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妮娜
目的:对手术室优化护理在预防妇产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本院所收治的妇产科开腹手术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甲组与乙组,前者采取常规基础护理,在此基础之上,后者采取手术室优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结果:乙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甲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均少于甲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妇产科开腹手术患者予以手术室优化护理,疗效显著,且可有效预防切口感染,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巢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急诊患者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8月期间急诊科就诊的患者329例作为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组,同时选择同期就诊的急诊患者192例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结果: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常规护理组在就诊环境的评价、护理接待的评价、护理过程评价、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的评价等结果方面评分明显低于优质护理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提高护理质量,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黄紫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调查军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军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建立军队随访的健康档案,然后进行药物治疗依从性测评,并对不依从原因进行调查.结果:100例军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依从性良好者40例(40占%),依从性差或不依从者60例(60占%).影响军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女性高于男性、已婚者高于未婚者、文化程度较高者高于较低者(P<0.05).依从性差的原因排序为自身因素、知识缺乏、担心药物不良反应、军队基层卫生所缺药等.结论:为提高军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用药依从性,医务人员应认真分析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正确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其依从性.
作者:张莉莉;侯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改善我科肿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方法:评估患者心理状况,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找出造成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原因及可行性护理干预对策,通过护理干预改善患者心理状况.结果:我科心理症状因子分>1的患者比例由活动前的15%降低到活动后的6%.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作者:王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糖尿病是一种持续高血糖的代谢性疾病,长时间患有此病会导致眼睛、肾脏、心脏、血管、神经等慢性衰退,从而引发其他的各种病变,增加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1].临床上治疗该种疾病的主要方式是药物治疗、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等.由于该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因此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有针对性的门诊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2,3].我院在糖尿病患者门诊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培丽;韩传敏;付洪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研究组行抗生素阶梯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肺脏CT感染灶吸收率、治疗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研究组的各时间指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房燕;安轶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药师干预在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4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时间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在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中未实施药师干预,实验组则在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中实施药物干预,对比2组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实验组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35.50%)明显低于对照组抗菌药物的使用率(100.00%),P<0.05;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情况主要包括药物选择不当、用药时间不当、用药剂量不当、联合用药不当,其中实验组不合理药物使用例次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实施药师干预可以将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提高,意义重大.
作者:汪学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静脉穿刺失败的因素分析及提高成功率的对策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住院病人的大部分治疗都是通过静脉输液来完成的.静脉输液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穿刺失败的情况.现就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常见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作者:俞亚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过敏性鼻窦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0日,来我院门诊进行鼻窦炎治疗的患者10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优质护理在过敏性鼻炎治疗中可以有效提高疗效,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行为和血压控制的影响效果.方法:对13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心理、用药方面的干预,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干预前后患者血压水平、生活方式、疾病认知、心理状况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护理干预后血压控制良好,心理状况得到改善,疾病认知率、服药依从性较干预前明显好转.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自我控制能力,并有助于控制血压,改善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牟雪梅;逄淑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自制静脉治疗监控路径表在静脉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2016年我院普通外科二个病区作为研究对象,一病区为观察组,二病区为对照组,两病区均进行静脉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静脉治疗管理方式,观察组采取自制静脉治疗监控路径表进行静脉治疗管理方式,以此对比两组静脉治疗质量管理情况.结果:观察组在静脉穿刺、穿刺工具选用、药物注射以及患者静脉治疗满意度、静脉治疗相关知识掌握度五方面合格率均优于对照组,且药液渗出或静脉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两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静脉治疗患者采用自制静脉治疗监控路径表进行管理,能有效增强静脉治疗质量,增进护患之间的关系,并提高护理满意度,也能很好的促进患者对静脉治疗相关知识掌握,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秦书芳;郑应芳;陈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格林-巴利综合症(Guillain-Barre Snydrome,GBS)又叫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是一种急性起病,以神经根、外周神经损害为主,伴有脑脊液中蛋白-细胞分离为特征的综合征.
作者:刘洪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蓝光治疗面部寻常型痤疮的方法和护理,为推广LED蓝光治疗面部痤疮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用LED照射治疗面部痤疮每次20min,每周2次,4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4周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90%.结论:LED蓝光治疗面部痤疮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析在烧伤整形患者治疗中负压封闭引流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烧伤整形80例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单双号的形式将其分两组,每组40例.实施碘伏油纱包扎治疗对照组,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试验组,比较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情况均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烧伤整形患者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其临床疗效情况良好,能使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加快患者病症恢复.
作者:韩玉娟;陈珊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方法:将9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48例对照组(常规治疗)、48例实验组(临床护理路径);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1.7%、护理满意度95.83%均高于对照组72.9%、83.33%,且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中,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梁玉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分析综合性护理对接受腹腔镜手术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90例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分析组给予综合性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分析组患者的感染率、胆汁外漏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肠鸣音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性护理运用到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的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可有效降低感染和胆汁外漏发生率,减少手术时间和术后康复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曾晴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本院在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服务,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后,对护理效果的总有效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9%、65.1%,观察组的满意度也比对照组的满意度高,满意度分别为93.2%、81.9%,两组对比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作者:邵艺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采用不同退热药物应用于治疗小儿高热的效果,讨论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我院中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的128例小儿高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6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对乙酰胺基酚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布洛芬进行治疗,比较患者的治疗总有效性.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均有一定的有效性,而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性为57(89.0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性为46(71.88%);并且实验组患者的体温降低1°C时间较快,其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虽然布洛芬治疗效果较好,但对乙酰胺基酚作为治疗效果依旧能满足现代患者的治疗要求,所以采用布洛芬与对乙酰胺基酚作为治疗药物,均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药物选择,才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邹开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与药物保守治疗对异位妊娠患者临床症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腹腔镜手术治疗)及对照组(药物保守治疗),各25例,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后2年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术后两年再次异位妊娠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宫内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确切,患者各临床症状得到更好更快改善,再次异位妊娠风险低,安全有效.
作者:刘满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手足外科患者术后影响疼痛的环境心理因素及护理干预策略.方法:本次实验研究选择的实验对象是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108例手足外科患者,并通过随机样表法分为对照与研究两组,每组患者各54例,对照组抽取的对象按照常规护理治疗,研究组抽取的54例手足外科患者分析其疼痛的影响因素后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包括对疼痛缓解的状况.结果:对照组手足外科患者通过采用常规护理与疼痛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通过对患者的疼痛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切实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其总有效率为96.30%明显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的总有效率75.93%;研究组患者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为94.56%明显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的满意度为75.62%,数据差异性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手足外科患者术后容易因各种因素而产生疼痛,必须要加强心理干预和护理,从而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积极的配合护理工作.
作者:魏海辉;李程科;岑锦泳;巫纳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