qmax、IPSS、QO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种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近期疗效相当,但经尿道等离子腔内剜除术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要优于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作者:古军;车宪平;徐磊;陈化磊;胡鑫明;陈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乐伐替尼对晚期肝癌大鼠血清b-FGF、VEGF及生存时间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乐伐替尼对晚期肝癌大鼠血清b-FGF、VEGF及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低剂量组(L组),高剂量组(H组),每组10只.L组给药乐伐替尼(2mg/kg,溶于0.1mL生理盐水),H组给药乐伐替尼(4mg/kg,溶于0.1mL生理盐水),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大鼠治疗第1d,10d,20d的血清b-FGF、VEGF浓度,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治疗期间自主活动次数及生存时间.结果:A组大鼠血清b-FGF、VEGF浓度并无较大波动,B组大鼠血清b-FGF、VEGF浓度随疾病进展浓度升高,L组,H组大鼠血清b-FGF、VEGF浓度与B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H组比L组下降幅度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大鼠自主活动次数随时间推移,次数逐渐减少,L组,H组与B组相比,大鼠自主活动次数均不同程度增加,H组>L组;B组早出现死亡个体,且早全部死亡,与B组相比,L组,H组生存时间均延长,其中H组>L组.结论:乐伐替尼能降低晚期肝癌大鼠血清b-FGF、VEGF的浓度,增加肝癌大鼠自主活动次数,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李志路;邱春丽;赵勇;高淼;乔喜婷;李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PFNA与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不良反应与预后情况的观察

    目的: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并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PFNA组和DHS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PFN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较DHS组短,术中出血量较DHS组少;PFNA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的髋关节评分均高于DHS组;两组患者手术前生活质量得分无差别,术后3个月,PFNA组生活质量得分明显高于DHS组;两组患者感染、断钉、股骨头坏死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无明显差别.结论:PFNA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金永;王文俊;陶振东;潘海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改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与外科手术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目的:观察改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与外科手术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疗效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膜周型VSD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观察组)和传统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组(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及术后指标,同时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3、6、12个月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通气时间、术后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治疗后各时间点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指标指标较治疗前均得到显著改善,且两组患儿在治疗后3、6、12个月肺动脉瓣口血流速度及主动脉瓣口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在心率失常、术后残余分流、房室传导阻滞、心脏瓣膜关闭不全等发生率上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较传统室间隔缺损术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段,术后并发症少,患儿术后恢复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蒋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拉米夫定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联合拉米夫定和异甘草酸镁两种药物对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1月~2017年3月诊治的90例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按不同给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其中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进行治疗,联合组给予拉米夫定和异甘草酸镁进行联合治疗,同时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同时间点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病毒载量情况、肝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耐药性.结果: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4.4%vs 66.7%);治疗16、24周后联合组患者HBV-DNA低于下限率明显干预对照组(24.4%vs 68.9%、62.2%vs 91.1%);治疗16、24周后联合组患者HBeAg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67%vs 20.0、35.5%vs15.6%);联合组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凝血酶原时间(INR)显著低于对照组[(25.4±6.7)U/Lvs(49.1±10.1)U/L、(31.2±6.6)U/Lvs(58.6±13.3)U/L、(13.1±1.9)μmol/L vs(17.2±2.2)μmol/L、(1.2±0.1)vs(1.4±0.3)];联合组CD3+、CD4+和CD4+/CD8+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72.4±3.9)×107/L vs(66.6±3.5)×107/L、(47.7±4.5)×107/L vs(42.5±4.7)×107/L、(1.9±0.3)vs(1.6±0.3)],联合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22.9±2.3)×107/Lvs(26.3±1.4)×107/L,P<0.05];治疗16周时,联合组完全应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6.7%vs 40.0%)、联合组病毒突破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vs 8.9%,P<0.05);治疗16周、24周联合组透明质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74.8±47.4)μg/L vs(204.6±48.6)μg/L、(150.2±45.7)μg/L vs(183.1±48.2)μg/L],治疗24周时,联合组α2巨球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6±0.6)g/L vs(3.0±0.7)g/L];联合组耐药率为明显低于对照组耐药率(12.2%vs 33.3%).结论:拉米夫定联合异甘草酸镁不仅能有效降低HBV-DNA病毒载量,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调节免疫功能,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药物耐药性,值得临床进一步的推广利用.

    作者:杨兰;李军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南省教育厅

主办:湖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