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铁山;李彩萍
目的:研究并分析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与有效护理方式.方法:收集使用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共50例,根据计算机简单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规范化护理,将两组PICC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PICC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在使用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规范化护理能够显著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延长置管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忠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医学检验分析的质量保证有前、中、后三个阶段的控制过程,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已被广大检验工作者所重视,通过规范操作、设立室内质控品和室间质评来监控检测的整个过程,使结果分析的准确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分析前质量控制因具有相对不可控性,对检测的结果影响大,在整个检验过程中就显得非常重要.
作者:刘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10月我院救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检验,留取晨起尿液5mL,使用尿液分析仪进行检验,观察组则实施生化检验,统计两组检验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糖尿病诊断正确率为95%,对照组糖尿病诊断正确率为85%,差异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DL-C、GLU、TG、HbAlc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诊断中,糖化血红蛋白的应用价值要高于空腹血糖检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的操作简单,检验出结果的速度快,且诊断正确率高,为糖尿病诊断和后期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支小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慢性肾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接诊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88例,将其以电脑数字表法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教育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方法:教育组患者中对疾病掌握情况达标的有90.90%,并发症发生率为4.54%,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5.45%;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70.45%、22.72%、72.72%,对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慢性肾脏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能够帮助患者了解更多的疾病知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程小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析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管理汇总6S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伴有上消化道出血84例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单双号的形式将其分两组,每组42例.予以对照组常规对症护理,予以试验组6S管理模式,比较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80.95%是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试验组患者的95.24%(P<0.05);试验组患者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上消化出血患者护理管理中实施6s管理模式,其临床效果良好,能使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
作者:陈希;张雪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持续气道氧疗雾化湿化对预防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氧疗湿化,持续、均匀地气管套管内雾化湿化,观察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结论:肺部感染率降低,持续气道氧疗雾化湿化法可降低痰液黏稠度,保护气道黏膜,有效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作者:王飞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糖尿病中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于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糖尿病的护理体会76例,所有患者按照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与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各38例患者.两组患者均需进行常规治疗,并且治疗的同时给予常规组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前后的FPG、2hPG、HbAlc水平,并将统计分析的两组数据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根据对比结果可知,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FPG、2hPG、HbAlc三项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FPG、2hPG、HbAlc三项指标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结论:相当于传统常规护理而言,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糖尿病中护理的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FPG、2hPG、HbAlc水平,因此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彭红霞;黄再红;张淑茹;陈东萍;黎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近几年,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放射治疗在头颈部癌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调强放疗具有更好的适形性和均匀性,在高剂量照射肿瘤靶区的同时,减少了对周围危及器官不必要的照射.IMRT在头颈部癌中对腮腺唾液腺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目前IMRT已经应用于在不同部位的头颈部癌中.加强质量控制,加强影像学指导下的靶区优化是下一步IMRT发展的方向.
作者:梁晋忠;张生永;李彩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效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采用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化疗方式进行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毒副反应护理、化疗前护理等多种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护理情况.结果:研究组39例患者顺利完成化疗,1例治疗效果不显著,治疗有效率97.5%.结论: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化疗对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良好,同时有效的干预护理对于患者顺利完成化疗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关键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剑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职业防护是多年来医务工作者一起关心和谈论话题.特别是在传染科.传染科是传染病患者相对集中的场所,独特的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决定了传染科护士成为日常工作中职业暴露的危险群体[1].作为传染科护士在工作中常常会常接触病人的体液、呕吐物血液、锐利的医疗器械等,存在许多危险因素,危害医务人员自身健康.因此要提高职业安全防护意识,采取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降低传染科护士职业病的发病率,大限度的保障护士的身心健康.
作者:胡书铭;罗惠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结肠息肉患者行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术的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9月份到2016年9月份所接收的采取行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手术治疗结肠息肉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定义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并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结果:通过对比和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满意度和术后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该统计结果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系统化的护理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结肠息肉患者在行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的治疗效果、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的使用和推广.
作者:姜飒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针对性康复护理对于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中的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30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65例为一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性的进行康复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值和护理效果对病情的改善情况.结果:在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差异不大(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值对比同期对照组数据明显降低(P<0.05);在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方面,研究组对比同期对照组改善效果更佳(P>0.05).结果:康复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谢晶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预防肺癌化疗病人便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接收的90例肺癌化疗病人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化疗护理)与干预组(便秘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针对性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便秘发生率(4.4%)显著低于对照组(20%),且干预组的护理满意率(97.8%)显著高于对照组(84.5%),差异经比较,P<0.05.结论:对肺癌病人在化疗的同时辅助于便秘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避免便秘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率,临床意义较大.
作者:谢露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免疫球蛋白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验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0例重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A组(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另选取同期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健康体检者作为B、C组,各30例,并将3组体检人员经检测后的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对比.结果:A组重型慢性乙肝患者经检测的免疫蛋白球指数显著较B、C组更高,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验中的临床价值显著,可为临床中慢性乙肝的确诊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侯晓燕;陶月明;王芳;熊曼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在物质依赖障碍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并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本医院所收治的126例物质依赖障碍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应用对象,通过计算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给予患者常规治疗以及护理,观察组再次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具体包括患者HAMA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在八周治疗完成后,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表现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物质依赖障碍患者进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以正确客观的态度去认识自己,继而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的生活质量,加快病情改善.
作者:程欣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饮食护理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72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采用饮食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肺结核改善情况更好,两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空腹血糖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护理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方面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良好,值得院方推广和应用.
作者:程欢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及探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采用子宫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在预测不良妊娠结局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本科室2016年1月~2017年6月接收的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90例患者,按照其子宫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将其中有异常的4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正常的50例患者分为参考组.观察及比较2组患者的妊娠结局情况,且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研究组的妊娠终止时间与参考组相比显著更短,新生儿体重、早产率、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均显著更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见,对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的独立因素为子宫动脉超声检查结果(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采用子宫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预测其不良妊娠结局,值得借鉴.
作者:李学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总结纤维支气管镜在小儿支原体肺炎并肺不张治疗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接诊的支原体肺炎并肺不张患儿76例,将其按照电脑随机表法分为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36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抗感染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0.56%,对比差异经统计学软件分析,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支原体肺炎并肺不张患儿进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尹倩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择于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期间治疗的7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参考组和实验组.参考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采取个体化延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存质量的变化、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参考组,并且,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参考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延续护理能够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作者:曹芙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应用于急诊科急救药品管理中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于我院急诊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将入组患者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急救药品,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管理急救药品,对比两组患者对于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和药品使用的合格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急救药品管理工作当中应用PDCA循环可以精确护理人员的用药方法,提高药品使用合格率,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鸿坤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