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小板相关参数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中的研究分析

高长俊;张晴;韩洁;韩静

关键词:T淋巴细胞亚群, 血小板,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摘要: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小板相关参数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发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血液科病房收治的241例初诊ITP儿童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健康儿童25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小板相关参数水平,并对两组中大于4岁的儿童进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评估ITP患儿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儿CD3+、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及PLT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而CD8+T淋巴细胞、MPV及PDW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与治疗前水平比较,治疗5日后ITP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小板相关参数水平均有明显改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ITP患儿血小板计数、CD4+/CD8+与骨髓巨核细胞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IT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ITP患儿治疗干预方面得分高,为(1.89±1.06)分.结论:ITP患儿CD3+、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及PLT计数均明显降低,CD8+T淋巴细胞、MPV及PDW明显升高,ITP患儿生活质量明显降低,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小板相关参数对ITP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亚洲骨质疏松自我评价工具在女性糖尿病患者中的筛检效果评估

    目的:研究亚洲骨质疏松自我评价工具(OSTA)指数在绝经后女性糖尿病患者中的作用.方法:143名绝经后女性糖尿病患者进行腰椎和髋部骨密度的测定,同时与OSTA指数筛查出的低危险性、中危险性和高危险性人群进行比较.结果:1.OSTA指数与腰椎和髋部骨密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308和0.478;2.按照OSTA指数分组时,腰椎和髋部骨密度之间无显著性区别.而按照体重指数分组时,腰椎和髋部骨密度间存在显著性区别;3.将OSTA指数大于等于0作为低危险性分组时,筛查髋部骨质疏松的效果与骨密度测定的一致性较好.结论:女性糖尿病患者,OSTA指数与腰椎和髋部骨密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绝经后女性糖尿病患者以OSTA指数大于等于0作为低危险性分组筛查髋部骨质疏松时与骨密度测定结果一致性较好.

    作者:皮银珍;李琳;胡丽;王环君;杨新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多层螺旋CT在急腹症上消化道穿孔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在急腹症上消化道穿孔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确诊为上消化道穿孔患者80例的MSCT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急腹症上消化道穿孔的MSCT特点.结果:80例患者中,MSCT诊断出上消化道穿孔共79例,占98.8%.其中78例患者表现为单个或者多个腹腔内游离气体,多为新月形、半弧形甚至游离小气泡,位置以镰状韧带周边、肝门周围、圆韧带周围以及膈下为主,1例初始表现为腹腔积液,呈带状分布于胃穿孔部位,经治疗一周后再行MSCT发现腹腔内游离气体.结论:MSCT在在急腹症上消化道穿孔的诊断中起到定性诊断的作用.

    作者:何俊;陈宜春;刘荣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关节镜下有限与广泛清理对KOA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观察关节镜下有限和广泛清理对膝骨性关节炎(KOA)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4年3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KOA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其术中清理方式分为有限和广泛清理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各项体征积分和生活质量得分的差异.结果:广泛清理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有限清理组;手术前两组患者膝关节体征积分无明显差别,手术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体征积分均较手术前降低,且广泛清理组降低更明显;两组患者手术前生活质量得分无明显差别,手术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较手术前增高,且广泛清理组增高更明显;广泛清理组满意率为97.78%,明显高于有限清理组.结论:关节镜下广泛清理对KOA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体征,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作者:王涛;陈波;王杨雨凡;冯彦博;许永;王晖;张晓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短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肪相关因子、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心衰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探究短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肪相关因子、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心衰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5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20mg/次,1次/d,持续治疗4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脂肪相关因子、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及心衰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4.67%,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TC、TG、LDL-C、HDL-C等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TC、TG、LDL-C、HDL-C等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ET、NO、hsCRP、hs-cTnT指标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ET、hsCRP、hs-cTnT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N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经1年随访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中死亡发生率、非致死心肌梗死和心衰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短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体内血脂含量,并促进血管内皮功能的恢复,减少心率衰竭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颅内动脉瘤早期破裂出血显微夹闭术的佳手术时机研究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早期破裂出血采用显微夹闭手术治疗的佳时机.方法:选取本院心内科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3例患者于出血后24h内进行显微夹闭手术治疗(24h组)、其余47例患者于24~72h内进行显微夹闭手术(72h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远期预后情况.结果:24h组患者术前动脉瘤再次破裂率0%显著低于72h组的12.77%,24h组与72h组患者术中动脉瘤再次破裂、完全夹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h组术后3例患者发生脑梗死、4例患者发生脑积水与72h组的6例脑梗死、8例脑积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h组术后6个月达到预后良好的有36例、72h组预后良好的有31例,24h组患者预后良好率83.72%显著高于72h组的65.9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内动脉瘤早期破裂出血采用显微夹闭手术应该尽早治疗,24h内治疗患者的预后较好.

    作者:杨生军;郝文炯;张春满;刘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AR患者联合用药、单独鼻用激素维持治疗对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患者采取联合用药及单独鼻用激素维持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79例中重度AR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联合组42例患者采取布地奈德+孟鲁斯特联合治疗,治疗1周后采取布地奈德维持治疗1个月,对照组37例患者仅采取布地奈德治疗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1个月后,联合组患者的喷嚏、鼻痒、流鼻涕、鼻塞、鼻部体征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联合组患者的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总体健康、活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61.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84%;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与对照组的10.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R患者采取联合用药及鼻用激素维持治疗效果更好,同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沈梓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复方玄驹胶囊联合盐酸达泊西汀治疗早泄症的近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玄驹胶囊联合盐酸达泊西汀治疗早泄症(PE)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门诊就诊的已婚PE患者68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达泊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玄驹胶囊治疗,均持续用药4周.评估两组疗效及不良药物反应,随访3个月记录复发率;治疗前后及随访末期记录两组射精潜伏时间,发放早泄评估量表(PEP)评估早泄控制效果,根据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问卷项目评估自身及配偶性交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1.18%、14.71%与对照组的88.24%、5.8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3个月复发率为2.94%低于对照组的20.59%,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随访末期射精潜伏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治疗后及随访末期控制射精能力、早泄相关苦恼、早泄相关良性沟通困难、自身性交满意度、配偶性交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复方玄驹胶囊联合盐酸达泊西汀治疗PE与单独使用盐酸达泊西汀的近期疗效一致,但前者控制射精能力、性交满意度、降低复发率、提高远期疗效上更具优势.

    作者:彭晓辉;付敏;李中文;王建军;胡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尤靖安、膦甲酸钠及其联合治疗HPV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尤靖安、膦甲酸钠及二者联合治疗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探析HPV感染临床治疗的理想方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4年1月~2016年8月共收治的96例HP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入选患者分为A、B、C三组,各32例.A组采取尤靖安(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进行治疗,B组采取单纯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C组采用尤靖安与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前后宫颈炎指标评分、HPV转阴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三组治疗前宫颈炎指标评分的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B、C组的宫颈炎指标评分分别降低至(2.5±0.6)分、(2.7±0.7)分、(1.1±0.4)分,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同时C组评分低于A组与B组,A组与B组之间则无统计学差异.A组总转阴率为68.8%(22/32),B组为65.6%(21/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总转阴率为90.6%(29/32).A组总有效率为78.1%(25/32),B组为75.0%(24/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总有效率为96.9%(31/32),高于A组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尤靖安联合膦甲酸钠治疗HPV感染可发挥全面抗病毒作用,并增强药物活性、强化抗HPV感染的疗效,较之单纯尤靖安及单纯膦甲酸钠治疗效果明显更佳.

    作者:朱铮;毛利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妊娠女性生活质量与抑郁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妊娠期女性抑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文设计为病例对照研究,112例妊娠期抑郁女性和353例妊娠期非抑郁女性纳入本次研究.所有受试者完成SF-36和汉密顿抑郁量表问卷调查,分别评估其生活质量和抑郁状况.T检验、卡方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用于数据分析处理.结果:妊娠期抑郁与生活质量负相关.妊娠期抑郁女性QOL8条目评分得分显著低于妊娠期非抑郁女性.抑郁与活力、精神健康和社交功能显著负相关.结论:妊娠期女性生活质量较低.妊娠期合理抑郁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孕妇生活质量,将抑郁筛查纳入产前常规检查十分有必要.

    作者:朱雯惠;黄敏;熊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孕三烯酮联合中医辩证分期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孕三烯酮联合中医辩证分期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研究.方法:将6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孕三烯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分期治疗,经期给予自拟痛经方,非经期给予自拟补肾活血汤.对比两组中医症状评分及血清FSH、E2、LH、CA125的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疼痛、经血夹块、盆腔包块、腰膝酸软、总评分显著降低;治疗后,研究组的疼痛、经血夹块、盆腔包块、腰膝酸软、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FSH、E2、LH、CA125显著降低;治疗后,研究组的FSH、E2、LH、CA125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辩证分期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节性激素水平,降低血清CA125的水平.

    作者:李静;曾峰;杨守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100例新生儿不同病原菌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分析及预后因素

    目的:分析新生儿不同病原菌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相关资料,比较不同病原菌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查结果、白细胞计数、发热持续时间等指标及预后情况,并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影响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大肠埃希菌组脑脊液浑浊及脓性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细菌组、病原菌不明组(66.67%vs.20.83%、16.39%,26.67%vs.4.17%、4.92%;大肠埃希菌组白细胞计数、发热持续时间、脑脊液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大于,脑脊液糖水平显著低于及预后不良率显著高于其他细菌组、病原菌不明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白细胞计数>500×106/L.结论:大肠埃希菌感染患儿脑脊液以浑浊、脓性为主,白细胞计数水平显著高,预后差;脑脊液糖浓度低、白细胞计数高是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子.

    作者:朱伟伟;卢刻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血管栓塞介入术与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回顾性比较

    目的:比较分析血管栓塞介入术与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对本院及市一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介入组(血管栓塞介入)与显微组(眶上外侧入路显微镜夹闭),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结果、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及随访情况.结果:介入组手术时间(60.25±21.37)min,比显微组的(153.68±20.61)min显著短,手术成功率83.33%,比显微组的100.00%显著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半年预后良好率、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及末次随访瘤颈残留、再出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手术夹闭相比血管栓塞成功率高,术后预后可能更好,但其手术时间显著长,血管栓塞介入相比显微手术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小,建议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术式.

    作者:周海;万政强;滕宏伟;周静;仇劲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6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及其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在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上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5例DPN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无DPN的糖尿病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NCV、SNCV),从空腹血糖和病程入手,分析神经传导速度与空腹血糖和病程的相关性,并就其MNCV和SNCV在各神经的异常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尺神经、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上的MNCV及SNCV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尺神经、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MNCV以及SNCV上,空腹血糖在7mmol/L以上的患者与空腹血糖低于7mmol/L的患者相比并未见明显差异,而病程5年以上者与病程5年以下者存在明显差异.同时,观察组患者SNCV在尺神经、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上异常率分别为60.00%、56.92%、69.23%,明显高于MNCV(分别为41.54%、38.46%、50.77%).结论:MNCV及SNCV与DPN患者的病程长短呈现正相关.在诊断DPN上,SNCV的敏感性优于MNCV,二者的测定对其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浩;吕宏;刘婷;黎华;张琼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小板相关参数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中的研究分析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小板相关参数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发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血液科病房收治的241例初诊ITP儿童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健康儿童25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小板相关参数水平,并对两组中大于4岁的儿童进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评估ITP患儿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儿CD3+、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及PLT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而CD8+T淋巴细胞、MPV及PDW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与治疗前水平比较,治疗5日后ITP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小板相关参数水平均有明显改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ITP患儿血小板计数、CD4+/CD8+与骨髓巨核细胞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IT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ITP患儿治疗干预方面得分高,为(1.89±1.06)分.结论:ITP患儿CD3+、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及PLT计数均明显降低,CD8+T淋巴细胞、MPV及PDW明显升高,ITP患儿生活质量明显降低,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小板相关参数对ITP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高长俊;张晴;韩洁;韩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ADMA和血脂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血脂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014年3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并根据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为H型高血压组(45例)和非H型高血压组(65例),同时选取5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观察三组血清ADMA、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差异,分析血清ADMA与血糖和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患者ADMA和MBG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H型高血压组、非H型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的TC、LDL-C和TG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H型高血压组、非H型高血压组和对照组,HDL-C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对照组、非H型高血压组和H型高血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ADMA水平与MBG、TC、LDL-C和TG水平正相关,与HDL-C水平负相关.结论: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ADMA水平较高,且与患者的血脂和血糖水平显著相关.

    作者:颜培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诊断老年人病窦综合征的动态心电图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检查对于老年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诊断的价值.方法: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选取xxx医院就诊的老年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3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再选择心电图正常的老年人35例,比较两组患者动态心电图心率动态、心律失常发生率、动态心电图分型、类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24h总心率和24h平均心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测得的高心率和低心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检测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2.46);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出现单纯房性、室性期前收缩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的心律失常比例无明显差别,但观察组患者出现窦性停搏、窦房阻滞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老年患者检出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老年人.动态心电图检测具有简便快捷、无创、可重复性高的优势,可以作为老年患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的优先选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白晓清;刘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微创Mckeown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并发症观察及对其生命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微创Mckeown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并发症及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A组(胸腹腔镜联合Mckeown术,n=32)与B组(左胸入路食管切除术,n=28),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程度、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均随访6个月,比较其复发率及生命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①A组术中出血量低于B组,其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A组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A组各并发症发生率均略低于B组,但仅吻合口瘘、喉返神经损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两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术后3、6个月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B组.结论:在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微创Mckeown术疗效肯定,可行性强,安全性高,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引流、住院时间,提高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提升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李威;郑中锋;庄淮千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腹腔镜辅助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纳入的120例结直肠癌患者,前瞻性非随机地将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68例和开腹组52例.并观察两组一般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前1d、术后1d、3d的CRP、WBC水平,以及远期肿瘤复发、远处转移和生存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淋巴结清扫数目与开腹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腹腔镜组胃瘫发生率和总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术后1d、3d的CRP、WBC水平均较开腹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术后1年生存率、复发率指标优于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术后3年生存率、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等指标均优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腹腔镜手术用于根治结直肠癌相比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切口小、出血少、并发症少,炎症控制更优以及患者术后恢复更快等特点,远期疗效也更优.

    作者:鲍乐锋;姚鑫;金正贤;徐晓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右美托咪定联合地塞米松对单肺通气手术患者对肺损伤以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单肺通气手术过程中运用右美托咪定联合地塞米松全身麻醉的麻醉效果以及对肺部损伤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单肺通气手术的12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地塞米松全身麻醉的6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将只进行右美托咪定麻醉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各时间点相关炎性因子的变化、同时对比两组患者各项麻醉效果及手术指标,对比两组患者肺损伤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期间血清TNF-α、IL-10、TL-Iβ逐渐升高;T2后观察组TL-Iβ、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T3后观察组IL-10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MPO、MOD、XO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输液总量、住院天数、OLV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观察组输血总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相较于单独使用右美托咪定麻醉,联合使用地塞米松能有效减轻氧化应激指标,减轻炎性反应对肺的损伤.

    作者:陈显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MiR-148a-3p靶基因的预测与验证

    目的:预测和验证miR-148a-3p的靶基因.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148a-3p的靶基因;在神经胶质瘤细胞U87/U251中建立miR-148a过表达及抑制表达稳定细胞系.利用qPCR实验验证miR-148a-3p与靶基因的靶向关系;利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结果显示dynein light chain LC8-type 2(DYNLL2)为miR-148a-3p靶基因之一;qPCR实验结果显示DYNLL2在神经胶质细胞HA1800与神经胶质瘤细胞U87/U251中的表达有差异,在神经胶质瘤细胞miR-148a过表达及抑制表达的细胞中表达有差异;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DYNLL2的蛋白表达水平在神经胶质细胞HA1800与胶质瘤细胞U87/U251中有差异.结论:miR-148a-3p与DYNLL2有确切的靶向关系,DYNLL2在神经胶质细胞与胶质瘤细胞中均有表达,与正常胶质细胞相比,DYNLL2在神经胶质瘤细胞中表达下调,包括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miR-148a-3p能够负向调控DYNLL2的表达.

    作者:唐雪梅;彭小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南省教育厅

主办:湖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