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玄驹胶囊联合盐酸达泊西汀治疗早泄症的近远期疗效观察

彭晓辉;付敏;李中文;王建军;胡悦

关键词:早泄症, 盐酸达泊西汀, 复方玄驹胶囊, 射精潜伏时间, 复发率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玄驹胶囊联合盐酸达泊西汀治疗早泄症(PE)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门诊就诊的已婚PE患者68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达泊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玄驹胶囊治疗,均持续用药4周.评估两组疗效及不良药物反应,随访3个月记录复发率;治疗前后及随访末期记录两组射精潜伏时间,发放早泄评估量表(PEP)评估早泄控制效果,根据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问卷项目评估自身及配偶性交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1.18%、14.71%与对照组的88.24%、5.8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3个月复发率为2.94%低于对照组的20.59%,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随访末期射精潜伏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治疗后及随访末期控制射精能力、早泄相关苦恼、早泄相关良性沟通困难、自身性交满意度、配偶性交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复方玄驹胶囊联合盐酸达泊西汀治疗PE与单独使用盐酸达泊西汀的近期疗效一致,但前者控制射精能力、性交满意度、降低复发率、提高远期疗效上更具优势.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及对IMT、Hcy水平、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究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及对IMT、Hcy水平、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012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180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90例.比较两组患者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球后血流动力学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FBG、HbA1c、FIN、HOMA-IR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FBG、HbA1c、FIN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观察组患者IMT、Hcy水平明显下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的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降低各血糖指标的同时降低IMT及Hcy含量,增强眼底微循环,明显改善糖尿病血管病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媛媛;沈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复方玄驹胶囊联合盐酸达泊西汀治疗早泄症的近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玄驹胶囊联合盐酸达泊西汀治疗早泄症(PE)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门诊就诊的已婚PE患者68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达泊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玄驹胶囊治疗,均持续用药4周.评估两组疗效及不良药物反应,随访3个月记录复发率;治疗前后及随访末期记录两组射精潜伏时间,发放早泄评估量表(PEP)评估早泄控制效果,根据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问卷项目评估自身及配偶性交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1.18%、14.71%与对照组的88.24%、5.8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3个月复发率为2.94%低于对照组的20.59%,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随访末期射精潜伏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治疗后及随访末期控制射精能力、早泄相关苦恼、早泄相关良性沟通困难、自身性交满意度、配偶性交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复方玄驹胶囊联合盐酸达泊西汀治疗PE与单独使用盐酸达泊西汀的近期疗效一致,但前者控制射精能力、性交满意度、降低复发率、提高远期疗效上更具优势.

    作者:彭晓辉;付敏;李中文;王建军;胡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肺受量与放射性肺炎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肺受量与放射性肺炎(RP)的关系,探讨正常肺组织剂量-体积参数对中-重度放射性肺炎(≥2级RP)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行术后放疗的非小细胞癌患者共150例,记录剂量-体积参数V5、V20、V30、平均肺剂量(MLD)及≥2级RP发生率.多因素分析各个剂量学参数与≥2级RP之间的关系,并对独立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寻找合适的预测界值.结果:150例患者中,2级RP发生率为12%(18/150),3级RP发生率为6%(9/150),4级RP发生率为1.33%(2/150),≥2级RP总发生率为19.33%(29/150).多因素分析显示:V5是≥2级RP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经ROC曲线分析,V5预测≥2级RP的合适界值为47.5%.结论:在行术后放疗的肺癌患者中,低剂量-体积参数V5对≥2级RP的发生具有独立的影响作用,需引起重视.

    作者:郭戈杨;魏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关节镜辅助下带袢钢板(tight-rope)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关节镜辅助下带袢钢板(tight-rope)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00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实施关节镜辅助下带袢钢板内固定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疼痛程度以及肩关节内旋、外旋、外展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内旋、外旋、外展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带袢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损伤小,能有效减轻肩关节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利于功能恢复.

    作者:张华;杨俊兴;李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短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肪相关因子、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心衰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探究短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肪相关因子、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心衰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5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20mg/次,1次/d,持续治疗4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脂肪相关因子、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及心衰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4.67%,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TC、TG、LDL-C、HDL-C等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TC、TG、LDL-C、HDL-C等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ET、NO、hsCRP、hs-cTnT指标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ET、hsCRP、hs-cTnT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N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经1年随访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中死亡发生率、非致死心肌梗死和心衰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短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体内血脂含量,并促进血管内皮功能的恢复,减少心率衰竭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二甲双胍联合DPP-4抑制剂对比二甲双胍联合磺脲类药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心血管相关死亡率和/或全因死亡率影响的荟萃分析

    目的:由于目前多个临床试验在评估二甲双胍+DPP-4抑制剂与二甲双胍+磺酰脲类药物在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风险、心血管病死亡率和/或全因死亡率的结果上有所冲突,因此我们荟萃评价二甲双胍分别联合两类药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风险、心血管病死亡率和/或全因死亡率的影响.方法:按英文限定词系统搜索Medline/PubMed、EMBASE和互联网数据库(从2000年~2015年9月)发布的与二甲双胍联合DPP-4抑制剂或两类磺酰脲类药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风险、心血管病死亡率和/或全因死亡率的影响研究.从203篇相关报道中,终判定纳入8篇进行分析.在这些研究中,对二甲双胍+磺酰脲类和二甲双胍+DPP-4抑制剂联合治疗的心血管病风险事件,心血管病死亡率和或全因死亡率进行了报道,并调整相对危险度(RR)或同等(危险比和优势比)和相应的方差.结果:二甲双胍联合DPP-4抑制剂相比二甲双胍联合磺酰脲类治疗的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合并相关风险RRs(95%CIs)为0.71(0.56~0.90),致死性心血管事件合并相关风险RRs为1.001(0.85~1.18),心血管病死亡率RRs为0.58(0.41~0.82).结论:二甲双胍联合DPP-4抑制剂相比二甲双胍联合磺酰脲类治疗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风险(RR),心血管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但是两种治疗方法在致命性心血管事件(心衰)上没有统计学差异.

    作者:汪菲;高向阳;张蓉;曾强;李春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C型桡骨远端骨折三种内固定术治疗疗效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随访结果比较

    目的:探讨三种内固定术对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疗效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A组,n=26)、掌侧Henry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B组,n=28)和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C组,n=26)的共计80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三组受试者随访6个月、12个月时腕关节功能(腕关节功能Cooney评分表)优良率及治疗前、随访期间桡骨远端掌倾角、尺偏角及腕关节活动度检测结果变化情况,记录其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三组受试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随访期间,三组受试者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均无显著性,但同组受试者随访12个月时腕关节优良率均明显优于随访6个月时,差异均有显著性.随访6个月、12个月时,三组受试者桡骨远端掌倾角、尺偏角检测结果及腕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结论:三种内固定术式均在C型桃谷远端骨折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实际应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佳术式,为患者获得理想的远期预后效果提供条件.

    作者:魏入帅;李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MiR-148a-3p靶基因的预测与验证

    目的:预测和验证miR-148a-3p的靶基因.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148a-3p的靶基因;在神经胶质瘤细胞U87/U251中建立miR-148a过表达及抑制表达稳定细胞系.利用qPCR实验验证miR-148a-3p与靶基因的靶向关系;利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结果显示dynein light chain LC8-type 2(DYNLL2)为miR-148a-3p靶基因之一;qPCR实验结果显示DYNLL2在神经胶质细胞HA1800与神经胶质瘤细胞U87/U251中的表达有差异,在神经胶质瘤细胞miR-148a过表达及抑制表达的细胞中表达有差异;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DYNLL2的蛋白表达水平在神经胶质细胞HA1800与胶质瘤细胞U87/U251中有差异.结论:miR-148a-3p与DYNLL2有确切的靶向关系,DYNLL2在神经胶质细胞与胶质瘤细胞中均有表达,与正常胶质细胞相比,DYNLL2在神经胶质瘤细胞中表达下调,包括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miR-148a-3p能够负向调控DYNLL2的表达.

    作者:唐雪梅;彭小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右美托咪定联合地塞米松对单肺通气手术患者对肺损伤以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单肺通气手术过程中运用右美托咪定联合地塞米松全身麻醉的麻醉效果以及对肺部损伤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单肺通气手术的12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地塞米松全身麻醉的6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将只进行右美托咪定麻醉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各时间点相关炎性因子的变化、同时对比两组患者各项麻醉效果及手术指标,对比两组患者肺损伤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期间血清TNF-α、IL-10、TL-Iβ逐渐升高;T2后观察组TL-Iβ、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T3后观察组IL-10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MPO、MOD、XO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输液总量、住院天数、OLV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观察组输血总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相较于单独使用右美托咪定麻醉,联合使用地塞米松能有效减轻氧化应激指标,减轻炎性反应对肺的损伤.

    作者:陈显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白介素-8对SKOV3细胞系卵巢癌干样细胞特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白介素-8(IL-8)能否促成人卵巢癌SKOV3细胞系细胞肿瘤干细胞样细胞特性.方法:用添加或未添加重组人IL-8(rhIL-8:10.0 ng/mL)的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处理SKOV3细胞.肿瘤球形成和琼脂集落形成试验测定球形成率和集落形成率.蛋白质印迹分析肿瘤干细胞标志蛋白CD133和CD44表达水平.结果:rhIL-8(10.0 ng/mL)显著地增高SKOV3细胞肿瘤球形成率和琼脂集落形成率.此外,rhIL-8(10.0 ng/mL)上调SKOV3细胞CD133和CD44蛋白表达.结论:rhIL-8具有促进SKOV3细胞肿瘤干细胞样细胞特性作用.

    作者:杨剑锋;许畅;宁映霞;邓宇傲;李翔;李程;陈阿;崔迎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在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其在脑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3例脑肿瘤行常规MRI及DTT检查,通过获取部分各向异性图(FA图)、彩色编码张量图及脑白质纤维束图,依次分析83患者肿瘤与瘤周白质纤维束之间的关系.测量83脑肿瘤患者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邻近白质区及对侧正常白质区的ADC值、FA值.结果:ADC值在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邻近白质区中,低级别胶质瘤与高级别胶质瘤具有差异性,而在正常白质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FA值在肿瘤实质区,低级别胶质瘤与高级别胶质瘤具有差异性,而在瘤周水肿区,邻近白质区中,正常白质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且83例良、恶性肿瘤瘤周白质纤维束都可以发生移位;瘤周水肿区白质纤维束表现为浸润和破坏为主,其破坏程度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比.结论:DTT可直观显示脑白质损伤程度并观察神经纤维束受损范围.

    作者:程华;俞正勇;陈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ADMA和血脂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血脂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014年3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并根据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为H型高血压组(45例)和非H型高血压组(65例),同时选取5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观察三组血清ADMA、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差异,分析血清ADMA与血糖和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患者ADMA和MBG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H型高血压组、非H型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的TC、LDL-C和TG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H型高血压组、非H型高血压组和对照组,HDL-C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对照组、非H型高血压组和H型高血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ADMA水平与MBG、TC、LDL-C和TG水平正相关,与HDL-C水平负相关.结论: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ADMA水平较高,且与患者的血脂和血糖水平显著相关.

    作者:颜培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亚洲骨质疏松自我评价工具在女性糖尿病患者中的筛检效果评估

    目的:研究亚洲骨质疏松自我评价工具(OSTA)指数在绝经后女性糖尿病患者中的作用.方法:143名绝经后女性糖尿病患者进行腰椎和髋部骨密度的测定,同时与OSTA指数筛查出的低危险性、中危险性和高危险性人群进行比较.结果:1.OSTA指数与腰椎和髋部骨密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308和0.478;2.按照OSTA指数分组时,腰椎和髋部骨密度之间无显著性区别.而按照体重指数分组时,腰椎和髋部骨密度间存在显著性区别;3.将OSTA指数大于等于0作为低危险性分组时,筛查髋部骨质疏松的效果与骨密度测定的一致性较好.结论:女性糖尿病患者,OSTA指数与腰椎和髋部骨密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绝经后女性糖尿病患者以OSTA指数大于等于0作为低危险性分组筛查髋部骨质疏松时与骨密度测定结果一致性较好.

    作者:皮银珍;李琳;胡丽;王环君;杨新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妊娠女性生活质量与抑郁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妊娠期女性抑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文设计为病例对照研究,112例妊娠期抑郁女性和353例妊娠期非抑郁女性纳入本次研究.所有受试者完成SF-36和汉密顿抑郁量表问卷调查,分别评估其生活质量和抑郁状况.T检验、卡方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用于数据分析处理.结果:妊娠期抑郁与生活质量负相关.妊娠期抑郁女性QOL8条目评分得分显著低于妊娠期非抑郁女性.抑郁与活力、精神健康和社交功能显著负相关.结论:妊娠期女性生活质量较低.妊娠期合理抑郁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孕妇生活质量,将抑郁筛查纳入产前常规检查十分有必要.

    作者:朱雯惠;黄敏;熊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不同方案对慢性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疗效及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对慢性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疗效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4例慢性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3HLVE/6HLE方案,对照组患者给予3HRZE/6HRE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肺结核改善情况、肝损伤情况、肝功能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总有效率、肺结核改善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的ALT、TBil、肝损伤发生率、严重肝损伤发生率、肝功能恢复时间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3HLVE/6HLE治疗慢性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对患者肝损伤较小,总不良反应发生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红侠;刘小莹;苏海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小板相关参数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中的研究分析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小板相关参数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发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血液科病房收治的241例初诊ITP儿童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健康儿童25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小板相关参数水平,并对两组中大于4岁的儿童进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评估ITP患儿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儿CD3+、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及PLT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而CD8+T淋巴细胞、MPV及PDW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与治疗前水平比较,治疗5日后ITP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小板相关参数水平均有明显改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ITP患儿血小板计数、CD4+/CD8+与骨髓巨核细胞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IT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ITP患儿治疗干预方面得分高,为(1.89±1.06)分.结论:ITP患儿CD3+、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及PLT计数均明显降低,CD8+T淋巴细胞、MPV及PDW明显升高,ITP患儿生活质量明显降低,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小板相关参数对ITP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高长俊;张晴;韩洁;韩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阿奇霉素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时对体内CRP水平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在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时对体内CRP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98例,按照随机字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阿奇霉素+利巴韦林)99例及对照组(头孢拉定+利巴韦林)99例,观察并统计2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并对患儿体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进行测定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咳嗽消失时间、咽痛消失时间、扁桃体红肿消失及血象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CRP、PCR及P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CRP、PCR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血清P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10%及18.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奇霉素可明显降低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CPR水平,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作者:王文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6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及其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在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上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5例DPN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无DPN的糖尿病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NCV、SNCV),从空腹血糖和病程入手,分析神经传导速度与空腹血糖和病程的相关性,并就其MNCV和SNCV在各神经的异常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尺神经、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上的MNCV及SNCV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尺神经、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MNCV以及SNCV上,空腹血糖在7mmol/L以上的患者与空腹血糖低于7mmol/L的患者相比并未见明显差异,而病程5年以上者与病程5年以下者存在明显差异.同时,观察组患者SNCV在尺神经、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上异常率分别为60.00%、56.92%、69.23%,明显高于MNCV(分别为41.54%、38.46%、50.77%).结论:MNCV及SNCV与DPN患者的病程长短呈现正相关.在诊断DPN上,SNCV的敏感性优于MNCV,二者的测定对其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浩;吕宏;刘婷;黎华;张琼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不同MRI技术在诊断新生儿HIE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不同MRI技术在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46例HIE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入院后均完成常规MRI扫描、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分析不同MRI技术诊断新生儿HIE的临床价值.结果:①本组46例HIE患儿共检出病灶130枚,其中SWI扫描检出病灶数目多(86.92%),其次为DWI序列(70.00%),常规MRI序列中以T2 FLAIR序列检出病灶数目多(56.92%),HIE患儿病灶主要分布于大脑皮质区,其次为室鼓膜,DWI对大脑皮质损伤诊断阳性率高,SWI对小脑、鼓室膜、硬膜下与硬膜外损伤诊断阳性率较高.②46例HIE常规MRI检出阳性21例,DWI检出27例,SWI检出33例,DWI+SWI联合检出41例,以三者联合检查检出HIE阳性率高(89.13%),其次为SWI序列(71.74%).结论:MRI不同序列中以SWI对新生儿HIE诊断阳性率高,其次为DWI序列,采用DWI联合SWI序列扫查可提高HIE早期检出率.

    作者:吴继志;武林;顾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CEREC 3D全瓷嵌体与复合树脂嵌体修复后牙Ⅱ类洞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陶瓷重建修复(CEREC)3D全瓷嵌体与复合树脂嵌体修复后牙Ⅱ类洞的疗效差异.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108颗)后牙Ⅱ类洞患者分成研究组(56颗)和对照组(52颗)各42例.研究组予以CEREC 3D全瓷嵌体修复,对照组则予以复合树脂嵌体修复.比较两组治疗后1年时嵌体修复效果[以改良美国公共卫生署(USPHS)标准为评估依据]差异,记录其治疗6个月、12个月、18个月时预后效果(磨耗情况、邻接关系、嵌体颜色、继发龋齿、嵌体折裂、嵌体脱落等)评估结果差异.结果:治疗后1年时,两组USPHS评估结果显示:研究组边缘密合性、嵌体外形、牙体完整性及牙龈健康情况A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治疗6个月时,两组嵌体磨耗情况、邻接关系、嵌体颜色、继发龋齿、嵌体折裂、嵌体脱落等预后指标A级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治疗12个月、18个月时,研究组上述预后指标A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CEREC 3D全瓷嵌体对后牙Ⅱ类洞的修复效果及预后效果均较复合树脂嵌体突出,临床可将其作为一种可行性治疗途径为患者获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提供条件.

    作者:申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南省教育厅

主办:湖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