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探究

潘建欣;隋盛楠

关键词:重度失血性休克, 手术室护理,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实施优质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积极感受评分、总体健康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评分以及疼痛不适评分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而且还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护理效果非常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红蓝光联合裸花紫珠片治疗痤疮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用红蓝光联合裸花紫珠片治疗痤疮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将80例门诊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给予红蓝光交替照射联合裸花紫珠片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裸花紫珠片治疗,在给予同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得当的护理,治疗4周后判断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有效率为%,对照组为%,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26,P 0.05,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红蓝光联合裸花紫珠片治疗可以提高痤疮的疗效,缩短疗程,配合得当的护理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红;王宇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及综合气道护理对机械通气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究两种气道湿化方法以及综合气道护理对机械通气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我科在2013年到2016年所收治的共计100名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分为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方式以及间歇气道灌注法两种.将两组不同的气道湿化方式给予相同的综合护理方式,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对两组患者的气道出血情况、刺激性咳嗽情况等进行综合的分析与探究.结果:治疗后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组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平均住院时间大大降低,并且住院费用下降,气道出血、刺激性咳嗽的情况出现下降.结论: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方式在机械通气气道持续丢失水分上能够更好的控制,并且实际的疗效显著高于传统的间歇气道灌注湿化法.在临床上值得进行推广和普及.

    作者:何宝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术前和术后的护理.结果:全组仅2例发生呼吸道感染,1例发生泌尿系感染,0例发生褥疮.通过早期治疗和护理,出院前均及时得到了控制.无1例死亡或出现伤残.结论:老年患者手术风险较大,围手术期易发生多种并发症,采取有效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伤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逄淑欣;牟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谈护理干预在小儿内科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小儿内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2月~6月,儿内科收治患儿501例,制定落实一系列的护理干预策略,2016年2月~6月,儿内科收治患儿495例,常规护理.结果:改进后患者家属满意率,包括健康教育、住院环境、服务态度、症状控制满意率高于改进前,反复率、延迟出院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毛燕西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退热药物治疗小儿高热的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探究采用不同退热药物应用于治疗小儿高热的效果,讨论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我院中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的128例小儿高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6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对乙酰胺基酚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布洛芬进行治疗,比较患者的治疗总有效性.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均有一定的有效性,而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性为57(89.0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性为46(71.88%);并且实验组患者的体温降低1°C时间较快,其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虽然布洛芬治疗效果较好,但对乙酰胺基酚作为治疗效果依旧能满足现代患者的治疗要求,所以采用布洛芬与对乙酰胺基酚作为治疗药物,均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药物选择,才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邹开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低血糖昏迷的诊治与护理

    目的:探讨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临床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收治的50例低血糖昏迷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临床救治和精心的护理后都康复出院,结论: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需要快速做出诊断,经过系统的治疗和科学的护理,能迅速缓解症状,预后良好.

    作者:马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通心络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行氯吡格雷+通心络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以临床用药方案分组:对照组(n=43例)行氯吡格雷治疗,联合组(n=43例)行氯吡格雷+通心络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①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治疗后NB、NP、HCT、FI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氯吡格雷基础上,给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通心络胶囊治疗,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减轻临床症状,值得借鉴.

    作者:谭传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伦理学在会阴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会阴部烧伤涉及医学伦理的问题方法:对我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会阴部烧伤59例涉及医学伦理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结果:59例会阴部烧伤通过有针对性的保护性的伦理护理.结论:病人对护理措施较满意,效果非常显著,未发生因伦理问题出现的严重医患纠纷.

    作者:汤惠英;刘睿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谈关于老年高血压的疾病治疗与护理研究

    目的:关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疾病治疗及护理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接收治疗的189例高血压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且通过一系列的运动护理、心理护理以及饮食指导及健康宣教等,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血压均得到良好的控制.结论:对高血压老年患者采取有效护理及治疗,是降低和控制其血压水平的关键.

    作者:侯华楠;高艳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血液内科教学方法探讨

    血液系统疾病知识抽象,专业性较强,发展迅速,针对血液病学的特点,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和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

    作者:田祖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刍议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

    目的:通过对比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实际临床效果,找到佳的疝治疗方案.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6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6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平分成2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采用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比较这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手术之后观察组的80例患者疼痛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恢复正常活动的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的80例患者(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半年内复发患者例数和术后并发症方面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对照组的患者初次下床活动时间和平均手术时间明显小于观察组患者.结论:相比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更加安全、有效,可以广泛的应用在临床当中.

    作者:黄柏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研究

    糖尿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由于中老年人身体抵抗力下降,身体不便,使得老年人更容易依赖于其他人,并且产生孤独、冷漠的心理.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支持、糖尿病护理知识宣传、播放音乐放松身心状态、给予家庭支持以强化患者情感支持以及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等等.心理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实施,一方面缓解了患者恐慌、烦躁不安的等不良心理情绪,另一方面强化了患者治疗疾病的自信心,加强了患者极其家属的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李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思密达联合妈咪爱治疗小儿腹泻82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思密达联合妈咪爱在治疗小儿腹泻中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0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82例小儿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所选患儿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观察组给予思密达联合妈咪爱治疗小儿腹泻,对照组给予单纯思密达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思密达联合妈咪爱治疗的观察组在临床症状好转时间上均优于单纯使用思密达治疗的对照组;联合用药的观察组临床疗效也优于对照组,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思密达联合妈咪爱治疗小儿腹泻,能有效改善患儿腹泻、发热等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远儒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补脾益肾方加减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炎症状态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补脾益肾方加减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炎症状态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中医内科治疗的102例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控制血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补脾益肾方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炎症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5%,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TNF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补脾益肾方加减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炎症状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够促进肾功能的好转,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苗爱敏;栾静;李敏;吕晓明;庞跃敏;何俊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分析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收集本科室2015年7月—2017年4月突发性耳聋住院患者45例,开展心理分析,制定有针对性、个体化心理护理、健康饮食指导.结果:及时了解并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45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缩短了治疗疗程,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突发性耳聋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于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护理不可忽视.

    作者:陈志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药湿热敷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中药湿热敷应用于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7年5月至2017年8月中收治的40名脑卒中患者,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2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以及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以及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中药湿热敷作为治疗方式,记录两组患者的肢体痉挛Ashworth评分以及躯体功能评分,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运动功能都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身体机能以及社会机能评分与其平衡功能较对照组有较大的提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药湿热敷治疗脑卒中病人进行治疗,采用配合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从而提高中药湿热敷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讨药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药物与手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达英-35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4.59%,高于对照组的83.78%(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41%,与对照组的8.11%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二甲双胍治疗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祁贵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脑中风患者营养失调的中医饮食护理研究

    目的:试析中医饮食护理在脑中风患者营养失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我院收治的脑中风患者中选择6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34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添加中医饮食护理.结果:护理后,试验组的NIHSS评分为13.55±1.70分,BI评分为60.16±2.75分,均优于参照组的相应值:17.28±1.41分、48.62±3.8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饮食护理可有效改善脑中风患者的病情,提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颅脑CT诊断的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脑颅CT扫描状况及诊断中护理对患者预后影响.方法:对92例颅脑损伤患者,选取时间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以此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措施对预后影响.结果:提高CT分型,患者预后表现不理想,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进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患者CT诊断,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患者预后状况表现良好,其价值在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精神康复护理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康复护理对于精神分裂病患的影响分析.方法:在精神科中选择72例精神分裂病患进行护理分析,根据两种护理方式将病患分成疾病护理组(36例)和康复护理组(36例),前者行一般精神分裂疾病护理,后者在前者护理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观察不同组病患的生活能力以及社会功能情况.结果:康复护理组病患的ADL评估分值和SDSS评估分值都优于疾病护理组,结果具有比较意义.结论:康复护理可提升精神分裂病患的生活能力,改善其社会功能,效果较好.

    作者:李淑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