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辉;陈永平
目的:比较分析冠脉内注射硝酸甘油与维拉帕米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慢血流及无复流的影响.方法:以本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行PCI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给药方式将其分为硝酸甘油组与维拉帕米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冠脉TIMI分级、TIMI帧数、血压变化情况,同时统计两组住院期间、PCI术后30d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IMI分级较治疗前显著上升,RCA、LAD、校正LAD、LCX帧数则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维拉帕米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硝酸甘油组;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无显著变化;硝酸甘油组住院期间、术后30d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7.07%、21.95%,均显著高于维拉帕米组的2.70%、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脉内注射硝酸甘油、维拉帕米均能有效改善冠心病PCI术中慢血流、无复流现象,但后者效果更明显,且能明显降低住院期间及术后30d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作者:杨勇;卢清玉;刘庚;常宇锋;耿学峰;郭云飞;朱宏旭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奥氮平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伴焦虑抑郁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组方法进行研究,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0分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12分的老年COPD患者74例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艾斯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治疗有效率、不良用药反应、6个月COPD急性加重再入院率;发放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焦虑程度,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估抑郁程度,呼吸困难量表(mMRC)问卷评估呼吸困难程度,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估生活质量,测定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6min步行距离(6MWD).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7%,6个月COPD急性加重再入院率为10.8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73%;观察组治疗后HAMA评分、HAMD评分、mMRC评分、SGR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6MWD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FEV1%、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无差异.结论:小剂量奥氮平治疗老年COPD稳定期伴焦虑抑郁效果确切,能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蒋丕萍;周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介素-5(IL-5)、白介素-8(IL-8)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及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湖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分为2组即常规治疗组(A组)和前列地尔干预组(B组)各30例.A组采用常规治疗即控制性氧疗、抗感染及扩张气道治疗;B组则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干乳剂10μ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滴,每日1次,连续治疗时间为1周.A组及B组均在治疗前第1天和治疗后第7天分别于清晨空腹取肘静脉血5mL,测定IL-5、IL-8和TGF-β1并进行比较,以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即显效率.结果:A组及B组治疗前血清IL-5、IL-8及TGF-β1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A、B两组各项检测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B组血清IL-5、IL-8及TGF-β1水平与A组相比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组和B组肺功能亦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B组明显优于A组.结论:前列地尔能够降低哮喘患者体内IL-5、IL-8和TGF-β1水平,抑制气道炎症反应、缓解气道痉挛、增加通气,改善患者肺功能.
作者:张勇;杨浩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5HT-3受体拮抗剂及激素防治中高度致吐风险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73例接受中高度致吐风险化疗方案恶性肿瘤患者194个化疗周期的临床资料,比较5HT-3受体拮抗剂及激素或联合奥氮平防治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对照组为5HT-3受体拮抗剂加激素,采用化疗前托烷司琼5mg静滴或阿扎司琼10mg静滴或帕洛诺司琼0.25mg静推,d1-3,激素为地塞米松10mg静滴,d1-3.观察组每天加服奥氮平10 mg,d1-4.结果:观察组35例患者98个化疗周期,对照组38例患者96个化疗周期,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均未显示统计学差异;观察组的平均恶心呕吐症状积分(7.84±2.13分)低于对照组(9.11±1.9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急性期CINV的完全缓解率(62.2%vs 52.1%,P=0.15)及有效率均无统计学差异;而观察组延迟期CINV的完全缓解率(66.3%)和有效率(93.9%)均高于对照组的完全缓解率(47.9%)和有效率(75.0%),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爆发性呕吐发生率(45.9%)显著低于对照组(71.9%);对奥氮平组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ECOG评分为0-1分肿瘤患者发生呕吐的风险是2分患者的3.56倍,年龄<60y的患者发生呕吐的风险是年龄≥60y患者的2.61倍(95%CI:1.14-5.95,P=0.02),性别、肿瘤类型对呕吐的发生无影响;两组主要的不良反应均为轻度,观察组嗜睡的发生率(19.4%)高于对照组(3.1%),而失眠的发生率(7.1%)则低于对照组(38.5%),均有统计学差异;组间头晕、乏力、便秘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奥氮平联合5HT-3受体拮抗剂及激素防治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具有一定的疗效,特别是对于延迟性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疗效更佳,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庄鑫;肖双;瞿桂芳;谭玲花;王露婷;曹茜;卢晓云;唐黎;刘劲;邓坦;范莎莎;符佳;周丽君;段华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脂多糖诱导小鼠胰岛 β 细胞活力,核转录因子(NF-κB)、Toll样受体4(TLR4)表达与胰岛素分泌影响的机制.方法:MTT测定细胞活性,ELISA检测胰岛素浓度,Western blotting检测NF-κB、TLR4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干预24h后,MIN6细胞活力、胰岛素分泌功能下降,TLR4、NF-κB蛋白水平上调.与LPS组相比,LPS+阿托伐他汀各浓度组干预24h后细胞活力呈浓度依赖性增加.LPS+阿托伐他汀高浓度组较LPS组胰岛素分泌水平增加.LPS+阿托伐他汀中、高浓度组TLR4、NF-κB蛋白水平较LPS组呈浓度依赖性下调.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逆转LPS诱导MIN6损伤并与TLR4/NF-κB通路的激活有关.
作者:肖潇;杜万红;刘小阳;夏亚玲;杨小平;苏琼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嗅鞘细胞分泌蛋白IGFBP-2在诱导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新生1 d昆明小鼠嗅球培养嗅鞘细胞(OECs),并制备无血清上清液.C17.2 NSCs置于含10%FBS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传至第3代,待细胞生长至80%融合时,分别加入OECs无血清上清液(实验组)、H-DMEM/F12培养基(对照组)培养;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 ng/mL、125 ng/mL、250 ng/mL、500 ng/mL的IGFBP-2.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诱导后细胞生长情况,于诱导5d后收集各组细胞,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巢蛋白(Nestin)、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及 β-微管蛋白Ⅲ(TUJ-1),蛋白激酶1/2(ERK 1/2)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染色鉴定GFAP,TUJ-1阳性细胞并计数,流式分析GFAP,TUJ-1阳性细胞.结果:Western blot、流式分析示对照组中各浓度组GFAP、TUJ-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示实验组随IGFBP-2浓度升高,GFAP表达增多,TUJ-1表达减少,且加入IGFBP-2后ERK1/2表达迅速增多,免疫荧光鉴定表明,随着IGFBP-2浓度升高,GFAP阳性细胞增多,TUJ-1阳性细胞减少,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GFBP-2可以促进OCM诱导NSCs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且与浓度呈正相关,其机制与ERK1/2通路有关.
作者:邓裕佳;段答;卓毅;严卫萍;卢明;滕晓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并比较胸腔镜下单孔、双孔及三孔操作切除肺大疱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医院收治的73例择期电视胸腔镜(VATS)下肺大疱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操作孔数分为单孔组(n=22)、双孔组(n=23)、三孔组(n=28).记录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术后1d、术后5d均发放疼痛视觉评分量表(VAS)评估疼痛程度,检测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大通气量(MVV).术后门诊和电话随访1年,记录两组疾病复发率、气胸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三组患者术前、术后肺功能比较无差异.三组术后术后并发症率、1年后复发率及1年气胸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单孔组切口长度短于双孔组、三孔组,双孔组、三孔组组间比较无差异;单孔组术后1d、5d VAS评分明显高于双孔组、三孔组,双孔组、三孔组组间比较有差异.结论:胸腔镜下单孔、双孔及三孔操作切除肺大疱手术效果基本一致,但单孔操作孔手术切口短,术后疼痛程度轻.
作者:宋超;韩孔启;宫心明;李志强;庞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微创接骨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 C P)治疗胫腓骨远端双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微创接骨联合LCP组(微创组)48例与传统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传统组)38例;手术治疗后,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定期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与功能恢复情况,记录骨折愈合时间与患者负重时间,观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计算踝关节功能Mazur评分并进行分级.结果:微创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患肢负重时间较传统组均显著减少,微创组功能恢复率83.33%显著高于传统组73.68%,微创组踝关节功能Mazur评分(93.7±4.2)显著高于传统组(86.4±5.6)分,其优良率93.75%显著高于传统组81.57%,微创组的并发症发生率8.33%显著低于传统组28.9%.结论:微创接骨联合LCP治疗胫腓骨远端双骨折促进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改善踝关节功能,临床疗效好,且并发症少.
作者:孙大川;胡春林;孙浩;黄淮;颜文;叶茂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总结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对我院1997年6月~2014年8月收治的22例暴发性心肌炎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中男11例,女11例;年龄2天~18岁,平均年龄8.96岁.患儿临床表现不典型,多以心外表现为首发症状,入院时误诊14例(63.6%).确诊后19例予以大剂量糖皮质激素;11例同时予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等治疗,其中9例痊愈,2例死亡.22例中后13例治愈,6例死亡,3例放弃治疗.结论:暴发性心肌炎临床缺乏特征性,早期易于误诊.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和IVIG等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陆亚朋;查鹭婷;杨作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多重耐药菌(MDR)感染病原学与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47例老年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MDR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否为MDR感染将其分为MDR感染组和非MDR感染组,对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有78例患者发生MDR感染,感染率为53.1%,在患者的痰标本中共分离出165株MDR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为120株,革兰阳性菌为45株,分别占72.7%和27.3%,主要病原菌种类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21.8%、17.6%和13.9%;铜绿假单胞菌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达到了100%,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氨曲南的耐药率均超过50%,而对阿米卡星、依替米星、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均低于25%;大肠埃希氏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哌拉西林、头孢呋辛、氨苄西林/舒巴坦、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妥布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均超过70%,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均低于15%;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达到100%,妥布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头孢唑啉、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头孢派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均超过50%,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于25%;鲍曼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低于50%,而对其它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6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西丁、青霉素G的耐药率均高于60%,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低于25%,未分离出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或利奈唑胺的菌株.MDR感染组和非MDR感染组患者的吞咽困难、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和近期接受过抗生素治疗情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SAP患者发生MDR感染与意识障碍情况、吞咽困难和近期接受过抗生素治疗具有相关性.结论:老年SAP患者MDR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和危险因素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临床医生应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密切的监控,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强MDR感染的防控工作.
作者:刘晓立;闫智涛;李长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男性不育症患者异常精子形态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方法:以2014年5月~2015年5月来我院生殖中心就诊的2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巴氏染色法用西班牙SCA全自动精子质量分析系统进行精液常规分析和精子形态分析.根据精液分析的相关指标将对象按精子数量和精子活力两两分组即:少精子症组、精子正常数量组;弱精子症组、精子正常活力组;对各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少精子症组和弱精症组中畸形精子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精子正常数量组和精子正常活力组.精子形态的畸形结构分类中,以头部异常为主,其次是颈部和尾部.颈部异常率,尾部异常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少精子症组、弱精子症组与精子正常数量组、精子正常活力组的精子正常形态的百分率与其它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在精子头部尺寸分类中,以小头精子异常为主.头部形态分类中,以无定形头异常为主,其次是圆头异常.顶体区分类中,以空泡异常为主.少精子症组、弱精子症组与其它组比较;头部尺寸、顶体区有统计学意义,头部形态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不育症患者异常精子形态畸形结构分类中,精子形态异常以头部为主.精子头部尺寸异常分类中,以小头精子异常为主.头部形态异常分类中,以无定形头异常为主,其次是圆头异常.顶体区异常分类中,以空泡异常为主.少精子症、弱精子症患者子精子形态畸形率会明显升高.
作者:钟勇;杨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前列地尔联合培哚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3年7月~2016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9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培哚普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两组患者蛋白尿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和尿素氮等肾功指标的变化情况和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FPG)、2h餐后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h-PG和HbA1c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7.8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2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24h尿蛋白量,血肌酐和尿素氮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h尿蛋白量,血肌酐和尿素氮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情况.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培哚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肾功能,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吕卫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期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Apelin-13水平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脑梗塞组).选取体检健康者例作为对照组.患者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对脑梗死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应用ELASA的方法检测患者血清Apelin-13水平,分析脑梗死组血清Apelin-13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英国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OCSP)分型、梗死部位和梗死面积之间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清Apelin-1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同的OCSP分型、梗死面积、梗死部位的血清Apelin-13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完全性前循环梗死>后循环梗死>部分前循环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大面积脑梗死>小面积脑梗死>腔隙性梗死.而不同梗死部位的患者血清Apelin-1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期脑梗死患者Apelin-13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结论: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清Apelin-13水平升高,且随着脑梗死面积增大而升高,但与梗死的部位无相关性,因此Apelin-13水平检测对患者的病情评估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张震;尹泽黎;龚细礼;刘育进;江意春;周钢铁;陈德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析卡孕栓或催产素单独或联合应用在产妇产后出血中的预防效果.方法:分析2015年2月~2016年8月在我院产科足月妊娠的66例自然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方式的不同,将入选者分成对照组1(卡孕栓,21例)、对照组2(催产素,22例)和观察组(卡孕栓+催产素,23例)三组.比较三组产妇的基线资料、第三产程及产后出血情况、产前宫缩过强情况、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三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性.观察组产妇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及24h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率均显著较对照组1、对照组2低;三组产妇产前均未出现宫缩过强的现象;各组新生儿窒息情况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催产素+卡孕栓联合应用在产妇产后出血中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不仅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小,而且可以显著缩短第三产程时间、降低产后出血量,值得推广.
作者:周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照研究微创AO空心拉力螺钉与规避骺板法复位治疗小儿ACL(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3例小儿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行微创AO空心拉力螺钉治疗,观察组(32例)采用规避骺板法进行复位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膝关节稳定性、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1.05±9.87)min、(10.32±3.17)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2周、3个月的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87.73±4.74)°、(128.03±10.25)°、术后2周分别为(84.72±13.54)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末次随访的Lysholm评分(93.07±7.64)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的膝关节恢复优良率为93.75%,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复发率为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微创AO空心拉力螺钉与规避骺板法复位治疗小儿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接近,但规避骺板法复位的并发症更少,远期疗效更好.
作者:任飞;王福平;杜向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比观察双水平正压通气(DuoPAP)及鼻塞持续正压通气(NCPAP)在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以期为HMD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HMD患儿6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34)与观察组(n=34).两组均给予固尔苏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NCPAP治疗,而观察组给予DouPAP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12、24h后的动脉血气指标、氧合指数(OI),同时比较其临床疗效、治疗期间的通气、氧疗及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12、24h后的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OI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而观察组治疗1、12、24h后的上述各指标较治疗前也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治疗24h后的pH,治疗12、24h后的PaO2、PaCO2及OI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18%)略高于对照组(85.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其通气、氧疗及住院时间也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4.71%)显著低于对照组(2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鼻塞持续正压通气,双水平正压通气在改善患儿动脉血气指标、临床症状方面的效果更为显著,且治疗效率及安全性更高,在HMD的临床治疗上存在重要价值.
作者:武梦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慢乙肝基础上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的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一般资料、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等,根据乙肝表面抗原检测(HBsAg)分为乙肝阳性组和乙肝阴性组(下文均简写为阳性组、阴性组),阳性组38例,阴性组55例.根据不同资料类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3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中,阴性组和阳性组DILI临床分型均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ALT、黄疸较阴性组高,阳性组发病年龄低于阴性组;阳性组重型肝炎发病率高于阴性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AST、ALP、TB、CB等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慢乙肝基础上的药物性肝损伤对肝脏损伤更重.
作者:邓兰;Jalil-ur-ReHMAN;唐世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和吗啡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的镇痛镇静效果以及安全性评价.方法:前瞻性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本院心胸外科进行小儿心脏手术治疗的A患儿120例,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舒芬太尼1组(SI)、舒芬太尼2组(SII)、舒芬太尼3组(SIII)以及吗啡组(M),每组30例.SI组术后镇痛选择舒芬太尼0.03μg/(kg·h),SII组舒芬太尼的量为0.04μg/(kg·h),SIII组舒芬太尼0.05μg/(kg·h),M组采用吗啡15μg/(kg·h),各组都加用咪达唑仑,剂量为2μg/(kg·min).分别在术后1,4,8,12,24,48h进行镇痛、Ramsay镇静评分,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并对出现不良反应及追加咪达唑仑镇静药物的次数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各时间点M组的镇痛及镇静的满意度较SI、SII、SIII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四组患儿的生命体征结果中,M组与其他组相比,HR、MAP、RR以及SPO2在各个时间点无明显差异.各组的不良反应情况无统计学差异,但M组与其他组相比,需要镇静剂的人次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芬太尼与吗啡相比,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镇痛镇静效果更佳.当剂量为舒芬太尼0.05μg/(kg·h)+咪达唑仑2μg/(kg·min)时,不良反应较少,且追加咪达唑仑的发生率较低.
作者:马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阿司匹林对复发性自然流产(RM)患者血凝状态的影响.方法:将98例血栓前状态(PTS)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行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LMWH腹壁皮下注射,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凝血状态改善情况及母婴结局.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凝血四项中PT、TT、APTT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研究组的提高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B、D-二聚体(D-Dimer)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研究组的改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PL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LMWH联合阿司匹林能显著改善RM患者的凝血状态,恢复凝血和抗凝平衡,缓解患者血栓前状态,提高妊娠活婴产率,降低流产率.
作者:唐艳;何菊;马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清腹腔脂肪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类型及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入院拟诊为冠心病患者118例,根据临床症状、相关诊断标准及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分成急性冠脉综合症(ACS)组37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51例和无冠心病组30例;采用酶联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vaspin浓度,分析血清vaspin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急性冠脉综合症(ACS)组(0.66±0.44)ng/mL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0.86±0.37)ng/mL血清vaspin浓度显著低于无冠心病组(1.27±0.37)ng/mL;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血清vaspin水平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vaspin水平较低,且血清vaspin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及病变程度有关.
作者:朱曦;朱俐俐;刘彦景;肖娇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