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脂联素、IL-8及 IL-17在 COPD 急性加重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张文娟;路东明;宗晓福;仇玉萍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脂联素
摘要:目的:探究血清脂联素、IL-8及 IL-17在 COPD 急性加重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 COPD 急性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39例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 RR、FEV1%pre、FEV1/FCV%、IL-8、IL-17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血清 APN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OPD 急性期患者 APN 与 FEV1%pre与 FEV1/FCV%呈现显著负相关,与 IL-8与 IL-17呈现显著正相关;当 APN 取值为8.418ng/ml 时对 COPD 急性期患者的诊断敏感性为88.10%,特异性为92.31%,诊断价值优于 IL-8及 IL-17。结论:IL-8、IL-17及 APN 共同参与 COPD急性发作慢性炎症反应的发病机制,其中 APN 对 COPD 急性发作的诊断价值优于 IL-8及 IL-17。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软通道置管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软通道置管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就诊于我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行 CT 立体定向微创软通道置管引流。研究周期为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相关指标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的 NIHSS 评分、ADL 评分、SF-36量表相关的躯体功能、躯体疼痛、社交功能整体健康及精神健康评分均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 SF-36量表相关的躯体功能、躯体疼痛、社交功能整体健康及精神健康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常规治疗方案相比,软通道置管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可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参考。

    作者:刘强;金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浆和龈沟液中 Th 亚群细胞相关细胞因子浓度水平差异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浆和龈沟液中 Th 亚群细胞相关细胞因子浓度水平差异,为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36例进行研究,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进行对照,分别对受试者血浆和龈沟液中 Th 亚群细胞相关因子水平(Th-1、Th-2、Th-17和 IL-17)的表达差异的浓度进行分析,观察比较各细胞因子其浓度水平的差异,其中牙周炎患者经治疗后,观察其治疗前后的水平,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慢性牙周炎组血浆中 Th1、Th17的浓度显著高于牙周健康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慢性牙周炎患者中 Th2比例明显下降,与正常牙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龈沟液中 IL-17浓度明显升高,与健康牙周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 Th1、Th17的浓度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浆中 Th1、Th17的浓度较健康者升高,且在龈沟液中 IL-17浓度明显升高,这提示 IL-17可能是牙周炎发生重要的促炎症细胞因子。

    作者:陈玮粲;解飞;张辰升;李晔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心力衰竭伴肺部感染患者血清 PCT、Galectin-3及 MMP-9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探究心力衰竭伴肺部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013年~2014年81例在我院就诊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9例心力衰竭伴肺部感染的患者纳为观察组,42例心力衰竭患者划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 PCT、Galectin-3及 MMP-9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 NYHA 分级升高观察组患者血清中 PCT、Galectin-3及 MMP-9水平也随之升高,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earson 相关性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血清 PCT 与 Galectin-3呈现显著正相关,同时 PCT 与 MMP-9呈现显著正相关。结论:心力衰竭伴肺部感染患者血清 PCT、Galectin-3及 MMP-9水平随着病情严重程度而升高,其中 PCT 与 Galectin-3、MMP-9呈现正相关关系,临床上可为心力衰竭伴肺部感染患者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刘燕;姬冬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血清学诊断 ABO 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研究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 ABO 血型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发病情况,探讨血清学三项实验在诊断新生儿溶血病中的临床价值,为该病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6年1月~7月产科和新生儿科疑似母婴 ABO 血型不合的新生儿血液标本,对其进行 ABO 血型检测及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三项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和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结果:在583例检测结果中,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病的有145例,发病率为24.87%。其中男性患儿80例,发病率为25.64%,女性患儿65例,发病率为23.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 型血患儿90例,O-A 型母婴血型模式的发病率为54.88%,B 型血患儿55例,O-B型母婴模式的发病率为41.35%,差异显著。145例 HDN 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38例,阳性率26.21%,游离抗体试验阳性76例,占52.41%,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阳性144例,阳性率为99.31%,三者比较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结论:长沙地区 ABO 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为24.87%,男性新生儿和女性新生儿的发病率无差异性,O-A 母婴血型发病率高于 O-B 母婴血型。血清学三项试验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方法,其中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敏感度高,游离抗体试验次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敏感度低。血清学诊断为 ABO 新生儿溶血病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刘琼;刘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右室不同起搏部位对老年病窦综合征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右室不同起搏部位对老年病窦综合征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治疗并接受起搏器植入手术的90例老年病窦综合征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其起搏器植入部位分为右室流出道组和右室心尖组,每组各45例患者。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和整体收缩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左心室收缩同步性无明显差别,手术后,右室心尖组 Tmsv-16-SD、Tmsv-16-Dif 等左心室同步收缩性指标较右流出道组明显延长,而右流出道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较手术前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手术前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无明显差别,手术后,两组患者的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均较术前无明显改变,且两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差别,手术后,两组患者的心输出量(CO)均较术前无明显改变,而右室心尖组的 FS 和舒张期二尖瓣流速较术前明显降低,右流出道组的上述指标较术前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起搏器植入右室流出道较右室尖部可更好地维持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同步性和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提示右室流出道起搏器植入对患者更为安全。

    作者:袁晓雯;杨少玲;张宗元;黎婷婷;许江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了100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27~68岁,对照组(47例)单纯给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康柏西普组(53例)采用玻璃体切除术前3~6天眼内注射康博西普治疗。通过对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佳矫正视力(BCVA),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黄斑中心凹厚度,随访6个月期间并发症情况进行记录,评价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结果:术前两组 BCVA 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康博西普组和对照组 BCVA 均明显提高,且康博西普组 BCVA 高于对照组,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6个月的黄斑中心凹厚度均明显变薄。随访6个月期间,康博西普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有效改善视力,减轻黄斑水肿症状,术后并发症较少。

    作者:陈小瑾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HA 转 hGM-CSF HepG2疫苗对 IL-6诱导 HepG2细胞 EMT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探讨 HA 转 hGM-CSFHepG2疫苗逆转 IL-6诱导 HepG2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机制。方法:体外用 HA 转 hGM-CSFHepG2疫苗共培养受 IL-6刺激的 HepG2细胞,采用 Traswell 迁移实验,Western-blot、RT-PCR 方法分别检测疫苗处理前后 HepG2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变化、EMT 标志物 E-cadherin、调控因子(p-Stat3、Twist)蛋白及 E-cadherinmRNA、TwistmRNA 表达变化情况。结果:① IL-6组较阴性对照组穿膜细胞数明显增多,侵袭能力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 IL-6组较阴性对照组 E-cadherin 的表达水平降低, p-Stat3、Twist 蛋白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③疫苗组的穿膜细胞数较其他三组明显减少,侵袭能力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④转染后的疫苗组较其他三组 E-cadherin 蛋白表达升高,而 p-Stat3、Twist 蛋白表达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⑤疫苗组较其他三组 E-cadherinmRNA 表达上调、TwistmRNA 表达下调,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 IL-6能诱导 HepG2细胞产生 EMT 现象。②60Co 处理的转 hGM-CSF 基因 HepG2疫苗可能通过下调转录因子 Twist及 Stat3的表达进而逆转 IL-6诱导 HepG2细胞 EMT。

    作者:朱全杰;段晓明;何蜜;刘海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血清脂联素、IL-8及 IL-17在 COPD 急性加重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血清脂联素、IL-8及 IL-17在 COPD 急性加重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 COPD 急性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39例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 RR、FEV1%pre、FEV1/FCV%、IL-8、IL-17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血清 APN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OPD 急性期患者 APN 与 FEV1%pre与 FEV1/FCV%呈现显著负相关,与 IL-8与 IL-17呈现显著正相关;当 APN 取值为8.418ng/ml 时对 COPD 急性期患者的诊断敏感性为88.10%,特异性为92.31%,诊断价值优于 IL-8及 IL-17。结论:IL-8、IL-17及 APN 共同参与 COPD急性发作慢性炎症反应的发病机制,其中 APN 对 COPD 急性发作的诊断价值优于 IL-8及 IL-17。

    作者:张文娟;路东明;宗晓福;仇玉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尿激酶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疗效及对胸膜肥厚和纤溶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尿激酶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疗效及对胸膜肥厚和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抗结核化疗方案相同,均进行胸腔置管引流,观察组在胸穿抽液后注入尿激酶。分别在引流前后检测胸腔积液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和Ⅲ型前胶原,并检测胸膜厚度。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6.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81%;对照组治疗前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无明显变化,Ⅲ型前胶原水平明显降低,观察组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和Ⅲ型前胶原均与治疗前有明显差异,且观察组的Ⅲ型前胶原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胸膜粘连发生率和胸膜厚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胸腔内注射尿激酶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提高胸腔积液纤溶活性,减少胸膜粘连并减轻胸膜肥厚,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刘春燕;郭乐;杜鹃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乙肝患者癌胚抗原、甲胎蛋白水平与生化应答间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治疗初期 CEA 和 AFP 的水平与治疗48周后获得生化应答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方法:在治疗不同时段对72例 CHB 患者进行血清 CEA、AFP、ALT 水平检测,并判断是否发生生化应答。结果:0周 CEA 水平与治疗36周和48周后是否获得生化应答之间存在负相关性;0周 AFP 水平与治疗48周后是否获得生化应答之间也存在负相关性。结论:治疗初始 CEA、AFP 水平高低可以作为预测患者经48周治疗后可否获得 BR 的参考指标之一,治疗初期检测患者 CEA、AFP 水平有利于全面监测 CHB 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琼;喻勇;曾智;申丽;张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综合治疗膝骨关节炎216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析应用关节镜清理术和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辅以个体化中医药对症治疗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2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仅实施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组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后给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并辅以个体化对症中医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6周、12周的 lequence 等各项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1周、6周、12周,两组患者的Lequence 等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前一时间点,治疗组治疗后各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在疗效比较上,在12周后临床优良率、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关节镜下清理手术联合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并辅以中医药综合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各项症状,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柴志勇;李宝军;吴克;徐海涛;莫顶峰;唐剑锋;曹斌;邹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PLIF 与 TLIF 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TLIF(TLIF 组,n=24)与 PLIF(PLIF 组,n=24)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椎间融合成功率、视觉疼痛评分(VAS)、Oswestry 功能不良指数(ODI)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TLIF 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 PLIF 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 PLIF 组,术后卧床时间显著短于 PLIF 组;术后半年 TLIF 组融合率为87.5%,PLIF 组为95.8%;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两组滑脱椎体术前滑脱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半年均显著降低,且术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前 VAS、ODI 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半年均显著降低,但术后半年两组 VAS、ODI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TLIF 与PLIF 在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的治疗中,临床效果相当,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更加合理的个性化手术方案。

    作者:戈浩;吕建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葛根素对支气管哮喘疗效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用,探讨其初步治疗机制。方法:建立臭氧应激支气管哮喘大鼠模型,按低、中、高剂量对大鼠进行灌药,观察大鼠生理活动状况;并进行肺泡灌洗液细胞计数和肺部气道组织切片观察,统计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数。结果:葛根素能显著减弱大鼠哮喘症状,减少肺部炎症细胞浸润,也可介导气道正常修复,修复程度与给药剂量水平成正相关。结论:葛根素对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与抗气道炎症和调节凝血平衡紊乱有关。

    作者:张淋筌;吴鹏;曹交欢;马骏;刘杰;周纤纤;张坚松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IVIG 早期静滴治疗新生儿溶血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早期大剂量静脉滴注(IVIG)治疗新生儿 ABO 溶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本院儿科治疗的90例 ABO 溶血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早期组48例(出生后即进行血清学试验确诊后给予 IVIG2.0g/kg/d,连续3d),常规组42例(出现黄疸症状后,待血清学试验确诊后给予0.4g/kg/d 丙种球蛋白静滴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早期组和常规组患儿的 Hb、TBIL、血尿 Cysc 测定值、NBNA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早期组的 TBIL、血尿 Cysc 测定值显著的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早期组的 NBNA 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早期组的退黄时间、光疗时间显著的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 IVIG 治疗新生儿 ABO 溶血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高继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缺血预适应对 ACI 患者疗效和血清 MMP-9、VEGF 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缺血预适应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疗效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在急性脑梗死前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 ACI 患者60例,按照患者是否合并有2型糖尿病(T2DM)分为 ACI 组(n=36例)和 ACI+T2DM 组(n=24例),另选则同期入院诊治的20例在急性脑梗死前并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 ACI 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对症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 MMP-9、VEGF 水平、NIHSS 评分和 Barthel 指数、梗死灶体积。结果:ACI 组的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 ACI+T2DM 组和对照组;与 ACI+T2DM 组和对照组相比, ACI 组的 MMP-9水平和 NIHSS 评分明显降低,VEGF 水平和 Barthel 指数明显升高;ACI 组的梗死灶体积明显低于ACI+T2DM 组和对照组。结论:缺血预适应可以通过下调 MMP-9水平、上调 VEGF 水平,提高 ACI患者临床疗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自理活动能力,但这种神经保护作用在 ACI 合并 T2DM 患者中并不明显。

    作者:苏航;康晓刚;何剑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痰热清雾化吸入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痰热清雾化吸入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科于2014年7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154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7)和观察组(n=77)。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①观察组咳嗽、咳痰缓解时间、发热消失时间和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②观察组支气管炎治疗总有效率为9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5%。结论:在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治疗中,痰热清雾化吸入治疗可以短时间内缓解病情,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魏淑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三氧化二砷联合阿糖胞苷在 MDS 患者中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析三氧化二砷(As2O3)+阿糖胞苷(Ara-c)联合治疗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分析2014年5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 MDS 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入选者分成观察组(As2O3+Ara-c,40例)和对照组(HA 方案,42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1.4%)。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VEGF 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VEGF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同组患者的 VEGF 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As2O3+Ara-c 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提升 MDS 患者的三系血细胞,降低骨髓原始细胞的数量,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耐受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胃肠功能及疼痛状态相关血清指标的表达影响

    目的:研究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胃肠功能及疼痛状态相关血清指标的表达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5年5月于本院进行根治术治疗的62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2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31例患者以开放式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的31例患者则以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的肛肠动力学指标、胃肠激素及疼痛状态相关血清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肛肠动力学指标、胃肠激素及疼痛状态相关血清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而术后1d、7d 及14d 观察组的胃肠激素及疼痛指标均好于对照组,而术后2周、4周及8周观察组的肛肠动力学指标也好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胃肠功能的不良影响及疼痛状态控制效果相对更好,因此更为适用于直肠癌手术治疗的患者。

    作者:李震寰;黄晓方;詹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氟化泡沫护龋在海口市幼儿园儿童龋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对海口市幼儿园儿童进行氟化泡沫护龋治疗龋齿病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海口市幼儿园2013年9月新入园的1916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1010名儿童采用氟化泡沫和安慰剂作为研究组,906名儿童给予日常护牙处理和安慰剂作为参照组,观察两年疗程儿童防龋效果。结果:研究组儿童龋齿患病率18.15%(181/997)显著低于参照组33.58%(300/894);护齿1年后,研究组新增龋齿患病率8.93%(89/997)显著低于参照组15.88%(142/894);护齿2年后,研究组新增龋齿患病率9.23%(92/997)也显著低于参照组17.67%(158/894)。结论:海口市幼儿园氟化泡沫的护龋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儿童龋齿病发病率,降低新增龋齿患病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孙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叶酸对老年H型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血压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叶酸治疗老年 H 型高血压(HBP)患者时对 BP 值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对象共计病例数为150例,均为2014年11月~2015年11月间收治的老年 H 型 HBP 患者,按照数字双盲分配方法以1:1比例将150例患者分为2组,即对照组(CG 组=75例)制定科学的饮食-作息方案,同时给予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OG 组=75例)在 CG 组基础上使用叶酸进行治疗,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0.5年,采用血压检测仪和循环酶法实时检测患者 BP 值、HCY 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 CG 组、OG 组患者 BP 值和 HCY 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M 后两组患者的2种指标均显著改善,CG 组 HCY 值平均下降(1.70±0.33)umol/L,OG 组下降(6.22±0.40)umol/L,BP 值 OG 组患者下降幅度同样高于 CG 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结论:叶酸药效温和、安全性高,在治疗老年 H 型高血压时能够更高效的降低患者的 BP 值和 HCY 含量,因此值得普及使用。

    作者:张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南省教育厅

主办:湖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