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格;刘梦莹;胡小琴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数字随机原则将12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分成两组,6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干预,60例实验组患者则选择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平均停止出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患者的贫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能让患者的停止出血时间显著缩短,降低贫血发生率,而且还能让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冰娥;江娟娟;杨学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骨科护理中预见性护理指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诊治的84例骨科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单双号的形式将其分两组,每组42例.予以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试验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指引,比较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69.05%是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试验组患者的90.48%(P<0.05);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率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到骨科护理中,既能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同时还能使促进患者的病症恢复.
作者:陈燕;杨先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激和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引起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中老年人,20-50岁为多发年龄,男性多于女性.本文收集了我科2013-2016年间收治需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例,我们就患者术前术后的观察和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历群;刘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预防和控制口腔科门诊医疗中的医院感染.方法:探讨口腔科门诊医疗中的医院感染的因素,积极采取措施预防.结果经过净化环境,加强消毒,规范操作,严密防护,丰富知识,转变观念,合理布局,更新设备,落实制度,加强监管,诊所安全,诊疗质量得到保障.结论:完善的措施能预防和控制口腔科门诊医疗中的医院感染,保障医患双方健康安全.
作者:徐华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肠道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肠道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的综合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进食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等,同时统计两组患者恶心呕吐、腹胀、肠粘连、肠梗阻、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进食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等明显短于对照组,恶心呕吐、腹胀、肠粘连、肠梗阻、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肠道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所以综合护理干预对肠道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具有重大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春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闭经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年来,本人应用按摩对气血虚弱型闭经的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总有效率可达到89.5%以上.现对19例闭经患者的治疗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王营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研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止血的护理配合方法对缓解患者病情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3-2017.3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止血办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内镜下三联疗法止血;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上术前、术中、术后的具体护理配合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临床并发症情况.结果: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后,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感染等并发症的概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距显著,P<0.05,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下三联疗法止血配合具体护理措施有利于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短时间内止血,其高效、安全的治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梅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医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便秘患者,符合慢传输型便秘的72例患者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莫沙比利口服;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观察和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显著,两组的数据对照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於海红;张喜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难愈合性伤口的处理与佳护理方式.方法: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共收治难愈合性伤口患者92例,随机分组,对照组(46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6例)患者采用细致处理和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处理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平均时间为10.2±2.8天,伤口愈合率为91.30%,并发症发生率为2.17%,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难愈合性伤口的处理,应采用细致处理方式结合综合护理干预的模式进行处理与护理,可缩短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提升愈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卢珊红;杨先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研究组行抗生素阶梯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肺脏CT感染灶吸收率、治疗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研究组的各时间指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房燕;安轶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随机选取50例作为观察组,另5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可降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并协调了护患关系,降低了老年病患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艾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肝素在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68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双盲法纳入实验组(n=34)与对照组(n=34),实验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对照组则采用普通肝素进行抗凝处理,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出血发生率(5.88%VS20.59%)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透析后压迫止血时间低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肝素在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能够发挥良好的抗凝治疗效果,但是与普通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出血发生率更低,且能有效减少压迫止血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优势.
作者:杨丽;曾涛;肖雪;樊俊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医整体护理观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社区2014年9月-2015年8月诊治的156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医疗控制、运动、饮食和足部管理等自我效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6.787~7.552,P<0.05)结论:中医整体护理有助于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采取积极应对方式,达到控制血糖血脂水平的目的.
作者:李乃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进行详细探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尿常规检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100例患者的晨尿作为检验样本,并进行尿常规检验,对检验结果误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00份尿液样本的检验结果中,21例不合格,不合格率为21.0%.21例不合格检验结果中,8例由于尿液样本采集前患者准备不当,6例由于尿液样本采集期间遭到污染,5例由于尿液样本存放时间过久,2例由于检验仪器保养和操作不当.结论: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包括尿液样本采集前患者准备不当、尿液样本采集期间遭到污染、尿液样本存放时间过久以及检验仪器保养和操作不当,对此,在临床尿常规检验过程中,应该加强检验质量控制,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者:蒋石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手术与焦虑、抑郁之间的联系,以及焦虑和抑郁的关联状况.方法:手术前后1 d及术后3 d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手术前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均高于常模,手术前后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及其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而焦虑和抑郁呈中等相关(P<0.01).结论:焦虑和抑郁症状不因手术结束而减弱或消失,应及时提供心理干预,尤其注重焦虑和抑郁两者并存患者的干预.
作者:郭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比两种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收治的胸腹部肿瘤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真空垫体位固定技术,研究组采用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无中途退出、死亡病例出现,研究组患者摆位误差明显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应用效果更佳,可降低误差发生率,对患者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选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本院在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服务,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后,对护理效果的总有效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9%、65.1%,观察组的满意度也比对照组的满意度高,满意度分别为93.2%、81.9%,两组对比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作者:邵艺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运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某阶段收治3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护理经过,记为A组;选择同期另外3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进行循证护理的患者为B组,对比护理结果.结果:B组患者卧床时间和住院总时间均比A组短,B组心律失常再发生率低于甲组,且B组护理满意度比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促进患者病情恢复,缩短患者卧床时间和住院总时间,降低患者心律失常再发生率,并显著提高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晓蕾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患者张XX,男,68岁,主因进食后呛咳,声嘶1周入院.查体:左侧环杓关节固定,左侧室带增厚隆起,表面光滑,左侧喉室消失.两侧声带光滑无充血.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喉CT 扫描左侧喉部软组织增厚影,考虑占位可能.入院后诊断为左侧喉部肿物,安排入院常规查体,无异常.全麻下经支撑喉镜探查,发现左侧室带小息肉,予切除.发现双侧环杓关节不对称,左侧关节囊空虚.前方可触及小的软骨性结节,考虑环杓关节内脱位.给予牵拉复位.术后声嘶症状缓解出院.讨论:环杓关节脱位是耳鼻喉科较少见的疾病,多由外伤因素导致.有内脱位和外脱位两种.临床上常遇到杓软骨外脱位,而内脱位少见.治疗以复位为主,外脱位较易复位,而内脱位不易复位.本例病人为少见病历,考虑进食粗糙食物挤压环杓关节造成脱位,致使局部肿胀,肌肉及粘膜下组织松弛堆积,误认为肿物存在,故特此报道.
作者:唐立滨;张军;张燕;关琳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健康需求的变化以及护理模式的逐渐转变,复合型护理人才成为了当前医院的人们,护士应当具备环境、行为、伦理、社会、自然、人文等学科的知识.就目前而言,我国的中医护理人才体系还存在着不合理的情况,导致无法满足市场要求.新形势下,培养复合型中医护理人才,已经成为了当前医院和学术界广泛探讨的话题.本文就新形势下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对策,做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作者:郗燕;刘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