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建华;李翔
目的:分析微创Mckeown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并发症及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A组(胸腹腔镜联合Mckeown术,n=32)与B组(左胸入路食管切除术,n=28),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程度、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均随访6个月,比较其复发率及生命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①A组术中出血量低于B组,其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A组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A组各并发症发生率均略低于B组,但仅吻合口瘘、喉返神经损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两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术后3、6个月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B组.结论:在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微创Mckeown术疗效肯定,可行性强,安全性高,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引流、住院时间,提高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提升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李威;郑中锋;庄淮千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尤靖安、膦甲酸钠及二者联合治疗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探析HPV感染临床治疗的理想方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4年1月~2016年8月共收治的96例HP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入选患者分为A、B、C三组,各32例.A组采取尤靖安(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进行治疗,B组采取单纯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C组采用尤靖安与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前后宫颈炎指标评分、HPV转阴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三组治疗前宫颈炎指标评分的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B、C组的宫颈炎指标评分分别降低至(2.5±0.6)分、(2.7±0.7)分、(1.1±0.4)分,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同时C组评分低于A组与B组,A组与B组之间则无统计学差异.A组总转阴率为68.8%(22/32),B组为65.6%(21/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总转阴率为90.6%(29/32).A组总有效率为78.1%(25/32),B组为75.0%(24/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总有效率为96.9%(31/32),高于A组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尤靖安联合膦甲酸钠治疗HPV感染可发挥全面抗病毒作用,并增强药物活性、强化抗HPV感染的疗效,较之单纯尤靖安及单纯膦甲酸钠治疗效果明显更佳.
作者:朱铮;毛利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前体(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2例老年心衰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10粒/次,3次/天,2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3、6个月后血浆pro-BNP水平变化情况,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的血浆pro-BN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3、6个月后的血浆pro-BN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同时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的临床疗为91.3%效显著优于对照组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心衰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浆pro-BNP水平,且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王宁勃;田刚;雷华斌;魏铁军;郭艺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品种芦荟的蒽甙的抑菌作用研究.方法:选取新鲜的皂质芦荟、木立芦荟、龙山芦荟、中华芦荟和库拉索芦荟叶各10条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并比较不同品种芦荟叶皮和叶肉中蒽醌的含量的差异;测定不同品种芦荟叶皮中的蒽醌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效果的差异;测定芦荟蒽醌对各受试菌的小抑菌浓度.结果:不同品种的芦荟叶皮中的蒽醌含量均高于叶肉中的含量,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皂质芦荟、木立芦荟、龙山芦荟叶皮中的蒽醌含量高于中华芦荟和库拉索芦荟,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芦荟品种中的蒽醌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都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皂质芦荟中的蒽醌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均比较理想,抑菌环直径均超过了7mm;中华芦荟和库拉索芦荟中的蒽醌对各受试菌的抑菌效果相对较差,抑菌环直径均未超过5mm.芦荟中蒽醌溶液在较低浓度下对个受试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能力,其中对大肠杆菌和金色葡萄球菌的小抑菌浓度均为0.125mg/mL,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小抑菌浓度为0.063mg/mL,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小抑菌浓度为0.25mg/mL.结论:不同品种的芦荟叶皮中的蒽醌含量均高于叶肉中的含量,皂质芦荟中的蒽醌对各受试菌的抑菌效果比较理想,芦荟蒽醌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敏感.
作者:贝宇飞;何苗;殷晓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肥胖型子宫内膜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0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身体状况、经济状况分为腹腔镜组及开腹组,腹腔镜组45例,开腹组35例.两组患者均行筋膜外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并发症、导尿管留置时间、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术后1年FACT-G评分上的差异.结果:两种不同的手术操作方式在手术时间以及淋巴结清扫个数上无统计学差异;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肛门排气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手术组;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8.9%(4/45),显著低于开腹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17.1%(6/35);腹腔镜组患者机体的炎症反应显著低于开腹组;术后随访一年,腹腔镜组患者生活质量自测评分显著高于开腹组.结论:与常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恢复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作为肥胖型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王惠霞;李淑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短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肪相关因子、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心衰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5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20mg/次,1次/d,持续治疗4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脂肪相关因子、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及心衰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4.67%,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TC、TG、LDL-C、HDL-C等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TC、TG、LDL-C、HDL-C等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ET、NO、hsCRP、hs-cTnT指标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ET、hsCRP、hs-cTnT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N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经1年随访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中死亡发生率、非致死心肌梗死和心衰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短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体内血脂含量,并促进血管内皮功能的恢复,减少心率衰竭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早期破裂出血采用显微夹闭手术治疗的佳时机.方法:选取本院心内科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3例患者于出血后24h内进行显微夹闭手术治疗(24h组)、其余47例患者于24~72h内进行显微夹闭手术(72h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远期预后情况.结果:24h组患者术前动脉瘤再次破裂率0%显著低于72h组的12.77%,24h组与72h组患者术中动脉瘤再次破裂、完全夹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h组术后3例患者发生脑梗死、4例患者发生脑积水与72h组的6例脑梗死、8例脑积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h组术后6个月达到预后良好的有36例、72h组预后良好的有31例,24h组患者预后良好率83.72%显著高于72h组的65.9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内动脉瘤早期破裂出血采用显微夹闭手术应该尽早治疗,24h内治疗患者的预后较好.
作者:杨生军;郝文炯;张春满;刘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比分析内镜下非密集套扎与密集套扎对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肝硬化并发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61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采用内镜下非密集套扎治疗,B组采用内镜下密集套扎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套扎次数,并随访1年观察两组的死亡情况.结果:B组的总有效率为94.28%(33/35),明显高于A组的80.76%(21/26);B组套扎1次和2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套扎3次和4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B组的死亡为8.57%(3/35),明显低于A组的15.38%(4/26).结论:对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在内镜下采用密集套扎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非密集套扎,可以明显减少套扎次数,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杨昆政;朱增民;陈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在急腹症上消化道穿孔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确诊为上消化道穿孔患者80例的MSCT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急腹症上消化道穿孔的MSCT特点.结果:80例患者中,MSCT诊断出上消化道穿孔共79例,占98.8%.其中78例患者表现为单个或者多个腹腔内游离气体,多为新月形、半弧形甚至游离小气泡,位置以镰状韧带周边、肝门周围、圆韧带周围以及膈下为主,1例初始表现为腹腔积液,呈带状分布于胃穿孔部位,经治疗一周后再行MSCT发现腹腔内游离气体.结论:MSCT在在急腹症上消化道穿孔的诊断中起到定性诊断的作用.
作者:何俊;陈宜春;刘荣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亚洲骨质疏松自我评价工具(OSTA)指数在绝经后女性糖尿病患者中的作用.方法:143名绝经后女性糖尿病患者进行腰椎和髋部骨密度的测定,同时与OSTA指数筛查出的低危险性、中危险性和高危险性人群进行比较.结果:1.OSTA指数与腰椎和髋部骨密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308和0.478;2.按照OSTA指数分组时,腰椎和髋部骨密度之间无显著性区别.而按照体重指数分组时,腰椎和髋部骨密度间存在显著性区别;3.将OSTA指数大于等于0作为低危险性分组时,筛查髋部骨质疏松的效果与骨密度测定的一致性较好.结论:女性糖尿病患者,OSTA指数与腰椎和髋部骨密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绝经后女性糖尿病患者以OSTA指数大于等于0作为低危险性分组筛查髋部骨质疏松时与骨密度测定结果一致性较好.
作者:皮银珍;李琳;胡丽;王环君;杨新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三种内固定术对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疗效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A组,n=26)、掌侧Henry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B组,n=28)和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C组,n=26)的共计80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三组受试者随访6个月、12个月时腕关节功能(腕关节功能Cooney评分表)优良率及治疗前、随访期间桡骨远端掌倾角、尺偏角及腕关节活动度检测结果变化情况,记录其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三组受试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随访期间,三组受试者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均无显著性,但同组受试者随访12个月时腕关节优良率均明显优于随访6个月时,差异均有显著性.随访6个月、12个月时,三组受试者桡骨远端掌倾角、尺偏角检测结果及腕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结论:三种内固定术式均在C型桃谷远端骨折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实际应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佳术式,为患者获得理想的远期预后效果提供条件.
作者:魏入帅;李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低剂量CT在筛查及鉴别疑似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接诊的18例疑似肺癌患者影像学资料,均在我院行胸部数字化X线及低剂量CT(LDCT)筛查,分析肺癌影像特征,并以病理结果为准,评价LDCT与X线诊断肺癌的效能,根据病变密度分为非实性结节与部分实性结节,根据病理结果将部分实性结节分为浸润前+微浸润性病变组,另一组为浸润性病变组,分析LDCT的鉴别要点及鉴别准确性.结果:本组18例疑似肺癌患者中共发现肺结节与肿块(>3cm)20个,平均大小(2.10±0.01)cm,其中非实性、部分实性、实性分别占15.00%、65.00%、20.00%;18例中,15例证实为肺癌,其中12例发现癌结节13个,中央型3个、周围型10个,平均大小(1.61±0.02)cm;LDCT对肺癌的阳性检出率73.33%明显高于胸部X线33.33%;浸润前病变+微浸润性病变组病变大小、实性成分百分比及毛刺征、分叶征、胸膜牵拉征发生率明显低于浸润性病变组;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病灶直径、实性成分比例为鉴别浸润前及微浸润性病变与浸润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诊断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861,95%可信区间:0.761,0.956.结论:低剂量CT在筛查及鉴别疑似肺癌患者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病灶较小结合实性部分少是将浸润前及微浸润性病变从浸润性病变中鉴别出的诊断点.
作者:孟善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检测脑脊液蛋白与酶学指标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医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间70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出生的70例非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脑脊液蛋白与酶学指标进行检测,并分析其对诊断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价值.结果:研究组患儿AST、CRP、LDH、β2M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革兰阴性菌感染组患儿AST、CRP、LDH、2MG均显著低于革兰阳性菌感染组;重度患儿AST、CRP、LDH、β2MG均高于中度、轻度患儿,而中度患儿AST、CRP、LDH、β2MG均高于轻度,三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检测脑脊液蛋白与酶学指标对病情判断具有一定的作用,尤其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感染病原菌的鉴别应用价值高.
作者:董晓莉;田鸾英;孙彦香;高武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乌苯美司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气道炎症、免疫失衡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乌苯美司胶囊口服,连续用药8周.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指标,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比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D3+、CD4+、CD4+/CD8+均显著上升,血清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丙二醛(MDA)、CD8+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乌苯美司胶囊能显著改善AECOPD患者免疫功能,减轻气道炎症反应,促其肺功能明显恢复,安全可行.
作者:李秋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及对IMT、Hcy水平、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012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180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90例.比较两组患者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球后血流动力学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FBG、HbA1c、FIN、HOMA-IR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FBG、HbA1c、FIN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观察组患者IMT、Hcy水平明显下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的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降低各血糖指标的同时降低IMT及Hcy含量,增强眼底微循环,明显改善糖尿病血管病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媛媛;沈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技术在疝修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腹腔镜微创组(42例)和开放式疝修补术组(38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腹腔镜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2.17±5.93min,下床活动时间为19.92±4.31h,住院天数为5.87±1.05d,均较开放式疝修补术组短,而术中出血量为12.98±5.02ml,明显较开放式疝修补术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得分(VAS)存在显著差异:腹腔镜微创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和第7天的VAS得分均低于开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微创组患者局部血肿、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和复发率明显低于开放式疝修补术组患者,两组患者切口裂开和尿潴留发生率无明显差别.结论:腹腔镜微创技术在疝修补手术中的应用,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术后复发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邓玉江;孙华新;常军;徐礼治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不同MRI技术在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46例HIE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入院后均完成常规MRI扫描、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分析不同MRI技术诊断新生儿HIE的临床价值.结果:①本组46例HIE患儿共检出病灶130枚,其中SWI扫描检出病灶数目多(86.92%),其次为DWI序列(70.00%),常规MRI序列中以T2 FLAIR序列检出病灶数目多(56.92%),HIE患儿病灶主要分布于大脑皮质区,其次为室鼓膜,DWI对大脑皮质损伤诊断阳性率高,SWI对小脑、鼓室膜、硬膜下与硬膜外损伤诊断阳性率较高.②46例HIE常规MRI检出阳性21例,DWI检出27例,SWI检出33例,DWI+SWI联合检出41例,以三者联合检查检出HIE阳性率高(89.13%),其次为SWI序列(71.74%).结论:MRI不同序列中以SWI对新生儿HIE诊断阳性率高,其次为DWI序列,采用DWI联合SWI序列扫查可提高HIE早期检出率.
作者:吴继志;武林;顾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小板相关参数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发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血液科病房收治的241例初诊ITP儿童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健康儿童25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小板相关参数水平,并对两组中大于4岁的儿童进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评估ITP患儿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儿CD3+、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及PLT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而CD8+T淋巴细胞、MPV及PDW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与治疗前水平比较,治疗5日后ITP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小板相关参数水平均有明显改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ITP患儿血小板计数、CD4+/CD8+与骨髓巨核细胞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IT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ITP患儿治疗干预方面得分高,为(1.89±1.06)分.结论:ITP患儿CD3+、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及PLT计数均明显降低,CD8+T淋巴细胞、MPV及PDW明显升高,ITP患儿生活质量明显降低,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小板相关参数对ITP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高长俊;张晴;韩洁;韩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白介素-8(IL-8)能否促成人卵巢癌SKOV3细胞系细胞肿瘤干细胞样细胞特性.方法:用添加或未添加重组人IL-8(rhIL-8:10.0 ng/mL)的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处理SKOV3细胞.肿瘤球形成和琼脂集落形成试验测定球形成率和集落形成率.蛋白质印迹分析肿瘤干细胞标志蛋白CD133和CD44表达水平.结果:rhIL-8(10.0 ng/mL)显著地增高SKOV3细胞肿瘤球形成率和琼脂集落形成率.此外,rhIL-8(10.0 ng/mL)上调SKOV3细胞CD133和CD44蛋白表达.结论:rhIL-8具有促进SKOV3细胞肿瘤干细胞样细胞特性作用.
作者:杨剑锋;许畅;宁映霞;邓宇傲;李翔;李程;陈阿;崔迎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检查对于老年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诊断的价值.方法: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选取xxx医院就诊的老年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3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再选择心电图正常的老年人35例,比较两组患者动态心电图心率动态、心律失常发生率、动态心电图分型、类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24h总心率和24h平均心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测得的高心率和低心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检测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2.46);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出现单纯房性、室性期前收缩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的心律失常比例无明显差别,但观察组患者出现窦性停搏、窦房阻滞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老年患者检出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老年人.动态心电图检测具有简便快捷、无创、可重复性高的优势,可以作为老年患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的优先选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白晓清;刘璐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