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制静脉治疗监控路径表在静脉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秦书芳;郑应芳;陈冲

关键词:自制静脉治疗监控路径表, 静脉治疗, 质量管理, 护理满意度
摘要:目的:研究自制静脉治疗监控路径表在静脉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2016年我院普通外科二个病区作为研究对象,一病区为观察组,二病区为对照组,两病区均进行静脉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静脉治疗管理方式,观察组采取自制静脉治疗监控路径表进行静脉治疗管理方式,以此对比两组静脉治疗质量管理情况.结果:观察组在静脉穿刺、穿刺工具选用、药物注射以及患者静脉治疗满意度、静脉治疗相关知识掌握度五方面合格率均优于对照组,且药液渗出或静脉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两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静脉治疗患者采用自制静脉治疗监控路径表进行管理,能有效增强静脉治疗质量,增进护患之间的关系,并提高护理满意度,也能很好的促进患者对静脉治疗相关知识掌握,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收治疗的2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员28例作为对照组,对这两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尿酸水平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人员在经过检测后,观察组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均低于对照组,且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予以患者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检验,可为冠心病诊断提供准确依据,同时还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而使临床价值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杨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焦虑的影响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焦虑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取胃癌化疗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两组.两组患者在接受化疗的同时,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护理,研究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①干预前两组焦虑评分及焦虑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②接受干预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焦虑评分及焦虑率对比,差异显著,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焦虑的影响作用明显,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况,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柳倩;顾菊凤;何金叶;章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腹腔镜手术与药物保守治疗对异位妊娠患者临床症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与药物保守治疗对异位妊娠患者临床症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腹腔镜手术治疗)及对照组(药物保守治疗),各25例,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后2年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术后两年再次异位妊娠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宫内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确切,患者各临床症状得到更好更快改善,再次异位妊娠风险低,安全有效.

    作者:刘满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肿瘤科细化管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效果分析

    分析肿瘤科细化管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效果.方法:本次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肿瘤科接受管理的病患10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管理,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细化管理,对比两组病患接受管理过后在用药过程中的安全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细化管理后的用药安全例数优于对照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在肿瘤科中对病患实行细化管理,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与服务质量,也能够更好的保障病患在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增强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降低纠纷事件的发生几率,以对终的治疗效果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孙林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

    探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护理经验.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溃疡患者.在消化性溃疡的护理中,入院宣教、疼痛护理、服药指导、消毒、情志护理、饮食护理、纠正不良嗜好、加强出院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盈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风险管理在肾内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

    目的:对肾内科护理中采取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肾内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1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风险管理.并将两组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的护理效果要比对照组的护理效果好,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内科患者采取相应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能够强化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能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魏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移动式对讲机在降低病房噪音及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在外科病房使用移动式对讲机,对病区噪音及护理人员疲劳度的影响.方法:某三级甲等医院胸外病区,于2017年2月12-16日每天8:00-17:00不应用对讲机,于2017年2月17-21日每天8:00-17:00应用对讲机,将对讲机应用前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测量护士站、病房、走廊的等效声级,和计算五名责任护士核对医嘱所用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护士站及走廊监测位点的等效声级分别为(52.34±2.88)dB(A)和(54.76±1.53)dB(A),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病房的监测位点等效声级为(40.99±1.21)dB(A),对照组为(43.86±1.42)dB(A),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核对医嘱所用时间为54.6分钟,对照组为63.6分钟,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讲机在胸外科病区应用后能明显降低病区噪音,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作者:熊丝雨;张琳;许子霞;郑佳莉;边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转运途中的安全管理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转运途中的安全管理方法及其对于临床急救效果和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94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安全管理的实施前后分为观察组(实施后)48例和对照组(实施前)46例,对比两组病人转运途中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其临床急救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人的转运途中风险事件发生率相对更低(P<0.05),抢救成功率相对更高(P<0.05),而临床救治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相对更短(P<0.05).院内病人的抢救成功率高于院外患者,而转运途中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院外病人.结论:转运途中的安全管理对于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救治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

    作者:韦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婴幼儿重症细菌感染效果及不良反应

    目的:探索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婴幼儿重症细菌感染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6年4月28日至2017年4月18日期间我院婴幼儿重症细菌感染100例患儿,抽签化分组,即50例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美罗培南治疗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的Cr(192.85±25.86)umol/L、BUN(9.75±1.33)mmol/L、AST(50.45±10.75)U/L、ALT(45.18±6.98)U/L、PaO2/FiO2(411.85±36.85)mmHg、PaO2(85.76±9.86)mmHg、WBC(5.19±2.41)×109/L、血清超敏CRP(9.22±2.78)mg/L、金黄色葡萄球菌清除率(90.00%)、大肠埃希菌清除率(100.00%)、肺炎克雷伯菌清除率(90.91%)、铜绿假单胞菌清除率(91.67%)、鲍氏不动杆菌清除率(100.00%)、总有效率(98.00%)、临床症状好转时间(2.86±1.05)d、控制感染时间(3.12±0.75)d、体温(36.85±1.58)℃、不良事件发生率(4.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细菌感染婴幼儿实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整体疗效.

    作者:常果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肺炎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针对健康教育应用在肺炎护理中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抽取本院2016年4月止2017年4月收治的100例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的方式进行组别划分,即观察组和对照组个50例.其在对照组实施本院常规护理举措,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方式.由此对比两组患者的肺炎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调查,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95%)显著高于对照组(82%),组间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肺炎护理工作中实施健康教育护理举措,相比本院常规护理方式效果更明显,能够极大的提升肺炎患者对本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当中积极应用及推广.

    作者:刘薇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服务体系在恶性肿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体系在恶性肿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评价.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肿瘤科治疗的24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体系,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缺陷及护理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感染、下肢静脉血栓、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缺陷及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体系在恶性肿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并降低护理缺陷及护理纠纷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韩凤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细节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分析并讨论细节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5)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n=35)给予细节护理干预服务,观察两种护理服务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中,不但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还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刘娟;李翠云;岑锦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异常妊娠产妇分娩前后心理分析及护理方案

    目的:探讨异常妊娠产妇分娩前后心理分析及护理方案.方法:特选取2016年9月-2017年4月,于我院分娩的异常妊娠产妇70例,依据双盲法分成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临床干预中,而将优质护理应用于观察组患者临床干预中,对两组护理效果展开对比.结果:在接受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异常妊娠产妇而言,将优质护理干预于产妇分娩前后应用实施,可积极的调整患者的心理情绪,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因此,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王延辉;贺彩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替吉奥同步放化疗治疗38例中晚期食管癌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同步放化疗组(观察组)与单纯放疗组(对照组)各19例,两组均采用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处方剂量为DT56~60Gy/28~30f.观察组于放疗的当天口服替吉奥,40mg/次,2次/日,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疗效总有效率为89.5%和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两年内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可以耐受.结论:替吉奥胶囊联合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晚期食管癌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轻不良反应,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利革;刘红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模式运用于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有效性观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对产科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月,以医院产科普通病房接待分娩产妇805例,根据产妇的意愿结合病房的床位数量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入选产妇550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入选产妇255例,对比护理质量指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优质分娩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转剖宫产率、滞产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软产道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提升产科临床护理质量,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马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两种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收治的胸腹部肿瘤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真空垫体位固定技术,研究组采用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无中途退出、死亡病例出现,研究组患者摆位误差明显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应用效果更佳,可降低误差发生率,对患者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选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检查与诊断意义探究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检查与诊断意义.方法:收取我院2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2月10日直至2016年4月20日,对急性心肌梗死实施心电图检查,观察心电图检查指标变化以及诊断意义.结果:QRS波无终末扭曲患者和QRS波终末扭曲患者在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性别、年龄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住院死亡数方面,QRS波终末扭曲患者显著高于QRS波无终末扭曲患者(P<0.05).结论:心电图检查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同时还具有简便、无创性等优点,值得在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作者:何东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老年性脑梗塞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本院在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服务,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后,对护理效果的总有效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9%、65.1%,观察组的满意度也比对照组的满意度高,满意度分别为93.2%、81.9%,两组对比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作者:邵艺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宫外孕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宫外孕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的宫外孕患者48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观察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外孕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贺彩萍;王延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预防措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是一种破坏性的肺部疾病,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通常呈进行性发展并与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COPD虽然是气道的疾病,但对全身的系统影响也不容忽视.

    作者:吴小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