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气管切开病人的气道管理

韩传敏;付红娟;于培丽

关键词:
摘要:气管插管是抢救和治疗呼吸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气管插管术,虽然在抢救患者生命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破坏了呼吸道正常的生理和防御功能,如治疗护理不当则会产生严重后果.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氨溴索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双盲法纳入实验组(n=45)与对照组(n=45),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实验组给予在此基础上给予氨溴索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3%VS 80.00%)具有较大区别,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咳嗽缓解时间、体温正常时间、肺部感染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溴索治疗慢阻肺疾病合并肺结核,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促进预后.

    作者:管庆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ERCP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心得分析与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ERCP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将72例在我院行ERCP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8月15日-2017年4月15月日期间收治),随机分成2组,36例/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予以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首次插管成功率、并发症出现情况和对医护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3.71±1.13d)、首次插管成功率(88.89%)、并发症发生率(13.89%)和对医护服务的满意度(95.36±5.29分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接受ERCP治疗的患者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程建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瑞舒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将氯吡格雷与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均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将其按照抛掷硬币的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氯吡格雷与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探究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氯吡格雷与瑞舒伐他汀配合治疗应用于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王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剂量生长抑素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及胃肠动力的影响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的生长抑素给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胃肠动力带来的的影响,并对比其在疗效上的差异.方法:择取2014年11月到2016年11月由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SAP患者,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并为其使用不同剂量的生长抑素,分别为小剂量(6mg/d)应用的40例对照组患者、大剂量(12mg/d)应用的40例研究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胃肠动力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CRP水平低于对照组,胃肠减压引流量多于对照组,腹内压低于对照组,肠鸣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应用生长抑素可以降低患者机体炎性状态,促进其胃肠动力的恢复,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符兰桂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细节护理管理对手术室感染的预防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管理对手术室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90例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取的方法将9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后切口感染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管理对手术室感染的预防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现况调查及护理对策

    目的:调查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现状和相关因素,并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50例,选择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相关调查表来评估、计算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相关因素.结果:全部50例患者中,38例患者睡眠质量差,29例患者入睡困难,28例患者睡眠破碎,24例患者睡眠行为障碍,15例患者白天过度嗜睡.多因素逐步显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PSQI综合和年龄、MMSE评分、左旋多巴日平均剂量、HAD评分、UPDRS-III评分有关.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出现睡眠质量的几率较高,睡眠状况和患者的认知状态、病情严重程度、多巴胺能药物应用、年龄以及抑郁等因素相关;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能对患者的睡眠障碍进行显著改善,让其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高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

    目的:分析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接受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子宫腺肌症患者80例,根据数字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满意度和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子宫腺肌症患者进行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时,为患者提供科学和合理的围术期护理干预,能让临床疗效显著提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君;李庆玲;杨利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谈气管切开病人的气道管理

    气管插管是抢救和治疗呼吸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气管插管术,虽然在抢救患者生命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破坏了呼吸道正常的生理和防御功能,如治疗护理不当则会产生严重后果.

    作者:韩传敏;付红娟;于培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研究骨科创伤手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治疗

    目的:分析骨科创伤手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治疗方式和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骨科创伤手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保守治疗,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实践证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优势突出.对两组的平均溶栓时间对比,实践证明,治疗组的溶栓时间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后差异明显.结论:对骨科创伤手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给予保守治疗,其效果明显,能缓解患者不良症状,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树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试析糖尿病肾病使用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针对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然后随机平均的将其分成每组50人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给予缬沙坦治疗,后者在给予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终比较治疗效果等.结果: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尿素氮、24h尿蛋白、血压、空腹血糖等指标进行检查,两组患者均趋于正常,但是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患者好;在有效率比较中,观察组比对照组大;在不良反应率比较中,观察组比对照组低;且所有比较P均<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合理的使用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的治疗措施,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率低,因此值得广泛的推广使用.

    作者:张臣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医整体护理观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医整体护理观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社区2014年9月-2015年8月诊治的156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医疗控制、运动、饮食和足部管理等自我效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6.787~7.552,P<0.05)结论:中医整体护理有助于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采取积极应对方式,达到控制血糖血脂水平的目的.

    作者:李乃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胃肠外科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调查

    目的:探讨手术与焦虑、抑郁之间的联系,以及焦虑和抑郁的关联状况.方法:手术前后1 d及术后3 d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手术前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均高于常模,手术前后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及其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而焦虑和抑郁呈中等相关(P<0.01).结论:焦虑和抑郁症状不因手术结束而减弱或消失,应及时提供心理干预,尤其注重焦虑和抑郁两者并存患者的干预.

    作者:郭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退热药物治疗小儿高热的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探究采用不同退热药物应用于治疗小儿高热的效果,讨论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我院中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的128例小儿高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6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对乙酰胺基酚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布洛芬进行治疗,比较患者的治疗总有效性.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均有一定的有效性,而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性为57(89.0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性为46(71.88%);并且实验组患者的体温降低1°C时间较快,其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虽然布洛芬治疗效果较好,但对乙酰胺基酚作为治疗效果依旧能满足现代患者的治疗要求,所以采用布洛芬与对乙酰胺基酚作为治疗药物,均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药物选择,才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邹开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喘可治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小儿肺炎患者时使用喘可治注射液的效果.方法:收集小儿肺炎患者共60例,根据计算机简单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喘可治注射液,将两组症状消失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症状消失时间更短,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喘可治注射液能够迅速改善患儿症状,恢复其肺部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汤德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大隐静脉曲张治疗的研究进展

    大隐静脉为人体内长的浅静脉,起自于足背静脉网,沿小腿及大腿内侧上行,至腹股沟处汇入股静脉.根据其血管走行方向,分为股内、股外、阴部外、腹壁、旋髂静脉分支,5种分支汇入的方式各有不同,且相互之间的交互方式也较多.临床上为常见的静脉曲张类型为大隐静脉曲张.目前大隐曲张的治疗方式主要为手术治疗,而手术治疗具有多种方法,本文通过对不同手术方法及其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探究手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研究进展.

    作者:聂成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预防老年急性呼吸衰竭感染的效果分析

    目的: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预防老年急性呼吸衰竭感染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呼吸衰竭感染患者70例,采用动态化随机单双号的方式进行分组,共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35例,采用环丙沙星进行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患者35例,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进行静脉滴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大于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预防老年急性呼吸衰竭感染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控制感染率,值得推广.

    作者:朱嘉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风险管理理念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风险管理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40例采用日常护理作为对照组,另40例在上述基础上采用风险管理理念.结果:通过比较及分析两组病人进行的护理结果,观察组意外发生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亲属的护理满意度普遍比对照组精神病人亲属护理满意度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及提高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明明;马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影响无创通气依从性的因素及护理干预

    目的:通过分析影响无创通气患者依从性的因素,从而提出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人机协调性.方法:对64例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通气的依从性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专职护理人员根据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无创通气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张利;李敏;张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刍议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

    目的:通过对比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实际临床效果,找到佳的疝治疗方案.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6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6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平分成2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采用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比较这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手术之后观察组的80例患者疼痛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恢复正常活动的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的80例患者(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半年内复发患者例数和术后并发症方面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对照组的患者初次下床活动时间和平均手术时间明显小于观察组患者.结论:相比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更加安全、有效,可以广泛的应用在临床当中.

    作者:黄柏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早期及延迟腹腔镜胆囊切除对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行胆囊腹腔镜切除术和延迟胆囊腹腔镜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2017年2月间手术的48例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将入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其中观察组行早期腹腔镜切除术,对照组组采用延时切除术,对比两组不同时段切除术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后,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观察组在住院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所需时间上更优于延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观察组,且P小于0.05,有统计意义.结论:从住院时长、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所需时间来看,在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更加适宜,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长和住院所需费用,同时术中的出血量更少.由于尽早手术,避免患者脱水等身体消耗,使患者更容易恢复健康.

    作者:高建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