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瑞舒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王侠

关键词:氯吡格雷, 瑞舒伐他汀, 脑梗死,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究将氯吡格雷与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均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将其按照抛掷硬币的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氯吡格雷与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探究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氯吡格雷与瑞舒伐他汀配合治疗应用于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建议广泛应用.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他汀类降血脂药物的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讨他汀类降血脂药物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以我院收治的高血脂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三组,分别为A组、B组、C组,每组患者各40例.A组采用辛伐他汀治疗,B组采用氟伐他汀治疗,C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三组患者的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的变化情况与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连续治疗8周后,所有患者的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药物安全性佳.结论:采用他汀类药物降血脂的效果较好,药物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作者:孟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二次剖宫产的麻醉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二次剖宫产的佳麻醉方法.方法:按随机双盲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50例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对照组50例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EA),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术中产妇生命体征情况、新生儿情况、麻醉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麻醉效果比对照组佳(P<0.01);术中产妇生命体征情况、新生儿情况、麻醉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二次剖宫产术具有起效快、效果确切,对母婴影响小之优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林阿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近年来我国骨科医疗水平虽有显著进步,但骨科慢性感染伤口患者人数也明显增多.医护一体化属于医生以及护士之间形成合作关系,并采取双方都认可的行为进行日常工作.同时医护之间要有明确的分工,并相互协作,从而提高医护工作质量以及患者对其工作质量的满意度.

    作者:颜敏;何宗霞;于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血型抗体效价在孕期检测的必要性

    目的:探讨孕期检测过程当中血型抗体效价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中心进行产前检测血的孕妇4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不进行血型抗体效价检测,研究组进行抗体效价检测.对比两组孕妇的血型抗体效价检测结果以及新生儿HDN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的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新生儿HDN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妇应用血型抗体效价检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HDN发生,通过在孕早期进行检测,对抗体效价能够有效控制,并能有效控制及降低HDN的发病率,应当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马丽萍;朱建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预防老年急性呼吸衰竭感染的效果分析

    目的: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预防老年急性呼吸衰竭感染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呼吸衰竭感染患者70例,采用动态化随机单双号的方式进行分组,共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35例,采用环丙沙星进行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患者35例,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进行静脉滴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大于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预防老年急性呼吸衰竭感染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控制感染率,值得推广.

    作者:朱嘉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早孕期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早孕期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8例于2016年3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行产检的早孕期孕妇,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病理诊断,观察组行超声筛查,对比两组孕妇的临床诊断结果,并分析超声筛查对早孕期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的检出准确率为85.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06%,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早孕期孕妇行胎儿畸形筛查过程当中利用超声检查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及早发现胎儿畸形,从而降低孕周较大孕妇的引产率,值得在临床诊断当中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闫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药湿热敷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中药湿热敷应用于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7年5月至2017年8月中收治的40名脑卒中患者,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2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以及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以及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中药湿热敷作为治疗方式,记录两组患者的肢体痉挛Ashworth评分以及躯体功能评分,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运动功能都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身体机能以及社会机能评分与其平衡功能较对照组有较大的提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药湿热敷治疗脑卒中病人进行治疗,采用配合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从而提高中药湿热敷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埃索美拉唑及奥美拉唑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行埃索美拉唑三联以及奥美拉唑三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2例.研究组行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以及阿莫西林三联治疗,参照组行奥美拉唑、克拉霉素以及阿莫西林三联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腹痛消失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39例(92.86%)显著高于参照组32例(76.19%),研究组的腹痛消失率27例(64.29%)著高于参照组13例(30.9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行埃索美拉唑治疗,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腹痛消失率,同时,还能够有效缓解各项临床症状.

    作者:符子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循证护理理念用于肾结石病人的效果观察与评估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理念对肾结石病人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本院于2015年9月-2017年4月收治的120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成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护理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8.33%、并发症发生率15.00%较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肾结石患者采用循证护理,能够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唐兰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分析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抗结核化疗,予以治疗组患者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痰菌阴转率与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应用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对其进行临床推广实践.

    作者:敖秉佳;孙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胃肠外科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调查

    目的:探讨手术与焦虑、抑郁之间的联系,以及焦虑和抑郁的关联状况.方法:手术前后1 d及术后3 d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手术前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均高于常模,手术前后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及其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而焦虑和抑郁呈中等相关(P<0.01).结论:焦虑和抑郁症状不因手术结束而减弱或消失,应及时提供心理干预,尤其注重焦虑和抑郁两者并存患者的干预.

    作者:郭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大隐静脉曲张治疗的研究进展

    大隐静脉为人体内长的浅静脉,起自于足背静脉网,沿小腿及大腿内侧上行,至腹股沟处汇入股静脉.根据其血管走行方向,分为股内、股外、阴部外、腹壁、旋髂静脉分支,5种分支汇入的方式各有不同,且相互之间的交互方式也较多.临床上为常见的静脉曲张类型为大隐静脉曲张.目前大隐曲张的治疗方式主要为手术治疗,而手术治疗具有多种方法,本文通过对不同手术方法及其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探究手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研究进展.

    作者:聂成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足癣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

    探讨足癣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6月收治的43例足癣合并糖尿病皮肤病患者的进行饮食指导.对足癣合并糖尿病患者积极做好饮食指导,使患者早日摆脱疾病的困扰,恢复健康.

    作者:胡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服务体系在恶性肿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体系在恶性肿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评价.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肿瘤科治疗的24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体系,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缺陷及护理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感染、下肢静脉血栓、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缺陷及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体系在恶性肿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并降低护理缺陷及护理纠纷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韩凤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并发症预防及其护理措施

    目的:研究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并发症预防及其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每组4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措施,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干预,以此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4.35%,护理满意度97.83%均高于对照组15.22%,82.61%,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优质护理能够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有助于患者更快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宗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谈静脉输液失败的原因

    静脉穿刺失败的因素分析及提高成功率的对策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住院病人的大部分治疗都是通过静脉输液来完成的.静脉输液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穿刺失败的情况.现就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常见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作者:俞亚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

    目的:观察对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患者采取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方案进行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患者200例(时间:2016.6.6到2017.6.6),将其依据单双号编号原则分2组,100例为一组.一组给予常规药物为主治疗(对照组),另一组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观察组),对比2组临床治疗的效果、记录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菌群变化情况、统计2组的各系统不良反应状况.结果:观察组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患者在治疗后,其治疗情况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数据达到了86.00%;各项菌群和治疗前相比明显的降低,且白细胞平均值为(6.44±0.38)个/升;在各项不良反应状况当中,血液系统数据低,皮肤过敏症状发生率高,但总概率得到良好控制,发生率为28.00%,和对照组各项情况相比——总有效率的总概率是63.00%,白细胞数据平均值为(13.26±0.35)个/升,总不良反应数据59.00%,前者处于优势地位,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患者实施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方案治疗,其效果理想.

    作者:粟群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颅脑CT诊断的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脑颅CT扫描状况及诊断中护理对患者预后影响.方法:对92例颅脑损伤患者,选取时间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以此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措施对预后影响.结果:提高CT分型,患者预后表现不理想,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进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患者CT诊断,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患者预后状况表现良好,其价值在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插入式与指突式锁骨钩钢板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插入式与指突式锁骨钩钢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8月46例锁骨外侧端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锁骨钩钢板进行治疗,根据钢板类型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选用插入式锁骨钩钢板,对照组采用指突式锁骨钩钢板,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显著(P<0.05);随访3-6个月,观察组肩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插入式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外侧端骨折,不仅操作简单,还能有效控制手术时间,且术后不良反应较少.与指突式锁骨钩钢板相比,插入式锁骨钩钢板更具治疗优势.

    作者:石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环杓关节误诊为喉部肿物1例

    患者张XX,男,68岁,主因进食后呛咳,声嘶1周入院.查体:左侧环杓关节固定,左侧室带增厚隆起,表面光滑,左侧喉室消失.两侧声带光滑无充血.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喉CT 扫描左侧喉部软组织增厚影,考虑占位可能.入院后诊断为左侧喉部肿物,安排入院常规查体,无异常.全麻下经支撑喉镜探查,发现左侧室带小息肉,予切除.发现双侧环杓关节不对称,左侧关节囊空虚.前方可触及小的软骨性结节,考虑环杓关节内脱位.给予牵拉复位.术后声嘶症状缓解出院.讨论:环杓关节脱位是耳鼻喉科较少见的疾病,多由外伤因素导致.有内脱位和外脱位两种.临床上常遇到杓软骨外脱位,而内脱位少见.治疗以复位为主,外脱位较易复位,而内脱位不易复位.本例病人为少见病历,考虑进食粗糙食物挤压环杓关节造成脱位,致使局部肿胀,肌肉及粘膜下组织松弛堆积,误认为肿物存在,故特此报道.

    作者:唐立滨;张军;张燕;关琳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