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燕;李扬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TLIF(TLIF 组,n=24)与 PLIF(PLIF 组,n=24)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椎间融合成功率、视觉疼痛评分(VAS)、Oswestry 功能不良指数(ODI)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TLIF 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 PLIF 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 PLIF 组,术后卧床时间显著短于 PLIF 组;术后半年 TLIF 组融合率为87.5%,PLIF 组为95.8%;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两组滑脱椎体术前滑脱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半年均显著降低,且术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前 VAS、ODI 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半年均显著降低,但术后半年两组 VAS、ODI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TLIF 与PLIF 在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的治疗中,临床效果相当,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更加合理的个性化手术方案。
作者:戈浩;吕建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总结。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22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肌瘤残留和复发率的差异。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高于开腹组,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镇痛治疗例数低于开腹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的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低于开腹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术后无切口感染和盆腔腹膜炎,发生皮下气肿1例;开腹组术后切口感染2例,盆腔腹膜炎1例,无皮下气肿;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49%,5.45%)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到2年随访彩超检查发现腹腔镜组2例(2.99%)患者有肌瘤残留,9例(13.43%)患者肌瘤复发;开腹组4例(7.27%)患者有肌瘤残留,13例(23.64%)患者肌瘤复发;两组患者的肌瘤残留和复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手术效果好、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且手术并发症和肌瘤残留和复发率与开腹手术比较无显著差异。
作者:刘丽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治疗初期 CEA 和 AFP 的水平与治疗48周后获得生化应答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方法:在治疗不同时段对72例 CHB 患者进行血清 CEA、AFP、ALT 水平检测,并判断是否发生生化应答。结果:0周 CEA 水平与治疗36周和48周后是否获得生化应答之间存在负相关性;0周 AFP 水平与治疗48周后是否获得生化应答之间也存在负相关性。结论:治疗初始 CEA、AFP 水平高低可以作为预测患者经48周治疗后可否获得 BR 的参考指标之一,治疗初期检测患者 CEA、AFP 水平有利于全面监测 CHB 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琼;喻勇;曾智;申丽;张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用,探讨其初步治疗机制。方法:建立臭氧应激支气管哮喘大鼠模型,按低、中、高剂量对大鼠进行灌药,观察大鼠生理活动状况;并进行肺泡灌洗液细胞计数和肺部气道组织切片观察,统计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数。结果:葛根素能显著减弱大鼠哮喘症状,减少肺部炎症细胞浸润,也可介导气道正常修复,修复程度与给药剂量水平成正相关。结论:葛根素对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与抗气道炎症和调节凝血平衡紊乱有关。
作者:张淋筌;吴鹏;曹交欢;马骏;刘杰;周纤纤;张坚松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比研究单纯弹簧圈栓塞与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7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单纯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和观察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各3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43%、复发率0%,同期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复发率17.1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comascale,GCS)、改良的 Rankin 评分(ModifiedRankinScale,MRS)、巴塞尔指数(Barthelindex,BI)无明显差异,术后各指标相比较,观察组更为理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单纯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效果更佳,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优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李建;傅传经;吴颐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 ABO 血型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发病情况,探讨血清学三项实验在诊断新生儿溶血病中的临床价值,为该病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6年1月~7月产科和新生儿科疑似母婴 ABO 血型不合的新生儿血液标本,对其进行 ABO 血型检测及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三项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和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结果:在583例检测结果中,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病的有145例,发病率为24.87%。其中男性患儿80例,发病率为25.64%,女性患儿65例,发病率为23.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 型血患儿90例,O-A 型母婴血型模式的发病率为54.88%,B 型血患儿55例,O-B型母婴模式的发病率为41.35%,差异显著。145例 HDN 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38例,阳性率26.21%,游离抗体试验阳性76例,占52.41%,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阳性144例,阳性率为99.31%,三者比较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结论:长沙地区 ABO 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为24.87%,男性新生儿和女性新生儿的发病率无差异性,O-A 母婴血型发病率高于 O-B 母婴血型。血清学三项试验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方法,其中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敏感度高,游离抗体试验次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敏感度低。血清学诊断为 ABO 新生儿溶血病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刘琼;刘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与急性脑梗死(ACI)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 ACI患者123例,根据神经缺损评分分为轻、中、重3组,分别为56、39、28例,另有4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所有对象来院时予即刻抽血检验血清尿酸(UA)水平,并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记录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情况,并计算 Crouse 积分。结果:中、重度组的血 UA 水平、斑块检出率、不稳定性斑块形成率较轻度组、健康组均显著升高。中度组的 IMT、Crouse 积分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重度组的 IMT、Crouse 积分水平较健康、轻度、中度组均显著升高。ACI 患者的血 UA 水平与 IMT、Crouse 积分水平呈正相关,稳定性、不稳定性斑块 ACI 患者 UA 水平较无斑块者显著升高,其中不稳定性斑块组 UA 水平较稳定性斑块组进一步升高。结论:血尿酸升高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尿酸水平越高,斑块性质可能越不稳定,脑梗死发生时程度可能更严重。
作者:靳宗伟;党福欣;代金占;张建岭;刘振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心力衰竭伴肺部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013年~2014年81例在我院就诊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9例心力衰竭伴肺部感染的患者纳为观察组,42例心力衰竭患者划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 PCT、Galectin-3及 MMP-9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 NYHA 分级升高观察组患者血清中 PCT、Galectin-3及 MMP-9水平也随之升高,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earson 相关性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血清 PCT 与 Galectin-3呈现显著正相关,同时 PCT 与 MMP-9呈现显著正相关。结论:心力衰竭伴肺部感染患者血清 PCT、Galectin-3及 MMP-9水平随着病情严重程度而升高,其中 PCT 与 Galectin-3、MMP-9呈现正相关关系,临床上可为心力衰竭伴肺部感染患者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刘燕;姬冬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血清脂联素、IL-8及 IL-17在 COPD 急性加重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 COPD 急性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39例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 RR、FEV1%pre、FEV1/FCV%、IL-8、IL-17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血清 APN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OPD 急性期患者 APN 与 FEV1%pre与 FEV1/FCV%呈现显著负相关,与 IL-8与 IL-17呈现显著正相关;当 APN 取值为8.418ng/ml 时对 COPD 急性期患者的诊断敏感性为88.10%,特异性为92.31%,诊断价值优于 IL-8及 IL-17。结论:IL-8、IL-17及 APN 共同参与 COPD急性发作慢性炎症反应的发病机制,其中 APN 对 COPD 急性发作的诊断价值优于 IL-8及 IL-17。
作者:张文娟;路东明;宗晓福;仇玉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Ⅲ级产前超声检查在降低新生儿出生畸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在本院超声科接受产前Ⅲ级超声检查的2570例妊娠妇女作为研究组、同期仅接受了Ⅰ级、Ⅱ级超声检查的4000例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以分娩结局、引产后尸检结局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阳性检出率的、产前诊断胎儿畸形中的价值。结果:研究组采用产前Ⅲ级超声进行检查,结果正确检出23例缺陷胎儿,误诊5例、漏诊3例,产前Ⅲ级超声诊断缺陷胎儿的灵敏度为88.46%、特异度为99.81%、漏诊率为11.54%、误诊率为0.19%;研究组采用产前Ⅰ级或Ⅱ级产前超声进行检查,结果正确检出29例缺陷胎儿,误诊15例、漏诊12例,产前Ⅰ级、Ⅱ级超声诊断缺陷胎儿的灵敏度为70.73%、特异度为99.62%、漏诊率为29.27%、误诊率为0.38%;产前Ⅲ级超声诊断缺陷胎儿的灵敏度显著的高于产前Ⅰ级或Ⅱ级超声检查。结论:Ⅲ级产前超声检查早期发现缺陷胎儿的能力强于Ⅰ级或Ⅱ级超声,有利于减少出生缺陷。
作者:翟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 Roux-en-Y 胃肠道重建术治疗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患者胰岛功能的变化。方法:收集我院与南京市第一医院2010年1月~2016年6月间的100例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胃食管吻合手术治疗,研究组 Roux-en-Y 胃肠道重建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胰岛素功能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手术后研究与对照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空腹 C 肽、空腹胰岛素、餐后2h 空腹 C 肽、餐后2h 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手术前显著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4.0%,明显的低于对照组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对于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 Roux-en-Y 胃肠道重建术治疗效果显著,在改善胰岛功能有明显的作用,更好的控制血糖水平,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全勇辉;吕成余;孙宝林;魏春生;尹光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了100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27~68岁,对照组(47例)单纯给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康柏西普组(53例)采用玻璃体切除术前3~6天眼内注射康博西普治疗。通过对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佳矫正视力(BCVA),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黄斑中心凹厚度,随访6个月期间并发症情况进行记录,评价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结果:术前两组 BCVA 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康博西普组和对照组 BCVA 均明显提高,且康博西普组 BCVA 高于对照组,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6个月的黄斑中心凹厚度均明显变薄。随访6个月期间,康博西普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有效改善视力,减轻黄斑水肿症状,术后并发症较少。
作者:陈小瑾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叶酸治疗老年 H 型高血压(HBP)患者时对 BP 值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对象共计病例数为150例,均为2014年11月~2015年11月间收治的老年 H 型 HBP 患者,按照数字双盲分配方法以1:1比例将150例患者分为2组,即对照组(CG 组=75例)制定科学的饮食-作息方案,同时给予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OG 组=75例)在 CG 组基础上使用叶酸进行治疗,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0.5年,采用血压检测仪和循环酶法实时检测患者 BP 值、HCY 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 CG 组、OG 组患者 BP 值和 HCY 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M 后两组患者的2种指标均显著改善,CG 组 HCY 值平均下降(1.70±0.33)umol/L,OG 组下降(6.22±0.40)umol/L,BP 值 OG 组患者下降幅度同样高于 CG 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结论:叶酸药效温和、安全性高,在治疗老年 H 型高血压时能够更高效的降低患者的 BP 值和 HCY 含量,因此值得普及使用。
作者:张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早期大剂量静脉滴注(IVIG)治疗新生儿 ABO 溶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本院儿科治疗的90例 ABO 溶血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早期组48例(出生后即进行血清学试验确诊后给予 IVIG2.0g/kg/d,连续3d),常规组42例(出现黄疸症状后,待血清学试验确诊后给予0.4g/kg/d 丙种球蛋白静滴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早期组和常规组患儿的 Hb、TBIL、血尿 Cysc 测定值、NBNA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早期组的 TBIL、血尿 Cysc 测定值显著的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早期组的 NBNA 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早期组的退黄时间、光疗时间显著的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 IVIG 治疗新生儿 ABO 溶血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高继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 M(apoM)的水平变化及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经冠脉造影检查诊断的97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稳定性心绞痛患者53例(SAP 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4例(ACS 组),同期体检健康患者50例作为健康组,检测三组血清 apoM 水平,并分析其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关系。结果:SAP 组、ACS 组的血清 apoM 水平显著的低于健康组的,SAP 组的血清 apoM 水平显著的低于 ACS 组;冠心病患者的不同冠脉病变程度患者的血清 apoM 水平比较:三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单子病变组和健康组;重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轻度狭窄组和健康组。冠心病患者血清 apoM 水平与 HDL-C、apoA1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 LDL-C、FFA、Lp 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 apoM 的水平较健康人群显著的降低,并且与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程度具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叶武成;高彩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浆和龈沟液中 Th 亚群细胞相关细胞因子浓度水平差异,为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36例进行研究,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进行对照,分别对受试者血浆和龈沟液中 Th 亚群细胞相关因子水平(Th-1、Th-2、Th-17和 IL-17)的表达差异的浓度进行分析,观察比较各细胞因子其浓度水平的差异,其中牙周炎患者经治疗后,观察其治疗前后的水平,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慢性牙周炎组血浆中 Th1、Th17的浓度显著高于牙周健康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慢性牙周炎患者中 Th2比例明显下降,与正常牙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龈沟液中 IL-17浓度明显升高,与健康牙周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 Th1、Th17的浓度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浆中 Th1、Th17的浓度较健康者升高,且在龈沟液中 IL-17浓度明显升高,这提示 IL-17可能是牙周炎发生重要的促炎症细胞因子。
作者:陈玮粲;解飞;张辰升;李晔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子宫次全切术与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分2组分别采取子宫次全切术(对照组)、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研究组)治疗,随访半年,对两种术式的疗效及其对卵巢功能的影响作出评价。结果: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痛经次数、月经量、子宫体积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前痛经次数、月经量、子宫体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6个月对照组痛经次数、月经量、子宫体积均高于研究组相应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 FSH、LH、E2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两组 FSH、LH、E2水平在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子宫腺肌症,二者短期内均对卵巢功能无影响,但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的效果要比子宫次全切术更胜一筹,但其远期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尤红霞;刘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及与脑水肿相关性。方法:分析2015年1月~2016年6月103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出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54例)给予脱水降颅压、营养脑组织,改善脑循环代谢功能,维持酸碱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4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入院3天内给予高压氧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治疗方案后,观察组患者血清 NSE、sICAM-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 BDNF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相对脑水肿体积及 NIHSS 评分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 NSE 及 sICAM-1水平与相对脑水肿体积呈正相关,而血清 BDNF 与相对脑水肿体积呈负相关。结论:高压氧可明显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脑水肿症状,促进缺损神经功能的恢复,血清 NSE、BDNF 及 sICAM-1的改变可能与脑水肿发病机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杨增烨;庞永斌;林小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析特布他林+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分析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 AECOPD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入选者分成实验组(糖皮质激素+特布他林,48例)和对照组(特布他林,44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包括 PH 值、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及动脉血氧分压 PaO2等)及肺功能情况(包括用力肺活量 FVC、1s 用力呼吸容积 FEV1、FEV1/FVC)。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3.8%)明显较对照组(75.0%)高。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 PaCO2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而 PaO2水平明显较对照组高,且实验组治疗后的 PaCO2水平明显比治疗前低,PaO2水平明显比治疗前高。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治疗后的肺功能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结论:特布他林+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 AECOPD 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为突出,大大改善了患者自身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王雪燕;张庆考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肝素早期干预防治呼吸衰竭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112例呼吸衰竭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56)与对照组(n=56),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凝血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 PaO2、PaCO2、pH、PLT、D-dimer、PT、APTT 以及对照组 PaO2、pH、PLT、D-dimer、APTT 均明显好转,且治疗后观察组 PaO2、PaCO2、pH、PLT、D-dimer、PT、APTT 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有效率为8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1%。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能够有效改善呼吸衰竭患者凝血功能,降低血栓形成发生率,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罗姝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