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剑钦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应用中药射干麻黄汤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至我院就诊的86例(2015年6月15日-2016年6月15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其中对常规组采取美普清治疗,对实验组采取中药射干麻黄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70%与72.09%,P<0.05.结论: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采取中药射干麻黄汤进行治疗的疗效显著,便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张多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女性盆底器官脱垂的影响因素及康复护理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以来妇科收治的女性盆底器官脱垂患者66例,按照治疗后护理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女性的盆底功能恢复总有效率96.96%(32/33)明显优于对照组女性盆底功能恢复总有效率69.69%(23/33)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盆底器官脱垂患者的康复护理对女性盆底器官脱垂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较好的提高患者盆底功能,且明显的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美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并研究留置导尿的并发症护理及相关预防措施.方法:依据患者的性别、年龄、尿道情况以及病情选取合适型号的导尿管对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留置导尿,观察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研究100例患者中共有2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0%,其中8例患者出现了尿路感染,占40%,4例患者出现了尿道损伤,占20%,3例患者插管后出现了尿潴留,占15%,2例患者出现漏尿,占25%,3例患者出现膀胱结石,占15%.结论:护理人员应重视留置尿管操作中的护理问题,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预防并减少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痛苦,加快疾病恢复.
作者:杨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呼吸功能训练在心胸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医院2014年度经过心胸外科手术的患者200例,进行试验研究,将2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100例,对两组患者都进行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方式上应用呼吸功能训练,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采用呼吸功能训练护理的实验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只用常规护理方式的常规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呼吸功能训练护理措施,可以优化患者肺部的功能,促进患者痊愈,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红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小儿骨科患者术后疼痛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于2015年月~2017年3月行外科手术治疗的骨科患儿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疼痛评分以及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①经对比,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天、2天、3天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比较,观察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1.43%,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骨科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改善护患关系,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鲍安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细菌培养法与PCR法对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以来我院就医的100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2015年12月11日至2016年11月20日)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100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均实施细菌培养法与PCR法对细菌性阴道炎进行检测,研究对比细菌培养法与PCR法的检出效果.结果:PCR组的阳性检出率为88.00%,相比细菌培养组(65.00%)明显更高,P<0.05;PCR组的加特纳菌检出率为76.14%,相比细菌培养组(58.46%)明显更高,P<0.05.结论:相比于细菌培养法,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采取PCR法进行诊断的效果更显著.
作者:金海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手术室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将这些病患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手段.对比分析两个治疗小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相较于对照组的80.0%来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手术患者的压力,提高护理质量,同时还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和手术安全可靠性.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尹贻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8月收治的112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摸球法分为常规组(56例,行常规护理)和干预组(56例,行早期护理干预),对2组早产儿发育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干预组身长增加量、头围增加量、体质量增加量与常规组比较,干预组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借鉴和大力推广.
作者:李俊素;石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结肠息肉患者行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术的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9月份到2016年9月份所接收的采取行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手术治疗结肠息肉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定义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并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结果:通过对比和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满意度和术后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该统计结果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系统化的护理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结肠息肉患者在行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的治疗效果、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的使用和推广.
作者:姜飒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本文对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缺陷风险进行了探究,并根据其风险制定了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本文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到医院手术室接受手术治疗的180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性的护理方式;另外,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到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的18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取风险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式护理后,从风险事件发生率、投诉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来看,观察组都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风险护理能够使护理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降低不良事件和风险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人身安全,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康新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新生儿护理中母婴同室的效果与护理.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120例产妇进行研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61例采取母婴同室护理,对照组59例采用母婴分离护理,观察产妇及新生儿相关疾病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产褥病、乳腺感染、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哭闹次数少于对照组,相关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同室护理可减少产妇及新生儿相关疾病,增强了护理效果及满意度,值得采用.
作者:蒋科;刘晓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及探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采用子宫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在预测不良妊娠结局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本科室2016年1月~2017年6月接收的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90例患者,按照其子宫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将其中有异常的4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正常的50例患者分为参考组.观察及比较2组患者的妊娠结局情况,且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研究组的妊娠终止时间与参考组相比显著更短,新生儿体重、早产率、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均显著更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见,对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的独立因素为子宫动脉超声检查结果(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采用子宫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预测其不良妊娠结局,值得借鉴.
作者:李学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肺炎支原体所致呼吸道感染患儿,对其临床症状与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冬季与秋季肺炎支原体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病率较高;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与咳嗽;右下肺病变、左下肺病变、反复呼吸道感染属于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儿童时期,呼吸道感染的一种重要病原为肺炎支原体,临床上要将其临床特点作为依据,及早对患儿进行诊断与治疗.
作者:李崇元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建立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护理质量为前提的胸外科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有利于护理科学的发展和护理人才的的培养.方法:采用专家会议和特尔斐法进行指标的咨询和论证,具体通过整体护理质量,护理过程质量、护理结果质量来衡量.结果:确立了3项一级指标和17项二级指标及其权重.结论: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对指标计价结果的一致程度均较高,显示指标体系的可信程度较高.
作者:鲁学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近年来,随着小儿结肠镜检查及相关内镜下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下消化道疾病被明确诊断和治疗.由于儿童存在肠道准备困难以及操作难度大、风险大等问题,使得结肠镜技术的开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本研究对安徽省儿童医院自2012年7月至2016年1月共341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儿童结肠镜检查的常见病因、临床特点以及结肠镜检查在相关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金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68例,均伴发妊高症,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划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每组各34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优质组接受优质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24小时出血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优质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其生存质量、24小时出血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妊高症患者在产后出现大出血,临床给予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24小时出血量,并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将血脂检验用于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我院诊治的糖尿病患者20例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2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采血以及生化检验,记录并比较两组人员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以及甘油三脂胆固醇等血脂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以及甘油三脂胆固醇等显著高于对照组,但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健康人相比,糖尿病病人血脂的各指标都存在异常,故临床实践中对患者进行血脂检验,能够为糖尿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确保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作者:严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持续质量改进在血库采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血库在2016年7月在采血护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通过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搜集以往的临床资料,分析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对应用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血库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献血者不良情况发生率和血液报废率低于采取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前,而献血者对血库护理的满意度高持续质量改进前,P<0.05.结论:在血库采血护理中实施持续护理改进能够降低采血风险事件,提高采血质量和献血者对采血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洪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肾盂肾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之间收治80例肾盂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护理干预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过对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将护理干预模式运用在慢性肾炎护理中,不仅可以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还能改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作者:马小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手段对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因骨质疏松症入我院进行治疗的108例老年患者选为研究对象.并且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针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针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手段.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症变化情况,并且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方式进行研究数据的统计.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前疼痛症状和疾病变化情况对比结果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后疼痛症状和疾病变化情况有很大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本次实验研究具有可参考性.结论:骨质疏松症在临床研究领域并定义为一种常见骨科疾病,老年人是此类疾病高发人群.骨质疏松症不仅会使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指标有所下降,影响正常生活,而且会使老年长期处于疼痛困扰中,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安全.本次研究以临床护理干预为出发点,对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简要分析.
作者:刘佳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